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十三行

廣州十三行

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
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又叫“洋行”或“洋貨行”。明清時期,廣州的對外貿易全屬官營,而以牙行經紀這些事情,所以開設牙行的多半都能獲厚利,賺大洋。清初的詩人屈大均在《廣州竹枝詞》中有雲:“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三洋;五絲八絲廣段好,銀錢堆滿十三行。”足見當年十三行的興隆旺景。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分别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設立海關,粵海關設立。它名義上專管對外貿易和征收關稅事宜,實際上稅收營生都是由十三行出面主持,承接包攬的項目,其中包括代辦報關納稅,商品同購銷買賣等業務。粵海關設立通商的當年,廣州商人經營華洋貿易二者不分,開放海禁之處,并沒有設置專營外貿商行。次年四月間,兩廣總督吳興祚、廣東巡撫李士祯和粵海關監督宜爾格圖共同商議,将國内商稅和海關貿易貨稅分為住稅和行稅兩類。住稅征收對象是本省内陸交易一切落地貨物,由稅課司征收;行稅征收對象是外洋販來貨物及出海貿易貨物,由粵海關征收。為此,建立相應的兩類商行,以分别經理貿易稅饷。前者稱金絲行,後者稱洋貨行即十三行。名義上雖稱“十三”,其實并無定數。[1]
    中文名:廣州十三行 外文名: 别名:“洋貨行”、“洋行” 總部所在地:廣州 方 言:粵語

曆史發展

起始時間

自唐代以來,廣州一向是我國最重要的商港之一,而廣州十三行,在十七世紀後期至十九世紀中葉這一段期間,又是我國對外貿易中的一種特殊的組織。

關于廣州十三行起始的年代問題,沒有詳細記載的史料。過去的學者曾對這一問題進行考察,歸納起來,約有以下三種意見:

第一種亦是最早提出的意見,就是把康熙五十九年(1720)廣州洋貨商人組織公行的一年,認為是廣州十三行起始建立的年代。英國摩斯、美國亨德等西方學者主張這一說。後來梁嘉彬着《廣東十三行考》已指出此說的謬誤,認為“是年無非為十三行商始有共同組織(公行)之一年而已”。

第二種意見認為廣東十三行出現在公行成立之年以後,如日本學者稻葉岩古郎以為在乾隆二十五年以後,十三行逐漸變成了公行的代名詞。這一說顯然也是站不住腳的。

第三種意見認為廣東洋貨行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這是《廣東十三行考》的主張:“粵海設關之年(康熙二十四年)可确定已有十三行”。吳晗在介紹《廣東十三行考》所寫的書評中,基本上同意梁氏的說法。不過,他根據昭漣《嘯亭雜錄》記吳興祚的事:“奏通商舶,立十三行”。認為這是吳興祚始任兩廣總督到粵海設關之年任内時期的事,因而斷定說:“則十三行之立,當為康熙二一至二四年(1682—1685)四年間事。”

公行制度

在清代前期,廣州的行商在對外貿易活動中,依靠政府給予的特權,壟

斷了廣州整個對外貿易,形成了一個“公行”貿易制度。

公行确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最初由宜官方指定一人為為外貿經手人。此人納銀4萬兩入官,包攬了對外貿易大權。後來,各行商從自身利益出發,共同聯合組織起來,成立一個行會團體,即所謂的"公行"。據史記載,于1720年11月26日,公行衆商啜血盟誓,并訂下行規十三條:

第一條:華夷商民,同屬食毛踐土,應一體仰戴皇仁,拆圖報稱。

第二條:為使公私利益界劃清楚起見,爰立行規,共相遵守。

第三條:華夷商民一視同仁,倘夷商得買賤賣貴,則行商必緻虧折,且恐發生魚目混珠之弊,故各行商與夷商相聚一堂,共同議價貨價,其有單獨行為者應受處罰。

第四條:他處或他省商人來省與夷商交易時,本行應與之協訂貨價,俾得賣價公道,有自行訂定貨價或暗中購入貨物者罰。

第五條:貨價即經協議議妥貼之後,貨物應力求道地,有以劣貨欺瞞夷商者,應受處罰。

第六條:為防止私販起見,凡落貨夷船時均須填冊,有故意規避或手續不清者應受懲罰。

第七條:手工業品如扇、漆器、刺繡、國畫之類,得由普通商家任意經營販賣之。

第八條:瓷器有待特别鑒定者(指古瓷),任何人不得自行販賣,但賣者無論赢虧,均須以賣價百分之三十納交本行。

第九條:綠茶淨量應從實呈報,違者處罰。

第十條:自夷船卸貨及締訂裝貨合同時,均須先期交款,以後須将餘款交清,違者處罰。

第十一條:夷船欲專擇某商交易時,該商得承受此船貨物之一半,但其他一半須歸本行同仁攤分之,有獨攬全船貨物者處罰。

第十二條:行商中對于公行負責最重及擔任經費最大者,許其在外洋貿易占一全股,次者占半股,其餘則占一股之四分之一。

第十三條:頭等行,即占一全股者,凡五;二等者五;三等者六;新入公行者,應納銀一千兩作為公共開支經費,并列入三等行内。

初時,公行沒有法定的共同領袖,也沒有取得完全統一的部署,組織相當松散,時散時複。一直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廣東巡撫李湖等奏請明立科條,建議“自本年為始,洋船開載來時,仍聽夷人各投熟悉之行居住,惟帶來各物,令其各行商公同照時價銷售,所置回國貨物,亦令各行商公同照時定價代買”即是說要複設公行。兩年後,經清政府批準,公行正式恢複,從此一直延續到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前,再也沒有解散過。

曆史沿革

鴉片戰争前廣州官府特許經營對外貿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貨行、外洋行。相傳其名起于明代,這種說法,是從《粵海關志》抄襲篡改《澳門紀略》的杜撰之詞,屬訛傳。号為“十三行”,卻非固定為13家。清代嚴格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規定對外貿易僅限于廣州一口,十三行業務十分發達。為了壟斷對外貿易,廣州16 家洋行于1720 年12 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但遭到外國商人反對。次年被兩廣總督廢止。1760 年(乾隆二十五年)洋商潘振成等九家向粵海關請求成立公行,該行具有亦官亦商的職能。1770 年公行裁撤,衆商皆分行各辦。直到1782年公行制度才最後确立下來。公行對官府負有承保和繳納外洋船貨稅饷、規禮、傳達官府政令、代遞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員等義務,在清政府與外商交涉中起中間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對外貿易特權,所有進出口商貨都要經它買賣。初為牙行性質,後也自營買賣。自1820 年(嘉慶二十五年)伶丁洋面鴉片及各項商貨走私貿易興起之後,多數行家營業虧損,資金欠缺,負債很多,常有倒歇。《南京條約》規定開放五口通商,廢止十三行獨攬中國對外貿易的特權。從此,十三行遂日趨沒落。

洋貨十三行在創建時,廣東官府規定它是經營進口洋貨和出口土貨(包括廣貨、瓊貨)的中介貿易商行。最初指定洋貨十三行經營的貿易對象,實際包括外洋、本港和海南三部分内容。

為了整頓洋行制度,進一步加強對外商的直接管理,清廷于乾隆帝十年從廣州二十多家行商中選擇殷實者五家為保商,建立保商制度。保商的責任是承保外國商船到廣州貿易和納稅等事,承銷進口洋貨,采辦出口絲茶,為外商提供倉庫住房,代雇通商工役。保商對于承保的外國商船貨物因享有優先的權利,在其他分銷貨物的行商交不出進口貨稅時,必須先行墊付。凡外商有向官府交涉禀報的事,責令保商通事代為轉遞,并負責約束外商不法行為。盡管外商對保商制度表示不滿,但清廷一直加以維護。行商和外商利益一緻時,就互相勾結;利益矛盾時,就互相欺騙敲詐,釀成種種糾紛。有的行商在封建官府和外商之間投機取巧,獲利緻富;但大多數行商則在封建官府和外商夾擊下,招緻破産。

乾隆帝十八年(1753),業務曾一分為二,專營外洋各國來廣州貿易的叫外洋行,經營出海貿易的稱為海南行。自二十五年起,外洋行不再兼辦本港貿易的事務,另由幾家行商專營暹羅(今泰王國)貢使及其商民貿易稅饷事宜,稱為本港行;而海南行又改稱福潮行,經營包括廣東潮州及福建商民往來買賣稅務。這時來到廣州海口商船漸多,貿易發展,各行口商人資本稍厚者經辦外洋貨稅,其次者辦本港船隻貨稅,又次者辦福潮船隻貨稅。六十年,本港行因其中個别商人倒賬破産而被官府革除,其業務劃歸外洋行,每年推舉兩家來輪流辦理。

嘉慶帝五年(1800)以後,在廣州經營貿易的商行,按業務範圍劃分隻有外洋行和福潮行。前者仍稱洋貨行或十三行。專設經理廣州外貿稅饷事務的洋貨十三行,是清廷實行嚴格管理外貿政策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防止中外商民自由交往。它由封建官府勢力“招商承充”并加以扶植,成為對外貿易的代理人,具有官商的社會身份,也是清代重要的商人資本集團。

廣州十三行建立有同業商人行會組織,即所謂“洋行會館”(公行)。公行議定行規,表面是為約束不法行為,扶持對外貿易,實際上卻增加了不少禁約。它對貨物實施公行壟斷,以便按照行會的利益自行調整價格。英商為打破公行壟斷,通常用收買個别行商、賄賂官府的手段,使公行難以持久,如乾隆帝二十五年廣州公行正式奉準成立,到三十六年即被解散。此外,公行存在期間,在行商之間及行商和散商之間,又為争奪商業利潤互相傾軋,外商得以乘機在進出口貨價和交易量上利用矛盾,遂造成公行的虧損和債務;公行制度下的行商,因對行欠債務負有連帶責任,故不斷出現倒閉。乾隆帝四十七年公行再度恢複,并開始設立利用行傭積累起來的公所基金,用以清償行商的拖欠、罰款等,以維護公行的穩定。重建後的公行,延續了近六十年。鴉片戰争以後,《南京條約》規定,廢除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公行制度,允許英國商人在各口岸任意與華商交易。道光帝二十三年七月初一 (1843年7月27日),廣州開放通商,一些十三行行商仍舊營業。他們曾經對新定的自由通商進行種種抵制,力圖保住昔日的獨占地位,但未能如願。鹹豐帝六年(1856),十三行毀于廣州西關大火。

清朝政策

清朝以後我國實行閉關鎖國的對外政策。

影響:對外國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是中國看不到世界的發展變化,逐漸在世界上落伍了。

原因:封建自給自足的經濟占統治地位;自明朝中後期始,中國遭受外國侵略;封建統治出現危機。

商人分類

根據經營商業的項目,明清時期的廣東商人可分為牙商、鹽商、鐵商、米商、糖商、絲綢商、陶瓷商、煙草商、典當商、布商、藥商等,其中以牙商最為著名。

所謂牙商,本來是指在城市和鄉村的市場中為買賣雙方說合交易,并從中抽取傭金的居間商人,亦稱牙人。明清時,随着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牙商人數大大增加,形成了一個專門的行當,稱為牙行。清代著名的廣東十三行,就是指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除了做生意之外,十三行還要與來華洋商打交道,從貨物買賣到日常起居,事無巨細,都必須通過十三行。不過,這裡的牙行數目并不固定,時有增減。

福建商人

翻開中國貿易史,太平路曾經是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的龍口地。十三行的潘、伍、盧、葉四大行商,其家産總和比當時的國庫收入還要多,是貨真價實的“富可敵國”。廣州不僅對海外商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對國内商人也有巨大的吸引力,仿佛這片土地特别适合經商。十三行的行商,不少就是從福建移居來的。他們在家鄉不過是碌碌庸流而已,但一到廣東便如飛龍在天、魚躍大海,成就了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廣州,永遠是天下英雄創業的最好平台。

不過,當時卻誰也不認為這是“英雄創業”,反倒覺得臉上無光,既怕朝廷追究,也怕累及後人,所以和洋商打交道的十三行商人,都不願意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實名字,不是改名換姓,就是沿用父親的名字,或者兄弟幾人共用一個名字,像梁綸樞改名梁承禧,伍秉鑒在史書上也有好幾個名字。

葉上林祖籍福建漳州诏安,經營義成行,與潘有度、盧觀恒、伍秉鑒号稱“廣州四大富豪”。在泮塘築有葉家别墅花園,是唯一成功退休的洋行行主。

伍秉鑒祖籍福建泉州,自從經營怡和行後,憑着長袖善舞的經商天才,第二年怡和行便位居行商第三,五年後躍居第二,再過兩年雄踞總商地位,真是如日中天,不可一世,創造了一個驚世駭俗的金錢神話。

伍秉鑒擁資超過2600萬銀元,不但在國内擁有數量驚人的地産、房産、茶山、店鋪和千萬家财,還在美國投資鐵路、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同時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最大債權人。有一位美國商人欠了他7.2萬元銀票,滞留廣州無法回國。伍秉鑒聽說後,滿不在乎地把欠條撕碎,說賬已結清了,你高興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2001年,《華爾街日報》發行專輯,統計上個一千年世界上最富有的50個人,伍秉鑒名列其中。

這些億萬富翁之所以在曆史上留下重墨濃彩的一筆,并非他們個人有什麼特别值得頌揚的美德善行,而是因為他們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多種文化價值的沖突與糾纏之間,得以自成段落,俨然一派。清鹹豐六年(1856)一場大火,把十三行付之一炬,結束了它長達一百多年壟斷中國對外貿易的顯赫曆史。世事變幻無常,見幾家貧了又富,見幾家富了還貧。

牙行

潘振承——十三行行商首領

1.伍秉鑒的怡和行,商名浩官,

2.盧繼光的廣利行,商名茂官,

3.潘紹光的同孚行,商名正官,

4.謝有仁的東興行,商名鳌官,

5.梁亟禧的天寶行,商名經官,

6.嚴啟昌的興泰行,商名孫青,

7.潘文濤的中和行,商名明官,

8.馬佐良的順泰行,商名秀官,

9.潘文海的仁和行,商名海官,

10.吳天垣的同順行,商名爽官

11.易元昌的學泰行,商名昆官,

12.羅福泰的東昌行,商名林官,

13.容有光的安昌行,商名達官。

潘振承

潘啟又叫潘振承,字遜賢,号文岩,于清康熙

五十三年(1714年)生在福建漳州栖栅社(今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白礁村潘厝社),于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卒在廣州,後被葬在故裡文圃山下(今漳州台商投資區角美鎮燦坤工業園區)。

其父潘鄉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家庭較為貧苦。潘啟是潘鄉五個兒子中的老大,也是廣州十三行的商總(即行商首領)、十八世紀世界首富。

商幫形成

廣東擁有優越的人文地理環境,商品性農業發展蓬勃,明清時期,朝廷對廣東實行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廣東商人從此崛起,并稱雄海内外商界。

此外,廣東商幫的形成,還與廣東悠久的商業傳統,和濃烈的商品意識有密切的聯系。自秦漢以來,廣東就一直是對外貿易的重鎮。千年的商業沉積,孕育了廣東人強烈的經商意識,促使了廣東商人在明清時期的發展。明清時期的廣東商人辛勤的經營,為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輝煌的外貿之路

平定西域德勝圖

平定西域戰圖由郎世甯向乾隆皇帝建議送往法國制成銅版畫。廣州十三行承擔與法國東印度公司簽訂合同。

特殊藝術

由于當時廣州對外貿易的鼎盛,産生了一些特殊的藝術品——外銷畫(見《大英圖書館特藏中國清代外銷畫精華》)及外銷瓷器(詳見廣彩)。是為迎合外國人口味而作的畫,制的瓷器。也誕生了一批外銷畫家,如,林呱(見呱五十二歲自畫像)

。這些藝術品都記錄着當時廣州十三行的輝煌。

茶葉絲綢

17世紀茶葉與阿拉伯咖啡同時進入英國。茶葉以禮品贈與英女王。英國家庭每年用1/10的收入購入茶葉。中國與英國東印度公司交易總量的92%為茶葉。在廣州也逐步形成了茶葉商業的交易網。絲綢也是受外國人喜愛的商品,當時流行“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的童謠。

魏源對白銀研究統計,近代以前中國白銀60%-70%都是海外貿易得來。

鷹洋

鷹洋18世紀到19世紀,墨西哥鑄造的8裡亞爾的銀币大量流傳到印度、日本,主要是中國市場等遠東國家。

走向衰落

欠債風波

在“一口通商”的時代(1757年起),為滿足皇帝對西洋奢侈品的很大的需求十三行的商人經常自掏腰包,苦不堪言。此外,他們還經常接到名目繁多的“捐款”。最讓十三行商人難以忍受的是,朝廷在債務問題上采取雙重标準。若是外商欠行商的債務,朝廷不聞不問;若是行商欠外商的債務,朝廷首先對行商抄家入官,用來還外債,倘若資不抵債,則要公行全體成員負擔債務,維持天朝體面。

1780年時有八家行商,其中有四家欠了107萬銀元,但高利貸利滾利變成380萬。要面子的乾隆皇帝不爽了:你們這些人怎麼能欠外國人錢,我們堂堂中華怎麼能欠外國人錢呢?桌子一拍,好,欠380萬,好,還給人家760萬,加倍地還,因為你借錢就是不對的。可誰還呢?乾隆皇帝想了半天,好,就由剩下的行商來還,分十年把760萬還了,所以這四家行商的欠債到最後由其他的行商來還。同時,這四家行商全部抄家,充軍伊犁。清朝政府就是這麼對行商的。

英國政府是怎麼培養東印度公司的?要什麼給什麼,以東印度公司為前導,炮艦為後盾。清政府如何對待行商呢?層層壓榨!而且從乾隆開始,還形成了保甲制度,生怕外國人在借錢給中國人後受委屈。如果對雙方都設限還好,可是隻對中國人設限。外國人向中國人借錢,沒關系。如果跑了呢?無所謂,跑了就跑了呗。

1814年,終于有一場官司出來了。十三行中有個麗泉行,其商人名叫潘長耀。他在1814年竟然去美國最高法院控告紐約以及費城的外國商人——向他借了錢不還。我們中國的皇帝自然不管,于是他跑到美國打官司,不但打官司,在1815年還寫了信給當時的美國總統麥迪遜,說好好管轄你的商人,不可欠錢不還。可惜美國總統沒有乾隆皇帝那樣的心态,他就裝作不知道。潘長耀寫的信還是中文、英文、葡萄牙文三種語言的信——這些行商的外文還是不錯的。信留存在美國博物館,華盛頓的美國國家檔案館。1814年他開始告,十年後麗泉行倒閉了錢還沒拿到。美國的司法制度從某種層面上來講,還是稍微有一點公平性的,欠債要還錢。但問題在哪裡呢?徒有法律,欠缺執行力。10年之後,麗泉行倒閉了錢還沒拿到,盡管已經判出勝負。這就是我們行商可憐的處境。

曆次火災

從廣州十三行的形成至逐步消亡的二百多年間,廣州十三洋行先後發生過多次大火。火勢迅猛。1822年,十三行附近一家餅店失火,波及十三行,大火連續燒了兩日,夷館、洋行多間被燒毀,損失慘重。

據後統計,11家洋行未被燒的隻有5家。外商的貨物全部燒毀,所有行商房屋貨棧變成了灰燼,牽連附近的房屋店鋪千餘家。第二次大火是鴉片戰争之後,100多名英軍士兵在洋行前中國人開的水果店搶水果吃,還用刀将店主劃傷,激起了廣州民衆的憤慨。半夜,廣州民衆火燒英國商館,廣州清政府官兵前往救火,被群衆擲來的密集石頭阻截,使之不能前進。大火一直燒到第二天才熄滅。

第三次大火是第二次鴉片戰争期間,駐紮在十三行地區的英軍,為阻止中國軍民對外國商館的襲擊,拆毀了十三行地區周圍大片民居,留下一片空地以防止中國軍民的偷襲。12月14日深夜,痛恨侵略者的廣州民衆從被拆毀的鋪屋殘址上點火,火勢舜間即蔓延至十三行外國商館區。15日淩晨燒及美法商館,下午2時延至英國商館,到下午5時,十三行地區除一棟房子幸存外,全部化為灰燼。據當時南海知縣華延傑在《觸藩始末》一書描寫:“夜間遙望火光,五顔六色,光芒閃耀,據說是珠寶燒烈所至。”英軍失去據點,被迫撤回泊于珠江上的軍艦。十三行商館區從此結束了它的曆史。

1915年7月13日,正當廣州遭受水災之時,十三行一帶不慎失火,禍及專售火油、火柴等的同興街。油箱爆炸,油浮水面,火随油流。火勢更借珠江上首尾連結的船艇蔓延至河南大基頭,珠江兩岸頓成火海。同時因街道水深數尺,難以施救,大火持續兩天兩夜,25條大小街道盡成火場,燒毀商号、住戶2000多家,造成重大生命财産損失。

要求“租借”位于十三行商館區殘址西面的沙面重建新的商館區。

廣州十三行與鴉片

廣州十三行的興衰同時也見證了清帝國的輝煌與衰敗。洋人不滿清政府由十三行壟斷的中介貿易地位(詳見《南京條約》),而清政府則認為鴉片的大量流入與十三行狼狽為奸脫不了幹系。

嘉慶末年至道光初年,伍秉鑒包庇外商走私鴉片,曾遭到林則徐多次訓斥,1817年,一艘由怡和行擔保的美國商船被官府查獲走私鴉片,伍秉鑒被迫交出罰銀16萬兩。林則徐封鎖商館,斷絕糧、水等供應,伍秉鑒供應給外國人食品和飲水。

英國取消了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對華貿易壟斷權利,自由商人使中英貿易摩擦激化,最終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争。

相關紀錄片

2011年由CCTV記錄頻道首播的專題片《帝國商行》向人們展現了中國曆史上的“廣州十三行”,這個已逐漸不為今人所知,被人們遺忘的商人群體,曾經營了大清王朝全盛時期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一度在中國中西貿易的舞台上非常活躍,該片重現了“廣州十三行”在清朝中後期,由極盛轉向衰落的過程。

簡介

廣州十三行是清代專做對外貿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專營對外貿易的壟斷機構。又叫“洋行”或“洋貨行”。明清時期, 廣州的對外貿易全屬官營,而以牙行經紀這些事情,所以開設牙行的多半都能獲厚利,賺大洋。清初的詩人屈大均在《廣州竹枝詞》中有雲:“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三洋;五絲八絲廣段好,銀錢堆滿十三行。”足見當年十三行的興隆旺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分别在廣東、福建、浙江和江南四省設立海關,粵海關設立。它名義上專管對外貿易和征收關稅事宜,實際上稅收營生都是由十三行出面主持,承接包攬的項目,其中包括代辦報關納稅,商品同購銷買賣等業務。粵海關設立通商的當年,廣州商人經營華洋貿易二者不分,開放海禁之處,并沒有設置專營外貿商行。次年四月間,兩廣總督吳興祚、廣東巡撫李士祯和粵海關監督宜爾格圖共同商議,将國内商稅和海關貿易貨稅分為住稅和行稅兩類。住稅征收對象是本省内陸交易一切落地貨物,由稅課司征收;行稅征收對象是外洋販來貨物及出海貿易貨物,由粵海關征收。為此,建立相應的兩類商行,以分别經理貿易稅饷。前者稱金絲行,後者稱洋貨行即十三行。名義上雖稱“十三”, 其實并無定數。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一道聖旨,廣州成為全國唯一海上對外貿易口岸,史稱“一口通商”,經十三行進出口的貿易額節節增長,日子一長,十三行就逐漸演變為一個特殊組織,享有了壟斷對外貿易的特權,在這些特權買辦中,又尤其以商家潘、盧、伍、葉四族豪門獲利最多,所以由此發展成為廣州四家最大的買辦階級。而廣州也成為清代對外貿易中心。據清宮檔案記載,1754年,洋船到港27艘,稅銀僅52萬兩。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稅銀達到110萬兩。到鴉片戰争前,洋船多達年200艘,稅銀突破180萬兩。十三行被稱作是清政府财源滾滾的“天子南庫”。1850年,廣州在世界城市經濟十強中名列第四;1875年仍列第七。

批發商圈

概況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

:位于廣州市荔灣區十三行

路,熟悉的人一般簡稱為“十三行”。如今的十三行仍然是一個服裝批發中心。批發零售均可,以十三行路為中心,故衣街、十三行豆欄上街、和平東路服裝商場環繞成的物流商業圈,已成為廣州曆史最長的服裝批發集散地。這裡每天進出貨物數千噸,人流量達數十萬人次,商業輻射全國各地、俄羅斯以及東南亞地區。

廣州十三行商圈主要由新中國大廈和紅遍天大廈構成。“新中國”的一樓到三樓的零售批發商鋪每天早上六點半就開門做生意,四樓以上的大戶則八點開門。“紅遍天”一二樓也是零售批發兼做的商鋪,一般也在早上六點半開門,三樓以上的寫字樓生意較穩定,主要是向全國的批發大戶承接“打包”生意,很少做零售,大多在七點半後才開門。

廣州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的定位:中低檔服裝批發為主,其中新中國大廈寫字樓的服裝中高檔,批發檔口以中檔為多。紅遍天服裝批發市場,豆欄街等周邊批發市場多以低檔為主。

市場現狀

每年八九月,都是十三行最旺的時段,一到換季,全國各地的服裝批發商都到這裡拿衣服,秋冬服裝如今也已挂滿了大小檔口。從皮衣、針織、毛衣、套裝、襯衣、牛仔系列等應有盡有,琳琅滿目。在“新中國”和“紅遍天”兩座大廈間有條長約400米左右的路段,全部堆滿了如山的貨物,都是用編織袋或紙皮箱打包好的貨物,等待發貨。在“紅遍天”和“新中國”大廈之間有一排寫着全國各地城市名字的發貨點,堪比省汽車站的發車處,分有省内、上海、杭州、山東、北京、石家莊、内蒙古等多個方向,還分空運和陸運等不同運輸方式。在這個發貨點附近,還形成了“紅遍天”貨運配載城等物流中心,專門做服裝批發生意。

十三行以賣20~30元的貨色為主,在全世界的中國制造裡面,凡是能用七八十元人民币買到的衣服,幾乎都能在這裡找到。時裝雜志裡最興的藍色,已經取代了曾經大熱的白襯衣在十三行全面開花,每個檔口都有一兩件“克萊因藍”或“姣婆藍”坐鎮;當北京動物園廉價時裝街的批發商紛紛挂出了平價的窩釘系列,京滬甚至韓國首爾街頭出現“窩釘黨”和“藍衣黨”時,制作出這些流行款式的廣州人還在奮戰35度高溫。

十三行每天對外發貨達三四千噸,隻要兩三天時間就能提供最新貨色,一萬多名時裝從業者正日夜為全世界草根衣櫥換季而奮戰。

地理位置

地址:廣州市十三行路

廣州市内交通線路:乘31、38、61、102、106、103、128、134、186、202、209、217、239、251、288、521、541、556、823至“人民南路站”下車~·走約350米到十三行

地鐵線路:直達的地鐵口文化公園站。如果想通過地鐵到達十三行的外地朋友,最快的路徑是:

1.由廣州火車站搭地鐵二号線到“海珠廣場”站,走路15分鐘可到十三行路街口;

2.或者到地鐵二号線“公園前”站下車,轉搭102号電車巴士到“文化公園”站下車即到。

3.現已開通地鐵六号線,可轉地鐵坐至文化公園站,下車步行數分鐘即到。

舊城改造

灣區人口老化嚴重、南北發展不平衡。在此情況下,區政府在“十二五”

期間将重點落實統領舊城改造的“十三行商圈”戰略思路。據介紹,十三行商圈策略規劃編制工作已完成;廣州文化公園已下放區政府管理,

十三行曆史博物館正抓緊籌建;上下九———十三行嶺南商貿文化旅遊體驗區被列入廣州市戰略性發展平台。

未來荔灣區将形成南有白鵝潭、北有十三行的發展格局。十三行的改造成功與否,關系着整個老城的命運。該地區不少房子

已經殘破不堪,直接危及到住戶生命安全;同時,

大量批發市場占用了過多的道路以及其它社會資源,阻礙了舊城進一步發展。因此,盡管舊城改造困難可想而知,但十三行商圈必須從規劃進入實施,

這是老城複興的最好機會。

重在惠民

十三行地區以向2萬個低收入家庭和農民工家庭免費派發文化惠民卡。這些市民可以憑卡在特定文化場所參觀古迹以及觀看電影、戲曲等文化演出。但十三行地區文化設施少,一直是文化活動的最大瓶頸。在未來的五年内,十三行地區将加大政府購買文化服務的力度。

向西看

在過去的五年,城市中軸東移被一次次提起。從現在算起的五年,土地資源緊缺,“包袱”卻又非常重的十三行地區,會有怎麼樣的未來?

未來十三行地區要“向西看”。投資商對地域特性劃分非常清晰,十三行地區要發展,就必須有吸引人的特質。正如廣州的“教育、醫療、文化”在全省的位置無法取代,十三行地區将承接這份“家底”,在廣佛同城的背景下“向西輻射”,争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上一篇:有機大米

下一篇:輕鋼結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