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

惠安女

福建泉州惠安縣女子的統稱
惠安女指是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海邊的一群特殊的民間風情女人,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勤勞的精神聞名海内外。惠安女,從狹義上來說其實是惠東女,主要分布在福建惠安東部崇武、山霞、淨峰和小岞四個鎮,是地地道道的漢族。她們的服飾,也深深地影響着周邊的鄉鎮,如東嶺、東橋和辋川等。據當地人說,幾百年前,她們由中原移居于此,因海邊生活為防風而佩帶花色頭巾和橙黃色的鬥笠,花巾上還有編織的小花和五顔六色的小巧飾物;上身穿着緊窄短小的衣服,露出肚臍;下身穿着特别寬松肥大的褲子,腰帶是紮在肚臍下面。[1]惠安女的服飾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惠安女民俗風情已成為福建省五大旅遊品牌之一
  • 中文名:惠安女
  • 外文名:
  • 别名:
  • 民族:
  • 籍貫:
  • 畢業院校:
  • 職業:
  • 主要成就:
  • 釋義:是福建泉州惠安縣惠東半島海邊的一個特殊的族群,她們以奇特的服飾,勤勞的精神聞名海内外
  • 主要分布:在福建惠安東部崇武、山霞、淨峰和小岞四個鎮

服飾簡介

惠安女穿着具有古老傳統的服飾:頭披鮮豔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狹,露出肚臍,下穿黑褲,又寬又大,這種服飾獨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被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每天在崇武做導遊的惠安女謝聰慧都這樣打扮自己,盡管她不太清楚這種服飾是誰傳承下來的,但是惠安的女人視其為美,她也就穿上這種約定俗成的服裝了。這種服飾是哪個民族的呢?仔細觀察,人們會發現惠安女服飾的色彩與樣式和中國許多少數民族的服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她們戴上鬥笠,有點像黎族人和京族人。她們短小的上衣,特别像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服飾。惠安女喜歡穿青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從色彩上看,和雲南水族的服裝幾乎是一樣的。逢年過節婦女們都梳蝴蝶型的發式,因為蝴蝶是古代百越族崇拜的圖騰,那麼惠安女和古代百越族有什麼關系呢?人們衆說紛纭。确實是有人這樣說,這種根據主要是有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在這個地區從1951之後的十幾年間,發現了一些少量的古代百越民族生活的痕迹,在惠安女生活的大岞村的山上也曾發現一處所謂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這些東西據考古分析,在兩千多年前,在福建這裡生活着古代百越族人,主要是閩越人。  

曆史演變

惠安女

惠安女服飾文化源遠流長,其形成、發展過程一直是中外人類學、民俗學專家關注的課題。其來源有種種傳說,尚無定論。據史料記載,清代中後期,惠東婦女上穿黑色或紫色長袖挖襟衫,下穿黑色大折褲。衣長、胸、腰背寬闊,下沿稍呈弧形外展,與清代流行的“大夫衫”(長式挖襟衫)類似。不同的是袖口偏窄,袖子接長,故名“接袖衫”又名“卷袖衫”接袖的用意十分有趣,為的是讓新娘入洞房時提起長袖以遮掩一臉羞紅;過了3日,才在長袖一半處翻卷縫住固定。到了清末“接袖衫”各部分略為收縮,衣沿弧度加長,臂圍寬度加闊并向外彎展,腰圍處的中式紐攀減少,兩個連在一起,袖口繞藍布邊。領圍上刺繡圖案由簡變繁,領根下方形色布改為三角形。胸、背中線兩側綴做兩塊方形黑色、深褐色綢布,其四邊各鑲接一塊三色形色布,改稱“綴做衫”。褲子為“大折褲”又名“大筒褲”,俗稱“漢裝褲”。褲一般用黑色布,也有用藍色的。褲腳寬約1.2尺,褲頭約2尺,縫一道5寸的藍色布邊。其樣式從清代中後期至今沒有多大變化,惟質料由舊時用粗布,今天改為通用黑綢布。惠東女服飾,曆來重視腰以上部分,特别以頭飾最為突出,花樣繁多,不同場合、不同年齡的頭飾有明顯區别。

惠安女

一百年前的清代末期到20世紀20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寬大,衣擺長至膝蓋,腰間系條百褶裙,這種服裝在古代沒有什麼奇特的地方。當時的褲管就很寬大,和如今的褲樣相似,中國各地農村的男女都穿這種漢族人常穿的褲子,那時婦女的頭上沒有戴鬥笠和頭巾,戴的是這種重達10多公斤的頭飾。出門時蒙上黑紗的,是新婚和沒有生育的婦女,為了躲避見到陌生人和自己丈夫用的遮羞布。這種黑紗隻有睡覺的時候才摘下來,甚至在夫妻睡覺關燈時,才摘掉,它使一些夫妻在路上相遇,丈夫都沒有認出對方是自己的妻子。到了20世紀40年代、民國時期,惠安女服飾的風格有一次大的變化。原來過膝的上衣下擺,逐漸縮短到臂部,但是還沒有短到露出肚臍。這時婦女的頭飾已變成用黑布包頭,不戴花頭巾,也不戴鬥笠。惠安女的服飾有了更明顯的變化,那是在1949年之後,她們的上衣越裁越短。這是誰發明創造的呢?據說這種變化來自1958年的大躍進。當時全縣青壯年婦女集中起來修建烏潭水庫(現已更名為惠女水庫)。正是在艱苦的勞動中,為了遮風擋雨,惠安的婦女不得不學習其它地區的婦女,戴起了頭巾和鬥笠,不料這一戴就再也摘不下來了,成為吸引人們注目的風景線。

如今時代進步了,外界文化的影響使惠安女的着裝已悄悄發生了變化。年輕的惠安女上衣不再是短到露出肚臍,褲子也不再是寬大的燈籠狀,隻是金鬥笠和五彩缤紛的頭巾依然如故,仍然有一道獨特的風景。新一代的惠安女,多數已上過學,接受了新思想、新事物,從落後、保守的生活方式中解脫出來;不少的年輕婦女從漁村走向都市,經商的、從事運輸的,外出打工的,走着各自的新生活之路。惠女服裝唯一的一個品牌是“瑜丹”.

惠女童裝品牌“瑜丹”則誕生于1979年的改革開放初期.

家境貧寒,身體瘦弱的5歲小女孩“瑜丹”,在饑寒交迫的現實環境下,告别父母,前往千裡之外的鎮上學習縫紉技藝和手工繡花.小女孩有着惠安女特有的勤勞和毅力.有人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瑜丹,抱着一個簡單而樸實的願望:“學好手藝,織出美麗服裝,讓天下小朋友的童年更加多彩多姿”.

一個願望,三年艱辛,8歲的小瑜丹,在全鎮不分年齡段的縫紉及手工繡花比賽中,從尺寸裁剪,版型,紋路平整,手工繡花等幾項專業指标評比,終獲第一名.藝成出師,在當地成為一個傳奇.小瑜丹對兒童服裝的把握與制作尤為出色.于是用自己的名字創立了專業制作3-8歲年齡段的惠女童裝“瑜丹”.出自其手的精品童裝更是供不應求.許多海内外人士,每逢旅遊或探親此地均大批量采購帶走,饋贈親朋好友.成為當地饋贈禮品市場的第一大特色禮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品收藏價值.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30多年過去了,惠女童裝“瑜丹”仍然暢銷不衰.她是惠女服裝中唯一的童裝品牌,也是惠女服裝的第一個品牌.更是關愛兒童市場中,最具特色的饋贈禮品品牌。

整體描述

惠女穿着的具有古老傳統的服飾主要是:頭披鮮豔的小朵花巾,捂住雙頰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狹,露出肚皮,下穿黑褲,又寬又大。這種服飾在全國獨具一格,尤引人注目。具有很強的色彩感染力,被視為“中國服飾精華的一部分”。解放初留傳至今的一首打油詩形象地勾畫出了惠東女傳統服裝的特征:“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惠安女的頭部被頭笠和頭巾包裹得僅露出一張臉——“封建”;而腰、腹部卻暴露無遺——“民主”。大筒褲的褲腳寬達0.4米——“浪費”;上衣卻短得連肚臍也遮不住——“節約”。于是,所謂“封建”與“民主”,“節約”與“浪費”,在惠東女的身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一種内涵豐富、既矛盾又統一和諧的審美觀。不過,自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年輕惠東女穿着慢慢地時尚化了,35歲以下的惠安女已經幾乎不穿傳統服飾。

惠安女上身穿“節約衫”,比過去的“接袖衫”和“綴做衫”更富有裝飾性。即減去過去繁雜的拼接工藝,胸圍、袖管收縮緊貼着胸部和手臂,充分襯托出婦女身上的曲線;衣袖長僅至小臂的一半,袖口滾接二環節,一環為黃或金黃色,一環花布;衣長僅至臍位,衣沿是大幅度的橢圓形,向外彎展至袖攏,使腰間五彩塑料絲褲帶和銀褲鍊顯耀示人,又可避免勞動時弄髒衣沿衣袖。布色在冬春季多藍、黑色,夏季多蘋果綠、白地柳條線或兩色套裝。婦女婚裝則用全套黑色絲綢衣服。

惠安女下身穿的褲子,凡四、五十歲以上婦女多穿漢裝“曠(寬)褲”,年輕婦女多穿褲管寬大的西裝褲,用黑色線布或尼龍布制成。腰部紮有紅、藍色塑料褲帶,已婚者常加上銀褲鍊,寬度由一股至八股不等,以多股為佳。褲式腰圍小、臀圍大,褲筒僅為三十厘米,既美觀又便于勞動。

惠東老年婦女一般在腦後梳一發髻,近似長方形,然後套上發網,壓平,左右各插一個别子,上方和中部各插一支梅花,再圍上一條黑巾,用飾有珠花的别針别上。 此外,年長的惠安女還有在門牙兩側各鑲一顆金牙做裝飾的習俗,現已不再盛行。

另外惠安女為何偏偏要露出肚皮來呢?這裡有個傳說:有一次皇帝南巡要路過此地,地方官吏為顯其所轄庶民十分富足,于是下令打制銀腰帶系于女人褲腰上,同時弄短上衣以便讓銀腰帶顯露出來。此後,佩帶銀腰帶作為一種财富的象征一直流傳下來。

服飾類型

惠安女服裝類型

惠安女特殊服飾,可分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淨峰兩個類型,她們都頭戴黃鬥笠,笠内也綴上各種絨花和塑料花。不同的是,前者鬥笠較大、厚、重,邊沿稍有彎曲;後者鬥笠較細、薄、輕、小。後者也蒙上頭巾,但頭巾上綴有紅色小花蕾,中青年婦女多把雙辮子折在頭頂的兩側,包上頭巾似有梭角的感覺。手上也提有黃色竹籃。在頭頂前方還别着一至三把塑料梳子,未婚青年婦女頭發還留有劉海。惠安女頭戴的鬥笠塗上黃漆,具有防日曬雨淋作用。花頭巾為四方形,一般是白底上綴綠或藍色小花,或是綠或藍底上綴小白花,折成三角形包系頭上,有擋風防沙、禦寒保暖和保護發型等作用。

惠安女頭飾類型

【惠安女盛裝發型】

1、“大頭髻”:簡稱“大頭”。因其形狀象“埔綴”,又稱“埔綴髻”(“埔綴”,竹制蒸具)。其特征:碩大無朋,直徑2尺左右,因之行動不便,進出門須低頭。所佩帶飾物約100多件,重量可達20斤左右,影響生活和健康。

淨峰鎮、小岞鎮婦女梳大頭髻的首飾,開頭先沿髻塞周圍插上64支“骨架”(白銅片制成,長約8寸,厚約0.5分,首寬6分,以下逐漸收削如袋針形),在其兩邊及上方又分别盛飾搖鼓(銅銀合金,周圍有小鈴,屬步搖之類,比骨架略長)、花垂(銅質鍍金,下垂絨絲,長尺許)、刀、戟(銅質鍍金,長尺許)、孔雀尾(長尺許)、杖針等。除杖針外,其餘各種飾物都是左右成雙對稱插上的。在腦後“髻塞”的下沿,則飾以一排銀鈴。“髻塞”中央遍綴琳琅滿目的各種碎插。左右兩耳各挂上一個形如帳鈎的大耳環(銅銀合金)。至此一個“大髻”才算大功告成。看去有如大“埔綴”,故有“埔綴髻”之稱。頭髻梳畢,還須從額頂挂上一條黑色绉紗巾,垂至下颔,屬禮節性飾物。在初婚或未生育而逢年過節回夫家時,路上遇上陌生人(包括丈夫),就把它捏緊遮臉,以示羞于見人,難怪結婚三五年後,有些男人還不認識妻子。

崇武、山霞梳大頭髻,用于結婚,或是喜事外出、做客。髻插有各種銀制品的花:髻模1個、扁白1支,頭尾檔(不一樣)2支,上下股二式各4支,匾1支,福字2支,蝶匾1支,梅花帶鍊2支,銀筷子1支帶3條鍊仔,還有各種顔色和式樣的絨仔花。整個頭部插得滿滿。同時還用1條5尺長的黑料絲巾從髻邊向背後垂下至衣沿。巾的兩頭用3寸寬的黑帛仔布接着,并讓縫紉匠用綠色絲線車縫各種花紋和圖案。

2、“圓頭”:梳理過程比“大頭髻”簡單得多,既去掉“豬仔架”,又減少繁重飾物,深得婦女歡迎。梳時先把頭發理直,分成上中下三股,用紅絨線紮牢,然後分别盤結在腦後成凸橢圓形,狀似龜殼,再把主要飾物“扁琶”和“髻企”(即簪笄之類)将頭鬓固着,使之不斜不墜;髻底套上一個銅質鍍金的舌型髻墊,環墊周圍豎鑲一排齒狀飾物,把頭髻束住,以免散亂,且能增添美感。最後才插上“銀角牌”、“瓜子牌”和各種碎插,數量和“大頭髻”相差無幾;不過,那些繁重的骨架、插鼓、刀、戟、杖針,等等,已全部棄掉不用,大耳鈎也被淘汰,改為小耳環。但初婚或逢年過節,仍舊要罩上黑紗巾,平時可用自制的巾仔遮蓋。這時“巾仔頭”的高度已由前代的2寸多,增加到5~6寸,花紋也更加繁缛,多種多樣,五彩缤紛,令人目眩。“巾仔垂”則改為金黃色或紅色的絲織花垂,配上背後的五色羽帶,倍加妍麗,有一種獨特的裝飾美。

3、“雙髻頭”:是介乎“大頭髻”和“圓頭”之間的發型,并摻雜在“圓頭”和“貝隻”之間很久。其形制和飾物是取“貝隻”的前段和“圓頭”的後段結合起來梳理的。

4、“目鏡頭”髻:比較簡化,插飾與上述發型相同。婚後回娘家多數包花巾。生小孩後住夫家戴巾仔(即前期的黑頭篷)。隻有老年人頭上的黑帛仔布罩改短一點。到傍晚,布罩可撤掉,用骨制的長彎梳,把頭發梳住,不像前輩人。

5、“螺棕頭”:婚後的青年婦女發型,頭飾簡單得多。一是五、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頭後梳一個接近長方形的橫髻,插上1至3支銀制的梅花和1至3蕊絨仔花,頭中插一、二個塑料彎梳子。冬天着1條5尺長的黑料絲巾(與上兩輩相同的),兩頭仍像過去用綠線縫出各種花紋和圖案,疊于髻的兩旁耳朵後,有時再包上花頭巾。二是青年人或30多歲的,沒有梳髻,而是剪短發或是梳2條辮子,則用1尺來長的鐵線折成小彎形,用黑色羊毛裹成好像辮子一樣粗大套在頭上,向兩耳邊垂下,然後包上花頭巾,使花頭巾向外稍展着,以通空氣。頭額上的頭發處,插上三個三色(紅、黃、綠)彎形的塑料梳子,緊接着是插上一塊用鋼絲串上各色小珠子折成的“萬”字花匾子,然後再用金黃碰紗,紮成一朵蝴蝶花。

【惠安女輕便發型】

1、“貝隻髻”:其梳理過程和“大頭髻”略同。仍是先将頭發分作前後兩半,再把藤架豎立在頭頂偏前處,成“凸”形,叫“豬仔”,然後夾上發棒(用頭發和黑布紮成,長約尺半,以後逐漸增長)和藤架連接,把前半頭發包在發棒上面,再用紅線把它紮牢。其末梢把頭發倒卷起來,如握拳狀,再用紅絨線紮緊防松散。最後抹上粘柴汁或蘆荟香臘等,使之結實光亮,增加美感。

“貝隻”的首飾分布,最重要的是插在頭頂中央的近藤架的兩根“白骨”(牛骨制成,長6-7寸,上寬1寸,下段逐漸收尖)。其上端各系一條銀鍊,向後拉延,系于“貝隻”發棒的末端。其他頭飾有鬓邊牌、銀角牌(銀質鍍金)及有各式圖案的小件銀質碎插,如梅花、國旗、萬字等。兩耳則挂上鈎形的小耳環,配以有高級刺繡的“巾仔”圍蓋起來,以陪襯“貝隻”;“巾仔”又用五條“羽帶”(五色)配在上沿,增加美觀。

“貝隻”的長度随着婦女年齡的增加而逐漸縮短。這是因年老梳長“貝隻”既不方便,又不相稱。一般青年婦女的“貝隻”已由1尺至2尺,增加到2尺以上,所謂“高射炮”、“腿槍”和“短棍髻”,就是指這種“貝隻”。在娘家或是喪偶的,平常不梳髻,不插首飾,攏發,頭上用黑巾包上一半,俗叫“紮貝隻”。

2、平裝:即平時所穿,沒有插那麼多金銀制品和多種絨仔花,頭上要蓋一塊用黑帛仔布做面,糊一層黑粗布做裡,合成一片,折成長方彩罩(大約1尺長,8寸寬,畚鬥一樣的頭篷)套在頭頂,一半伸出額外;頭頂上同樣用黑帛仔面布做成像羊角一樣高尖三角形的2塊,插在髻上,尖尾上縫着半寸寬紅或水紅織帶(逢喪事用綠色或黑色)。

3、少女裝:這種打扮是穿黑花紗衫、黑布寬折褲,盤辮或紮單垂長辮,辮尾紮紅絨線。戴銀手镯,系銀褲鍊。顯得特别端莊秀氣。  

勞動生活

惠安女以吃苦耐勞聞名于世,大多以漁業為主。當男子出外謀生或出海打漁時,惠安女成了建設家鄉的主力軍。她們善家務、多才藝,不論下海、耕田、開公路、修水利、鋸木、扛石頭、拉闆車,還是雕石、織網、裁衣和經商做買賣,敬公婆、教子女,不分粗活、重活、細活,事事能幹、樣樣出色,裡裡外外自然成了勤勞的代名詞。進入惠安的崇武鄉間,旅行者還會坐上由惠安女駕駛的各式摩托車,而男人們則把精力放在撫養小孩,雕刻、打魚、照看店鋪上。惠安女因美麗、勤勞、賢惠和一身奇特服飾而著名,不僅成了崇武古城的一道獨特民俗景觀,更為崇武古城增添了難以言表的魅力,吸引了衆多慕名而來的遊客。

惠安石工天下聞名。堅固的花崗石在他們手中柔如面團。“捏塑”成各種物件,大自整座石砌樓宇、高峽飛渠,小至镂空青石球。而從采石場到作坊,這材料多半是由女人用肩膀擡出的。從泉州、惠安直至崇武半島的山崖水湄,沿途可見姣好的惠安女子在擡石頭。她們或二人或四人搭夥,一根粗而短的竹杠,下邊套着碩大粗砺的花崗岩石條,每條重數百斤,紮紮實實壓在了這些海的女兒雙肩之上,一路微喘輕歎,不避烈陽的臉上挂着汗珠,此景此情,讓人憐惜、讓人震撼。盡管惠安女肩負雙重的重荷,使她們原本柔嫩的身骨變得堅硬,但她們的愛美之心從沒被壓碎,更不曾泯滅。稍加留意,我們便可以發覺她們都愛随身帶着粉餅、唇膏和各種面霜之類的小玩意,在勞動之餘或小憩時刻,便掏出必不可少的小圓鏡和小角梳,落落大方地對鏡塗抹梳妝。

惠安女,陳奇作

人們習慣于把女性和水聯系在一起,女人的智慧和靈氣都近于水。惠安女更多了一層石質的堅硬和沉穩,執著堅定的男子氣概。如今回頭再看這閩南鄉村道上的惠安擡石女子,卻是另一種風情。在這裡,海水和石的矛盾對立且和諧,兩種不同的質的結合創造出新的美感,堅定和婉麗,剛強和柔和,形成海邊最美的風景。

婚姻習俗

習俗

惠安女的婚俗非常奇特,這在電影《寡婦村》《雙镯》有所展示,看上去有點令人難以理解和接受。婚嫁那天,新娘身着黑衣褲——當地人稱為黑鳳凰衣,打着黑傘,由娘家的親朋好友陪送過來,男方并不派人前去迎接。據說新婚第一夜,新娘是不能上床的,隻能站在床邊過夜。她們結婚三天以後就要回娘家長住,直到這一年的除夕夜,丈夫才可以将妻子接回家住一個晚上,第二天又必須把妻子送還娘家。

此後,隻有等到較大的傳統節日來到時,比如春節的時候,清明的時候,還有中元節,就是七月十五,還有冬至和農忙的時候丈夫方可将妻子接回小住一到二日,如此反複,直到妻子生了孩子,方可名正言順地長往婆家與丈夫共同生活。其實,惠安女形成這種一個長住娘家的習俗,并非無中生有。因為男人長期在外捕魚,打工,女人在家從事副業和農業,從而形成了惠安女長住娘家的習俗。長住娘家的習俗,過去給許多惠安女帶來不幸,随着時代的發展,這些舊習俗有了許多變化。

新娘邁過火爐走出娘家的祖屋,是惠安女傳統婚俗的一個程序。據說,紅色的火焰預示着新婚的生活紅紅火火。像傳統的習俗一樣,新娘通常都會梳着非常奇特的頭飾。隻有在結婚的大喜日子裡,惠安女才能梳這樣漂亮的頭飾。它是由五、六個心靈手巧的婦女,梳理了四個小時才成功的。可是如果新娘子不小心把它弄亂了,自己一個人不可能再把它梳好。那為什麼這些婦女要給新娘梳成這樣難以整理的頭飾呢?這裡存在着什麼奧秘呢?原來,在過去長住娘家的婚俗中,它對新娘的新婚之夜有監督的作用。據說新娘結婚三天後回娘家。如果人們發現她的頭發亂了,同輩的姐妹們就會譏笑她。因此為了保持發式整齊不亂,通常新娘在新婚的三天三夜都不躺着睡覺,千方百計避免和新郎睡在一起。

惠安女結婚或出門做客等慶賀場合,頭飾突出一個“喜”字,講究鮮豔、豐采。梳大髻,插上各式各樣金銀飾品,間以各種式樣的絨花,打扮得猶如春意盎然的小花壇。同時用一條黑絲巾從髻邊向後與衣沿等長,巾的兩端再用黑帛接上,并以綠絲線縫制出各種花紋圖案。平時居家,頭飾則貫穿一個“簡”字,追求簡潔、實在,但絕不随随便便。她們往往插少許飾品和絨花,頭頂套一塊黑帛做面、裡縫一層黑粗布拼湊的長方形罩,用三支竹子撐着,一半伸出前額,同時用黑帛做成羊角三角形豎于其上,尖端縫一道紅色織帶。住娘家或守寡時,恪守一個“淡”字。不梳髻,不插任何飾品,隻把頭髻尾部卷起,一半包黑頭巾裡、一半露在巾外、狀似一束面線,俗稱“褶職”。前者表示無拘束,後者強調守節。

特點

惠安女以其比較獨特的風俗吸引了民俗研究者的關注。

早婚

多數惠安女都有“娃娃親”的習俗,在出生後不久即由家人包辦訂婚,如今仍有少數人延續該習俗。

長住娘家

“長住娘家”婚俗又稱“不落夫家”,如今已經沒有這一習俗。婦女出嫁三天後即回娘家長住,隻有過年過節及農忙時到夫家住一兩天。隻有等到懷孕以後才允許長住夫家。住娘家的時間至少有二三年,最長達20年以上,一般五到八年。她們每年到夫家不上十次,每次不超過三日。回夫家時多半要用塊布遮著臉,到晚上熄燈後才能去掉,第二天天亮又得跑回家。懷孕生子時不能生在娘家,生在娘家會被認為不吉利,所以必須在夜間趕到夫家生産,也因此常有出現來不及而生子于半家。由于妻子很少到夫家,到夫家又多于夜間,且多用布遮臉,所以常出現夫妻多年可互不相識的怪事。

成因

對于該婚俗人文成因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該婚俗是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過渡期的遺俗”;二是“因兩性分工不同而引起的”;三是該婚俗與當地的“早婚”有關系,是“構成了同一婚姻制度下功能互補的部分”;四是“這種特殊的婚俗是土著閩越人不落夫家婚俗與漢文化中推向極緻的封建貞操觀念相結合的産物”

相關詩歌

《惠安女子》

● 舒婷/文

野火在遠方,遠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裡以古老部落的銀飾

約束柔軟的腰肢

幸福雖不可預期,但少女的夢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無邊無際

天生不愛傾訴苦難

并非苦難已經永遠絕迹

當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喚醒普遍的憂傷

你把頭巾一角輕輕咬在嘴裡

這樣優美地站在海天之間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過的堿灘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圖中你成為風景,成為傳奇

(作者簡介 舒婷,原名龔佩瑜,祖籍福建泉州,出生于福建龍海市石碼鎮。)

惠女精神

51年前,同樣是7月8日,惠女水庫正式動工。1萬多名惠安婦女用“鋤頭、畚箕加地瓜幹”,靠着挑戰極限的驚人毅力,一鋤一鋤、一鏟一鏟築起大型水利工程——惠女水庫。

她們中有的挖、運、夯,樣樣皆能。日推車運土跑路249華裡,腳痛開刀數次仍堅持勞動……

她們中有的帶傷躺身渠中,堵住漏洞,保住臨時圍水堰……

她們中有的為了與溪洪搶時間,拿出手帕、頭巾,甚至脫下衣服,投入擦幹壩基的行動中……

她們中有的動腦動手,先後提出739條合理化建議,先後仿制和創造先進工具54種4000多件,節省2670萬個工日……

就這樣,在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裡,她們燃燒的生命激情彙成一部奔騰的史詩,總庫容1.23億立方米和支幹渠長達百餘公裡的惠女水庫靜卧在仙公山下,50年來成為泉州不竭的财富,至今惠澤着周邊幾個縣(市、區)數十萬群衆。

惠女精神是泉州人愛拼敢赢精神的生動寫照,是泉州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市委書記徐鋼在會見報告團成員時指出,自從全市開展“弘揚惠女精神、提振創業激情、促進科學發展”的活動後,惠女水庫建設英模先進事迹正在成為全市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精神力量,成為推動泉州不止步、往前走的精神動力。惠女精神所體現的生命激情,讓幹部受到了教育,讓全市新一代年輕人受到了教育。時至今日,條件在改變,技術在進步,但精神的力量不可忽視。這是向上的鬥志,是前進的力量。希望你們運用精神的力量,教育全市黨員幹部提振幹事創業的激情,盡心盡力為企業服務,為群衆服務,帶動全社會形成齊心協力、萬衆一心推動發展的良好氛圍,轉危為機,迎難而上。

上一篇:肖詩雨

下一篇:楊孟衡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