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弗·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美國作家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英語: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簡稱斯科特·菲茨傑拉德,是一位美國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作家,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美國作家之一。菲茨傑拉德的中間名斯科特是來自于遠親佛蘭西斯(Francis Scott Key),他是一位著名的律師。菲茨傑拉德的妹妹路易絲·斯科特(于出生不久後去世)也是根據他的名字來命名。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最著名的小說為《了不起的蓋茨比》,此書堪稱美國社會縮影的經典代表,描述1920年代美國人在歌舞升平中空虛、享樂、矛盾的精神與思想。費滋傑羅一生為兩樣東西所困:一是才華,一是金錢,他都曾一度擁有,最後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時候,評論家都批評他生活腐化、自暴自棄,所以短壽,浪費了自己的才華。菲茨傑拉德一生總共寫了4部長篇小說,150篇短篇小說。
  • 中文名:弗·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 外文名: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 别名:
  • 民族:
  • 出生地: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
  • 畢業院校: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了不起的蓋茨比》
  • 主要成就:

作家簡介

菲茨傑拉德成名後繼續勤奮筆耕,但婚後妻子講究排場,後來又精神失常,揮霍無度,給他帶來極大痛苦。他經濟上入不敷出,一度去好萊塢寫劇本掙錢維持生計。1936年不幸染上肺病,妻子又一病不起,使他幾乎無法創作,精神瀕于崩潰,終日酗酒。1940年12月21日迸發心髒病,死于洛杉矶,年僅44歲。

菲茨傑拉德不僅寫長篇小說,短篇小說也頻有特色。除上述兩部作品外,主要作品還有《夜色溫柔》(1934)和《最後一個大亨》(1941)。他的小說生動地反映了20年代“美國夢”的破滅,展示了大蕭條時期美國上層社會“荒原時代”的精神面貌。

人們通常都會問小說作家這個問題:“你的角色擁有多少你的特質?”對作家史考特.菲茨傑拉德,也就是《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的作者來說,答案是“很多”。菲茨傑拉德于1896年9月24日出生在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他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他對“爵士時代” (Jazz Age,1920年代)的描述,而那也是他所成長的年代。史考特的名字是以遠房親戚法蘭西斯.史考特.凱伊(Francis Scot Key)的名字來命名的,法蘭西斯也就是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 (The Star-Spangled Banner)的作者。菲茨傑拉德在聖保羅從小就被以美國貴族的養成方式培養長大,但是他寫作的主要動力卻來自高度浪漫的想像。

菲茨傑拉德從學校畢業之後,他選擇進入軍隊服務。當他駐紮在雪瑞登營(Camp Sheridan)的時候,他遇到了澤爾達.塞伊爾(Zelda Sayre),而且與她相戀。為了赢得澤爾達的芳心,菲茨傑拉德在1920年重寫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說《天堂的那一端》(The Side of Paradise)。這本小說反映了菲茨傑拉德在普林斯頓大學就讀時的時光,内容在說明一個年輕人努力追求愛情與工作上的成就滿足。在接下來的數十年裡,雖然菲茨傑拉德必須面對自己的酒瘾毛病,以及麗爾達的健康問題,但是菲茨傑拉德夫婦還是沉浸在文學上的生活與名聲。

1925年,菲茨傑拉德出版了《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書,而世人也認為這是他最傑出的作品。雖然這本書一開始并不暢銷,但是這本關于美國物質美夢的小說,卻成為美國文學小說的代表作,受到大衆的喜愛,廣泛閱讀及讨論。書中主角傑.蓋茨比(Jay Gatsby)也成為人們拿來與菲茨傑拉德相比較的人物。

雖然菲茨傑拉德夫婦後來搬到法國的裡威耶拉(Riviera) 度假勝地,但是澤爾達的病況卻越來越嚴重。她有時候會突然想要練習芭蕾,就日夜都不休息的跳着。麗爾達第二次精神崩潰之後, 菲茨傑拉德隻好把她送到北卡羅萊納州愛須為爾 (Asheville) 的醫院裡接受治療。在他生命的最後數年,菲茨傑拉德搬到好萊塢,并且靠着編劇的工作維生。他在44歲的時候因為心髒病發而去世,留下他最後一本小說《最後的大亨》 (The Last Tycoon) ,這是一本有關好萊塢生活的小說,不過隻寫了一半。

1896年9月24日(距今122年),美國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傑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出生,《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他最著名的小說之一。弗·司各特·菲茨傑拉德是美國二十世紀最傑出的作家之一。(lsjt.org)菲茲傑拉德1896年9月24日生于明尼蘇達州聖保羅市,是一個信奉天主教的中産階級家庭的獨子。他的外祖父是百萬富翁,因此家庭中有上層階級的傳統,但到他父親那一代的經濟力量已經一落千丈。他從小與富家子弟一起玩耍,又深知自己不是他們。

主要作品簡介

人間天堂

描寫一群二十年代美國青年放蕩不羁的生活,小說的主人公阿莫瑞家境富裕,享有各種特權,他嬌生慣養,多情善感,充滿了年輕人的幻想:要娶“最漂亮的姑娘”,要登上社會的“頂峰”做個“大人物”。他進入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愛上了費城年輕寡婦克拉拉,并提出要跟她結婚,被婉言拒絕。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阿莫瑞赴訓練軍營受訓。戰争期間母親病死,家業敗落,朋友各奔東西。戰後阿莫瑞愛上了好友亞曆克的妹妹羅莎琳德,可是她卻決定嫁給比阿莫瑞更有錢的道森。

阿莫瑞的一切幻想都破滅了,便終日沉浸于酗酒之中。不久,在一次去馬裡蘭州的旅途中,遇到一個名叫伊莉諾的漂亮女子。在那裡,他們度過幾星期的共同生活,然後各奔東西。對此,阿莫瑞先是詛咒那姑娘,後來開始“厭惡這個社會制度”,盼望着來一場社會革命,把自己推到社會的頂峰。

小說準确地抓住了時代的脈搏。被稱為開啟了美國的爵士時代。有評論家說這部小說是真正的美國小說,而不是像其他作品一樣模仿英國或者法國的作品。

了不起的蓋茨比

小說通過完美的藝術形式描寫了20年代販酒暴發戶蓋茨比所追求的“美國夢”的幻滅,揭示了美國社會的悲劇。

蓋茨比與黛茜的戀愛和分手本來是個很普通的愛情故事。但作者出手不凡,把蓋茨比熱戀的姑娘當作青春、金錢和地位的象征,當作靠手段追求富裕物質生活的“美國夢”。蓋茨比為了追求黛茜耗盡了自己的感情和才智,最後葬送掉自己的生命。他天真地以為:有了金錢就能重溫舊夢,贖回失去的愛情。可惜,他錯了。他看錯了黛茜這個粗俗淺薄的女人。他看錯了表面上燈紅酒綠而精神上空虛無聊的社會。他生活在夢幻之中,被黛茜抛棄,為社會冷落,終于鑄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而其文描寫愛情與理想時所表現出的一股哀傷。像一股細流流露在字裡行間,正是反饋出作者本身對美國夢的失望。作者在别處也提到過這部小說的重心正是放在”美國夢“的幻滅上。

《了不起的蓋茨比》之所以成為一部不朽的名着,與其形式和寫作上的特點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結合了客觀與抒情、現實與夢幻、理想與象征、順叙與倒叙、鋪陳與簡約等手法并運用的完美和諧使其統一為一體,使這部作品有了及其深刻豐富的含義與内涵。對小說人物本事的刻畫也突出了重要的時代的特點。蓋茨比是20年代典型的美國青年。他的遭遇正是歡歌笑舞的“爵士時代”的寫照。

夜色溫柔

《夜色溫柔》發表于一九三四年,是菲茨傑拉德生前所完成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出身寒微但才華出衆的青年對富有夢幻色彩的理想的追求以及最終如何遭到失敗、變得頹廢消沉的故事。小說的背景被安排是作者所熟悉的歐洲大陸,時間跨度為1917年到1930年間,但小說所展現的仍是美國“爵士樂時代”的社會場景。

《夜色溫柔》的主要内容介紹了強烈的懷舊情緒、悔恨心理、失落的希望、破滅的幻想、人格的分裂。

《夜色溫柔》是一部帶有很強的自傳性的小說,探索了一種酷似作者所經曆的感情與精神的崩潰過程。

作品列表

劇本:《美女和被詛咒的人》、《偉大的蓋茨比》、《生死同心》、《女人》、《亂世佳人》、《居裡夫人》、 《夜色溫柔》 《我最後一次見到巴黎》、《绮夢初豔》等

長篇小說:《人間天堂》(1920)、《美麗與毀滅》(1922)、《了不起的蓋茨比》(1925)、《夜色溫柔》(1934)、《最後一個大亨》(1941)等

短篇小說:《本傑明·巴頓奇事》(《返老還童》)《冰宮》《冬天的夢》《赦免》《明智之事》、《伯妮斯理發》《水果軟糖》《夢幻的殘片》《重返巴比倫》《富家子弟》《寶貝派對》《最後一個南方女郎》《魅力》《駱駝的背脊》《哦,紅發女巫》《殘火》等

短篇小說集:《飛女郎與哲學家》(1920)、《爵士時代的故事》(1922)《那些憂傷的年輕人》(1926)、《早晨的起床号》(1935)等

文集:My Lost City(暫無中文譯名)收錄名篇《崩潰》

人物生平及作品年表

青年斯科特(1896—1920)

1853年愛德華·菲茨傑拉德出生于靠近馬裡蘭州蒙哥馬利洛克維爾的一座名為“格倫馬裡”(“Glenmary”)的莊園。

1860年瑪麗·麥昆蘭(“茉莉”)出生于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她的父親是位白手起家的商人,堅定支持天主教會。

1890年2月愛德華與瑪麗在華盛頓結婚。

1896年9月24日斯科特·菲茨傑拉德出生于聖保羅月桂大街481号。

1898年4月菲茨傑拉德一家遷往紐約州布法羅。

1901年1月菲茨傑拉德一家遷往紐約州錫拉丘茲(Syracuses)。

1901年7月安娜貝爾·菲茨傑拉德出生。

1903年9月菲茨傑拉德一家搬回布法羅。

1908年7月菲茨傑拉德一家回到聖保羅。9月,斯科特進入聖保羅私立學校。

1909年10月在學校《有時》(Now&Then)雜志上刊載《契據迷案》(“The Mystery of the Raymond Mortgage”)——菲氏文壇處子秀。

1911年8月在聖保羅出版第一部劇本《Lazy J牧場來的姑娘》(The Girl from Lazy J)。

1911年9月菲茨傑拉德進入新澤西州哈肯薩克的紐曼學校。結識錫格尼·費恩神父(Father Sigourney)與謝恩·萊斯利(Shane Leslie)。

1912年8月在聖保羅出版《被俘的陰影》(The Captured Shadow)。

1913年8月在聖保羅出版《懦夫》(The Coward)。

1913年9月進入普林斯頓大學,是為1917屆學生。入住大學廣場15号。結識16号的埃德蒙·威爾遜,17号的約翰·皮爾·畢曉普(John Peale Bishop)與小約翰·比格斯(John Biggs Jr)。

1914年8月在聖保羅出版《各色心靈》(Assorted Spirits)。

1914年12月《呸!呸!呸!》(Fie! Fie! Fie!)上演,這是菲氏首次與普林斯頓三角劇社(Princeton Triangle Club)合作。1914年12月首次在《老虎》(The Princeton Tiger)雜志上發表文章。

1915年1月4日在聖保羅“城市與鄉村俱樂部”結識日内瓦·金(Ginevra King),而金成為了菲茨傑拉德日後創作中不少女主人公的原型。

1915年4月首次在納塞文學期刊上亮相,發表《影桂》(Shadow Laurels)。1915年12月退學;盡管學業陷入窘境,學校仍準許其因為健康問題離開。

1915年12月三角劇社演出《惡之眼》(The Evil Eye)。

1916年12月三角劇社演出《安全第一》(Safety First)。

1917年9月《詩人寶庫》(Poet Lore)雜志接受了《滌罪之路》(“The Way of Purgation”),但并沒有刊出。1917年10月26日領受二等陸軍中尉軍銜。

1917年12月20日往堪薩斯州萊文沃斯報到;開始創作小說《多情的自大狂》(The Romantic Egoist)。1918年2月往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泰勒軍營報到。

1918年3月在普林斯頓休假期間,于“小屋俱樂部”(Cottage Club)完成了小說樣稿;将小說寄給Scribners出版社。

1918年4月調往喬治尼亞州戈登軍營。

1918年6月往近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謝力丹軍營報到。

1918年7月在蒙哥馬利一家鄉村俱樂部的舞會上結識澤爾達·賽葉。

早年成功與婚姻(1920-1924)

1919年7月至8月菲茨傑拉德辭職,返回聖保羅,在頂峰大道(Summit Avenue)599号重寫小說。

1919年9月《上流人》(The Smart Set)刊出《樹林中的孩子》(“Babes in the Woods”),這是菲氏在商業雜志上的初次亮相。

1919年9月16日Scribners出版社的馬克斯維爾·珀金斯(Maxwell Perkins)接受了《人間天堂》。1919年11月首次為《星期六晚報》寫稿:1920年2月《頭與肩》(“Head and Shoulders”)發表。成為雷諾茲辦事處的哈羅德·歐博(Harold Ober)的委托人。

1919年11月前往蒙哥馬利見澤爾達;兩人重新訂婚。

1919年11月至1920年2月在《上流人》上發表《初出閨閣》(“The Debutante”)、《瓷浴缸和粉紅色》(“Porcelain and Pink”)、《達利林波誤入歧途》(“Dalyrimple Goes Wrong”)。

1920年1月中旬寄宿新奧爾量良普裡塔尼亞大街(Prytania Street)2900号的一家家庭旅館,但隻住了不到一個月。1920年3月至5月在《星期六晚報》上發表《媳婦上門》(“Myra Meets His Family”)、《駱駝的脊背》(“The Camel’s Back”)、《伯尼斯剪發》(“Bernice Bobs Her Hair”)、《冰宮》(“The Ice Palace”)、《近海海盜》(“The Offshore Pirate”)。

1920年3月26日《人間天堂》出版。

1920年4月3日在紐約聖帕特裡克大教堂與澤爾達成婚。先後在巴爾的摩與“海軍準将酒店”(Comodore Hotel)度蜜月。

1920年5月至9月在康涅狄格州威斯特波特(Westport)租下房子。

1920年7月在《上流人》上發表《五一節》(“May Day”)1920年夏天菲茨傑拉德夫婦駕駛他們那輛狀況頻繁的二手Marmon車去蒙哥馬利;這次旅行也成了《老爺車曆險記》(“The Cruise of the Rolling Junk”)的素材。八月中旬他們回到威斯特波特。

1920年9月10日菲氏第一本短篇小說集《飛女郎與哲學家》(Flappers and Philosophers)出版。

1920年菲氏小說首次被改編成電影。《女伶情事》(The Chorus Girl’s Romance)根據《頭與肩》改編。1920年10月至1921年4月移居紐約市西59大街38号。

1921年5月至7月初次歐洲之行。乘坐阿奎塔尼亞号(Aquitania)郵輪到達英國,之後遊曆法國與意大利。乘凱爾特号(Celtic)回國,前往蒙哥馬利。

1921年8月中旬至1922年9月去聖保羅旅行;在白熊湖(White Bear Lake)德爾伍德租下房子;女兒出生後搬至古德裡奇大道(Goodrich Avenue)646号;1922年6月前往白熊帆船俱樂部,在那裡度過夏天。

1921年9月至1922年3月《美與孽》(“The Beautiful and Damned”)在《都市人》雜志(Metropolitan Magazine)上連載。1921年10月26日女兒斯考蒂(Scottie)出生。

1922年3月4日《美與孽》出版。

1922年6月在《上流人》上發表《一顆像裡茨飯店那麼大的鑽石》(“The Diamond as Big as the Ritz”)。

1922年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将《美與孽》搬上熒屏。1922年9月22日第二部小說集《爵士樂時代的故事》出版。

1922年10月中旬至1924年4月菲茨傑拉德一家在長島大耐克門戶大道6号租下房子;開始醞釀《了不起的蓋茨比》。

1922年12月在《都市人》上發表《冬天的夢》(“Winter Dreams”)

1923年4月27日《蔬菜》(The Vegatable)出版。

1923年11月《蔬菜》在新澤西大西洋城預演,反響慘淡。1924年四月中旬菲茨傑拉德乘坐彌涅瓦斯加号(Minnewaska)郵輪前往法國。

功成名就與堕落(1924—1930)

1924年5月在巴黎駐留了幾日,之前前往裡維埃拉。到達耶爾(Hyeres)格林公園酒店,六月在聖拉斐爾瓦萊斯庫瑪麗别墅落腳。是年夏秋,創作《了不起的蓋茨比》。

1924年6月在《美國水星》(The American Mercury)雜志上發表《赦免》(“Absolution”)。

1924年7月在《自由》(Liberty)期刊上發表《明智的事》(“The Sensible Thing”)。

1924年冬天至1925年抵達羅馬,在靠近斯帕格納廣場(Piazza di Spagna)的王子酒店修改《了不起的蓋茨比》。

1925年2月遊曆卡普裡島,在提布裡奧酒店(Hotel Tiberio)落腳。

1925年4月10日《了不起的蓋茨比》出版。

1925年4月下旬前往巴黎,坐汽車穿越法國南部;中途在裡昂停留,坐火車到達巴黎。

1925年5月至12月住在巴黎近埃托依雷(Etoile)的太爾西特大街14号。

1925年5月于町狗酒吧(Dingo Bar)結識海明威。

1925年8月離開巴黎,在安提卑斯(Antibes)待了一個月。

1926年1月在溫泉勝地Salies-de-Bearn療養。

1926年1月和2月在《紅書》(Red Book Magazine)雜志上發表《富家子》(“The Rich Boy”)。

1926年2月歐文·戴維斯(Owen Davis)将《了不起的蓋茨比》改編成劇本,于百老彙上演。

1926年2月26日第三冊小說集《那些憂傷的年輕人》(All the Sad Young Men)。

1926年三月初返回裡維埃拉,租下瑞昂萊潘(Juan-les-Pins)的帕圭塔别墅(Villa Paquita)。

1926年5月菲茨傑拉德一家同海明威一家、默菲一家一同待在裡維埃拉。将别墅轉手給海明威,搬至瑞昂萊潘的聖路易斯别墅,在此處住到1926年底。

1926年12月乘坐比安卡馬羅諾爵号(Conte Biancamano)郵輪返回美國。

1926年《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第一個電影版本上映。

1927年1月首次赴好萊塢,為聯美電影公司寫了《口紅》(“Lipstick”),并未發表。暫時住在大使酒店。

1927年3月至1928年3月菲茨傑拉德一家租下靠近特拉華州威明頓的“埃勒斯利”(“Ellerslie”)。

1928年4月乘坐巴黎号(Paris)返回巴黎。

1928年4月至8月住在巴黎沃吉拉德大街(rue Vaugirard)58号。

1928年4月在《星期六晚報》上發表巴塞爾·杜克·李系列小說第一篇《醜聞偵探》(“The Scandal Detectives”)。這些有關菲茨傑拉德青年歲月的八篇故事從1928年4月至第二年4月先後發表于《星期六晚報》。

1928年仲夏澤爾達開始在巴黎向盧伯夫·愛格諾娃(Lobov Egorova)學習舞蹈。

1928年9月菲茨傑拉德一家乘卡曼尼亞号(Carmania)回國。

1928年9月至1929年3月住在“埃勒斯利”。

1928年冬天至1929年澤爾達開始給《學院幽默》(College Humor)創作一系列關于六個年輕女子的短篇。

1929年3月在《星期六晚報》上發表《最後一個南方美人》(“The Last of the Belles”)。

1929年3月乘坐比安卡馬諾伯爵号郵輪回到法國,從日内瓦取道裡維埃拉到達巴黎。

1929年6月離開巴黎前往裡維埃拉,租下戛納的福祿代波(Fleur des Bois)别墅。

1929年10月取道普羅旺斯返回巴黎;住進佩格萊西街(rue Pergolese)10号。

1930年2月菲茨傑拉德夫婦前往北非旅行。

崩潰(1930—1937)

1930年4月澤爾達第一次精神崩潰;前往巴黎郊外的馬爾梅森(Malmaison)診所;之後赴瑞士瓦爾蒙(Valmont)診所治療。《星期六晚報》上刊出約瑟芬系列(Josephine Story)的第一篇:《第一滴血》(“First Blood”)。由五篇故事組成的系列小說從1930年4月至第二年8月間于《晚報》先後刊出。

1930年6月5日澤爾達赴靠近瑞士日内瓦的普蘭金斯診所(Prangins Clinic)就醫。

1930年夏秋菲茨傑拉德逗留日内瓦,之後前往洛桑。

1930年聖誕菲茨傑拉德帶女兒斯考蒂在滑雪勝地格施塔德(Gstaad)度假。

1931年1月底父親去世,菲茨傑拉德獨自乘坐紐約号回國奔喪,随後趕往蒙特卡羅暫留,向賽葉家通報澤爾達近況。

1931年2月在《星期六晚報》上發表《重返巴比倫》(“Babylon Revisited”)。

1931年7月在法國阿讷西湖(Lake Annecy)逗留了兩個星期。

1931年9月15日澤爾達從普蘭金斯診所返回;菲茨傑拉德一家乘坐阿奎塔尼亞号回國,永遠地離開了法國。

1931年9月—1932年春天在蒙哥馬利費德爾大道819号租下房子。斯科特獨自前往好萊塢,為米高梅公司創作《紅發女子》(“Red-Headed Woman”)。

1932年2月澤爾達二度精神崩潰;被送入巴爾的摩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菲比斯精神病診所。

1932年3月在醫院期間,澤爾達完成了小說《留我一曲華爾茲》(“Save Me the Waltz”)初稿。

1932年5月20日至1933年11月在巴爾的摩市郊租下“拉帕克斯”(“La Paix”)别墅。

1932年6月26日澤爾達主動離開醫院;到“拉帕克斯”與家人團聚。1932年10月7日《留我一曲華爾茲》出版。

1933年6月26日—1933年7月1日由瓦加邦青年劇團(Vagabond Junior Players)出演的澤爾達的劇本《斯堪達拉巴拉》(Scandalara)在巴爾的摩上演。

1933年11月底-12月菲氏夫婦前往百慕大度假。

1933年12月菲茨傑拉德租下巴爾的摩公園大道1307号。

1934年1月至4月《夜色溫柔》在Scribners'雜志上連載。

1934年1月澤爾達第三次精神崩潰;被送入巴爾的摩郊外的謝帕德—普拉特(Sheppard-Pratt)醫院。

1934年3月澤爾達進入紐約比肯的克雷格豪斯診所。

1934年3月29日至4月30日澤爾達在紐約舉辦藝術展。菲茨傑拉德于阿爾貢奎恩(Algonquin)酒店處理《夜色溫柔》的出版事宜。

1934年4月12日《夜色溫柔》出版。

1934年5月19日澤爾達返回謝帕德—普拉特醫院治療。

1935年2月3日得知自己患肺結核,菲茨傑拉德前往加州北部特裡恩的栎樹大廳酒店(Oak Hall Hotel)接受治療。1935年3月20日《早晨的起床号》(Taps at Reveille)出版。

1935年5月夏天待在加州北部阿什維爾樹蔭公園(Grove Park)酒館,期間不時到訪巴爾的摩與紐約。

1935年9月在巴爾的摩坎布裡奇租下公寓。

1935年11月在加州北部亨德森維爾德“天岚”酒店駐留,開始寫作“崩潰”系列随筆。

1936年4月8日澤爾達被送入阿什維爾的高地(Highland)醫院。

1936年7月至12月斯科特搬至樹蔭公園酒館,相對靠近澤爾達所在的醫院。

1936年9月茉莉·麥昆蘭·菲茨傑拉德在華盛頓去世。

1937年1月到6月菲茨傑拉德住在栎樹大廳酒店。好萊塢與身後事(1937—1948)1937年7月菲氏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前往好萊塢,與米高梅簽下一紙為期半年,周薪1000美金的合約;創作電影劇本《美國佬在牛津》(A Yank at Oxford)。起先住在安拉花園,結識希拉·格雷漢姆(Sheilah Graham)。

1937年9月至1938年1月創作《三同人》(Three Comrades),這是菲氏于電影劇本上的唯一佳作。

1937年9月第一個星期斯科特前往阿什維爾看望澤爾達;夫婦倆在加州南部的查爾斯頓海灘度假四天。

1937年12月更新合約,延長至一年,同時周薪也上調到1250美金;創作電影劇本《不忠》(“Infidelity”)、《瑪麗·安東内蒂》(Marie Antoinette)、《女人們》(The Women)、《居裡夫人》(Madame Curie)。

1938年3月底菲氏夫婦在弗吉尼亞州弗吉尼亞海灘騎士酒店過複活節。

1938年4月在加州靠近洛杉矶的馬利布海灘租下一間小屋。

1938年9月斯考蒂進入瓦瑟學院(Vassar)。

1938年10月菲茨傑拉德搬進愛德華·埃弗雷特·霍頓莊園的“貝麗埃克”(“Belly Acres”)别墅,地處聖費爾南多山谷恩奇克。

1938年12月沒有與米高梅簽定新合同;經濟問題頻仍。

1939年2月與巴德·舒爾伯格一同前往達特默斯學院,為沃爾特·萬格(Walter Wanger)創作劇本《冬季狂歡》(Winter Carnival)。

1939年3月至1940年10月零星為派拉蒙、環球、福克斯、高德溫與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寫作劇本。1939年10月開始創作《末代大亨的情緣》。

1940年1月“派特·霍比系列故事”(Pat Hobby Story)的第一篇《派特·霍比的聖誕心願》(Pat Hobby's Christmas Wish)在《君子》上登載。系列中的十七個故事從1940年1月開始到第二年5月期間先後發表在《君子》上。

1940年4月15日澤爾達出院,在蒙哥馬利賽葉街與她母親住在一起。

1940年5月菲茨傑拉德搬入好萊塢月桂北大道1403号。

1940年5月至8月菲茨傑拉德将《重返巴比倫》改編成電影劇本《四海一家》(“Cosmopolitan”)。

1940年12月21日菲茨傑拉德在好萊塢海沃斯北大道1443号希拉·格雷漢姆的家中突發心髒病過世。

1940年12月27日菲茨傑拉德安葬于馬裡蘭州洛克維爾的洛克維爾聯合公墓(Rockville Union Cemetery)。澤爾達未能參加葬禮。

1941年12月27日《末代大亨的情緣》出版。

1945年8月12日《崩潰》出版。

1945年9月《菲茨傑拉德選集》出版。

1946年初澤爾達間歇往返于蒙哥馬利與高地醫院。

1948年3月10日澤爾達于高地醫院死于火災。

1948年3月17日澤爾達同斯各特合葬。

文學特點

很多作家都善于将自己的生活經曆作為寫作素材運用到小說創作中去,菲茨傑拉德也是如此。他的成名作《人間天堂》,他最出名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都是半自傳性質的。他的很多短篇小說也帶有濃厚的自傳色彩。他的小說中描寫的那些紙醉金迷、嗜酒如命的紅男綠女,那些享受年輕的愛、财富和成功,同時又不得不為揮霍無度和失敗而付出代價的人,正是他自己和澤爾達生活的寫照。

本書中收錄的小說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主人公身上都有菲茨傑拉德的影子,比如《明智的事》中希望用成功來赢得瓊奎兒的愛情的喬治·歐凱利,《最後一個南方女郎》中拜倒在妩媚的南方女孩艾莉·卡爾霍石榴裙下的北方士兵,《捕獲的陰影》中熱愛戲劇、渴望成功的少年巴澤爾·杜克·李,《瘋狂星期日》中多情、嗜酒、沖動的好萊塢劇作家喬爾·柯爾斯。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說過,“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需要,來自對生活的不适,或無法用行動來解決的内心沖突。”這個斷語對菲茨傑拉德來說應該也是準确的。

由于與一個典型的南方女子結了婚,菲茨傑拉德在小說中表現出對美國南部的極大興趣。《松包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關于南部的故事,《冰宮》、《明智的事》和《最後一個南方女郎》都講述了南方少女和北方青年的愛情故事,并對南方與北方在文化上和社會上的差異進行了探讨。

在菲茨傑拉德的筆下,南方是一個炎熱、柔軟、慵懶、令人微微欲醉的地方,那裡有“開滿鮮花的炎熱黃昏”和“令人回味的木蘭花香”,是一個“擁有夢一樣的天空、螢火蟲的夜晚和喧鬧的黑人街市的慵懶的樂園”,在南方“令人昏昏欲睡的如畫風景與樹林、棚屋、泥濘的小河間,流動的是宜人的、不帶任何敵意的熱浪,像偉大溫暖的乳房滋養着嬰孩般的大地”,他甚至認為“詩歌一定是一個北方人關于南方的夢”。對南方的鄉愁和懷舊情緒,與對南方和北方的鮮明對照的清醒認識和無奈,為他的很多小說提供了背景和基調。

值得一提的是,菲茨傑拉德在他的小說中創造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學女性形象。她們新潮、獨立,有魅力,有勇氣,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惜付出任何代價,像《近海海盜》中的阿蒂塔,《伯妮斯剪發》中的伯妮斯和瑪卓莉。這些典型的爵士樂時代的女主人公,也成了菲茨傑拉德小說的特征和标志。

但這些女主人公雖然經常表現得毅然決然、義無反顧,她們對自己到底是誰,想要成為什麼樣子,也有很多的猶疑和惶惑。比如在《伯妮斯剪發》中,“伯妮斯隐隐地覺得有些痛苦”,因為她知道“女人們被愛都是因為她們擁有一種神秘的女性氣質”,卻不知道這種氣質是什麼,也不知道如何獲得這種氣質。為此她不得不放下自尊向表姐瑪卓莉求助,卻引發了與瑪卓莉之間的一場較量。即使是《近海海盜》中“天上地下,什麼也不怕”的阿蒂塔也經常感到茫然,“對事物的轉瞬即逝有着近乎恐懼的感知”,“在内心深處,覺得自己追求的幸福中還少了些什麼”。事實上,菲茨傑拉德的很多女主人公都是以澤爾達為原型創作的,她們擁有的很多特質其實正是澤爾達性格的寫照。

婚姻

菲茨傑拉德的妻子

一個美國南方物質的、被寵壞的女孩,她的瘋狂與自私毀滅了他的丈夫——天才的作家菲茨傑拉德,這是很長時間人們對澤爾達的惡劣評價。

可是誰知道呢,如果沒有澤爾達,會不會有一個叫菲茨傑拉德的作家以及那部偉大的《了不起的蓋茨比》。

阿拉巴馬之歌

2007年底,一部以美國大作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之妻澤爾達為原型的小說《阿拉巴馬之歌》(Alabama Song),赢得了法國最著名的年度文學獎———龔古爾獎,書名《阿拉巴馬之歌》來自20世紀60年代The Doors的一首同名搖滾名歌。“我不可能淡然處之。”記者出身的作者勒魯瓦說,“澤爾達活着和死去的方式都不是淡然處之。”

于是,他把澤爾達的故事寫得轟轟烈烈。“我愛那些有極強欲望的人,欲望的力量,對自由的渴望,讓他們鶴立于凡塵。”他說。

天堂之外

澤爾達·塞伊爾(Zelda Sayre)1900年7月生于美國南方州阿拉巴馬的蒙哥馬利,父親是州高院的法官,爺爺是參議員,對于小澤爾達一味縱容。6歲那年,澤爾達爬上了自家的屋頂,打電話給消防局,說發生了火災。地點就是她的家。看着下面亂成一團的消防車、鄰居和警察。澤爾達覺得這個遊戲太有意思了。

直到18歲,澤爾達依然對惡作劇興緻盎然。18歲的澤爾達,金發、白衣,這個野性少女,傾倒了附近軍營裡的飛行員們。她指示他們,在她家的屋頂上空,一次次地做特技空中飛行。轟鳴聲攪得鄰居們忍無可忍,憤怒地向軍營首長們告狀。

少尉菲茨傑拉德就在這一年認識了澤爾達。在鄉村俱樂部的舞會上,他丢開自己的首長,走到被軍官和大學生簇擁的澤爾達面前———他們以能和她交談或者跳一曲舞為榮———羞澀地做了自我介紹。“就像把鼻子壓在鏡子上凝視自己的眼睛一樣”,在一曲華爾茲之後,澤爾達尋找到了自己的同類,他們墜入了情網。

少尉菲茨傑拉德勇敢地向澤爾達求婚。澤爾達回答得很幹脆,娶我?簡單,你要出人頭地、腰纏萬貫,沒錢沒名免談。

菲茨傑拉德,出身破落中産家庭。要想得到高貴、神秘、野性的澤爾達,他隻有一條路:寫出一部暢銷的小說,就此改變人生。他退了伍,将全部賭注都壓在了自己的小說上,之前他拒絕修改已經完成的長篇《天堂這邊》,在收到無數的退稿信的同時,也收到了澤爾達的分手通牒。

半年後,修改過的《天堂這邊》大獲成功,美國青年競相摹拟書中主角的行徑,菲茨傑拉德終于成了“一個口袋裡丁零當啷裝着錢的人”。

這次澤爾達接受了他,1920年4月,他們結婚了。菲茨傑拉德24歲,澤爾達20歲。

上一篇:法海

下一篇:聖閻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