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蔓子

巴蔓子

巴國将軍
巴蔓子為古巴國忠州(今重慶市忠縣)人,是東周末期(約戰國中期)的巴國将軍。約公元前4世紀,巴國朐忍(今萬州一帶)發生内亂,時巴國國力衰弱,國君受到叛亂勢力脅迫,百姓被殘害。巴國将軍蔓子遂以許諾酬謝楚國三城為代價,借楚兵平息内亂。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認為國家不可分裂,身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諾是為無信,割掉國土是為不忠,蔓子告曰“将吾頭往謝之,城不可得也。”于是自刎,以授楚使。巴蔓子以頭留城、忠信兩全的故事,在巴渝大地傳頌。[1]
  • 本名:
  • 别名:蔓子
  • 字:
  • 号:
  • 所處時代:東周末期(戰國中期)
  • 民族族群:
  • 出生地:巴國忠州(今重慶忠縣)
  • 主要作品:
  • 主要成就:平内亂、為國捐軀
  • 中文名:巴蔓子
  • 國籍:古代巴國(今中國重慶市)
  • 職業:将軍
  • 信仰:愛國主義

人物簡介

巴民族之魂——巴蔓子将軍。

周武王讨殷商,伐纣王時,“實得巴蜀之師”(《尚書》);“巴師勇銳,歌舞(戰陣)以淩(壓倒)殷人”。周天子立國,建周朝,封姬姓子弟為巴國君王,統巴人之地,建都江州(今重慶),為當時“南土諸侯王國之首”。

經春秋、戰國,巴國出現了一位代表一方的英雄——巴蔓子将軍。巴蔓子時期巴國内亂,國君遭受脅迫。蔓子将軍曾向楚國國君求援,并許巴國三座城池為酬。内亂平息,楚國使臣來求踐約。他委婉、慷慨作答:“許諾,為大丈夫之言。然,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吾甯可一死,以謝食言之罪。”言畢,自刎,滿座大驚。

使臣無奈,捧蔓子将軍頭顱歸。楚王唏噓:“如得此忠臣,又何需幾座城池。”遂以上卿之禮葬其頭顱;巴舉國悲痛,于國都厚葬巴蔓子将軍無頭之遺體。

常璩對巴蔓子的壯烈行為深為敬佩,評價說:“若蔓子之忠烈,範目之果毅,風淳俗厚,世挺名将,斯乃江、漢之含靈,山嶽之精爽乎!”。

時代背景

常璩《華陽國志·巴志》中對巴與楚的關系也有較多的記述。從春秋時期開始,巴與楚雖是長江中上遊地區相鄰的兩個大國,而在中原各諸侯國的眼中,仍視為蠻夷之國,所以巴與楚常常結成同盟,以維持各自的地位和利益。譬如楚與巴曾聯合讨伐位于河南南陽一帶的申國,在魯文公十六年又聯手滅掉了位于鄂西(今湖北竹山一帶)的庸國。聯盟帶來的好處,是使雙方都獲得了壯大。

但巴與楚又經常發生矛盾,甚至相互打仗。譬如雙方出兵伐申時,楚文王使巴軍驚駭,而導緻了巴與楚關系的破裂。《左傳》與《華陽國志》都記載了此事,究竟是什麼原因則沒有詳說,總之巴人非常生氣,轉而出兵伐楚,在津地(今湖北江陵一帶)将楚軍打得大敗,楚文王也因此而病死了。這是魯莊公十八年(公元前676年)發生的事件,到了魯哀公十八年(公元前477年),巴人又再次伐楚,包圍了楚國的鄾邑(今湖北襄陽附近),這次巴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楚國派出了三位能幹的将領,擊敗了巴軍。這是巴、楚之間兩次比較大的戰役,其他各種小型摩擦可能就更多了。

打仗要消耗國力,對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最明智的做法仍是以和為貴。戰國時期巴與楚曾采用聯姻的方式,來改善兩國的關系。《華陽國志·巴志》說“周之季世,巴國有亂,将軍有蔓子請師于楚,許以三城。楚王救巴”。從史料上推測當時巴國可能發生了動亂,或遭到了蜀國的攻伐(當時巴國與蜀國常為争奪鹽井而相互征戰),巴國将軍巴蔓子不得已才向楚國求救。因為兩國王室通婚,加上有獲得三城的巨大誘惑,所以楚王立即派兵援助,很快就平息了巴國的動亂。接下來楚王便要求巴蔓子兌現諾言,割讓三城。巴蔓子是巴國的忠勇之臣,當然不會将巴國的領土拱手送給楚王,于是自刎以謝楚使。

巴蔓子的故事在後世曾廣為流傳。《宋本方輿勝覽》卷六一就轉載了《華陽國志》中關于巴蔓子事迹的記述,說施州(今湖北恩施)迄今仍有巴蔓子廟,又說巴人“士頗尚氣”,便顯示了“有巴蔓子代節死義之遺風”的緣故。《大明一統志》卷六九也轉引了巴蔓子的事迹,卷六六說楚“葬其頭于荊門山之陽”,巴國葬其身于施州清江縣都亭山。《蜀中名勝志》卷十九也記述說,忠州附近有蔓子冢,又說“巴王廟在州東一裡,神即蔓子将軍也”。此外,傳說重慶通遠門内亦有巴蔓子墓。這些都說明了常璩《華陽國志》記述的巴蔓子故事,所産生的長遠而廣泛的影響。

相傳事迹

相傳戰國中期,巴國走向了衰落,一些貴族趁機向巴王室索取政治經濟利益,以至發動了武裝叛亂,人民遭受了深重災難。駐守在巴國東部邊境的巴蔓子将軍決定趕回國都江州(今重慶市渝中區)平亂,但他掌握的兵力卻不足以戰勝貴族武裝,巴蔓子決定向東邊的楚國借兵。在楚國郢都,巴蔓子向楚王說明了來意,懇請楚王出兵。楚王答應出兵,但卻提出了一個條件,要巴蔓子割讓他駐守的三座城池,同時要他把兒子送到楚國當人質。楚王說:“他什麼時候來,你什麼時候把軍隊帶走。你看怎麼樣?”

以人質作抵押,在戰國時代也是一種外交慣例,目的是取得誠信。但那樣一來,時間被耽擱了,巴國的内亂恐怕已經不可收拾,借兵就失去了意義。巴蔓子一下急了,對楚王說:“不行!楚王如果懷疑我的誠信,這個兵不借也罷!你如果還相信我,今天就讓我把軍隊帶回去。到時候你拿不到三座城,我把腦殼砍給你!我巴蔓子從來說話算話!”楚王見一向耿直的巴蔓子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不好再說什麼,答應立即出兵。

巴蔓子帶着楚軍趕回江州,很快打垮了貴族叛亂武裝,恢複了國内秩序。過了些日子,楚王派出使臣找到巴蔓子,要求他兌現當初的承諾,将三座城池割讓給楚國。巴蔓子對楚使說:“不錯,當初我的确答應過,但那是楚王乘我國遭遇危機強加給我的條件,我作為将軍本來就守土有責,豈能私下将三座城池割讓給外國呢。盡管如此,當初我答應了楚王,也一定要信守承諾,決不讓你這個使臣為難。城不能割,但我的頭可以割。用我之頭,充我之城,以謝楚王,這樣可以吧?”巴蔓子邊說邊抽出佩劍,一下将自己的頭割下來。奇迹在這時發生了,斷頭之後的巴蔓子仍然站立着。史籍記載的情節是,“蔓子乃自刎,以頭授楚使。”

楚國使臣沒有完成接收巴國三城的任務,隻得将巴将軍的頭顱帶回國去複命。楚王聽罷不禁深受感動,說:“假使我們楚國能得到巴蔓子這樣忠勇義氣的将軍,又何必在乎那幾座城池呢!”于是下令以上卿之禮埋葬了巴将軍的頭顱。巴國也為将軍舉行了國葬,其無頭之軀埋葬在國都江州,任後人緬懷憑吊。

民間傳說中的巴蔓子将軍,既是忠勇愛國精神的化身,也是中國西南地區人民重義氣,講誠信,護國愛民,舍生取義傳統道德風尚的人格代表。相傳三國時代,巴郡守将嚴顔被蜀将張飛打敗,張飛要他投降,嚴顔就說:“巴國自古以來隻有砍頭的将軍,沒有投降的将軍。”這讓張飛深受感動,于是義釋嚴顔。嚴顔所說的砍頭将軍就是巴蔓子。此後,巴将軍傳說一直在巴地經久不衰,其傳承脈絡如下:最早起源于戰國時代,最初以民間口頭文學方式流傳。公元4世紀東晉常璩所撰《華陽國志》将巴将軍傳說收入正史,成為該傳說最早的文字記錄。

明代曹學全所撰《蜀中名勝記》記載“郡學後蓮花壩(今渝中區七星崗蓮花池街),有石麟石虎,相傳為古時巴君冢。”清雍正、乾隆、道光年間,巴郡官民多次“修立墓表”、“砌以石”、“行春秋至祭”,明确祭祀巴蔓子将軍。清代《巴縣志》及民國《巴縣志》均記載蓮花池為巴蔓子将軍墓地。

民國十一年(1922年)川軍第一軍軍長兼川東邊防督辦但懋辛主持修成墓園并立碑“東周巴将軍蔓子墓”,此墓保留至今,渝中區民間稱為将軍墳。以此為據的巴将軍傳說也成為重慶民間故事的精華段落。

詩人贊曰

穹窿哉,蔓子墓,渝城颠,石封固。

多少王侯将相陵寝穴樵兒,獨此屹立兩江虹勢迥盤護。

頭斷頭部斷,萬古須眉宛然見。城許城還存,年年春草青墓門。

君不見背弱主,降強主,斷主之頭獻其土。又不見明奉君,暗通鄰,求和割地榮其身。惜哉不識蔓子墳。

(清 王爾鑒《巴蔓子墓》)

現狀

2005年2月17日的重慶媒體上這樣寫道: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中,身首異處,而能由兩國交戰以“上卿”或“諸侯”之禮為舉哀或安葬的将軍從古至今隻有兩位,一位是三國時代的關羽,一位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巴蔓子。關羽的生平和功業,典籍記載得很清楚,演義描寫很生動,世人皆知,但巴蔓子将軍的事迹隻能從《華陽國志》中尋找到一段簡單的記載,至今仍然充滿神秘。

關羽是因誤國而被迫受死的,巴蔓子則是因為護國而主動赴死的,關羽之死讓我們看到了人性弱點,留下懊惱和惋惜;巴蔓子之死卻讓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輝穿透危急和苦難,留下的是超越家國恩怨的勇氣,是支撐我們的民族曆久不衰的智慧和胸襟……

上一篇:牟森

下一篇:蔡玉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