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

張三豐

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人物
張三豐,本名張君寶,是金庸武俠小說《神雕俠侶》與《倚天屠龍記》中登場的人物,為人天賦異禀、正氣凜然,寬和從容,頗有仙風道骨之姿,是當世無出其右的武學奇才,張三豐身材魁偉,體質異常,不論寒暑,皆隻穿一衲一蓑。百歲之時自創太極拳劍,将武當派發揚光大,威名遠揚,江湖豪傑、黑白兩道無不拜服。門下七位徒弟有“武當七俠”之稱。
  • 中文名:張三豐
  • 外文名:
  • 别名:張君寶、張真人
  • 飾演:
  • 配音:
  • 登場作品:《神雕俠侶》及其衍生作品《倚天屠龍記》及其衍生作品
  • 生日:
  • 年齡:
  • 身高:
  • 體重:
  • 三圍:
  • 朝代:南宋→元朝→明朝
  • 民族:漢族
  • 門派:少林派→武當派
  • 身份:武當派掌門
  • 師父:覺遠大師
  • 徒弟:武當七俠
  • 徒孫:宋青書,張無忌,谷虛子
  • 心上人:郭襄

人物形象

身材魁偉,體質異常,不論寒暑,皆隻穿一衲一蓑。相傳其内家武功,乃參悟道家的内丹養生功法,轉化成強身搏擊之術,據記載曾有「單丁殺賊百馀」的勇武事迹(《武道狂之詩》)傳聞能發掌心雷,毀物十丈之外(《俠骨關》)。

張君寶最開始時出現于小說《神雕俠侶》的結尾部分。在不同武俠小說中,張三豐又被描寫成了擁有不同武術的武學奇才,技擊之術,冠絕天下。當其最高境界純陽無極功和太極拳劍功夫練成後,武功之深,已到了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實為當世最高峰。

早年曾經逢「西狂」神雕俠楊過指點三招武功,其中三招為「推心置腹」、「四通八達」、「鹿死誰手」。在小說緊接著《神雕俠侶》之後的作品《倚天屠龍記》裡張君寶因緣際會在覺遠大師臨終前聽到背誦 《九陽真經》的其中一部分,外加平時覺遠的傳授,以《九陽真經》得其“純”。 取其精華自創武當九陽功。

在金庸筆下,張三豐是南宋末年的人(生於淳祐七年四月初九,公元1247年5月15日),在元亡時他已有一百多歲。在《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中均有出現,至倚天故事,已成為一代宗師,公認為武林領袖, 除武功修為天下第一,威望亦無人能及。在《俠客行》《笑傲江湖》亦略微引述其事迹。

人物關系

師父

覺遠

徒弟

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徒孫

宋青書、張無忌

人物關系表

人物經曆

張君寶原本隻是少林寺藏經閣裡一個打雜厮役小仆,拜掌管藏經閣的覺遠為師,得覺遠傳授《九陽真經》将近五六成,内力造詣已經不淺,但是武功招式卻是半點不會。

潇湘子、尹克西偷走《九陽真經》之後來到華山絕頂,覺遠帶同張君寶追到。張君寶得蒙西狂楊過當面傳授了四招,打敗了尹克西,并被郭襄照顧。

兩年後,郭襄為尋找神雕俠侶而來到嵩山少林寺,與覺遠和張君寶相遇,郭襄将無色贈給她的生日禮物“鐵羅漢”送給張君寶,張君寶借此學會了一套羅漢拳法,憑借高深的内力打退了前來少林寺挑戰的“昆侖三聖”何足道,但也因此觸犯了少林派的規矩,覺遠帶着張君寶和郭襄共同逃出少林寺。

當夜覺遠坐化,圓寂之前背誦《九陽真經》,郭襄、張君寶、無色三人各自記了一部分。

張君寶與郭襄、無色分手後,流落到武當山,看到了一對發奮圖強的夫婦,心有所悟,決意自立門戶,便在武當山專心修身養性,自号“三豐”,開創了武當派,一生行俠仗義,加之武功天下無敵,成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他門下七個徒弟各個身手不凡,均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秉承師父訓導,在江湖上行俠仗義,得了“武當七俠”的稱号。

張三豐的七個弟子中,以他的第五個徒弟“銀鈎鐵劃”張翠山悟性最高,也最得他喜愛,張翠山夫婦自殺身亡後,張三豐從鶴筆翁手中将張翠山的兒子張無忌救了回來,與武當五俠一起為他醫治玄冥神掌寒毒兩年有餘,還将武當九陽功傳授給張無忌。

為了給張無忌醫治玄冥神掌寒毒,張三豐攜帶張無忌前去少林寺請求交換少林九陽功,但是失敗。

歸途中遇到元軍圍攻明教彌勒宗的殘部,張三豐一時仗義,出手相救,保住了常遇春和周芷若的性命。

常遇春得知張無忌身中寒毒,便推薦他到蝴蝶谷胡青牛處醫治,張三豐無計可施,便将張無忌交給常遇春前去求醫,他則把周芷若帶回武當山,推薦投入了峨嵋派掌門滅絕的門下。

張三豐再次出場已經是數年之後,他閉關修煉,功夫越發精純高強,自創一套太極拳劍,不料恰逢趙敏率領衆多高手前來進攻武當派,張三豐被冒充少林派弟子的空相暗算,受傷不輕,一時無法施展武功。得知武當派危殆,便将新創的太極拳的要旨教給了已經殘廢的三徒弟俞岱岩,俞岱岩尚且隻領悟三成,在一旁的張無忌卻已經學會了八九不離十。

張無忌使用太極拳打敗阿三、阿二之後暴露身份,與張三豐相認,張三豐大喜。

張無忌對陣阿大時,張三豐又當場将太極劍傳授給他,使他打敗阿大。并為張無忌的人品端正感到十分欣慰。

張無忌留在武當山期間,聽張三豐指點武功要旨,使自己的武功又進一步。

張無忌和周芷若舉辦婚禮時,張三豐親書“佳兒佳婦”四字立軸,命宋遠橋、俞蓮舟、殷梨亭三個徒弟送到濠州賀喜。

少林寺英雄大會之後,張無忌和趙敏帶着宋青書再上武當山來探望張三豐,張三豐親手擊死宋青書,并廢除宋遠橋的武當派掌門之位,改由俞蓮舟接任。聽聞張無忌講述抗元大業,對他溫言有加。

轶事典故

都說一見楊過誤終身,豈知一見郭襄竟能誤百年?

郭襄如果當年沒有遇到楊過,也許就沒有後來的峨眉。若沒有那次風陵夜話,也就沒有後來的萬獸山初見,沒有萬獸山的初見,也就沒有後來的雪夜捉靈狐;沒有雪夜靈狐,也就沒有英雄大會的那一夜煙花,沒有那一夜煙花,也就沒有後來絕情谷一躍,沒有絕情谷的一躍,也就沒有華山之巅的訣别,誠然也沒有天涯思君終身不忘。郭襄騎着青驢隻身漫遊于名山大川,本是想排遣憂思,卻發現漂泊的心仍舊無處可依。刻鑿在終南山石碑上的字,年深月久之後痕迹愈來愈淡,但刻在郭襄心上的,卻是時日越久反而越加清晰。酒入愁腸固然愁上加愁,而名山獨遊,也是愁悶徒增。“這三年來到處尋尋覓覓,始終落得個冷冷清清。終南山古墓長閉,萬花坳花落無聲,絕情谷空山寂寂,風陵渡凝月冥冥。其實便是找到了他還不是重添相思,徒增煩惱?但明知那是鏡花水月一場空,卻又不能不想,不能不找。”這是金庸書中最心酸的片段之一,沒有蕭峰自盡的悲痛萬分,也沒有靈素早殇的肝腸寸斷,隻是一種深切的傷感,卻又讓人哭不出來。我不知道郭襄是抱着怎樣的心态才開始一生徒勞又清苦的追尋。或許到後來她尋的已不是人,而是一種情懷,一種畢生難以企及的夢。楊過摘除面具之前郭襄并不知道他長得如何,她之所以戀上楊過,不是因為外貌清俊這些淺薄的東西—她仰慕的是楊過行俠仗義、濟世為懷的仁者風範,讀者對此多有誤解。由此可見雖然人人憐惜襄兒,卻甚少有人看透她的精神境界,想必她心裡也抱着知音難覓的遺憾。琴瑟和鳴是一種愛情理想,古來像司馬相如卓文君的故事聽了一車,像郭襄一樣閨中少女應均有所感。在經由少室山時,郭襄似乎遇到了這種境界的愛情,這又好像是上天對于她孑然一身的同情,卻糊裡糊塗地錯過了。

蒼巒滴翠,雲煙茫茫;紅日溢血,奇石兀立;鐘罄琴音,空谷傳響—那是昆侖三聖何足道正高山撫琴。這位何足道之風趣自謙在此綽号中展露無疑,可能還有幾分興味闌珊的自嘲之意。他身着白衣,樣貌清雅,滿腹才華卻曲高和寡,以至于劃地為局,獨自對弈。郭襄生于戰火紛飛之中,平生際遇堪稱一絕,奔忙俗務的時候多,于詩詞琴曲恐怕見解不深。而這位頗為清高琴中高手何足道居然樂意與郭襄切磋琴藝,暢談曲詞,這一點頗值得玩味。郭襄的豪爽大氣,為人和善恐怕才是吸引這位異人的原因,從此如郭襄之遇楊過一般眷戀難舍,為這個少女譜了一首新曲以表心意。可惜郭襄癡戀楊過志不在此,何足道也隻好帶着朦胧的情愫回到昆侖,幸而贈曲之事已成,否則更要引以為恨了吧。張君寶原是覺遠身邊的小和尚,無意間練成功夫卻又被誣陷偷學而被逐出師門。也是怕重蹈當年火工頭陀之變覆轍,郭襄是傷心人無疑,但見到張君寶罹此大難,暫時擱置下了天涯思君的追尋,傾全力幫扶他。她把金絲镯送給張君寶要他去襄陽找靖蓉夫婦,教導他要有獨立的人格,尚不忘提醒他自己有個蠻橫難相處的姐姐,郭襄的熱忱和善心真正秉承了郭家一脈相承的俠義情懷。這個大他幾歲的姐姐在他的一生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鞭策着他開創與興盛武當派,從此成為一代宗師。

小說中郭襄因為情傷遁入空門,看似不幸,卻又不能片面看待,正是因為楊過,郭襄性格裡潛伏的叛逆和不羁才得以表現出來;正是因為楊過,郭襄開始了她天涯思君的追尋。十數年的翻山越嶺和世事見聞也成為了郭襄開門立派的經驗基礎。每一次的經曆其實都在磨砺和完善一個人的性格,相信郭襄在開創峨嵋派後的心境開闊通達,又與少女情懷有了雲泥之别。郭襄心灰意冷流浪四方,張君寶也因為對郭襄如同郭襄追逐楊過的感情,不再眷戀俗世。其實,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誤百年,當道士反而成就了他的輝煌的一生。所以誤百年并非貶義,隻是感情從牽戀到釋然的一種表達方式。誰誤了誰的一生還是成就了他的一生,本來就是辯證看待的。如果說古人是“國家不幸詩家幸”,那麼張老道就是“愛情不幸武當幸”了。這一切錯雜在一起,好像互相影響互相牽制,說不清道不明。更何況,張三豐後來既然創出了太極,多年的修習想必使他更加超然脫俗,早已想明白自己與小東邪隻是舊時兒女罷了。那淡淡的情愫就像與人比武,對手的招數被他融化在太極的玄妙中,雖有感觸,卻不會因此悲痛。郭襄的際遇居然可以有這麼多種理解,故說金老筆法獨到,把傷感和美感發揮到了極緻,如同舒婷的朦胧詩,不能說開,要朦朦胧胧才有韻味。

武功絕學

内功心法

●「武當九陽功」:

張三豐獲覺遠大師傳授的部分「九陽神功」心法,加上在覺遠大師死前口述《九陽真經》全文時,在旁的張三豐聽見的部分内容後,默記了一部分,并加以整合改良,但殘缺不全僅有三、四成的内容,得「九陽真經」之「純」。

這門功夫變化繁複,初步功夫是練大周天搬運,使一股真氣從丹田向鎮鎖任、督、沖三脈的尾闾關,然後分兩支上行,經腰脊第十四椎兩旁的辘轤關,上行經背、肩、頸至玉枕,然後真氣入頭頂的百會穴,分五路上行,與全身氣脈大 會於膻中穴,再分主從兩支會合於丹田,如此循環一周,練出氤氲紫氣。

張三豐曾經傳授給身中「玄冥神掌」的張無忌,以期他憑藉此功怯除寒毒,可惜成效十分有限。(金庸《倚天屠龍記》)

●「純陽無極功」:

道家功法之精華,由張三豐所創,此功法是武當派最高内功心法,也是護體防身必須修煉的功法。以威力而論,可算得上各派第一。(金庸《倚天屠龍記》)

輕功身法

●「梯雲縱」:

乃是「武當七絕」之一,堪稱輕功中的輕功,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金庸《倚天屠龍記》)

拳掌功夫

●三十二勢「武當長拳」:

武當派入門功夫,可培力練拳。(金庸《書劍恩仇錄》)

●「十段錦」:

武當派入門功夫,可培力練拳。(金庸《書劍恩仇錄》)

●「綿掌」:

一共三十六招,手法以掌為主,運轉舒展如綿,動作連而不斷,掌法運行成環,勁力要求内蓄剛勁,外現綿柔,爆發時迅速、快捷。(金庸《倚天屠龍記》)

●「震山掌」:

「武當七俠」之一俞岱岩跟殷野王交手時所使出的掌力。(金庸《倚天屠龍記》)

●「震天鐵掌」:

武當絕技之一,宋青書在被七師叔莫聲谷發現偷窺峨嵋派女弟子房間後,将他擊殺的招式。(金庸《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功」:

反複書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号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争鋒」這二十四個大字,演化出一套極高明的武功,每一字包含數招變化。(金庸《倚天屠龍記》)

●「太極拳法」:

張三豐多年閉關後參悟的武功,不輸達摩東傳的少林武學,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後發制人。是以慢打快、以靜制動的上乘武學,每一招都含著太極式的陰陽變化,精微奧妙,實是開辟了武學中從所未有的新天地。這套拳術的訣竅是「虛靈頂勁、涵胸拔背、松腰垂臀、沉肩墜肘」十六個字,純以意行,最忌用力。形神合一,是這路拳法的要旨,拳勁首要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勁斷意不斷。這個武功也是少數非虛構的武學,在現實生活裡面确實有這套武功。(金庸《倚天屠龍記》)

●「回風掌」:

武當掌法。(金庸《鹿鼎記》)

●「大摔碑手」:

武當派掌法,陸菲青曾用來對付貝人龍。(金庸《書劍恩仇錄》)

●「無極玄功拳」:

武當派獨門絕技,講究心平氣和。包括「空擊蒼鷹」、「樹梢擒猴」等招。(金庸《書劍恩仇錄》)

●「破金鎚」:

一共二十四式,也可用器械運使。(金庸《書劍恩仇錄》)

劍法

●七十二路「繞指柔劍」:

使用時以渾厚内力逼彎劍刃,長劍竟似變成了一條軟帶,輕柔曲折,飄忽不定,劍招閃爍無常,敵人難以招架。(金庸《倚天屠龍記》)

●「神門十三劍」:

共有一十三記招數,每記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處,全是敵人手腕的「神門穴」。「神門穴」在手掌後瑞骨之端,敵人中劍後,手掌便再也使不出半點力道。(金庸《倚天屠龍記》)

●「太極劍法」:

張三豐多年閉關後參悟的武學,在趙敏帶人欺上武當派時,當場教導張無忌對付阿大,後來也教給武當五俠。臨敵時以意馭劍,千變萬化,無窮無盡。劍法的每一招均是以弧形刺出,以弧形收回,太極劍法隻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種各樣的圓圈,要說招數,可說隻有一招,然而這一招卻永是應付不窮。這個武功也是少數非虛構的武學,在現實生活裡面确實有這套武功。(金庸《倚天屠龍記》)

●「兩儀劍法」:

武當派絕學,乃武當派兩位前輩高手積數十年之力所創,劍法中有陰有陽,亦剛亦柔。是妙參陰陽的武當鎮山劍法。出招時,一人遲緩,一人迅捷,姿勢雖不雅觀,但劍招古樸渾厚,破綻之少實所罕見。鬥到緊要處,一人長劍大開大阖、勢道雄渾;一人疾趨疾退、劍尖上幻出點點寒星。清虛、成高兩位道長曾以此劍法刁難令狐沖,但因二人劍法造詣不高,不能陰陽混而為一,最終還是敗在令狐沖的「獨孤九劍」之下。(金庸《笑傲江湖》)

擒拿手

●「虎爪手」:

武當派一門極厲害的擒拿手法。(金庸《倚天屠龍記》)

●「虎爪絕戶手」:

從武當派擒拿手法「虎爪手」變化而來。武當二俠俞蓮舟嫌「虎爪手」未必一抓獲功,便從中自創了十二招新招出來,卻是招招拿人腰眼,能使敵人損陰絕嗣。(金庸《倚天屠龍記》)

刀法

●「玄虛刀法」:

乃由《道德經》中玄之又玄之意化出,出招變化莫測,暗合道家生生不息之意。(金庸《倚天屠龍記》)

陣法

「真武七截陣」:

張三豐從真武神像座前的蛇山、龜山,心想這一龜一蛇正是兼收至重至靈的兩件物性,竟從中創制出一套精妙無方的武功出來。

然而,從大氣磅礴的龜、蛇二山山勢演化而來的武功決非一人之力能同時施為。

于是他傳了七位弟子每人一套武功,各有精微奧妙之處,若二人合力,則攻守兼備,威力大增。

若三人同使,比二人同使的威力又強一倍。

四人相當于八位高手,五人相當于十六位,六人相當于三十二位,七人相當于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文中提及

後來北遊寶鳴,見到三峰挺秀,卓立雲海,‘于武學又有所悟,乃自号三豐,那便是中國武學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張三豐。

宋遠橋望了紅燭,陪笑道:“師父,三弟和五弟定是遇了甚麼不平之事,因之出手幹預。師父常教訓我們要積德行善,今日你老人家千秋大喜,兩個師弟幹一件俠義之事,那才是最好不過的壽儀啊。”張三豐一摸長須,笑道:“嗯嗯,我八十歲生日那天,你救了一個投井寡婦的性命,那好得很啊,隻是每隔十年才做一件好事,未免叫天下人等得心焦。”五個弟子一齊笑了起來。張三豐生性诙諧,師徒之間也常說笑話。

隻見張三豐走了一會,仰視庭除,忽然伸出右手,在空中一筆一劃的寫起字來,張三豐文武兼資,吟詩寫字,弟子們司空見慣,也不以為異,張翠山順着他手指的筆劃瞧去,原來寫的是“喪亂”兩字,連寫了幾遍,跟着又寫“茶毒”兩字。張翠山心中一動:“師父是在空臨‘喪亂帖’。他外号叫做“銀鈎鐵劃”,原是因他左手使爛銀虎頭鈎、右手使镔鐵判官筆而起,他自得了這外号後,深恐名不副實,為文士所笑,于是潛心學書,真草隸篆,一一遍習。這時師父指書的筆緻無垂不收,無往不複,正是王羲之“喪亂帖”的筆意。

張翠山見她挑動高蔣二人自相殘殺,引以為樂,本來甚是不滿,忽然聽到這幾句話,不禁一怔。《莊子》是道家修真之士所必讀,張翠山在武當山時,張三豐也常拿來跟他們師兄弟講解。但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女魔頭突然在這當兒發此感慨,實大出于他意料之外。他一怔之下,說道:“是啊,‘夫千裡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

他左手揮出,銀鈎在握,倏地一翻,鈎住了石壁的縫隙,支住身子的重量,右手跟着又寫了個“林”字。這兩個字的一筆一劃,全是張三豐深夜苦思而創,其中包含的陰陽剛柔、精神氣勢,可說是武當一派武功到了巅峰之作。雖然張翠山功力尚淺,筆劃入石不深,但這兩個字龍飛鳳舞,筆力雄健,有加快劍長戟,森然相同。

影視形象

年份

飾演者

影視版本

備注

1978

關海山

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1978

張瑛

香港邵氏電影《倚天屠龍記》

1980

萬梓良

香港麗的電視劇《太極張三豐》

1981

萬梓良

香港麗的電視劇《遊俠張三豐》

1984

古琤

台灣台視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1986

鮑方

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王書麒飾演少年張君寶

1991

何家勁

台灣華視電視劇《少年張三豐》

葉靜飾演童年張君寶

1993

李連傑

香港正東電影《太極張三豐》

1993

洪金寶

香港永盛電影《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

1994

常楓

台灣台視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1996

關禮傑

香港無線電視劇《武當張三豐》

2001

周聰

香港無線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嚴文軒飾演少年張君寶

2001

劉長生

内地電視劇《三少爺的劍》

2002

張衛健

合拍電視劇《少年張三豐》

2003

于文仲

合拍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2004

焦恩俊

内地電視劇《武當》

2006

焦恩俊

内地電視劇《武當Ⅱ》

2009

于承惠

内地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王小龍飾演少年張君寶

2019

王德順

内地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上一篇:張家成

下一篇:汪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