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上的百合花

心田上的百合花

2003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心田上的百合花》:偏僻遙遠的山谷、高數千尺的斷崖,預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願望的道路必然艱難曲折。惡劣的生長環境,并沒有消磨它作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雖然它剛誕生時與其他野草毫無差别,但在它的心中,有一個堅定的念頭悄悄萌生:我要開花,我要以花證明我的存在。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着胸膛”——與自然環境頑強地抗争。本文被選為冀教版六年級第一學期第12課和滬教版六年級下12課,題目被改為《百合花開》。本文還被選為魯教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第10課和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基礎訓練的題。[1]
  • 書名:心田上的百合花
  • 别名:
  • 作者:林清玄
  • 類别:
  • 原作品:
  • 譯者: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頁數:
  • 定價:
  • 開本:
  • 裝幀:
  • ISBN:
  • 又名:百合花開
  • 出版地:北京
  • 文獻出處:《課外閱讀》

原文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裡,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麼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裡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處,有一個内在的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紮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終于在一個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

百合的心裡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很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這家夥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腦長瘤了。”

公開場合,它們則譏諷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偶爾也有飛過的蜂蝶鳥雀,它們也會勸百合不用那麼努力開花:“在這斷崖邊上,縱然開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會有人來欣賞呀!”

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使命;我要開花,是由于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釋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終于開花了,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顔色。 這時候,野草與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開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隻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随着風,落在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

幾十年後,遠在百裡外的人,從城市,從鄉村,千裡迢迢趕來欣賞百合開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内心那純淨溫柔的一角。

那裡,被人稱為“百合谷地” .

不管别人怎麼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着第一株百合的留言:

“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作者簡介

生平叙述

林清玄,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灣高雄人,1953年生于中國台灣省高雄市旗山。畢業于中國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他是台灣作家中最高産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

1973年開始散文創作。1979年起連續7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台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20次。

17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出版第一本書《蓮花開落》,之後一發不可收,走上了文學之路。作品有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劇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創作(1973年開始)。

他連續十年被評為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從小學三年級就想成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歲時即開始發表作品,到30歲時,他的作品囊括了當時台灣的所有文學大獎。在25年的創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頓》、《煩惱平息》在台灣創下150版的熱賣記錄,《打開心靈的門窗》一書創下高達5億元台币的熱賣記錄。

尤其是80年代後期,每年平均出版兩三本以上新書。門類涉及散文、報告文學、文化評論、小說、散文詩等。

林清玄的作品曾多次被中國台灣、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及新加坡選入中小學華語教本,也多次被選入大學國文選,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

對林清玄來說,走上寫作之路,其實并非最初的願望,最早,林清玄一直想當畫家,甚至還跟着林崇漢畫了一陣子。不過,走上寫作的路,倒一絲也不後悔,寫作要自由的多,更能清晰地描繪出自己的心路曆程,以及所見、所思、所感。所以,林清玄自覺會一直寫下去,或許依然在文學素描的散文上下功夫,或許就着手去寫一些比較大部頭的有關人性,有關曆史,有關哲理的書,或許改變途徑去寫小說,不管未來會寫什麼,寫作總是一條不能斬斷的路,林清玄會一步步往下走去。

7歲開始背誦唐詩宋詞,8歲,獲得了全國兒童繪畫賽優選,10歲就開始讀小說,林清玄記得小時最喜歡的是《西遊記》。

民國61年,考取世界新專電影技術科,在學時非常活躍,開始認真寫稿,而繪事則暫時抛開了。在世新的時候,創辦過《電影學報》,擔任《奔流雜志》編輯,在《新聞人》周報任總主筆。這段時候,在文壇漸露頭角,開始受到了矚目

這些年,林清玄寫報導寫得多,寫散文反倒寫得少了,不過,他并不覺得可惜,雖然他自己也了解,報導到底隻是報導,不會成為文學的重鎮,甚且有一天它會式微。不過,林清玄自覺還年輕,這段時日,就利用報導來磨練自己的事,創作的事,稍候也不遲。

林清玄也自認,目前仍然還未到定下1個風格,1個走向的時候,他還是要去做多方的揣摩,去走多樣的路,去寫多樣的文章。而且他還會去角逐其他以篇對篇,或似一堆對一堆的獎目。因為,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1個新人永遠都需要去競逐,永遠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林清玄的散文創作大體上可以劃分為3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在70年代他初登文壇的78年間,散文集有《蓮花開落》、《冷月鐘笛》等;第2個階段是他從1980年結集《溫一壺月光下酒》起,相繼出版了《白雪少年》、《鴛鴦香爐》、《迷路的雲》、《金色印象》、《玫瑰海洋》等;80年代後期迄今,是林清玄散文寫作最辛苦和最多産量的第3階段,在這個階段裡他以10本“菩提系列”震撼了文學界内外。

林清玄在大陸出版了書《在雲上》和出版的《清音五弦》等,飽含着他對佛教,人生的感悟,非常值得去玩味!

林清玄的作品:《心的菩提》、《情的菩提》、《玄想》。

榮譽成就

1973年開始創作散文。1979年起連續7次獲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秀獎和報導文學優等獎、台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并連續十年評為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他30歲前得遍了台灣所有文學大獎: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時報文學獎、中華文學獎、中央時報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作協文學獎,曾于台灣獲得世界華人文化新傳獎、傑出孝子獎、世新大學十大傑出校友獎、成功雜志十大成功人物獎、寶島十大才子獎……直到他不再參賽為止,被譽為得獎專業戶。

上一篇:溪上遇雨二首

下一篇:送崔融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