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

思明區

福建省廈門市轄區
思明區是廈門市的經濟、政治、文化、金融中心,位于廈門市南部(含鼓浪嶼全島),三面臨海,與小金門諸島和漳州大陸隔海相望,面積84平方公裡,全區總人口10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87萬人)。下轄鼓浪嶼、鹭江、中華、廈港、開元、筼筜、梧村、嘉蓮、蓮前、濱海10個街道辦事處,設有98個社區居委會。[1]思明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長年氣溫較高,雨量充沛,一年四季草木常青,蔬菜瓜果不斷。按四季候溫劃分,春季84天,夏季178天,秋季103天,長夏無冬,春秋相連。受海風影響,夏季基本無酷暑,日最高氣溫≥35℃的,每年平均僅5天。每年平均最低候溫12℃,在2月的第一候(1~5日),島内平均霜日為8天,且為輕霜。島内平均年降雨量為1390毫米左右,平均年降雨日數122.8天,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7%,日照時數平均達1878.2小時。雨量多,溫度适中,雨日少,氣候宜人。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思明區常住人口為1073315人。2020年,思明區完成地區生産總值2053.04億元,比上年增長4.5%。
    中文名:思明區 外文名:Siming District 别名:廈港、開元 行政區劃代碼:350203 行政區類别:市轄區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福建省南部廈門市 面積:83.99平方千米 下轄地區:10個街道 政府駐地:思明區民族路33号 電話區号:+86 (0)592 郵政區碼:361001 氣候條件: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鼓浪嶼、胡裡山炮台、南普陀寺、華僑博物館等 機場: 火車站:廈門站 車牌代碼:閩D 地區生産總值: 地區生産總值:2053.04億元(2020年) 人口:107331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方言:閩南語廈門話—閩台片

建制沿革

晉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縣,境内人口屬之管理。

明末清初(公元1650年),鄭成功為了抗清複明,駐軍同安縣時,把同安縣綏德鄉嘉禾裡改為思明州(蘊含“思念明朝”之意)。

康熙十九年(1680年),廢;康熙九年四月(西元1670年)恢複置興泉道。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分設台廈兵備道,道尹駐福建。雍正六年(1728年),台灣府改為台灣道,屬于福建省,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同知分防設廳。雍正五年(1727年)起,屬于興泉道(後為興泉永道,轄今泉州、莆田、廈門,永春州、大田縣)道治自泉州移駐廈門。

民國元年(1912年),撤府,興泉永道改名南路道。4月,劃出同安縣綏德鄉嘉禾裡置思明縣,9月升思明府,旋廢。民國三年(1914年),改名廈門道。

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次年同安縣改直隸福建省。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設廈門特别市,廈門市成立,隸屬興泉省,興泉省轄今泉州、莆田、廈門,翌年1月“閩變”失敗後,廈門特别市政府和興泉省撤銷,廈門恢複思明縣建制,與同安縣均屬福建省政府直轄。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開始,思明縣和同安縣隸于福建省第五專員督察區,駐同安縣,次年,原福建省第五督察區并入福建省第四專員公署,第四專員公署駐地自仙遊縣遷駐同安縣,管轄縣分别為同安、晉江、南安、安溪、惠安、莆田、仙遊、金門、永春、德化、大田、思明縣(管轄今泉州、莆田、廈門和大田)。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以廈門及鼓浪嶼等7個島嶼設廈門市,撤銷思明縣設禾山特種區,與同安縣同屬第四行政督察區(駐同安,轄今泉州、莆田、廈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淪陷。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國民政府福建省政府下令撤區建鄉設保,進行鄉鎮并編。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恢複廈門市建制,設中心(後改思明)、開元、鼓浪嶼、禾山4區,直屬福建省政府管轄。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為中心區區公所。

1949年9月、10月,同安縣和廈門屬福建省第五專區(1950年改名晉江專區,管轄同安、晉江、南安、安溪、惠安、莆田、仙遊、金門、永春、大田、思明縣、德化縣(1950年由永安專署劃到晉江專署),廈門後改為福建省轄市。

1949年10月下旬,初期隸屬于華東軍政委員會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後改隸屬廈門。

1950年10月,廈門市設開元、思明、鼓浪嶼、廈港(後廢)、禾山5區。

1950年,改思明區,以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

2003年,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于廈門市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複,由原開元、思明、鼓浪嶼三區整合而成新思明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11月26日,劃出大同保歸開元區管轄。

1950年5月02日,撤銷廈港區建制,原廈港區的鴻山、新生、太平、水上、福海和大澳等保劃入思明區,而将原思明區的靖東、深田兩個保改隸開元區。思明區的轄16個保。民主建政後,廢除保甲制,市區基層政權組織改為街政委員會,思明區有:中山、思明、泰平、文安、中華、民安、廈港、碧山、大學街道委員會。

1952年12月,改區公所為區人民政府。

1955年3月,街政委員會進行合并,改名街道辦事處。

1956年6月,街政委員會完成合并,思明區下轄思明、泰平、文安、中華、廈港5個街道辦事處。人民公社化時期,街道辦事處再次調整合并,街道辦事處名稱改為公社,思明區所轄的4個公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之後,三區境内實行政社合一體制。

1964年04月,全市政區又有一次調整,市區取消城市公社,恢複街道辦事處。“文化大革命”期間,思明區改名向陽區,思明街道辦事處改名東方紅公社,文安街道辦事處改名向東公社,廈港街道辦事處改名前衛公社。

1966年底,前線公社曾塔大隊被并入向陽區并升格為曾塔公社。

1970年02月,曾塔公社降為大隊,仍隸于前線公社。

1979年10月1日,公社改名全部恢複原名。

1980年底,思明區下轄文安、思明、中華、廈港4個街道辦事處,有43個居委會。

2003年04月26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廈門市鼓浪嶼區和開元區,将其行政區域劃歸廈門市思明區管轄,撤銷行政區,全區轄12個街道。

2004年9月,将思明、中華和文安3個街道合并為中華街道,将公園街道更名為開元街道,原先橫跨文安、廈港兩個街道的虎頭山南片區劃歸中華街道;把梧村街道文竈社區文塔片區劃歸開元街道西邊社區;原公園街道辦事處靖山片區劃歸中華街道中華社區。處于濱海街道地範圍,屬廈港街道下澳社區管轄的大學路595号的三棟樓(595号、595之一、之二),結束十年飛地曆史,劃歸濱海街道白城社區。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思明區轄10個街道,分别是:廈港街道、中華街道、梧村街道、濱海街道、鹭江街道、開元街道、筼筜街道、蓮前街道、嘉蓮街道、鼓浪嶼街道,共98個社區。政府駐思明區民族路33号。

街道

所轄社區居委會

面積(平方千米)

合計

98

84.28

鼓浪嶼街道

2

3.12

鹭江街道

7

2.55

中華街道

6

1.47

廈港街道

7

1.75

開元街道

12

6.65

筼筜街道

15

10.35

嘉蓮街道

11

4.58

梧村街道

10

6.20

蓮前街道

23

29.25

濱海街道

5

18.66

街道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思明區位于廈門市南部,境域介于北緯24°26′~24°28′,東經118°03′~118°13′之間,由廈門本島南部和鼓浪嶼全島組成,北面與湖裡區毗鄰,東、西、南面與小金門諸島及漳州隔海相望,總面積84平方千米。

地形地勢

思明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丘陵、台地、平原依次向海岸過渡。主要有:花崗岩丘陵、山地和沙灘。

水文

思明區由于面積小,河流短小且直接入海。

氣候

思明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長年氣溫較高,雨量充沛,按四季候溫劃分,春季84天,夏季178天,秋季103天,長夏無冬,春秋相連。受海風影響,夏季基本無酷暑,日最高氣溫≥35℃的,每年平均僅5天。每年平均最低候溫12℃,在2月的第一候(1~5日),島内平均霜日為8天,且為輕霜。島内平均年降雨量為1390毫米左右,平均年降雨日數122.8天,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7%,日照時數平均達1878.2小時。雨量多,溫度适中,雨日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5年,思明區戶籍人口73.02萬人,常住人口99.1萬人。全區人口出生率14.8‰,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長率10.2‰,比2014年提高1個千分點。戶籍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為35.66萬人、37.36萬人。

2018年,全區常住人口101.5萬人,出生率11.1‰,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長率7.3‰。戶籍人口81.28萬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為39.61萬人、41.67萬人;戶籍人口中少數民族人數超過千人的是回族、畲族、滿族、土家族、蒙古族和壯族,分别為6918人、4819人、2904人、1367人、1278人和1063人。

2019年,全區常住人口102.3萬人,出生率11.9‰,人口死亡率3.8‰,人口自然增長率8.1‰。戶籍人口85.05萬人,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為41.35萬人、43.70萬人;戶籍人口中少數民族人數超過千人的是回族、畲族、滿族,分别為5997人、4919人、2156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思明區常住人口為1073315人。

民族

截至2015年,思明區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人數超過千人的分别是回族、畲族、滿族,分别為5350人、3538人和1770人。

經濟

綜述

2005年,思明區累計實現生産總值261.91億元,比上年增長30.0%;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政府把發展樓宇經濟工作,作為新的增長點。2006年全區樓宇經濟發展呈現較好态勢,總量繼續增加。從入住企業數來看,66幢已使用的商務樓宇入住企業數達3116家,比上年度的2965家增長了5%,總營業收入達760億元,比上年度增加了16%,總納稅額達17.97億元,同比上年度增長了40%。4個街道的樓宇經濟納稅額都在億元以上,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商務樓宇有20幢。

2006年,思明區66幢已使用的商務樓宇中稅收超過億元的有4幢樓宇,其中稅收額達4.7億,占全區樓宇經濟總量的26%,與2005年相比,新增2幢億元樓。稅收在億元以下、5000萬元以上的商務樓宇有5幢,與2005年相比,多了2幢。思明區共有35幢商務樓宇稅收超過1000萬元,占在用的66幢商務樓宇數的53%,比2005年增加7幢。

2014年,思明區完成生産總值965.15億元,比上年增長7.6%;财政總收入和區級财政收入分别為180.30億元和47.33億元,增長11.8%和12.0%;固定資産投資234.2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04元。

2015年,思明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056.1億元,比2014年增長7.0%。其中,第二産業增加值154.08億元,比2014年增長3.5%,第三産業增加值900.6億元,比2014年增長7.5%,三次産業比例結構為0.13:14.59:85.28。

2018年,思明區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449.9億元1,比上年增長7.2%。其中,第二産業增加值159.21億元,增長5.7%,第三産業增加值1288.4億元,增長7.4%,三次産業比例結構為0.1:11.0:88.9。

2018年,思明區區财政總收入240.63億元,增長7.2%,區級财政收入55.72億元。

2019年,思明區落地項目投資總額461.2億元,落地項目注冊資本總額353.72億元,均取得全市第一。2020年1-2月,思明區完成合同外資14.0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8.1%,完成量與完成率位居全市前茅。在2020招商項目“雲簽約”中,思明區又以總投資98.5億元的6個項目拔得全市頭籌,單個項目平均投資額達到去年廈洽會簽約項目的2.5倍。

2019年,思明區實現财政總收入252.89億元,比上年增長5.1%,完成預算100.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8.62億元,完成預算100.21%,增長5.2%。全年财政總支出100.38億元,增長13.2%。深入推進增值稅改革、個稅改革、小微企業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等,全面落實已出台的減稅降費政策,累計減稅降費超30億元;加大民營經濟支持力度,助力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兌現資金9635萬元,提供納稅大戶貸款擔保3890萬元。持續增進民生福祉,2019年民生支出73.54億元,占總支出72.98%,其中教育總支出27.66億元,城鄉社區建設和提升支出22.98億元,社會保障支出8.75億元,文化旅遊體育與傳媒支出1.16億元。

2020年,思明區完成地區生産總值2053.04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第二産業增加值327.15億元,增長8.3%,第三産業增加值1722.90億元,增長3.7%,三次産業比例結構為0.2:15.9:83.9。

第一産業

2005年,思明區第一産業增加值0.13億元;

2006年,思明區第一産業增加值0.12億元;

第二産業

2015年,思明區全年工業實現增加值80.32億元,比2014年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産值277.58億元,比2014年增長1.4%,其中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産值243.24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的87.6%。

2015年,思明區共有資質以上建築企業253家,完成建築業總産值525.56億元,比2014年增長8.7%,實現增加值73.77億元,比2014年增長4.7%。

2018年,思明區全年工業實現增加值75.37億元,比上年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産值282.38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産值超億元企業30家,産值合計271.34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的96.1%。産銷方面,規上工業完成銷售産值277.98億元,增長6.8%,出口交貨值40.26億元,增長9.8%,産銷率98.4%,比上年減少了0.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呈增長态勢,23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工業企業完成産值104.72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其中光電子企業完成産值29.15億元,增長25.6%。

2018年,思明區全區共有資質以上建築企業246家,完成建築業總産值659.29億元,比上年增長5.5%。按構成分,完成建築工程産值601.54億元,增長6.4%;安裝工程産值56.45億元,增長6.1%;其他建築業産值1.30億元,下降80.1%。簽訂合同額1289.99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其中上年結轉合同595.25億元,占46.1%,增長16.3%,本年新簽合同額694.74億元,占53.9%,增長14.5%。全年房屋施工面積5296.66萬平方米,增長7.5%,其中新開工面積1552.90萬平方米,增長18.9%。

2020全年,思明區工業實現增加值82.03億元,比上年增長6.4%。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産值371.09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其中産值超億元企業36家,産值合計355.68億元,占全區規上工業的95.8%。産銷方面,規上工業完成銷售産值365.88億元,增長2.8%,出口交貨值40.59億元,增長0.8%,産銷率98.6%,與上年持平。高新技術企業呈增長态勢,29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工業企業完成産值98.06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光電子企業完成産值27.42億元,比上年下降2.4%。全區共有資質以上建築企業292家,完成建築業總産值782.35億元,比上年增長9.4%。按構成分,完成建築工程産值709.39億元,增長8.0%;安裝工程産值68.42億元,增長22.1%;其他建築業産值4.5億元,增長61.4%。簽訂合同額1632.98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上年結轉合同739.79億元,占比45.3%,增長8.7%,本年新簽合同額893.19億元,占比54.7%,增長9.4%。全年房屋施工面積5689.79萬平方米,增長6.2%,其中新開工面積1262.41萬平方米,增長5.4%。

第三産業

2015年,思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3.94億元,比2014年增長6.2%。

2015年,思明區全年接待海内外遊客4300萬人次,占全市接待總量的71.3%,比2014年增長5.4%;其中接待國内遊客4086萬人次,比2014年略增0.7%,接待境外遊客216萬人次,比2014年增長8.8%。實現旅遊總收入520.32億元,比2014年增長15.7%。截至2015年末,全區共有旅行社179家,其中國際旅行社32家;星級酒店48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2家,四星級酒店17家。

2015年,思明區金融保險業實現增加值250.39億元,比2014年增長14.7%,占全區國内生産總值的23.7%。

2018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9.43億元,比上年增長10.8%。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143.85億元,比上年增長31.0%;糧油、食品、煙酒飲料類零售44.70億元,下降3.1%;石油及制品類零售60.83億元,增長6.5%;汽車類零售39.10億元,增長0.05%。全區主要百貨超市企業實現零售額54.82億元,比上年下降12.6%,其中百貨類企業實現零售額25.72億元,下降12.7%,超市類企業實現零售額29.10億元,下降12.4%。電子商務持續增長,2018年,全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共實現網絡零售額81.14億元,增長16.3%。

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共實現營業額75.77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餐費收入44.25億元,增長13.8%。

2019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8.51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全區主要百貨超市企業實現零售額67.61億元,比上年下降1.3%,其中百貨類企業實現零售額29.83億元,下降10.8%,超市類企業實現零售額37.77億元,增長7.7%。電子商務持續增長,2019年,全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共實現網絡零售額124.66億元,增長62.3%。

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共實現營業額85.39億元,比上年增長15.3%,其中餐費收入57.07億元,增長19.2%。

2020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3.68億元,比上年增長0.7%。全區主要百貨超市企業實現零售額83.11億元,增長16.6%,其中百貨類企業實現零售額23.63億元,下降20.8%,超市類企業實現零售額59.48億元,增長43.6%。電子商務持續增長,2020年,全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共實現網絡零售額165.03億元,增長29.1%。

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共實現營業額76.59億元,比上年下降16.8%,其中餐費收入53.80億元,下降15.0%。

金融保險業實現增加值512.86億元,比上年增長5.3%,占全區國内生産總值的25.0%。

旅遊與對外經濟

2018年全年接待海内外遊客6288.15萬人次,占全市接待量的70.7%,比上年增長15.4%;實現旅遊總收入977.45億元,比上年增長20.1%。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截至2018年末,全區共有旅行社239家,比上年增加31家,其中國際旅行社34家;星級酒店47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2家,四星級酒店15家。

2018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1464.94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出口總額684.83億元,下降3.0%,進口總額780.11億元,增長10.5%。貿易逆差95.28億元。

2018年全年新批準外資項目505個。合同利用外資140.98億元,比上年增長57.6%,完成年度計劃的402.8%,實際利用外資18.47億元,增長9.5%;引進内資1109.83億元,增長14.0%,完成年度計劃的222.0%。自貿區和台灣招商取得新突破,全年引進自貿區合同外資項目151個,注冊資金46.27億元。引進台資項目347個,注冊資金14.08億元。

2019年,思明區共累計接待國内外遊客7126.55萬人次,同比增長13.3%,占廈門市接待國内外遊客數的71.2%;旅遊總收入1071.52億元,同比增長17.26%,占廈門市旅遊收入的64.71%。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截至2019年末,全區共有旅行社分社74家,服務網點325個;星級酒店34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2家,四星級酒店16家。

截至2020年末,全區共有旅行社249個;星級酒店29家,其中五星級酒店12家,四星級酒店14家。

全年完成合同外資114.0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0.1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31.67%,比上年增長44.8%。

化解金融風險

2018年。思明區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引導114家機構主動退出網絡借貸。嚴厲打擊違法金融活動,受理涉衆型金融案件19起,為群衆挽回經濟損失616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5年,思明區有各級學校(包含學前教育、社會辦學)203所,學年初招生4.51萬人,在校學生數16.01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學校25所,學年初招生數1.81萬人,在校學生數5.35萬人;小學47所,學年初招生數1.2萬人,在校學生數7.01萬人;幼兒園131所,學年初入園人數1.51萬人,在園幼兒數3.64萬人。在各級各類學校中任職的專任教師9995人,平均每一教師負擔學生16人。全年面向社區開展親子活動604次,家長講座38場,服務總人次達到14071人次;面向早教師資開展了84場培訓活動,培訓人數達3286人次。

學校名稱

類别

學校名稱

廈門市第五中學

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市大同中學

廈門市槟榔中學

初級中學

廈門市科技中學

廈門市第九中學

初級中學

廈門第二中學

廈門市第十一中學

初級中學

廈門第一中學

廈門市蓮花中學

初級中學

廈門第六中學

廈門市逸夫中學

初級中學

廈門外國語學校

廈門金雞亭中學

初級中學

廈門市湖濱中學

廈門市思明區玉秀中學

初級中學

廈門市松柏中學

廈門市思明區東浦學校

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康橋中學

廈門市思明區蓮嶽學校

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雙十中學

廈門市思明區世平學校

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市華僑中學

廈門市思明區觀音山音樂學校

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市特殊教育學校

廈門市雲頂學校

九年一貫制學校

廈門市體育運動學校

廈門雙十中學思明分校

初級中學

廈門市思明區特殊教育學校

學校

2018年,全區擁有各級學校(包含學前教育、社會辦學)215所,學年初招生4.85萬人,在校學生數17.20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學校27所,學年初招生數1.96萬人,在校學生數5.58萬人;小學47所,學年初招生數1.42萬人,在校學生數7.64萬人;幼兒園139所,學年初入園人數1.47萬人,在園幼兒數3.98萬人。在各級各類學校中任職的專任教師11096人,比上年增長4.4%,平均每一教師負擔學生16人。完善校舍建設,全區各級學校擁有教學及輔助用房87.5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8.71萬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活動室)45.79萬平方米,增加3.05萬平方米,實驗室13.91萬平方米,增加1.75萬平方米,圖書室7.95萬平方米,增加0.57萬平方米。

2020年,全區擁有各級學校(包含學前教育、社會辦學)244所,學年初招生5.6萬人,在校學生數18.8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學校27所,學年初招生數2.2萬人,在校學生數6.2萬人;小學47所,學年初招生數1.5萬人,在校學生數8.1萬人;幼兒園167所,學年初入園人數1.9萬人,在園幼兒數4.4萬人。在各級各類學校中任職的專任教師12069人,比上年增長2.8%,平均每一教師負擔學生15人。完善校舍建設,全區各級學校擁有教學及輔助用房92.3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70萬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活動室)48.56萬平方米,增加1.26萬平方米,實驗室13.98萬平方米,增加0.19萬平方米,圖書室8.13萬平方米,增加0.07萬平方米。

科技事業

2015年,思明區科技經費投入1.51億元,比2014年增長19.1%。評選32個科技進步獲獎項目,出台《思明區促進互聯網經濟發展辦法》。全年共申請專利4012件,專利授權2778件,分别比2014年增長12.2%和25.5%。

2018年,思明區科技經費投入1.77億元,共申請專利7031件、專利授權4004件,分别比上年增長38.5%和33.0%。鼓勵創新創業,已擁有國家級衆創空間11家,省級15家,市級87家。

2019全年兌現各類支持和鼓勵科技創新資金1.87億元。獲認定(含重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5家、廈門市高新技術企業107家。

2020全年兌現工業、科技創新等政策資金約1.68億元,惠及企業652家次。累計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44家、廈門市級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71家。思明區4家企業入選2020年中國互聯網百強榜單,數量占福建省66.7%;15家企業入選“2020年福建互聯網企業30強”榜單;10家企業入選2020年福建數字經濟領域排名榜單。

文體事業

2018年,思明區加強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基層文化站面積達到1.90萬平方米,比上年減少985平方米,公共體育場所面積137.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63萬冊,比上年增加5萬冊。推進文化惠民活動,閱讀推廣活動112場,舉辦書畫攝影展、送春聯及公益講座70場次,組織文藝演出活動134場,開展主題文化惠民活動360場次,辦公益性培訓9萬人次。積極推進全民健身,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約占全區人口的55%,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達1679人,比上年增加了79人。打造特色體育賽事品牌,成功舉辦UIM世界XCAT摩托艇錦标賽廈門賽、2018廈門國際标準舞世界公開賽等國内外頂級賽事。

成功舉辦第十屆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中華情·中國夢”文藝展演。

2020年,新引入廈門射箭精英賽暨首屆中國射箭協會認證達級賽、AMOY50廈門(思明)城市越野賽。

醫療衛生

2015年,思明區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06個,其中醫院18家,社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10個,療養院1個,門診部84個,婦幼保健院2個,疾控中心1個,診所208個,衛生所、醫務室81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1850人,其中執業醫師4275人,執業助理醫師221人,注冊護士5487人。醫療機構床位數7697張,其中醫院6886張,療養院178張,婦幼保健院633張。在蓮前、開元、嘉蓮、鼓浪嶼四個街道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與70歲以上老年人、經評估有康複需求的殘疾人、計生特殊家庭、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等4類人群簽訂服務協議,為其免費提供健康宣教、健康評估、健康管理、雙向轉診、預約診療等5項健康服務,受益人數達到1.07萬人。在廈門市率先全面放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共受理103家醫療機構的設置申請,其中64家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2018年,全區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09個,其中醫院23家,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10個,療養院1個,門診部218個,婦幼保健院2個,疾控中心1個,診所164個,衛生所、醫務室82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5710人,其中執業醫師5759人,執業助理醫師391人,注冊護士7309人。醫療機構床位數8386張,其中醫院7525張,療養院140張,婦幼保健院663張。全面推廣家庭醫生服務,全年家庭醫生簽約數達23.09萬人,簽約覆蓋率30.64%。

2020年,全區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72個,其中醫院20家,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10個,療養院1個,門診部239個,婦幼保健院2個,疾控中心1個,診所190個,衛生所、醫務室101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992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6325人,注冊護士6962人。醫療機構床位數8145張,其中醫院7267張,療養院140張,婦幼保健院668張。

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産

2019全年空氣質量指數呈優的天數達222天、良的天數141天、輕度污染2天,空氣質量指數優良率達99.45%;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74,比上年改善4.9%,改善率排名全市第一。環保資金投入375.79萬元,比上年增長8.5%。

啟動市政設施改造、新建項目共23個,完成投資約1.1億元;完成管網溯源排查項目2個,排查面積1.93平方千米,管網長度23.26千米,完成投資141萬元;做好日常維護管養,投入約6453萬元,維護改造面積約6.35萬平方米。完善綠色生态系統,改造提升公共節點綠化約1.5萬平方米,實施屋頂、牆體綠化1.83萬平方米。強化環衛保潔作業,保障各類垃圾日産日清,共轉運各類生活垃圾約25.86萬噸;做好揚塵防治工作,共投入72360人次,各類作業車約65070輛次,用水約520560噸,道路清洗面積約106800萬平方米。

2019年,全區共發生生産安全事故52起,死亡9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持平,死亡人數下降10%。其中,道路運輸事故50起,死亡8人;建築施工事故2起,死亡1人。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産安全事故。

就業和社會保障

2005年,思明區成立區勞務派遣公司,創辦全市首批18家社區勞動組織。實現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598人。全區共有47542戶次、116218人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共支出保障金1514萬元;投入100多萬元,實行低保家庭子女免費九年義務教育。成立區慈善會,按照“統一标識、統一注冊、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的總體要求,完善“愛心超市”運行機制,“愛心超市”成功入圍第三屆“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候選名單。繼續推進農村城市化工作,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準并軌,在全國率先完成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并按照全國最高水平提高農村醫療保險繳費和征地理賠标準。

2018年,思明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20元,比上年增長8.6%。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44696元,增長9.3%。年末全區在崗職工(不含私營及個體)45.96萬人,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81632元。

2018全年新增就業3.82萬人次,失業人員再就業3.40萬人,其中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6778人。加大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力度,全年共開辦各類培訓班34期,培訓學員1898人,切實推動以培訓促就業。認真落實兌現各項培訓優惠政策,全年為192人次失業人員兌現職業技能培訓生活補貼共計10.58萬元。2018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職工人數分别為68.15萬人、94.72萬人、63.38萬人、62.07萬人和60.10萬人,分别比上年增長18.8%、15.6%、20.5%、21.4%和20.8%,各類社會保險基金收入66.33億元,比上年增長17.5%。

2018年,全面落實基本民生保障,低保金、特困供養、臨時救助、圓夢助學、殘疾人兩項補貼、安康計劃等發放救助款6000餘萬元,惠及近12萬人次。做好慈善救助工作,全年共募集接收單位和個人捐贈資金1257萬元,救助支出1084.5萬元。全區現有16家民辦養老機構,建成8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98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及717個居家養老服務網點。

2020年,加大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力度,共幫助失業人員再就業45077人,困難人員就業4040人,開展項目制培訓51期,培訓學員1859人。快速兌現惠企政策,共兌現金額1.28億元。

2020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職工人數分别為78.88萬人、109.76萬人、73.13萬人、72.68萬人和72.56萬人,分别比上年增長3.5%、3.6%、3.6%、4.4%和4.3%,各類社會保險基金收入66.75億元,較上年下降20.4%。

全面落實基本民生保障,共發放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圓夢助學、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救助補助資金約6509萬元,惠及10.2人次。做好慈善救助工作,慈善會募集善款355.0萬元(含物資折價),救助支出405.4萬元(含物資折價),其中區慈善會共收到社會各界抗疫善款86.12萬元、抗疫物資估值41.96元,合計128.08萬元,均用于疫情防控。現有民辦養老機構15家,核定床位數3136張;新建濱海街道和梧村街道照料中心,改造升級12個社區養老服務站,在全區98個社區配備185名“助老員”。

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産

2020全年空氣質量指數呈優的天數達253天、良的天數113天,空氣質量指數優良率達100%;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28,排名全市第二。環保資金投入416.35萬元,比上年增長10.8%。

提升街區綠化景觀,改造提升面積合計約2.4萬平方米;圓滿完成“廁所革命”,3年來累計完成62座公廁新建改造工作。持續提升垃分成效,全面推行分類直運,劃定33條廚餘垃圾、78條其他垃圾、8條低值可回收物收運線路,實現四類生活垃圾100%公交化直運,日均生活垃圾資源化400噸。強化環衛保潔作業,保障各類垃圾日産日清;做好揚塵防治工作,共投入7.7萬人次,各類作業車約7.2萬輛次,道路清洗面積約10.68億平方米。

2020年,全區共發生生産安全事故45起,死亡8人,受傷50人,直接經濟損失149.44萬元,同比分别下降13.5%、11.1%、2.0%、85.5%。其中,道路運輸事故39起,死亡3人,傷45人;建築施工事故5起,死亡4人,傷5人;其他事故1起,死亡1人。

交通運輸

水運

思明區周圍海域寬闊,港港域面積達275平方千米,港闊水深,外航道水深達12~25米,寬1000米以上,可通航10萬噸級船舶;内航道水深大部分在10米以上,局部8米,寬數百米,可通萬噸級船舶港區岸線長234千米,其中深水岸線43千米。港外有大金門島、小金門島、大擔、浯嶼等一系列島嶼組成天然屏障,港内風浪小,可建萬噸泊位約40個,最大可建10萬噸泊位。港内潮差達4~6米,落潮流速大于漲潮流速,泥沙淤積少。地處亞熱帶,終年不凍。年平均霧日30.8天,對航行影響不大。

鐵路

廈門站位于廈門市思明區梧村街道廈禾路900号,為鷹廈鐵路、福廈鐵路起終點站。

曆史文化

思明方言

思明方言是廈門話的代表,是閩南方言代表點之一。其形成和發展追溯到中原漢人三批大規模入閩。

思明方言在語音和詞彙方面,存在着不同于普通話及其他方言的某些重要特征,保留古代漢語的許多重要特點。直接繼承上古漢語系統,尤其是其聲母系統,沒有參加隋唐以後北方語語音的演變。

民俗民風

思明區為廈、泉、漳與台灣、東南亞交往的交彙處,成了連接閩南傳統民俗與台灣民俗、東南亞閩南華僑民俗的中心,在長期的交流融會、兼容并蓄中形成獨特的思明民俗。

思明民俗中,清明吃薄餅,上元乞壽龜,端午飛龍船,中秋搏會餅,很有特點。

疍民

疍民,分布于中國浙、閩、粵、瓊等省沿海、沿江地帶,終年浮蕩江海,以舟為家,以漁為業,随處栖泊,逐潮往來。疍民最早是古百越族的後裔,民間有山畲水疍之說。

廈門島西南隅的廈門港是疍民集居地之一,明末清初疍民大批從九龍江流域來到這裡捕魚或造船為生。廈門疍民集結于今思明區廈港街道,與其他地方來廈的漁民一起,通過長期的磨合交融,創造了獨特的風俗習慣。廈門疍家出海捕魚都穿上自制的“油衫褲”,用本色的龍頭細布,按各人的身材量體裁剪,在特制的紅柴汁中染浸,擦兩遍桐油,塗上一遍面光油。疍家姑娘頭飾,頭上用紅紗線盤成“煙筒箍”。創建了大釣艚漁船,成為閩南定型的捕魚船。疍民尊崇中華白海豚為“媽祖魚”和“鎮港魚”。

中秋博餅

中秋博餅是閩南地區一項重要的民間競技遊戲習俗。起源于廈門,流傳于漳州的龍海、泉州的安海和金門等地。

中秋博餅是通過擲六個骰子的方式,博得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共6個等次,獲取大小不等的月餅(狀元餅1個,對堂餅2個,三紅餅4個,四進餅8個,二舉餅16個,一秀餅32個)。

送王船

送王船是閩台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動,起于濱海漁村的“海醮”習俗。保留着比較濃厚的原生态形式。

廈門送王船一般是三到四年舉行一次,通過擲筊确定在固定的農曆月份中的某一天舉行。送王船儀式依序有王船的制造、出倉、祭奠、巡境、焚燒等。王船或用杉木制成,或用紙制。

歌舞藝術

宋江陣

宋江陣源于明代抗倭鬥争中的軍旅步戰武術陣法和鄉團訓練,明末清初鄭成功的抗清鬥争将此軍事訓練方法普及推廣,逐漸演化成一種民俗活動。

宋江陣的演武内容主要有:行陣、單練與對練、群體演練、收陣四部分。行陣,指群體演繹軍旅武術步戰陣法。單練與對練主要是表演兵器和拳術套路。群體演練主要操演八卦陣(循環對練)。收陣以環螺陣收尾。演武時以行陣、八卦陣和收場的環螺陣最為激烈。演練的兵器有雙短斧、九尺棍、月牙鏟、藤牌刀、鈎鐮棍、雙鐵鞭等。

蜈蚣閣

蜈蚣閣是流傳于廈門的民間陣頭表演,屬于藝閣的一種,又叫“裝閣”、“龍閣”、“鳳閣”。蜈蚣閣以多節閣棚連成,每節閣棚飾以祥禽瑞獸、奇花異草圖形,上坐裝扮戲曲人物之兒童。因裝飾閣棚、妝扮人物,花費相當精力、财力,故叫“裝閣”。每一閣棚由兩個或四個甚至八個成年男子扛擡,幾十節閣棚相連,便宛如百足蜈蚣,故稱“蜈蚣閣”。用于迎神賽會的化裝遊行,廣泛流傳于廈門、泉州、漳州及台灣、金門地區。

歌仔戲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京劇、閩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是中國360多個戲曲劇種中唯一根源閩南形成于台灣由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的地方戲曲,傳及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人華裔聚居地。

歌仔戲初以鄉間小戲為主,後吸收南管戲、北管戲、京劇、福州戲的營養,發展為成熟的舞台劇。劇本内容以民間故事為主,經典劇本有《陳三五娘》、《山伯英台》、《烏白蛇》、《呂蒙正》等,多強調忠孝節義。歌仔戲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有一百多種傳統的曲調,雜碎調和七字調為歌仔戲兩個最主要的唱腔。腳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伴奏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月琴、笛子、鴨母哒、三弦、唢呐、單皮鼓、鑼、铙钹等。

高甲戲

高甲戲是閩南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等,流行于閩南方言區、台灣及東南亞閩南華僑、華裔聚居地。

高甲戲起源于明末清初閩南民間陣頭“宋江陣”。劇目分為大氣戲、繡房戲和醜旦戲三大類,以武戲、醜旦戲和公案戲居多。

答嘴鼓

答嘴鼓是閩南民間一種喜劇性的說唱藝術,近似中國北方的對口相聲。它的重要特點是,善于運用生動活潑、诙諧風趣的閩南方言詞語、俚俗語,充分發揮閩南方言豐富多彩的音韻結構所構成的富有變化的音律美和節奏美,嚴格組織對白的韻語押韻,采用組織“包袱”的手法等藝術手段,來表現生活,刻畫人物,從而取得較強的喜劇效果與藝術感染力。

閩南童謠

閩南童謠是閩南民間創作的給兒童誦讀、說唱的兒童歌謠。運用生動形象的閩南方言詞語和豐富多彩的閩南方言語音所構成的韻律美與節奏美,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和理解能力,深受兒童喜愛,廣泛流傳于閩南城鄉。閩南童謠屬于閩南民間的口傳文學,具有集體性(即集體創作)與變異性(即在流傳過程中會發生增删補充等變化)的特點。

講古

思明區的講古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廈門方言講古是閩南方言的曲藝說書形式,是廈門百姓閑暇時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活動。“講古”,原指講述古代的曆史故事,實已擴展為講述古今一切民間故事。傳統講古的表演形式是藝人坐或站在講古場裡放着驚堂木的桌邊,傳統的“講古”多以長篇曆史故事為主,像《封神榜》、《三國演義》、《說唐演義》、《水浒傳》以及《今古奇觀》、《警世通言》、《拍案驚奇》等,新編的故事如《鄭成功》以及《魯迅在廈門》、《安業民》等。

手工技藝

廈門珠繡

廈門珠繡具有獨特的裝飾手法和藝術風格清末民初,廈門民間制鞋藝人從海外傳入的繡花拖鞋中受到啟發,開始嘗試在鞋面上用彩色玻璃珠子繡出各種花鳥圖案,受到顧客青睐,廈門珠繡便開始流行。

珠繡主要原材料為玻璃珠、電光膠片和絲絨。其工藝是運用凸繡、平繡、串繡、粒繡、亂針繡、豎直繡、疊片繡等傳統的工藝手法,繡制出淺浮雕式圖案。全珠圖案構圖嚴謹,密不容針;半珠圖案優雅秀美。廈門珠繡以新穎别緻、富麗堂皇、光彩奪目見稱。圖案大多取材于傳統民間吉祥題材,如龍飛鳳舞、雙龍戲珠、獅子滾繡球、牡丹引鳳、荷花鴛鴦、孔雀開屏等。

宗教信仰

佛教于唐大中年間傳入境内,道教于明初傳入,天主教和基督教分别于明崇祯年間和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傳入。清代中葉,伊斯蘭教傳入。

截至2007年,全區有宗教場所45處,其中佛教32處、基督教7處、天主教2處、伊斯蘭教1處、道教3處;執業宗教人員共469人,民間信仰小宮廟100多處,分布于10個街道諸多社區。

保生大帝信俗

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姓吳名夲,字華基,号雲沖,宋太平興國四年(979)三月十五日生于同安縣的白礁村,明永樂十七年(1419)封為“保生大帝”,民間俗稱“大道公”。

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的保生大帝頌典,包括閩南、台灣、東南亞、廣東等地1000多座分廟的進香隊伍齊聚青礁慈濟宮,保生大帝信俗以勸善戒惡、扶危濟弱、治病救人等道德觀為主旨。

風景名勝

鼓浪嶼

鼓浪嶼,位于廈門西海中,面積1.83平方千米。系鼓浪嶼-萬石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列福建旅遊景區“十佳”之首。

環島路觀光大道

環島路觀光大道位于廈門島東南部,依海而築,是廈門國際馬拉松比賽賽道,也是廈門市區精華旅遊帶之一。從輪渡碼頭起經演武大橋、胡裡山炮台、曾厝垵、會展中心、五緣灣、機場。全長31千米,其中彩色路面示範段長4千米。

環島路連接了衆多景點,胡裡山炮台、上李水庫、“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标語牌、國際會展中心,以及廟宇、古樹、奇石、雕塑和三個臨海廣場。

萬石山

萬石山旅遊區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是鼓浪嶼-萬石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萬石山遊覽區占地面積26平方千米,山地19平方千米,濱海平地7平方千米,因有許多奇石而得名,是1992年中國友好觀光年首批入選的84個景點之一。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廈門島南部五老峰下,是閩南乃至中國聞名的寺院。南普陀寺起源于唐代,曾數次被毀,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建,因其與浙江舟山普陀山普濟寺同為主祀觀音菩薩,又地處普陀山之南,故名。

該寺占地2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1270平方米。寺中建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依山造勢;兩廂鐘鼓樓、左側新建的慈善樓與右側普照樓,左右對應。寺中由會泉法師1925年創辦的閩南佛學院,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學府。

著名人物

姓名

備注

鄭經

字賢之、元之,号式天,昵稱“錦舍”,延平郡王,台灣的統治者,鄭成功長子。

陳楚楠

原名連才,祖籍福建廈門,清光緒十年(1884年)生于新加坡。2早期新加坡、馬來亞橡膠種植業的名人。

陳黯

字希孺,号昌晦,又自号場老。被譽為福建八賢之一。

施琅

原名郎,字尊侯,号琢公,晉江人。福建水師首任提督。

鄭成功

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南安人。明清之際收複台灣的名将。

陳化成

字業章,号蓮峰,同安縣人,鴉片戰争爆發時任任福建水師提督,後改任江南提督,在鴉片戰争時期保衛吳淞,與英軍力戰,英勇犧牲殉國。

林爾嘉

字菽莊,又字叔臧,創立和捐助的學校有廈門師範學堂、漳州師範學校、鼓浪嶼華僑女校、廈門同文書院、福州泉山高等女子學校、廈門大同學校、香港大學等。

釋弘一

俗名李文濤,又名李成蹊,李息霜(藝名),字叔同。中國戲劇家、藝術教育家、文學家、書畫家。

林語堂

原名和樂,後改名玉堂,平和人,後居住鼓浪嶼,為論語派主要代表。

林巧稚

女,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鼓浪嶼。是中國婦産科學的開拓者之一,曾負責組織北京地區子宮頸癌的普查和防治。

盧嘉錫

又名瑞師,祖籍台灣省台南市,1915年生于廈門市。1981年5月,出任中國科學院院長。

許斐平

生于鼓浪嶼。1983年,獲魯賓斯坦國際鋼琴賽金牌獎。1989年,進入華盛頓肯尼迪中心演出。

知名人物

所獲榮譽

2018年,獲“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稱号。

2019年11月,獲得“‘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區”稱号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網購百強榜,排名90。

2020年1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79;入選2020中國春季休閑百佳縣市。

2020年2月,入選2020中國特色小吃百佳縣市;入選2020中國縣域潮品消費百強榜排名18;入選2020中國美食百佳縣市。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青年樂業百佳縣市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夏季休閑百佳縣市;入選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全生态百優榜。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最具書香百佳縣市。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排名第69位。

2020年9月10日,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榜”排名第24位。

2020年11月9日,入選首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遊示範縣(市、區)名單。

2018年—2020年度入選福建省級文明示範城區。

2021年5月27日,被國家體育總局确定為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

2021年8月17日,入選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賽迪百強區”名單。

2021年10月,入選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福建省城市發展“十優”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