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日本江戶時代幕府第一代将軍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将、戰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将軍,日本戰國三英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岡崎城,父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母為廣忠正室于大之方(傳通院)。原姓松平,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狹間之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同盟,本能寺之變後先與羽柴秀吉(即豐臣秀吉)敵對,後又迫于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樣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大老的筆頭。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之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确定了霸權。自此一步步摧毀了豐臣家勢力。慶長19年(1614年)至慶長20年(1615年)經大坂冬、夏之陣滅豐臣氏,江戶幕府統治體制從此堅如磐石。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後,日本進入暫時的和平。元和2年(1616年),在駿府城死去。享年74歲。遺體埋葬在駿府的久能山,1年後被改葬到下野國日光。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為江戶幕府之神,在日本東照宮中供奉,被後人稱為“東照神君”。[1]
    本名: 别名: 字: 号: 所處時代:江戶時代 民族族群:大和族 出生地:三河國岡崎城(今愛知縣岡崎市) 主要作品:《武家諸法度》 主要成就:頒布《武家諸法度》除三方原之戰外一生無大的敗績建立江戶幕府大坂夏之陣滅豐臣氏 姓名:德川家康 别稱:松平元康,竹千代,大禦所,東照神君,松平家康 出生時間:1543年1月31日 去世時間:1616年6月1日 外文名: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 國籍:日本國 職業: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神号:東照大權現 法名:安國院殿德蓮社崇譽道和大居士 墓所:日光東照宮、大樹寺、高野山 官位:太政大臣、征夷大将軍 綽 号:海道第一弓 英文名:Tokugawa Ieyasu

簡介

15、16世紀的日本列島,進入戰亂頻繁的戰國時代。這個時期,各個分國的大名互相殘殺,争奪領地,朝廷和幕府的權力盡失。持續了150餘年,終究結于一人之手。他就是江戶幕府的建立者—德川家康。德川家康執政期間,通過頒行《武家諸法度》,建立參觐交代制度,完善幕府及地方大名組織機構,确立新兵制,規定天皇、親王、公卿的權限等一系列措施,基本形成德川氏統治日本的江戶幕藩體制的基礎。他還實行壟斷造币權,加強對農民的控制,發展國内貿易,開展外交聯系,鼓勵商人對南洋的“朱印船”貿易,提倡儒學等措施,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允許天主教神甫在政教分離原則下傳教,慶長末年發現傳教涉及政治後,開始禁止傳教,這一行動在其死後演變為鎖國。

生平

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天文11年12月26日-元和2年4月17日;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将軍。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岡崎,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之長子,原姓松平氏,小名竹千代,初名元信,後改名元康,最後改名家康,1566年奉敕改姓德川。德川家康的先祖是發迹于三河地方的一個土豪,在戰國時代逐漸上升為戰國大名,到松平廣忠這一代時,松平氏已領有整個三河國。但其領國被夾在勢力較強的兩個大名尾張的織田氏和駿河的今川氏之間,地位很不鞏固。

1547年松平廣忠與尾張的織田信秀作戰,為請駿河的今川義元援助,将六歲的家康送作今川氏的人質,但中途被織田氏所奪,監護在熱田有兩年之久(一說被扣在那古屋)。在此期間,其父廣忠被自己的近臣暗殺。1549年擔任今川軍師的太原雪齋指揮七千大軍攻陷三河的要沖安祥城并擄獲了守将織田信廣,雪齋遂跟織田信秀交涉,成功以信廣交換被劫走的松平竹千代(德川家康)。德川家康便返回岡崎城,僅十日又作了今川氏的人質。八歲至十九歲這十二年間,德川家康作為人質住在駿河。

1560年桶狹間之戰,織田氏大敗今川氏,今川義元陣亡。從此德川家康擺脫今川氏而獨立,1562年與織田信長結成同盟,開始全力經營三河。由于他求成心切,采取過激措施,激起了1563年三河國全境的一向宗起義。經過他近一年的攻戰,殘酷地鎮壓了起義後,才逐漸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基地。

1568年德川家康的同盟者織田信長進入京都,邁出了統一全國的第一步。這時已在三河打下了堅實基礎的德川家康開始采取東進政策。1570年他聯合織田信長在妹川打敗淺井氏、朝倉氏,将治所遷往濱松。但這時武田信玄也想奪取全國政權,為掃清進軍道路上的障礙,屢次出兵遠江和三河。

1572年10月,武田信玄率四萬五千人大舉進軍京都。德川家康聞訊率自己所部及織田信長援軍一萬餘衆迎戰于三方原。此戰便被稱為三方原合戰。由于雙方兵力懸殊,且用兵之妙信玄又略高一籌,結果德川、織田聯軍大敗,織田援将·平手凡秀戰死。此戰死傷千餘,德川家康逃回濱松城。此役德川家康雖然打了敗仗,但武田信玄卻十分佩服德川軍的勇猛頑強。武田信玄的猛将馬場信秀事後對信玄說:“看了三河軍的屍體,面朝我軍倒下的都是臉朝下,面向濱松倒下的都是臉朝上,這說明這些士兵都是向前沖殺時戰死的,因想逃跑而被處斬的一個也沒有。”據說德川家康就是經過此役而取得了“海道一雄”的名聲。

此後德川家康一面與武田氏對抗,一面加強領内建設。1575年5月,聯合織田氏于長筱之戰大破武田勝賴,1581年陷遠江的高天神城,把武田氏驅逐出遠江。翌年随織田氏滅掉武田氏,領有駿河。

1582年織田信長死于本能寺。信長一死,圍繞政權落入誰手的問題各大名之間展開了激烈鬥争。本能寺之變時德川家康正在界市,因急取近道需經伊勢返回三河,期間由服部半藏等護送平安回到三河,才免遭危難。

德川家康返回岡崎後,發現中央的實權已被豐臣秀吉奪去。為了積蓄實力準備将來與豐臣秀吉分庭抗禮,他更加堅定了東進的決心。不久發兵占領了甲斐,同時把手伸進了信州。至1583年前後,德川家康已先後把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南信濃五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當時東海道地區兵農分離進行得很緩慢,還沒有像大内氏和北條氏那樣形成大名的城下町,家臣和自己的封地還緊密地聯在一起,因此要控制家臣必須牢牢地控制住土地。鑒于這種情況,德川家康當時對所屬家臣一律采取給予封地的形式,通過土地這個紐帶來控制家臣。

這一時期德川家康也很重視發展領内的工商業。早在三河國時他就把三河的小山新市作為“樂市”,免除各種稅役。遷入濱松後,他又整頓了各種工商業團體。征服甲斐後,統一了通過甲斐全境的度量衡,招攬外地商人到三河、遠江進行貿易。通過這些措施,德川家康不僅穩定了對新領地的控制,而且增強了經濟實力。

此後豐臣秀吉步步推進國内的統一,不久當上了關白和太政大臣,名副其實地掌握了全國政權。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之間也很自然地變成了近似于主從關系的一種關系。

豐臣秀吉征伐九州時,德川家康未被征調,擺脫了一次巨大的消耗。但1590年征伐小田原城時他參加了戰鬥。北條氏滅亡後,德川家康被封于關八州,年貢260萬石。1590年8月1日德川家康離開五國遷往江戶(現東京),從此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經營關東。

首先,采取新辦法配置家臣。德川家康在靠近江戶的武藏、相模等地,集中了直轄地和封地在一萬石以下的下級家臣。萬石以上的高級家臣配置得盡量遠些,分布的密度是關東的西南部略稀,東部與敵對性大名接壤的邊境地帶較密。顯然,這樣配置是一種臨戰體制。而且他在進入關東的同時,便決定将封地換算成産量發給家臣。這些措施對進一步控制家臣,鞏固關東新領地起了很大作用。

其次,德川家康為了調整農村中的租佃關系,穩定新領地的秩序,還開展了大規模的檢地。其具體辦法是,在土地登記冊上,在隸屬農民登記人姓名的右上方标上人名肩書,表明該人耕種的土地其領有權是屬于哪個名主的。這樣做,是既承認身為領主的名主的土地領有權,使其負擔交繳年貢的責任,另一方面又承認租佃者尚不穩定的耕作權。這種措施對治理關東這種比較落後的地區是得策的。

最後,德川家康也十分注意發展領内的工商業。為了解決陸路運輸和吸引外地商人來江戶經商,從江戶和周圍農村征調人夫建立了道中雲馬役。為了解決水路交通問題,組織人力挖掘溝渠,使船舶可以直接停靠江戶城下。又指定專人管理領内的度量衡;委托從舊領地跟來的土豪式商人發展江戶的市區建設和對工商業進行管理;1592年以後,鑄造了号稱武藏小判的一兩金币,以促進貨币流通。随着江戶建設的步步進展和工商業的繁榮,外地商人紛紛來到江戶。德川家康對關東的建設,為他後來奪取全國政權提供了巨大的經濟支援和鞏固的根據地。

1598年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是五大老的首領。1600年,他進攻上杉景勝。接着于當年9月的關原之戰打敗石田三成,掌握了全國政權。1603年2月,被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将軍、右大臣、源氏的長者(即源氏的族長、家主)。同年,他在江戶開設幕府。1605年,把将軍職讓給了兒子秀忠,退居駿府城,但作為大禦所仍然掌握着軍政實權。1615年5月大坂(今大阪)之役,滅掉豐臣秀賴,實現了所謂的“元和偃武”。1616年3月,出任太政大臣。4月17日死于駿府城,終年76歲,葬于久能山。翌年,追谥正一位,受東照大權現的敕号,後改葬日光山。

人物官曆

1566年12月29日:

從五位下三河守。

1568年1月11日:

從五位下左京大夫。

1571年1月11日:

從五位上待從。

1574年1月5日:

正五位下。

1577年12月10日:

從四位下。

1577年12月29日:

右近衛權少将。

1580年1月5日:

從四位上。

1583年10月5日:

正四位下。

1583年10月7日:

左近衛權中将。

1584年2月27日:

從三位參議。

1586年10月4日:

權中納言。

1586年11月5日:

正三位。

1587年8月8日:

從二位權大納言。

1596年5月8日:

正二位内大臣。

1602年6月1日:

從一位。

1603年2月12日:

右大臣、征夷大将軍。

1603年10月16日:

辭任右大臣。

1605年4月16日:

辭任征夷大将軍。

1616年3月17日:

太政大臣。

1616年:

贈正一位。

為政舉措

沒收敵領

沒收和削減敵對性大名的領地,充實幕府的經濟基礎:德川家康沒收了87個敵對性大名的領地,總收入量為414萬石(一說沒收了90個大名的領地),減封了三個大名的領地,總收入量為207萬石(一說減封四家大名領地)。其中的3/4轉封給自己的功臣和親近大名,其餘的1/4劃為德川氏的直轄地,再加上甲斐、信濃、美濃、近江、越前、佐渡、陸奧南部等地區的直轄地,總收入量達6百萬石以上,此外,德川家康還把佐渡、石見、伊豆等地的重要礦山和京都、大坂、奈良、駿府、長崎等重要城市和港灣地劃為幕府直轄。這樣,幕府就幾乎控制了全國的大部分重要财源。

幕藩體制

幕藩體制是指17世紀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國共同統治的封建制度。在幕藩體制下,将軍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幕府是國家的最高的政權機關。幕府統治全國各地的藩國。各藩的統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對他們實行交替參觐制度。大名仍擁有很大的獨立性,他們在自己的領地上擁有行政、司法、軍事和稅收等權利。

德川家康根據對幕府的向背,把全國的大名分成三類。第一類是他的兒子和德川氏的近支宗族,這一類叫做“親藩”;第二類是忠于自己和自己祖先的功臣,這叫做“譜代大名”,“親藩”和“譜代”是幕府政權的支柱;第三類是關原之戰前與德川家康同為大名的人,或戰時曾忠于豐臣秀吉戰後降服的大名,屬于這一類的叫做“外樣大名”。德川家康把三種類型的大名混雜相間,使親藩和譜代大名監視外樣大名。

其次,為了加強對武士的統治,樹立幕府的權威,又于1615年頒布了《武家諸法度》。其要旨是獎勵文武、誡逸樂奢華、守節儉、嚴階級(即服飾、乘輿的等級規定)、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繕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結黨,但最主要的是規定了大名的“參觐交代”制。按規定,全國外樣大名分為東西兩半,半住江戶,半住領地;每年4月為東西兩半部大名的交代時期(對譜代大名另有規定),大名的妻子須常住在江戶,事實上作為人質,大名依地位帶領侍從,構成“諸侯行列”,按期到江戶參觐交代。由于“諸侯行列”人數衆多,往返于江戶和領地之間的耗費十分巨大。因此這一制度不僅可以使幕府實際上把江戶交代的大名作為人質而加以控制,還可以大量消耗大名的财力,使之無力叛亂。

與此同時,德川家康還進一步推行豐臣秀吉的兵農分離政策,完善了身份制度,把整個日本社會劃分為身分世襲的士、農、工、商四個等級,每個等級内部又貫穿着縱的主從關系。最後,在1615年還針對皇室、朝廷、寺社頒布了《禁中及公家諸法度》和五山十刹的法度。這樣,以身分制為核心,以幕府為政權的中樞,上對天皇、公卿,下至各藩大名、一般武士、僧侶、農民、手工業者、商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幕藩體制。德川幕府就是主要靠這個體制來統治全國。

部分鎖國

在對外事務方面,德川家康不是個完全的鎖國主義者。創立幕府後,他立即遣使朝鮮,并于1608年恢複了和朝鮮的邦交。與此同時,又積極謀求與明朝的間接貿易。他出于對軍需物資和生絲貿易的需要,創立幕府後的初期,對發展與西歐各國的貿易也很積極。1608年,他聘用英國人三浦安針為外交顧問、貿易事務官,并向他學習世界知識、天文和數學。他甚至默許基督教的傳播,後來因感到危及日本傳統的封建統治,又加以禁止。1612年,幕府在直轄地首先頒布禁教令,翌年便把這一法令推行到全國。1615年起,進而對朱印船貿易也嚴加限制。 

儒佛合一

德川家康大力提倡文治。他十分好學,喜歡讀有關治國平天下的經史典籍,鑒于自鐮倉幕府以來佛教勢力已與莊園制緊密結合的事實,他在創立幕府前一直抑制佛教,推崇儒家思想。創立幕府後,他認為莊園制已徹底摧毀,佛教因失去舊的經濟基礎和遭到沉重的政治打擊也已衰落,這時恢複佛教的威信,對鞏固新政權不僅無害而且有益,因此晚年逐漸扶植佛教,與名僧探讨各宗的佛法,日益趨于儒佛合一的思想統治。

人物評價

綜合評價

德川家康一生的最大業績在于他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後,改組和強化了日本的封建秩序,把日本封建社會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他開創的德川幕府在日本曆史上維持了長達260多年的和平統一局面,這給日本封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比莊園制時代略好一點的社會環境。但是,德川家康所改組和強化的日本封建制度,仍然是建立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基礎上。嚴格的身分制度把每個人都死死地固定在一個狹窄的框子裡,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他推動海外貿易并非要民間貿易自由發展,走上近代重商主義的道路,而是出于幕府政治和經濟的需要,維護封建的政治統治,其範圍隻限于由極少數幕吏、大名、特權大商人所把持的官方貿易,一旦超出幕府的政治需要,就立即加以取締或限制。1612年頒布的禁教令,從1615年開始對朱印船貿易的限制。此外,德川家康晚年推行儒佛合一的思想統治,這種影響甚至一直延續到明治維新以後。

成功關鍵

日本的戰國時代,諸侯割據,大名之間争奪政權的鬥争十分激烈,實現國家統一是這一時期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這種形勢下,德川家康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最後奪取全國政權,必須對統一的大局有清醒的認識,因時、因地制宜,采取靈活的政策和策略。在這一點上,可以說他是順應了時勢,舉措得宜的。

本能寺之變以後,豐臣秀吉捷足先登,搶先控制了局面,使德川家康失去了一次奪取全國政權的機會。當時大局雖然對他很不利,但這時他與豐臣秀吉之間的關系和實力已非昔日的織田信長與他的關系可比。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他采取了有限的行動。1584年,德川家康應織田信雄之請,與豐臣秀吉戰于小牧、長久手,就是出于有限目的的一種有限行為。長久手之戰,德川家康打敗了豐臣秀吉的一個支隊,打死了豐臣秀吉的勇将池田恒興,迫使豐臣秀吉以相當有利于他的條件講和,這對全國都很有影響,豐臣秀吉對德川家康不得不另眼相待。豐臣秀吉出兵朝鮮時,沒有把德川家康的部隊編入渡海戰列。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使豐臣政權和西南大名損失慘重,而德川家康卻在和平建設中積蓄了财力,壯大了力量。這些變化是豐臣氏政權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德川家康後來奪取全國政權的重要轉折點。

内治是德川家康取得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德川家康的内治是和改組與強化封建秩序溶為一體的。在取得全國政權前,每占領一地,總要對新領地的統治加以整頓,而不是一味追求武力擴大版圖。奪取全國政權後,為了鞏固政權,除保持豐臣秀吉的政治成果外,又采取了一系列改組和強化封建秩序的措施。

處世哲學

家康愛好學問不僅僅是出自知識欲,他是想要讓學問對自身起到幫助作用。

一次,家康在談話中對本多正信說道:“在年輕的時候,我忙于奔走戰場,沒有時間來研究學問,所以到老來一無學問。但我曾從他人處學到老子說過的一句話,直到現在也忘不了。那就是‘知足者常樂’。”

家康的處世哲學是質素儉約。“時時知足”的他厭惡奢侈、浪費之事,不僅是對自己,時常也對家臣勸誡。外出狩獵也并不作特别周到的準備,隻帶一小撮飯團和梅幹,在山野之中,分兩三次把它吃完,如果剩下也不扔掉,就這樣帶回去,并且讓随行的家臣們也這樣做。

某次狩獵之時,同行的一個年輕家臣梳着當時的流行發型,家康見到便将其叫到身邊責備道:“混帳小子,爾祖父身居要職,心存武道四方奔走,也不似你這般結發招搖。”他認為:“武士就應象武士的樣子,樸實的打扮最是順眼。武士乘着轎子往來行走,尤其是不到五十歲,身着那種撚線綢和木棉的生硬衣服,光腳着草鞋走路,自以為得意的家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家康從小就經受了無數辛苦,他時常教導家臣們要不斷忍耐,忍耐,再忍耐。在家臣中有一人性子非常急,别人說些閑言碎語也會立刻動怒,進而和對方争吵。家康教導這個家臣道:“你對這些閑聊的話也動氣争吵可不行哪。要是在戰争的時候,你一定懷着擊敗敵人的大将的氣勢吧。就用這種氣勢,從今以後你不該理睬對方的尋常言語,就象打擊你心内敵人的大将那樣,逮着無聊話的失腳才予以痛擊。這樣做的話,就不會做這樣無謂的争吵了。”

又有一次,他對年輕家臣道:“我有兩句令你們安身立命的要訣,分别是三字和六字,你們想聽哪一個?”旁邊的家臣們回答:

“都想要知道。”

“三字是‘向上看’,六字是‘不忘自己限度’,你們可不能忘了這個。”家康教道。

向上看是無限的,忘了自己的限度,隻是因羨慕而一味向上爬,就會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向上看”與“不忘自己限度”,這兩句話看似簡單,可其中的道理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平凡之人遇到些許困難,就痛哭流涕,以頭搶地曰“天棄我!”有人甚至因此而直接放棄自己的性命。他們正是因為做不到一直向上看,而在各種困難的打壓下變得默默無聲了。至于“不忘自己限度”,又是誰能真正把握得了的呢?當個人名利雙收,蜚聲内外之時,又有誰能準确地預知這究竟是不是已經到了自己的巅峰呢?像李斯那樣輔佐秦始皇吞并天下的人,應該說是有大才學了,可就是他也隻是在自己臨要腰斬之時才知道哭着對兒子說自己其實想和兒子過一種騎着馬帶着黃狗追逐野兔的鹹淡自由的生活,但是他明白得不太晚了些嗎?而蔣介石,在成為近代第一位使國家在抵抗外來侵略的戰争中獲得勝利的領袖之後,便感到飄飄然,不顧客觀事實,自信滿滿地發動内戰,結果隻三年,就把自己清剿到海峽那邊去了。自己也由抗日救國的偉人轉變為挑起内戰的罪人。類似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在我們感慨于這些曾風光無限的人最後卻落得寂寥慘淡的結局時,也真是不得不佩服德川家康的這兩句秘訣了。

家康特别厭惡浪費,曾經說過:“不必将家臣安置在寬适的公館裡。公館寬敞的話,就會去建造不必要的建築,修搭泉水庭石,招攬許多人,花費大量金錢,結果使他們好逸惡勞。”

家康有一晚聞得異聲,不知何事,便去值班室查看究竟,原來是年輕的家臣們在榻榻米之上正在相撲作樂。家康一邊笑着一邊說:“精神飽滿地相撲固然不錯,但給我把榻榻米翻過來再鬧吧。”

又有一次,江戶城内的侍女們抱怨飯菜道:“都是鹹菜怎麼讓人吃得下。”家康便找來了炊事長淨慶,告訴他侍女們的抱怨,淨慶回答道:“現在用來做鹹菜的蘿蔔還剩下很多,放糖的話就不能吃了。”

家康道:“這樣啊,那麼現在鹽的鹹度就可以了,不用弄甜也沒關系。”

為了威嚴,将軍秀忠在江戶的某個城樓上使用了金飾,金飾在老遠的地方就可以看見,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非常漂亮。家康見了說:“在那種地方使用金子不是浪費嗎?”說着令人把金飾取走。

像這樣樸素、勤儉的例子,家康舉不勝舉,據說他死後,駿府積存着許許多多的金子。家康在從江戶轉居到駿府之際留下了大量的金子給後繼者秀忠,并勸告他說:“要将這些金子作為天下人的金子,決不可挪作私用。若以為天下既已平定就不需積蓄,就大錯特錯了,必須避免無謂的支用,牢記蓄金之重要。這些金子的用途有三:戰争爆發時的軍用,大火災後的救赈,還有就是用來防備饑馑、洪水那樣的天災、兇年。”

人物性格

家康的學問不僅僅是出自知識欲,他是想要讓學問對自身起到幫助作用。

一次,家康在談話中對本多正信說道:“在年輕的時候,我忙于奔走戰場,沒有時間來研究學問,所以到老來一無學問。但我曾從他人處學到老子說過的一句話,直到現在也忘不了。那就是‘知足者常樂’。”

家康的處世哲學是質素儉約。“時時知足”的他厭惡奢侈、浪費之事,不僅是對自己,時常也對家臣勸誡。外出狩獵也并不作特别周到的準備,隻帶一小撮飯團和梅幹,在山野之中,分兩三次把它吃完,如果剩下也不扔掉,就這樣帶回去,并且讓随行的家臣們也這樣做。

某次狩獵之時,同行的一個年輕家臣梳着當時的流行發型,家康見到便将其叫到身邊責備道:“混帳小子,爾祖父身居要職,心存武道四方奔走,也不似你這般結發招搖。”他認為:“武士就應象武士的樣子,樸實的打扮最是順眼。武士乘着轎子往來行走,尤其是不到五十歲,身着那種撚線綢和木棉的生硬衣服,光腳着草鞋走路,自以為得意的家夥,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家康從小就經受了無數辛苦,他時常教導家臣們要不斷忍耐,忍耐,再忍耐。在家臣中有一人性子非常急,别人說些閑言碎語也會立刻動怒,進而和對方争吵。家康教導這個家臣道:“你對這些閑聊的話也動氣争吵可不行哪。要是在戰争的時候,你一定懷着擊敗敵人的大将的氣勢吧。就用這種氣勢,從今以後你不該理睬對方的尋常言語,就象打擊你心内敵人的大将那樣,逮着無聊話的失腳才予以痛擊。這樣做的話,就不會做這樣無謂的争吵了。”

又有一次,他對年輕家臣道:“我有兩句令你們安身立命的要訣,分别是三字和六字,你們想聽哪一個?”

旁邊的家臣們回答:“都想要知道。”

“三字是‘向上看’,六字是‘不忘自己限度’,你們可不能忘了這個。”家康教道。

向上看是無限的,忘了自己的限度,隻是因羨慕而一味向上爬,就會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

家康特别厭惡浪費,曾經說過:“不必将家臣安置在寬适的公館裡。公館寬敞的話,就會去建造不必要的建築,修搭泉水庭石,招攬許多人,花費大量金錢,結果使他們好逸惡勞。”

家康有一晚聞得異聲,不知何事,便去值班室查看究竟,原來是年輕的家臣們在榻榻米之上正在相撲作樂。家康一邊笑着一邊說:“精神飽滿地相撲固然不錯,但給我把榻榻米翻過來再鬧吧。”

又有一次,江戶城内的侍女們抱怨飯菜道:“都是鹹菜怎麼讓人吃得下。”家康便找來了炊事長淨慶,告訴他侍女們的抱怨,淨慶回答道:“現在用來做鹹菜的蘿蔔還剩下很多,放糖的話就不能吃了。”

家康道:“這樣啊,那麼現在鹽的鹹度就可以了,不用弄甜也沒關系。”

為了威嚴,将軍秀忠在江戶的某個城樓上使用了金飾,金飾在老遠的地方就可以看見,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非常漂亮。家康見了說:“在那種地方使用金子不是浪費嗎?”說着令人把金飾取走。

象這樣樸素、勤儉的例子,家康舉不勝舉,據說他死後,駿府積存着許許多多的金子。家康在從江戶轉居到駿府之際留下了大量的金子給後繼者秀忠,并勸告他說:“要将這些金子作為天下人的金子,決不可挪作私用。若以為天下既已平定就不需積蓄,就大錯特錯了,必須避免無謂的支用,牢記蓄金之重要。這些金子的用途有三:戰争爆發時的軍用,大火災後的救赈,還有就是用來防備饑馑、洪水那樣的天災、兇年。”

家訓名言

家訓日文原話:

一、人の一生は、

重き荷を負うて遠き路を行くが如し。

急ぐべからず。

二、不自由を常と思えば不足なし。

三、心に望みおこらば困窮したる時を思い出すべし。

四、堪忍は無事長久の基。

五、怒りを敵と思え。

六、勝つことばかり知りて負くるを知らざれば、

害その身に至る。

七、己を責めて、人を責むるな。

八、及ばざるは過ぎたるに勝れり。

家訓中文翻譯:

1.人生有如負重緻遠,不可急躁。

2.視不自由為常事,則不覺不足,

3.心生欲望時,應回顧貧困之時,

4.心懷寬容,則能無事長久,

5.視怒如敵.

6.隻知勝而不知敗,必害其身!

7.責人不如責己,

8.不及勝于過之

妻室子女

妻妾:

正室:築山殿 (濑名,關口親永女)

繼室:駿河禦前(旭姬,豐臣秀吉妹)

側室:長勝院(阿萬之方,小督局,永見吉英之女)

側室:西鄉局(阿愛之方)

側室:西郡局

側室:阿茶局

側室:良雲院(阿竹之方,市川昌永之女)

側室:下山殿(於都摩之方,秋山虎康之女)

側室:於牟須之方(三井吉正之女)

側室:於茶阿之方(朝覺院,花井氏之女)

側室:阿梶之方(英勝院,太田康資之女)

側室:阿龜之方(相應院,志水宗清之女)

側室:於萬之方(養珠院,正木邦時之女)

側室:阿夏之方(清雲院,長谷川藤直之女)

側室:阿梅之方(蓮華院,青木一矩之女)

側室:阿六之方(養俨院,黑田直政之女)

側室:阿仙之方(泰榮院,宮崎泰景之女)

子:

松平信康(1559年—1579年)(母:築山殿)

結城秀康(1574年—1607年)(母:小督局)

德川秀忠(1579年—1632年)(母:西鄉局)

松平忠吉(1580年—1607年)(母:西鄉局)

武田信吉(1583年—1603年)(母:於都摩)

松平忠輝(1592年—1683年)(母:阿茶局)

松千代(1594年—1599年)(母:茶阿局)

仙千代(1595年—1600年)(母:阿龜)

德川義直(1600年—1650年)(母:阿龜)

德川賴宣(1602年—1671年)(母:阿萬)

德川賴房(1603年—1661年)(母:阿萬)

私生子(未确定):鈴木一藏(1565年 - ?)

私生子:永見貞愛(1574年—1605年)(母:阿萬)

私生子:松平民部(1582年—1616年)(母:法光院)

私生子:小笠原權之丞(?—1615年)(母:三條氏)

私生子(未确定):土井利勝(1573年—1644年)

女:

長女:龜姬(1560年—1625年)(母:築山殿) - 奧平信昌室

次女:督姬(1565年—615年)(母:西郡局) - 北條氏直 池田輝政室

三女:振姬(1580年—1617年)(母:良雲院) - 蒲生秀行 淺野長晟室

四女:松姬(1596年 - 1598年)

五女:市姬(1607年—1610年)(母:英勝院)

養子:

松平家治 - 奧平信昌次男、家康之孫

松平忠政 - 奧平信昌三男、家康之孫

松平忠明 - 奧平信昌四男、家康之孫

良純入道親王 - 後陽成天皇第八皇子

養女:

小松姬(大倫院)- 本多忠勝女、真田信之室

滿天姬(葉縱院) - 松平康元女、福島正之・津輕信牧室

榮姬(大涼院)- 保科正直女、黑田長政室

阿姬(光照院) - 松平定勝女、山内忠義室

蓮姬(長壽院) - 松平康直女、有馬豐氏室

國姬(榮壽院)- 本多忠政女、堀忠俊・有馬直純室

龜姬(圓照院)- 本多忠政女、小笠原忠真室

萬姬(敬台院) - 小笠原秀政女、蜂須賀至鎮室

久松院 - 松平康元女、田中忠政・松平成重室

淨明院 - 松平康元女、中村一忠・毛利秀元室

唐梅院 - 松平康親女、井伊直政室

高源院 - 岡部長盛女、鍋島勝茂室

清淨院 - 水野忠重女、加藤清正室

貞松院 - 保科正直女、小出吉英室

名不明 - 松平康元女、松平忠政 菅沼定芳室

名不明 - 松平康元女、岡部長盛室 

轶事典故

晚年的家康喜愛眺望富士山景和放鷹捕獵,茄子則是他最愛好的食物。他評價茄子為“稱霸天下的男人的食物”。

家康在日本戰國群雄裡擁有最多财富資源及武器(種子島铳),識者皆知是九州華僑僑領、大海商李旦鼎力支持。

家康在弓術、劍術、炮術、馬術、水術的造詣堪稱一流。劍術上更是曾向新當流、新陰流和奧山影神流的劍豪們請教。

家康非常喜歡新事物,當他看到南蠻的時鐘,南蠻胴的時候感到好奇。

秀吉曾質問:“德川的寶物是什麼?”家康回答:“500騎三河武士。”

完全圖解日本戰國武将54人記載,家康在三方原之戰吃了敗仗,逃跑途中到一家旅店休息,家康在吃紅豆麻糬,結果部下突然禀報說:武田軍攻過來了,吓的家康還沒付錢就趕快逃跑,老闆娘追了好幾裡才從家康手上拿到紅豆麻糬的錢,後來購買紅豆麻糬和收錢的地點分别叫“小豆餅”(和紅豆麻糬同音)及“錢取”。

家康酷愛下圍棋,1612年德川家康授予當代圍棋、将棋高手俸祿,并制定制度使圍棋、将棋職業化,并設立碁将棋所統轄相關事宜,同年棋将棋所拆分為碁所與将棋所。由于德川家康較喜歡圍棋,所以最初将圍棋棋士席次列在将棋棋士上位;之後沿用,碁所地位因此較将棋所高,而在1737年引發将棋名人三代伊藤宗看不滿而成棋将棋名順訴訟事件,當時名順、席次以下列方式排列:

圍棋名人(若無名人,則由本因坊家家督代替)

将棋名人

本因坊家家督(在有名人,且名人非本因坊家家督情況下)

圍棋其他三家家督(按照段位排列)

将棋三家家督(按照段位排列)

棋四家迹目(按照段位排列)

将棋三家迹目(按照段位排列)

但最終仍以圍棋為上位。德川家康對圍棋的積極貢獻,使得日本成為圍棋中興之國,全面超越中國(20世紀初,中國圍棋的絕頂高手尚不如日本圍棋職業初段選手),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中韓才趕上乃至超越日本。2004年日本棋院創院八十周年,提出了設立圍棋殿堂的構想,11月15日創立了圍棋殿堂數據館,每年選出一位或多位對圍棋做出卓越貢獻者,德川家康因其“與各大名、武将等公家頻繁交流圍棋,促進圍棋普及訂定圍棋制度、俸祿授予,使圍棋得以職業化”的貢獻于2004年5月28日入選第一回的圍棋名人堂。

上一篇:伊利西奇

下一篇:劉韻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