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國防軍

德國聯邦國防軍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武裝力量統稱
德國聯邦國防軍(德語:Bundeswehr)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武裝力量的統稱,由陸軍、海軍、空軍、聯合後勤總部(德語:Streitkräftebasis)及聯合醫療部隊(德語: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所組成。
    中文名:德國聯邦國防軍 外文名:Bundeswehr 别名: 德語:Bundeswehr 組成:陸軍,海軍,聯合後勤總部及聯合醫療部隊 總部地點:德國 現役人數:18萬

發展曆史

轄下部隊

德國陸軍(Heer)

德國海軍(Marine)

德國空軍(Luftwaffe)

聯合後勤總部(Streitkräftebasis)

聯合醫療部隊(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

領導

弗朗茨·約瑟夫·榮格(Franz-Josef Jung)

德國軍隊曆史上的名稱

德國國防軍(Reichswehr)1919年-1935年

德國防衛軍(Wehrmacht)1935年-1945年

德國聯邦國防軍(Bundeswehr)1955年-現今

構成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規定,德國國防部長擁有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最高指揮權,而在戰時則由德國總理統領。

德國實行征兵制,年滿十八歲的男性有義務服兵役,或通過為公共福利設施如老人院、醫院義務工作來替代兵役。

德國聯邦國防軍的兵力約二十五萬人,當中五萬人為十八至二十五歲,在軍中服務最少九個月的征兵。德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削減軍隊的人數。自1975年有女性進入聯邦國防軍服務起,都是被分配在醫療部隊進行後勤工作,這些女性為此進行上訴。2000年,歐洲法院決定放寬女性選擇服務崗位的權利,2001年起,女性可以到前線服務,不僅是負責後勤工作,更可參與軍隊的任務。至今有大約一萬三千名女性正在服役,當中為數不少的人曾經參加過維持和平任務及其他行動。

曆史

冷戰時代(1955年-199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被解除武裝,聯合國勒令德國不得重建任何武裝部隊,隻能保留小規模的國境防衛隊及掃雷艇部隊作為防衛之用,德國的國防由四個占領國美國、英國、法國及蘇聯的部隊共同負責。

然而朝鮮戰争後,随着東西方兩邊陣營的關系開始緊張,各國對德國的非軍事化政策有所改變。1949年德國分裂為屬于社會主義陣營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蘇聯更讓東德秘密重新建軍,因此美英法三國便開始考慮解除對德國的軍事禁令。1950年,西德第一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召集前國防軍的高級将領商讨創建全新西德軍隊的事宜,讨論确定了新軍隊的基本構思。後來,自由民主黨出身的前将領哈索·馮·曼陀菲爾提議把新建的軍隊命名為“聯邦國防軍”(德語:Bundeswehr),獲得德國聯邦議院确認。

1955年11月12日,聯邦國防軍正式建立,該天是普魯士将領沙恩霍斯特(Gerhard von Scharnhorst)誕辰二百周年。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的修正案後,1955年西德正式加入北約,1956年開始推行全國征兵制,年屆十八至四十五歲的全國男性必須義務服兵役。

冷戰期間,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在中歐的防衛主力。當時的聯邦國防軍擁有四十九萬五千人的兵力,以及十七萬的非現役的文職人員。陸軍三個軍團由十三個師所組成,坦克及裝甲運兵車亦經過武裝;空軍大部份的戰鬥機成為北約聯合防空軍(NATINAD)的一部份;海軍則在北海及波羅的海進行巡邏。

兩德統一後(1990年-現今)

1990年兩德統一後,美英法蘇四國與西德政府簽署《德國最終解決條約》(英語: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德語又稱:Zwei-plus-Vier-Vertrag即“二加四條約”),聯邦國防軍削減三十七萬人,前東德的國家人民軍解散,其中大約五萬人并入聯邦國防軍。在這五萬人當中,很多都因為役期屆滿而離開,而國家人民軍的軍官則繼續日常任務。

此外,很多聯邦國防軍用不著的東德軍備都被廢棄拆除,或是賣去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及印尼等國,國家人民軍擁有的裝甲運兵車則悉數售予土耳其。

今天的聯邦國防軍主要參加一些聯合國實行的國際維持和平任務、人道救援任務及北約的軍事行動。2000年以後,聯邦國防軍改制,增加了聯合後勤總部(德語:Streitkräftebasis)及聯合醫療部隊(德語: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以統合三軍的後勤支援事務。

任務内容

德國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的一員後,負起了防衛中歐的義務。德國基本法第87條a中規定,聯邦國防軍的活動隻限于防衛以及救援事務。

但是在1990年以後,國際政局起了很大的變化,聯邦國防軍也因著這個變化改變了行動的範圍。1994年,聯邦憲法法院認為基本法所定的“防衛”不隻在于防衛德國國境,也包含防止國際間的紛争及危機等。據此,德國聯邦議院同意聯邦國防軍參與北約的境外活動,聯邦國防軍開始活躍在一些國際事務中,如1996年至1999年間的科索沃戰争,亦有參與在柬埔寨、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阿富汗、埃塞俄比亞、厄立特裡亞、索馬裡、蘇丹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軍事活動及維持和平任務。

傳統

現今的聯邦國防軍(1955年—)不再跟随德國國防軍(1919年—1935年)和德國防衛軍(1935年—1945年)的傳統。士兵對上級絕對服從的傳統是“普魯士精神”的一部分,但因為二戰後訂下的“違反人道罪”而被否定。唯有被認為是德國軍人榮譽象征的鐵十字保留了下來,并成為聯邦國防軍的标志。

軍隊構成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規定,德國國防部長擁有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最高指揮權,而在戰時則由德國總理統領。

德國實行征兵制,年滿十八歲的男性有義務服兵役,或通過為公共福利設施如老人院、醫院義務工作來替代兵役。

德國聯邦國防軍的兵力約二十五萬人,當中五萬人為十八至二十五歲,在軍中服務最少九個月的征兵。德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削減軍隊的人數。自1975年有女性進入聯邦國防軍服務起,都是被分配在醫療部隊進行後勤工作,這些女性為此進行上訴。2000年,歐洲法院決定放寬女性選擇服務崗位的權利,2001年起,女性可以到前線服務,不僅是負責後勤工作,更可參與軍隊的任務。至今有大約一萬三千名女性正在服役,當中為數不少的人曾經參加過維持和平任務及其他行動。

軍隊發展曆史

冷戰時代

(1955年-199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被解除武裝,聯合國勒令德國不得重建任何武裝部隊,隻能保留小規模的國境防衛隊及掃雷艇部隊作為防衛之用,德國的國防由四個占領國美國、英國、法國及蘇聯的部隊共同負責。

然而朝鮮戰争後,随着東西方兩邊陣營的關系開始緊張,各國對德國的非軍事化政策有所改變。1949年德國分裂為屬于社會主義陣營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蘇聯更讓東德秘密重新建軍,因此美英法三國便開始考慮解除對德國的軍事禁令。1950年,西德第一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召集前國防軍的高級将領商讨創建全新西德軍隊的事宜,讨論确定了新軍隊的基本構思。後來,自由民主黨出身的前将領哈索·馮·曼陀菲爾提議把新建的軍隊命名為“聯邦國防軍”(德語:Bundeswehr),獲得德國聯邦議院确認。

1955年11月12日,聯邦國防軍正式建立,該天是普魯士将領沙恩霍斯特(Gerhard von Scharnhorst)誕辰二百周年。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的修正案後,1955年西德正式加入北約,1956年開始推行全國征兵制,年屆十八至四十五歲的全國男性必須義務服兵役。

冷戰期間,聯邦國防軍成為北約在中歐的防衛主力。當時的聯邦國防軍擁有四十九萬五千人的兵力,以及十七萬的非現役的文職人員。陸軍三個軍團由十三個師所組成,坦克及裝甲運兵車亦經過武裝;空軍大部份的戰鬥機成為北約聯合防空軍(NATINAD)的一部份;海軍則在北海及波羅的海進行巡邏。

兩德統一後

(1990年-現今)

1990年兩德統一後,美英法蘇四國與西德政府簽署《德國最終解決條約》(英語:Treaty on the Final Settlement with Respect to Germany,德語又稱:Zwei-plus-Vier-Vertrag即“二加四條約”),聯邦國防軍削減三十七萬人,前東德的國家人民軍解散,其中大約五萬人并入聯邦國防軍。在這五萬人當中,很多都因為役期屆滿而離開,而國家人民軍的軍官則繼續日常任務。

國防軍裝備的“豹”2坦克  國防軍裝備的“豹”2坦克

此外,很多聯邦國防軍用不着的東德軍備都被廢棄拆除,或是賣去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及印尼等國,國家人民軍擁有的裝甲運兵車則悉數售予土耳其。

今天的聯邦國防軍主要參加一些聯合國實行的國際維持和平任務、人道救援任務及北約的軍事行動。2000年以後,聯邦國防軍改制,增加了聯合後勤總部(德語:Streitkräftebasis)及聯合醫療部隊(德語:Zentraler Sanitätsdienst),以統合三軍的後勤支援事務。

軍隊的傳統

現今的聯邦國防軍(1955年—)不再跟随德國防衛軍(1919年—1935年)和德國國防軍(1935年—1945年)的傳統。士兵對上級絕對服從的傳統是“普魯士精神”的一部分,但因為二戰後訂下的“違反人道罪”而被否定。唯有被認為是德國軍人榮譽象征的鐵十字保留了下來,并成為聯邦國防軍的标志。

面臨困境

據德媒報道,2017年交付德國聯邦國防軍(以下簡稱國防軍)的97件大型裝備,能夠使用的僅有38件。德國國防部承認,防務企業交付國防軍的這批裝備,61%無法正常使用,必須返廠進行數月的升級或改造。對此,有分析人士稱,近30年的防務支出削減,使德國防務問題日益嚴重,這次堪稱醜聞的烏龍事件折射出的也隻是國防軍面臨的窘境之一。更令德國沮喪的是,絕大多數德國軍人并沒有做好作戰準備,而且這種狀況短期内難以解決。

新聞事件

新華社柏林2019年11月27日電(記者張遠 任珂)德國聯邦國防軍和國防部發言人27日就聯邦國防軍在社交媒體上展示納粹時期軍服照片一事道歉。

上一篇:生産關系

下一篇:淘氣的小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