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劇

愛美劇

五四時期戲劇
1920年10月,文明戲演員汪仲賢等改編上演了純粹寫實的西式戲劇,也就是蕭伯納的《華倫夫人之職業》,由此促使戲劇界對文明戲現狀的進行了反思,1921年1月,汪仲賢又提出“非營業”的戲劇(意為非職業戲劇,不以營利為目的),接着由于陳大悲提出了内涵相同的“愛美的”戲劇産生廣泛的影響,由此也就開始了20年代初期的“愛美劇”運動。1918—1935年間,中國的愛美劇運動在舞台美術設計和制作上,克服了劇場、裝備、材料、技術方面的重重困難,逐步完成了從平面畫景到立體布景的轉換,并用天幕來延展景深,化裝則力求符合人物個性和戲劇情境,于史有證。愛美劇所構建的寫實性舞台美術體系使演員與布景、角色與環境融為一體;而舞美與表導演通力合作的工作流程,則為創造有機統一、真實可信的舞台藝術形象提供了有力的保證。[1]
    中文名:愛美劇 外文名:Amateur

劇情簡介

1921年3月,五四文學革命後最早的話劇社團“民衆戲劇社”成立于上海,由鄭振铎、歐陽予倩、陳大悲、沈雁冰、熊佛西等十三人發起,并發表宣言,明确了戲劇的“為人生”而創作的任務,5月,該社創辦《戲劇》月刊,這是現代文學史上第一個專業性戲劇雜志。民衆戲劇社主要做兩個方面的工作:(1)抨擊傳統舊戲和堕落的文明戲;(2)提出戲劇理論建設的問題,主要是針對戲劇商業化、庸俗化的弊病,大力倡導“非營業性質的,提倡藝術的新劇”,即陳大悲倡導“愛美劇”。

辛亥革命以後歐陽予倩、洪深、顧仲彜等人創辦了“戲劇協社”等業餘劇團,時稱“愛美劇”,是根據“業餘”的英文譯音而來的。那時候,這是最時尚的事,牽着年輕人的崇拜和狂熱的心。而最最領風氣之先的是那些在台上演出的演員。他們自己寫劇本,改編别人的劇本,甚至編導客串角色,他們的樂趣首先是為了自己的愛好,喜歡的東西——倘若現實中還沒有,或還不成熟,就去創造它完善它。他們用才智和熱情創建着“時尚”,可對此他們當時并沒有多少在意。

上一篇:喬家的兒女

下一篇:誓言今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