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草書

張旭草書

古代著名書法家張旭所寫的草書作品
張旭草書,指古代著名書法家張旭所寫的草書作品。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張旭草書如龍蚪騰霄,雄強而不失于清雅。”
  • 作品名稱:張旭草書
  • 外文名:
  • 作品别名:
  • 作者:張旭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
  • 文學體裁:
  • 類别:書法
  • 詞性:名詞
  • 釋義:古代著名書法家張旭所寫的草書作品
  • 主要作品:《草書心經》、《古詩四帖》

相關記載

文言文

旭言:"始吾見公主擔夫争路,而得筆法之意。後見公孫氏舞劍器,而得神。旭飲酒辄草書,揮筆而大叫,以頭韫水墨中而書之,天下呼為"張颠"。醒後自視,以為神異,不可複得。後輩言筆劄者,歐、虞、褚、薛,或有異論,至張長史,無音言矣。”

翻譯

張旭深得草書筆法,後來傳授給了崔邈、顔真卿。張旭說:“開始時,我看見公主與挑夫争着過路而悟得草書筆法的意境。後來觀公孫大娘舞劍而悟得草書筆法的神韻。”張旭每次飲酒醉時就草書,揮筆大叫。将頭浸入墨汁中用頭書寫,世上人稱他為“張颠”酒醒後看見自己用頭寫的字,認為它神異而不可重新得到。後人評論書法名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臣、薛稷四人,或許有不同的意見,至于論到張旭,都沒有異議。

主要作品

《草書心經》

張旭的《草書心經》最早見于《碑刻拔萃》,其《唐草心經》碑目下寫明張旭,此前碑林中有明成化年間知府孫仁從百塔寺移來的《草書心經》,《關中金石文字存逸考》對這兩種草書“心經”都錄,其“心經、肚痛帖、千文斷碑”條下注“均張旭草書,無年月”,并稱“右三石均在西安碑林”。張旭的《草書心經》最晚見于民國三年(1914年)《碑林碑目表》,但此後便下落不明了。

《古詩四帖》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卷橫長195.2厘米,縱高29.5厘米,以五色彩箋紙草書古詩四首,人稱《古詩四帖》。前兩首書寫的是梁·庚信的《步虛詞》,後兩首是謝靈運的《王子晉贊》和《岩下一老公和四五少年贊》,卷後有董其昌等人題跋。《古詩四帖》是曆代文人墨客臨池學書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也是張旭唯一流傳于世的墨迹。原藏清宮府内,後由溥儀帶出到吉林被我軍俘獲,交當時東北人民政府,現收藏于遼甯省博物館。

人物評價

《新唐書》:文宗時,诏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杜甫:“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韓愈:“旭善草書,不治他技故旭之書,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

蘇轼稱張旭《郎官石柱記》楷書:“作字簡遠,如晉宋人。”

黃庭堅:“譽其楷書為:“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

黃錦祥:“草聖旭素,絕代雙峰。中唐以降,迄今無越。”

鐘雲在《唐詩歸》評曰:“張颠印不多見,皆細潤有緻,乃知颠者不顯粗人,粗人颠不得。”

創作環境

唐代是一個國力強盛、經濟繁榮、藝術向多元化、多層次化發展創新的封建帝國,達到了封建社會的高峰。在文化藝術方面是古今中外的空前大交流、大融合。她“無所畏懼,無所顧忌地吸引吸收,無束縛、無所留戀地創造革新”。打破框框、突破傳統,這就産生了“盛唐之音”的社會氛圍和思想基礎,也正是在這種思想基礎上,當時的文學、繪畫、雕塑、音樂等文藝樣式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作為唐代的草書,在繼承“二王”的基礎上融合貫通,“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寫出了“唐代之音”的雄渾、放縱之态。書法這門藝術,在當時既是最普及的,也是那個時代最鼎盛的藝術,由于大膽革新創造草書藝術,因而出現了無可再現的高峰,作為代表人物就是張旭。

藝術價值

該帖全卷書古詩四首188個字:“東明九芝蓋,北燭五雲車。飄颻入倒景,出沒上煙霞。春泉下玉溜,青鳥向金華。漢帝看核桃,齊侯問棘花。應逐上元酒,同來訪蔡家。北阙臨丹水,南宮生绛雲。龍泥印玉簡,大火煉真文。上元風雨散,中天歌吹分。虛駕千尋上,空香萬裡聞。淑質非不麗,難之以萬年;儲宮非不貴,豈若上登天。王子複清曠,區中實嚣喧。既見浮丘公,與爾共紛翻。衡山采藥人,路迷糧亦絕,過息岩下坐,正見相對說。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落筆一氣呵成,用筆肥厚,字勢橫壯,人稱“伏如虎卧、起如龍跳、頓如山勢、推如泉流”。

《古詩四帖》通篇氣勢磅礴,布局大開大合,落筆千鈞,狂而不怪,書法氣勢奔放縱逸。如,六行八句:“漢帝看核桃,齊侯問棘花”,筆畫連綿不斷,運筆遒勁,圓頭逆入,功力渾厚。又如,九行,“應逐上元酒,同來訪蔡家”,字裡行間内蘊無窮,古趣盎然,充滿張力磁性。行筆出神入化,給人儀态萬千之感,筆斷意連,令人遐想無限。再如,十三行,“龍泥印玉簡,大火煉真文”,筆法字體方中有圓,書寫中提按、使轉、虛實相間。縱觀通篇結字隽永,章法嚴謹、行間布局疏密呼應、錯落有緻、剛柔相濟、渾然一體。無論從通篇還是從局部單字來看,都會被流動、曲折,藏鋒使轉直入,動人心魄的陽剛線條所打動。如果沒有高超的藝術修養,沒有成竹在胸的功底是書寫不出來如此巧奪天工的完美巨作。正因如此,張旭草書被曆代推崇,有口皆碑,譽為“草聖”。明人本道生雲:張旭草書“行筆如空中擲下,俊逸流暢,煥乎天光,若非人力所為”。但是此卷也并非是無憾的絕代之作,依筆者拙見,開始部分筆法比較單調拘謹,在五行之後逐漸放開,中篇漸入佳境。如果開篇也同後半部一樣雄壯骨健,那麼此帖當更為完美精彩絕倫。

張旭的書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他的楷書端正謹嚴。規矩至極,黃山谷譽為“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若說他的楷書是繼承多于創造,那麼他的草書則是書法上了不起的創新與發展了。如此創造出潇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可謂驚世駭俗。韓愈說:“旭善草書,不治他技故旭之書,變動如鬼神,不可端睨。”顔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

張旭的草書看起來很颠狂,但章法卻是相當規範的,他是在張芝、王羲之行草的基礎上升華的一種狂草。細觀察其書體絕無不規則的塗抹,很多細微的筆畫、字間過渡,都交代得清清楚楚,絕無矯揉造作之感。張旭的草書是在激越情感牽動下促使節奏加快,似金蛇狂舞,又如虎踞龍盤,表現一瀉千裡之勢。由于在線條的動蕩和質感上加入了盛唐的藝術氣息,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狂放的草書風格。

在諸多書體當中,草書是一種特殊書體,除本身特征外,它還兼含有其他書體的美學素質,因此是書法藝術中最具表現力的書體。

草書作為藝術來說,除具書法普通共同特征外,還具有音樂特征,音樂是通過各種音符的順序作和諧的各種變化,産生旋律來完成的。而書法也是以簡單筆墨書寫出帶有生命力、節奏感的線條。依靠筆順,字勢,在時間的推移中作各種輕重、緩急、枯潤等多樣統一的和諧變化而完成的。有人把書法比做無聲的音樂,認為可以從作品中體會到音樂節奏的跳躍,這正是書法時間性的種種特征造成的。而這種特征在各種書體中以草書表現得最明顯。因為草書在連綿不斷的書寫過程中一次性的時間要求最強。

草書也具有繪畫的特征。雖然它不表現具體的圖像,也不具有繪畫中的缤紛色彩,但書法中的一個個抽象的圖形本來就是“具萬象于一象”的,它那線條和線條的各種組合關系,構成了各具形态,但又不代表任何實體的圖形。它純淨的黑白色彩又因墨色的濃淡、用筆的輕重緩急而變化無窮。在這種變化組合後構成的視覺效果和繪畫是異曲同工的。而在書法個體中能表現書法這種藝術效果的也是以草書最為明顯,草書的那種無拘無束的筆墨變化,結構圖形的高度抽象,字勢姿态的巧妙搭配,字字有法,最具有詩情畫意。

和草書相近的還有舞蹈。杜甫在《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并序》中記載的:“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帖,數嘗于邺縣見雲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書法家臨帖從舞蹈中得到了益處,也足以說明兩者的關系了。舞蹈是在一定的時間順序中,不斷變化各種舞姿的造型來表現美,并是從力度、造型、銜接等方面來評判其高下的,這一點和書法的要求是何等地相像。而各書體中這方面的要求也同樣是草書表現最強烈。

然而書法藝術畢竟是獨立的,有它自身的特征和要求。它是通過具有生命力的線條,以及線條與線條的各種關系,在時間的過程中以節奏韻律組合起來的和諧而又變化多端的空間整體效果,并以此表達作者的情感和審美觀念的。從這些意義上來說,真、草、隸、篆、行都具有這種意義,但是在各種書體中,體現書法時間特征最完美的,載情性最直接的卻是草書。可以說草書是書法筆法、墨法、構圖的集合體,是書法節奏、韻律、表意的最高層次。因而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觀其人莫如現其草書。”這正因為“書法多于意”而“草書意多于書法”的緣故。所以從草書中更能看出一個人的藝術天分和藝術修養,張旭就是具有草書藝術天分和藝術修養的集大成者。

其實最能代表中國書法藝術的是草書,因為它使中國文字由實用性的書寫工具上升為情感寄托的載情藝術,而書法的覺醒和追求則是以草書确定為前題的,使人們在實用之外有了更多的遣興。張旭是古今以來草書藝術家的典型代表,他不光有深厚的書法藝術素養,而且在表現上把自己激蕩的感情和書法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張旭借狂草來抒發個人情感,其實體現了盛唐時期藝術家們的思想情結和普遍的精神風貌,這是主觀意願和客觀實際相結合的産物,使反映情感的書體得以最完美的發展。張旭書法驚濤駭浪般的狂放氣勢,節奏韻律的和諧頓挫,字間結構的随形結體,線條的輕重枯潤等變化都達到了草書的最高水準,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出現影響了後來曆代幾乎所有的大書法家。當今書法這一藝術門類在廣大群衆中研習相當普及,《古詩四帖》不乏為學書的極好範本。

張旭楷書探源

餘杭、吳郡兩地相鄰,嚴仁和張萬頃、張旭可謂是同鄉,張旭曾到過洛陽,嚴仁又卒于洛陽唐天寶元年(742),請既是同鄉又是書法名家張旭書寫墓志在情理之中。張旭的草書成就無疑得益于其在楷書上的功夫,其草書能在醉後的瘋狂書寫中保持法度,這離不開長期的楷書訓練。總之,張旭的楷書是融合唐初名家的結果,他雖沒有像其草書那樣形成卓絕的個人風格,卻是因其融彙在中唐楷書中扮演了承前啟後的角色。張旭楷書探源。

張旭楷書《郎官石柱記》

張旭楷書《郎官石柱記》唐.張旭《郎官石柱記》楷書,亦稱《郎官廳壁記》,唐陳九言撰文,張旭書。《郎官石柱記》書,原石久佚,傳世僅王世貞舊藏"宋拓孤本",彌足珍貴。張旭草書縱放奇宕,而此序楷勢精勁凝重,法度森嚴,雍容閑雅兼而有之,是張旭存世的唯一楷書作品。《郎官石柱記》是傳世最為可靠的張旭真迹,原石久佚,傳世僅王世貞舊藏"宋拓孤本",彌足珍貴,曆來評價甚高。

颠張醉素

唐朝時,書法藝術高度繁榮,張旭和懷素的草書,各為一體。人稱“張颠素狂”或“颠張醉素”。

張旭創造了“狂草書”。其書法變化自如,表現出開闊的胸懷和豐富的想象力,人稱“草聖”。懷素将他的“狂草書”發揚光大,寫得更加流暢揮灑。

獲睹三絕

這是洛陽曆史長河中的一個璀璨瞬間,這是泱泱大唐千年前的一段風雲際會。唐開元年間,人們把李白的詩、吳道子的畫、張旭的草書和裴将軍的劍并稱為天下“四絕”。唐明皇有一次駕幸東都洛陽,宮廷畫家吳道子及長史張旭随行,和善舞劍的裴旻将軍相會在洛陽。

當時,裴旻家有親人新喪,以重金請大畫家吳道子在洛陽天宮寺(大概在今洛陽老城區)作壁畫以超度亡靈。吳道子卻如數奉還金帛。他對裴旻說:“久聞将軍大名,若能觀将軍舞劍一曲,吾願足矣。觀其壯氣,可就揮毫。”裴将軍爽快答應。當即束起喪服,在院内舞起劍來。他健步如飛,左旋右轉,寒光籠罩中,突然一劍直沖雲天,高十幾丈許。然後,劍如電光下射,在衆人的驚呼中,裴将軍拿劍鞘輕輕一接,寶劍安然入鞘。令人歎為觀止。吳道子如獲神助,奮筆揮灑,一幅壁畫俄頃而成,畫面仙人神采飛揚,天衣飄飄,滿壁生風。果然是“曹衣出水,吳帶當風”!在場的張旭亦大受感染,情不自禁在另一面寺牆上,筆走龍蛇,酣暢淋漓留下“天下第一狂草”的墨寶。圍觀群衆大飽眼福,一歎二歎連三歎,皆雲:“一日之中,獲睹三絕。”

據說,這幅壁畫是吳道子“生平繪事得意,無出于此”。而草聖張旭的墨寶,亦當是極品。隻可惜洛陽曆來為兵家所争之地,幾番毀于兵火戰亂,天宮寺早已湮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們隻能從《圖畫見聞志》、《唐朝名畫錄》等古籍的簡約記載中,感受那潇灑、豪邁的盛唐氣象。

人物簡介

張旭簡介

唐開元、天寶(公元714—756年)間吳(今江蘇蘇州)人。張旭,唐朝開元、天寶(公元714—756年)間吳(今江蘇蘇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曾官常熟縣尉,金吾長史。善草書,性好酒,世稱張颠,也是“飲中八仙”之一。其草書當時與李白詩歌、裴文劍舞并稱“三絕”,詩亦别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又工詩,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号稱“吳中四士”。傳世書迹有《肚痛帖》、《古詩四帖》等。

張旭的書法,始化于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史稱“草聖”。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潇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争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邺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并因此而得草書之神。顔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張旭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癡,如癫如狂。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贊之:“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之。觀于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于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這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對藝術的執着的真實寫照。難怪後人論及唐人書法,對歐、虞、褚、顔、柳、素等均有褒貶,唯對張旭無不贊歎不已,這是藝術史上絕無僅有的。他被後人尊稱為“草聖”。

懷素簡介

懷素(725-785)唐時人,字藏真,僧名懷素,俗姓錢,漢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為僧。他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颠素狂”或“颠張醉素”。

懷素自幼聰明好學,他在《自叙帖》裡開門見山他說:“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禅文暇,頗喜筆翰。”他勤學苦練的精神是十分驚人的。因為買不起紙張,懷素就找來一塊木闆和圓盤,塗上白漆書寫。後來,懷素覺得漆闆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塊荒地,種植了一萬多株的芭蕉樹。芭蕉長大後,他摘下芭葉,鋪在桌上,臨帖揮毫。由于懷素沒日沒夜的練字,老芭蕉葉剝光了,小葉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個辦法,幹脆帶了筆墨站在芭蕉樹前,對着鮮葉書寫,就算太陽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風凍得他手膚迸裂,他還是在所不顧,繼續堅持不懈地練字。他寫完一處,再寫另一處,從未間斷。這就是有名的懷素芭蕉練字。

在草書藝術史上,懷素其人和他的《自叙帖》,從唐代中葉開始,一直為書法愛好者談論了一千兩百多年。懷素,十歲出家為僧,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時在經禅之暇,就愛好書法,貧窮無紙墨,他為練字種了一萬多棵芭蕉,用蕉葉代紙。由于住處觸目都是蕉林,因此風趣地把住所稱為“綠天庵”。又用漆盤、漆闆代紙,勤學精研,盤、闆都寫穿了,寫壞了的筆頭也很多,埋在一起,名為“筆冢”。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