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為适應抗日戰争所建
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創辦于1936年6月1日的陝北瓦窯堡,‘為适應抗日戰争的需要,中國共産黨于1936年6月1日在陝北瓦窯堡成立中國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校址遷至延安,改名抗日軍政大學。毛澤東任教育委員會主席,林彪任校長。學員主要來源于從部隊抽調的幹部,并招收一些知識青年,學習政治、軍事、曆史、民運、統戰等課程。毛澤東為該校題詞:“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1939年,抗大總校遷往晉冀豫邊區,并在各主要根據地先後創辦12所分校。1943年,總校遷回陝西綏德。1945年8月,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結束。學校開辦期間,共培養十多萬名抗日幹部。[1]
    中文名:延安抗日軍政大學 外文名: 簡稱:抗大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所屬地區:陝北瓦窯堡 類型:培養軍事和政治幹部 現狀:改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政大學

學校曆史

為适應抗日戰争的需要,中國共産黨于1936年6月1日在陝北瓦窯堡成立中國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校址遷至延安,改名抗日軍政大學。

毛澤東任教育委員會主席,林彪任校長。學員主要來源于從部隊抽調的幹部,并招收一些知識青年,學習政治、軍事、曆史、民運、統戰等課程。毛澤東為該校題詞:“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1938年12月,晉東南和晉察冀根據地分别成立抗大分校。1939年,總校遷往華北敵後根據地,并先後在延安、淮北、蘇北、晉綏、淮南、蘇中、鄂豫皖等根據地建立分校。至1945年總校和12個分校共培養20餘萬名革命幹部。抗戰勝利後,抗日軍政大學改名為軍事政治大學。

軍事教育

“努力學習、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是我們的作風;積極工作、艱苦奮鬥、英勇犧牲是我們的傳統。”當年,所有抗大學員都是唱着這首《抗大校歌》走進抗日軍政大學校園的。如今,抗大的精神仍然在時時鼓舞和激勵着人們。

數十年來,抗大的教學傳統仍是我國軍事教育的傳統,仍是軍事教育的寶貴财富。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圖書館館長敖海波說,抗大辦學10年間,堅持“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以“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為校風,實行“少而精”“理論聯系實際”“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等教學原則,創造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為我黨、我軍培養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優秀指揮員,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建立了不朽功勳。

這批幹部像種子一樣在各地生根發芽。1937年8月,紅軍改編時隻有4.6萬多人,到了1945年8月,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到了120萬人,民兵發展到260多萬人。沒有抗大培養的大批幹部,就沒有後來革命力量的發展。

抗大的确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軍事學院。延安抗大紀念館負責人蘇雅琳介紹說,“邊生産邊學習,邊戰鬥邊學習”,是抗大最為明顯的辦學特色。延安抗大紀念館裡的一幅畫面就是對這一特色的诠釋:在畫面上,一隊正在行軍的抗大學員身背行裝,為了不影響學習,每個學員的行裝後還有一塊小黑闆,上邊寫着字,學員們邊行軍、邊學習,既完成了軍事任務,又學會了文化知識。

“抗大為我國軍事教育留下寶貴的财富”,西北大學馬列理論教研部教授梁星亮說,從紅軍大學到抗大,從抗大到分校,都體現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抗大之所以能成功地為中國革命培養出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關鍵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戰局相結合、黨和軍隊建設相結合。靈活多樣的辦學方式,也為新中國辦學積累了經驗。今天,中國共産黨和人民軍隊形成的優良作風,就是在大批抗大幹部的影響下形成的;中國共産黨治黨、治軍的經驗也是從抗大學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