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鬥

張光鬥

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光鬥(1912年5月1日-2013年6月21日),男,水利水電工程結構專家和工程教育家。1912年5月出生于江蘇蘇州常熟市(今屬張家港市鹿苑街道)。1934年獲交通大學(現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前身)土木工程學士學位;1936年,獲美國加州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1937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攻讀博士學位。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3年6月21日13時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1]
    中文名:張光鬥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地:江蘇張家港市塘橋鎮 畢業院校:交通大學,加州大學,哈佛大學 職業:土木工程師 代表作品:《水利學報》《水工建築物》《專門水工建築物》等 主要成就: 籍貫:江蘇張家港市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2年5月1日 去世年月:2013年6月21日 政黨:中國共産黨

簡介

張光鬥1912年出生于江蘇省常熟市,1934年秋,考取清華大學水利專業留美公費生後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和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37年抗戰爆發後,毅然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回國工作。1949年10月起在清華大學任教,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是中國水工結構和水電工程學科的創建人之一。

他主持設計了密雲水庫等工程,為黃河、長江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和葛洲壩、丹江口、三門峽、小浪底、二灘、三峽等多座大型工程建設提供技術指導,90歲高齡還親赴三峽工程工地現場檢查工程質量。

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光華科技成就獎、水利事業功勳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哈茲國際獎”等多項國際國内榮譽和獎勵。

人物生平

張光鬥早年曾就讀于南洋公學附屬小學(現南洋模範中學),後考入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并于1934年畢業。次年赴美國留學,1936年獲伯克利加州大學水利工程碩士學位。

1937年又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抗日戰争期間回國,曾在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龍溪河水力發電工程處、襄渡河水力發電工程處任職。

1943年前往美國田納西河流域局和墾務局學習考察。

1945年回國後任職于全國水力發電工程總處,曆任設計組主任工程師、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等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光鬥一直在清華大學任教。

1952年出任水利工程系副主任。

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院士),并任中科院水工研究室主任。同年加入九三學社,

1956年又加入中國共産黨。

1958年出任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院長、總工程師,

1978年起又曆任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系主任、副校長等職,期間還曾任中國科學院、水利電力部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長。

1981年當選墨西哥國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3年6月21日13時42分,張光鬥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

水利建設

張光鬥于1930至1940年代曾負責設計過桃花溪、下清淵硐、仙女硐、鲸魚口等水電站。

1950年代他主持設計了密雲水庫。此後,他還曾為葛洲壩、丹江口、二灘、三門峽等衆多水利工程的建設提供了技術咨詢。

1990年代起,他作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報告》審查中心專家組副組長、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副組長參與了三峽工程的建設。

不過,他也因為對三峽工程的支持而受到争議,特别是他與另一位清華大學水利專家黃萬裡之間的論争廣受關注。黃萬裡認為張光鬥因為支持三峽而意圖隐瞞三峽防洪庫容的計算錯誤。此外,他還認為張光鬥早年支持建設三門峽水利樞紐,後來該工程被證明失敗,張光鬥卻改口說他當年是三門峽工程的反對者。

任職情況

張光鬥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兼技術科學部副主任,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院、水利電力部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長,北京市科協副主席,中國水利學會副理事長,《水利學報》主編,《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副主編等職。曾任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委員和第六、第七屆常務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第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和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顧問,政協北京市第五、六、七屆委員會副主席。

社會評價

1934年秋張光鬥考取清華大學水利專業留美公費生後赴美留學,先後獲得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和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37年抗戰爆發後,毅然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回國工作。1949年10月起在清華大學任教,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195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光華科技成就獎、水利事業功勳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哈茲國際獎”等多項國際國内榮譽和獎勵,是中國水工結構和水電工程學科的創建人之一。

這是一位與水打了近80年交道的老人——從抗日戰争時期在四川為軍工生産建設一批小型水電站,到三峽大壩全線建成,他的身影伴随着當代中國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曆程;曾迎接了清華大學水利系的成立;創建了國内的水工結構和水電工程學科,開設了水工結構專業課,編寫了國内第一本《水工結構》中文教材;并建立了國内最早的水工結構實驗室,培養了國内首批水工結構專業研究生,為發展我國水利水電事業和高等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先生的一生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奮鬥一生,奉獻一生。”跟随張光鬥先生近50年的學術助手、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教授王光綸難忘先生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和江河情懷:“先生把全部心血都奉獻給了祖國的水利事業。1937年,面對美國優越的學術、生活環境,當時才25歲的先生依然決定回國,隻因為‘國都要亡了,我還讀書做什麼?’回國後,即使在極端艱難的逆境中,他的奉獻精神都絲毫沒有改變。”

“做一個好的工程師,一定要先做人。正直,愛國,為人民做事。”流水無語,被大地銘記。張光鬥在中國水利事業中的卓越貢獻,将永遠為人民和國家銘記。

榮譽

哈茲國際獎(Haas International Award,1981年)

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1996年)

中國水利學會功勳獎(2001年)

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2002年)等榮譽。

人物轶事

笃志報國

張光鬥1912年5月出生于江蘇蘇州常熟縣鹿苑鎮(今屬蘇州張家港市)一個貧寒家庭。1924年小學畢業後,到上海南洋大學附中學習,後經上海交通大學預科升入上海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學習結構工程。1934年秋天張光鬥大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取了清華大學水利專業留美公費生。

到美國後,他先後在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哈佛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由于學習成績優異,獲得了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全額獎學金。“七七事變”給了張光鬥極大的震動,他毅然放棄了繼續深造的機會,回國參加抗日。他說:“國将不國,我心何安。”解放前夜,在華工作的美國水電工程師力邀張光鬥“逃離沉船”,赴美工作。然而他回答:“我是中國人,是中國人民養育了我,我有責任建設祖國,為人民效力。”

解放前夕,國民黨政府曾多次下令,讓張光鬥把自己多年參與查勘、積累的水電資料送往台灣,可他就是不肯。在地下黨的幫助下,張光鬥巧施“掉包計”,将假資料交了出去,20大箱真資料藏到地下保存。解放後,他将這些資料全部捐贈出來,成為國家“一五”期間水電建設的重要依據。

獻身水利

在新中國規模空前的水利水電建設中,張光鬥淵博的學識和高深的造詣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和發揮。

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張光鬥就意識到水利理論教學的貧乏,他鑽研、摸索了一套教學大綱,率先在我國開設了水工結構專業課,編寫了國内第一本《水工結構》教材,建立了國内最早的水工結構實驗室,開創了水工結構模型實驗。

60年代,他花費了大量精力,搜集國内外資料,結合實踐經驗,編寫了《水工建築物》一書,然而未及出版,“文化大革命”便開始了,辛辛苦苦寫就的幾百萬字的書稿在混亂中散失。多年之後,年老的他每日伏案,重著此書,相繼于1992、1994、1999年出版了《水工建築物》上、下冊和《專門水工建築物》共3部學術巨著。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密雲水庫告急。為了搶險加固,北京市委急召在外地的張光鬥火速回京。張光鬥連夜趕到密雲水庫工地。當時張光鬥還處于受審查、受批判的逆境中,他被告知:“這次加固工程的設計你要負責,但不準在圖紙上簽字。”在蒙受如此不公正待遇的惡劣環境中,他每天奔波在大壩工地,爬上爬下檢查施工質量,對設計圖紙一張一張地仔細審查,提出意見後交給“負責人”簽字。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是為人民工作的,不是為哪一個人工作,讓我簽字也好,不讓我簽字也好,總之我要對人民負責。”

情系三峽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張光鬥是60多年來三峽工程規劃、設計、研究、論證、争論,直至開工建設這一全過程的見證人和主要技術把關者。

1993年5月,張光鬥被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聘任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初步設計報告》審查核心專家組的組長,主持了三峽工程初步設計的審查。在彙集10個專家組、126位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他慎重研究,反複推敲,逐字逐句地核定最終審查意見。

三峽工程開工後,張光鬥擔任國務院三峽建委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副組長,他每年至少兩次來到三峽工地的施工現場進行檢查與咨詢。2000年末,耄耋之年的張光鬥又一次來到三峽工地,他為考察導流底孔的表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硬是從基坑攀着腳手架爬到56米高的底孔位置,眼睛看不清,他就用手去摸孔壁。之後張光鬥在質量檢驗總結會上極力堅持修補導流底孔,以确保工程質量。在場的人們望着腳穿套鞋、頭戴安全帽的老人瘦弱的身影,一個個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淡泊名利

張光鬥是個“工作狂”,從黃河上遊的龍羊峽、拉瓦西到長江中上遊的葛洲壩、三峽,從雅砻江的二灘到紅水河的龍灘,他的身影頻頻出現。

已經年過九旬的張光鬥每天早上六時半起床,吃完早飯,就要步行到辦公室,進門第一件事情是浏覽當天的報紙和信件。在辦公室裡,他用王大珩院士給他特制的高倍放大鏡閱讀全國各大水利水電工程發來的資料,每天還要閱讀大量來自國内外的文獻材料。遇到新出現的問題,他馬上就會給有關部門打電話或寫信,提出建議。如果問題特别重大,他還會去搜集大量資料,拿出充分論據,寫成文章投寄有關部門與報刊,甚至上書中央。

張光鬥畢生為祖國水利事業操勞奮鬥,功勳卓著。但2000年藍旗營的院士樓建成時,他說什麼也不肯搬進去。他說我的住房條件很好,新房還是讓給年輕的院士吧。2000年以來,他在國内國外屢屢獲得大獎,并被人們稱贊為“當代李冰”。對這些榮譽,老人看得很淡。他說:“我感到很慚愧,我隻是做了應該做的一點事情,感到受之于人民多,為人民工作得少。”

成就榮譽

20世紀30年代末40年代初,在四川負責自行設計下清淵硐、桃花溪、仙女硐、鲸魚口等我國首批小型水電站。40年代中期,修建上清淵硐、古田溪等中型水電站。為三峽、錢塘江、柘溪、翁江、岷江等八處水電地址進行勘測工作,收集了大量資料。首次估計我國蘊藏水能資源為2億5千萬千瓦,為我國水電建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培養了人才。

20世紀50年代初,負責承擔黃河下遊人民勝利渠的渠道工程,進行選址、引水渠和進水閘布置、進水閘結構設計等。建成後,安全、高效運行多年,使新鄉地區成為全國有名的高産灌區,而且為黃河下遊開堤建閘引水開創了先例。在此期間,積極投身于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的前期論證和規劃設計工作。1954年至1957年,作為中方主要專家和蘇聯專家一起開展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的規劃設計工作,1957年至1961年,出任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技術主要負責人,為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順利建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1958年,負責設計密雲水庫,采用高砂礫壩薄壤土斜牆,深覆蓋層混凝土防滲牆和防滲帷幕,土壩壩下導流廊道等創新技術,是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混凝土防滲牆等後來為國内廣泛采用。水庫工程一年攔洪,二年建成。多年來,防治了潮白河下遊洪水,成為北京市主要供水水源,受到黨中央、水電部、北京市的贊譽。

1965年,負責設計漁子溪水電站,采用有底孔的高攔河閘,地基做混凝土防滲牆,既能汛期洩洪排卵礫石,又能非汛期形成調節水庫。進水閘位于凹岸,有上下兩進水口,汛期下口進水,經沉沙池入引水隧洞,非汛期上口進水,迳入引水隧洞,隧洞長7000米,直徑7米,大部分是不襯砌的,下遊端為垂直調壓井,斜高壓隧洞,進入地面廠房,有許多技術創新。

1961年發現并參加整治丹江口工程貫穿性裂縫的加固設計,在上遊壩面設鋼筋混凝土牆,用創新技術,取得成功,安全運行多年。

1973年,參加葛洲壩工程設計,提出修改樞紐布置,加大二江洩洪閘,以減小大江截流水頭。加大左側電站,利于前期多發電;兩岸設船閘,利于靜水通航,動水沖沙。這一布置為順利截流、安全運行,創造了條件。提出為砂頁岩軟弱地基上修建深齒牆混凝土閘壩。為閘壩及護坦下采用抽排減壓設施、二江洩水閘新型結構、電站廠房留上遊槽适應岩層地應力釋放變形、船閘結構等提出創新建設。葛洲壩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88年,為隔河岩150米高混凝土拱壩修改設計。由于拱壩兩岸上部50米岩基軟弱,不能承受拱壩推力,把壩上部50米做成虛拟斜拱壩,支承在兩岸下部堅硬岩基上,壩下部為拱壩。這一創新設計,解決了複雜工程問題,自運行以來,情況安全良好。

參加荊江分洪閘、官廳水庫、大夥房水庫、三門峽工程、五強溪水電站、東風水電站、二灘水電站、三峽工程、小浪底工程、龍灘水電站等設計,對樞紐布置、結構設計等,提出創新意見,解決關鍵技術問題,保證工程安全可靠,得到有關單位贊譽。

1982年,為墨西哥幾座大壩工程提出咨詢意見,解決複雜技術問題,被墨西哥工程科學院選為外籍院士。

1989年,與陳志凱高工合寫《我國水資源問題及其解決途徑》,上報黨中央和國務院,得到江澤民主席、李鵬總理、陳雲同志批示采納。後來,黨中央把水利與能源、交通等并列,作為國家經濟建設的戰略重點和基礎産業、基礎設施。光明日報把此項建議評為當年最有價值的科學技術建議。

50年代初,參加創建河川水工建築物及水電站專業,建立水工建築物和水電站建築的學科體系。編寫了國内較早的《水工結構》教材,出版了《水工建築物》專著。發表了多篇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論文。

長期從事科研工作,創建水工結構實驗室,在我國較早進行結構模型試驗,如流溪河拱壩、響洪甸拱壩等結構模型試驗,解決結構問題。發展了腹拱壩新壩型,得到了實際工程的應用,取得經濟效益。進行拱壩抗震、岩基穩定等研究,在拱壩抗震理論上有所突破。在國内一級學報上發表20餘篇論文,其中“地質力學模型試驗技術及其在壩工建設的應用”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90年代初開始,經他數年的辛勤努力,每日伏案疾書數小時,克服年老視力上的困難,手持放大鏡重新著書立說,才相繼于1992年、1994年、1999年出版了《水工建築物》上下冊和《專門水工建築物》三部專著,以此作為他對祖國工程教育事業的再次奉獻。

到1994年,經十多年的努力,随着國家工程技術的發展和需要,張光鬥與王大珩等六人向黨中央國務院上書成立中國工程院,終于得到批準,正式成立了中國工程院。張光鬥被聘為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8年張光鬥等人又向中國工程院建議,設立《中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戰略研究》咨詢項目,得到工程院的同意和國務院的支持,成立了由錢正英任組長,張光鬥任副組長的項目綜合組,組織43位兩院院士,300多位專家,曆經兩年的工作,提出了綜合報告和專題報告,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水資源提出了總體戰略,得到國務院領導和水利部的重視。

1999年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成立三峽樞紐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錢正英任組長,張光鬥任副組長,每年兩次到工地檢查工程質量,年近九十的老人在工地還爬腳手架、下基坑,對工程質量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每位工程建設者,經過全體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三峽工程質量逐年不斷提高。

張光鬥曆來非常重視教學工作,經常走上講台。老教授對教學工作的敬業精神和深入淺出的透徹講解,使聽課的學生深受感動和教育。張光鬥執教50餘載,學生逾5000人,許多人已在中國水利水電建設事業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成為國家水利水電事業的棟梁之才。

争議事件

同時,張光鬥也是一個在水利工程貢獻上有諸多争議的人:

一、三門峽問題。三門峽工程導緻黃河上遊潼關段河道淤積嚴重,加劇了黃河水害。黃萬裡認為張光鬥在設計過程中沒有提出反對,應負一定的責任。(張光鬥後改口說他當年是三門峽工程的反對者)。

二、三峽問題。黃萬裡認為張光鬥因為支持三峽而意圖隐瞞三峽防洪庫容的計算錯誤 。

上一篇:張月姣

下一篇:王樹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