扁吻魚

扁吻魚

鯉形目鯉科動物
扁吻魚(學名:Aspiorhynchus laticeps)俗稱新疆大頭魚,是中國的特産魚類,也是世界裂腹魚中的珍貴物種,起源于3億年前,有着古魚類活化石之稱。僅一屬一種,在世界上的分布,僅存于塔裡木水系,已在原最大産地博斯騰湖絕迹,它在中國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魚類部分中,屬一級保護動物,與陸上大熊貓同屬一個級别,有着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
    中文名:扁吻魚 拉丁學名:Aspiorhynchuslaticep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輻鳍魚綱 亞綱:新鳍亞綱 目:鯉形目 科:鯉科 屬:扁吻魚屬 種:扁吻魚

形态特征

體長為體高的4.5—5.3(4.8)倍,為頭長的3.3—4.3(3.7)倍,為尾柄長的5.8—6.2(6.0)倍,為尾柄高的12.0—13.2(12.5)倍。頭長為吻長的3.8—4.5(4.2)倍,為眼徑的6.9—8.2(7.3)倍,為眼間距的3.5—4.2(3.9)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7—2.2(1.9)倍。

體修長而側扁;體背隆起,腹部圓。頭較大。吻寬平。口寬,斜裂;下颌的前端厚,略突出于上颌之前,其邊緣無角質;唇後溝中斷。須1對,位于兩側口角處,其末端後伸達眼後半部或略超過眼後緣的垂直下方。眼稍小,側上位,稍靠前;眼間寬,稍圓凸。鰓孔大,其前端位置可超過前鰓蓋骨前緣的下方;峽部窄,其寬度小于眼徑。體被細鱗,僅胸部裸露無鱗,腹部鱗片隐于皮下;臀鱗行列的前端接近或達腹鳍基部;側線鱗較其上、下方的鱗片為大。側線完全,在胸鳍起點之後至肛門之間的上方略下彎。

背鳍末根不分枝鳍條強壯,其後緣的大部分每側具17—27鋸齒;背鳍起點至吻端之距離稍大于其至尾鳍基部之距離。腹鳍起點與背鳍起點相對,腹鳍末端後伸達腹鳍起點至臀鳍起點的1/2處,遠離肛門。肛門緊位于臀鳍起點之前。胸鳍末端後伸達胸鳍起點至腹鳍起點之間距離的2/3處。臀鳍起點至腹鳍之距離稍大于其至尾鳍基部的距離,其末端後伸不達尾鳍基部。尾鳍叉形,上下葉約等長,末端尖。

下咽骨狹窄,呈弧形,其長度為寬度的4.8—5.3倍;下咽齒細圓,呈圓柱狀,頂端尖而彎曲,咀嚼面凹入呈匙狀;外側的一行齒顯著小于内側的一行。腸管短,其長度為體長的1.1—1.3倍。鳔2室,後室細長,前室膨大,後室長度為前室長的1.4—1.5倍,腹膜灰黑色。

固定标本頭背及體側部藍灰色,部分标本雜有黑斑;腹側淺黃色或粉紅色。各鳍黃灰色。

生活習性

扁吻魚是随着青藏高原的擡起而逐漸定居于西北地區的物種,生活在海拔800—1200米之間,地處幹旱荒漠、水位變化較大、水溫較高的靜水水體或緩流的湖泊之中。栖息地大多河床寬闊,底質多為土壤,沿岸多為放牧草場。大量的有機質和無機鹽沖流入水,魚類餌料生物豐富。湖水礦化度低,屬于淡水類型。

扁吻魚屬于兇猛的大型食肉魚類,主要以其他魚類為食。

分布範圍

扁吻魚為新疆塔裡木盆地的特有魚類,僅分布于塔裡木河水系,海拔800-1200米之間。

扁吻魚的分布區僅限新疆南部喀什、莎車、阿瓦提、焉耆、烏拉斯台、若羌、克孜河和博斯騰湖等地的塔裡木河水系。因人類活動的影響,資源受到很大破壞,數量十分稀少,現僅殘存于阿克蘇河下遊的艾西曼湖群、車爾臣河的喀依拉克湖和渭幹河水的拜城縣孜爾水庫等地。

繁殖方式

4月底至5月初繁殖,一條體長77厘米,重7.2公斤的雌魚,懷卵量可達19萬多粒,卵黃色,卵量少,微黏性。産卵前首先逆水而上,在上遊找到适合的水域後,雌魚才在水草之間産卵,然後離開。雄魚排精,使卵子受精,幼魚出生後,便再順水而下。

保護級别

1988年,扁吻魚被列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名錄,在中國《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魚類部分中屬一級保護動物,和大熊貓、中華鲟一樣珍貴,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上一篇:答案書

下一篇:原珍向天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