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豆張

崩豆張

天津傳統小吃
崩豆張是一種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傳統小吃。崩豆外形黑黃油亮猶如虎皮,膨鼓有裂紋,但不進砂,不牙碜,嚼在嘴裡脆而不硬,五香味濃郁,久嚼成漿,清香滿口,餘味綿長[1]。并含有多種營養成分。是天津的一家專門制作和銷售各種豆類幹貨小吃食品的私營企業。公司由總店和一個分店、一個加工廠共三部分組成有職工六十餘人,總店設在南市食品街。崩豆張傳統産品始源于嘉慶年間,有二百四十多年曆史。1993年被國家内貿部命名為“中華老字号”。1990年曾作為第十一界北京亞運會指定産品。
    中文名:崩豆張 外文名: 分類: 口味: 屬性:幹貨小吃食品私營企業 成就1:曾作為北京亞運會指定産品 成就2:被國家内貿部命名為中華老字号

品牌介紹

企業簡介

“崩豆張”是天津最有名的一家專門制作和銷售各種豆類幹貨小吃食品的私營企業。公司由總店和一個分店、一個加工廠共三部分組成有職工六十餘人。總店設在南市食品街,在古文化街設分店、王頂堤設加工廠。生産糊皮正香崩豆、去皮夾心崩豆、桂花酥崩豆、豌豆黃、三豆涼糕、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兒童珍珠豆、去皮麻辣豆等。分高、中、低三個檔次,共16大類76個品種。産品銷至天津、北京、武漢、南京、貴陽、杭州、合肥、大連等地,1990年作為天津市的名、特、優、新 産品,指定在亞運會期間進京展銷。

經營産品

崩豆張經營品種分上、中、下3個檔次,有近20個大類80餘個品種。主要有崩豆、扁豆果、炒黑豆、炒黑黃、炸黑黃、炒黃豆、炒青豆、豆果(10種口味)、怪味豆、糊皮、混合豆、芥末豆、開口豆、十三香、糖合青豆、糖合玉帶豆、玉帶豆、各種禮合組合等。

品牌曆史

品牌發展

崩豆張傳統産品始源于嘉慶年間,有二百四十多年的曆史。創始人張德才在宮中禦膳房供職,專職制作幹果、豆類小吃。

嘉慶年間,第二代傳人張永泰子承父業,在宮中制作出口味、色香獨特的“糊皮正香崩豆”、“灰皮素香果仁”、“七美香瓜子”等多種酥、甜、香、鹹及加餡崩豆七十餘種,由此得名“崩豆張”。

第三代傳人張相把原屬于宮中的小吃帶入民間,相繼在天津南市、老城裡等地開設了“老德發”、“老德成”等多家店鋪。

第四代張國華老先生十二歲随父學藝,掌握了全部祖傳技能,在濱江道、教堂後兩地建廠開店,字号為“崩豆張”。

第五代張有全先生及兄弟五人在天津市政府的推薦下,在聞名于國内外的“南市食品街”創建了“崩豆張食品有限公司”。九三年被國家内貿部命名為“中華老字号”。經營品種分上、中、下3個檔次,有近20個大類80餘個品種。1990年曾作為第十一界北京亞運會指定産品

曆史沿革

老字号“崩豆張”以制作各種宮廷禦膳幹貨、豆類食品而聞名于世,淵源已久,曆經滄桑,迄今曆經五代傳人,有近200多年的曆史。

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崩豆張第一代創始人張德才在宮廷禦膳房供職,以擅長制作各種幹貨、豆類小食品而受到宮廷貴族賞識。

光緒年間,第二代傳人張永泰兄弟3人在其父去世後,舉家遷居天津,秉承父業,繼續制作和經營各種幹貨、豆類小食品,制作出口味色香獨特的糊皮正香崩豆、灰皮素香果仁、七美香瓜子等多種酥、甜、鹹的小食品,制作的幹貨、豆類小食品遠近聞名,深受顧客喜愛,在津門開始叫響,并且先後在老城裡、丁公祠和小藥王廟創建了“永泰成”、“永德成”兩家字号,他們繼承了父親炒制幹貨的高超技藝,把這一宮廷美味小食品傳到了天津民間。

第三代傳人張相繼承前人傳統工藝,再一次将其發揚光大,相繼在南市、大羅天開設了“老德發”、“老德成”字号,前店後廠,自産自銷祖傳豆類幹貨小食品。因其技術精湛、質量極佳、口味純正而赢得了老百姓的青睐,人送綽号“崩豆張”,從此崩豆張的字号在民間廣為流傳。

第四代傳人張國華14歲就随父學藝,在濱江道、教堂後兩地建廠開店,1949年前夕為“崩豆張”并任經理。1956年公私合營,他轉入到和平區幹果加工廠工作。在“文革”期間,“崩豆張”産品被視為“四舊”,他亦被迫辭職,崩豆張産品從此斷檔。“文革”結束後,1983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沉睡多年的張國華,為了弘揚祖國古老優秀食品文化,他又振奮精神,重操舊業,恢複了祖傳清宮風味的豆類幹貨小食品。1985年,在當時任天津市市長李瑞環的特批與關懷下,在南市食品街内設立門市。當時經營的品種有:糊皮正香崩豆、去皮甜崩豆、去皮夾心崩豆、桂花酥崩豆、豌豆黃、三豆涼糕、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兒童珍珠豆、去皮麻辣崩豆等。

1993年成立天津市崩豆張食品有限公司。20餘年勵精圖治,逐步将産品豐富為20個大類80餘個品種,形成上、中、下三個檔次的産品線結構。經過前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推陳出新,“崩豆張”這一老字号得以聲名遠播、家喻戶曉。由于制作的食品具有獨特風味,被國内外友人稱為“食品一絕”。

上一篇:雅思聽力機經

下一篇:韓語入門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