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葬

崖葬

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的葬俗
崖葬:人在崖下可見棺木,故名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也是風葬即露天葬的一種。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一種古老的葬法,包括懸棺葬和崖洞葬。人們将棺材放在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将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種圖案,銘文等等。因工程艱險,耗資大,在古代主要在貴族中盛行。
    中文名:崖葬 外文名: 别名: 概念:崖穴上安葬人的遺體的一種葬俗 屬于:風葬 流行地: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簡介

崖葬是自占就流行于我國一些民族地區的一種喪葬形式。這一葬俗是将死者遺體或棺具安放于人工開鑿的崖石洞穴,或者利用高崖絕壁的天然崖洞安置棺具或遺體。因此,也被稱為崖洞葬。即所謂“死不殡,置之山洞”是也。n

崖葬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長江流域的十多個省區和雲貴高原。在國外,從印度支那半島到南洋群島也有這種葬俗。西藏吉隆縣境内有崖葬習俗,說明這種葬法具有更為廣泛的分布地域。

崖葬又名懸棺葬,是中國古代廣居于南方的濮越民族的一種特殊葬俗,被認為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其葬法是利用天然岩縫或人工木樁把棺森林懸置在峭壁之上,或者将棺森林放在天然或人工鑿成的岩洞這中。懸棺葬的葬地都是選在面臨江河的絕壁高岩上,其葬具多為般棺,長度為2-3米,寬約半米多,形體似一隻般,分為頭、尾和倉三部分,頭尾翹起,倉為棺柩,安放屍體。

依淩純聲先生之說,中國大陸的崖葬主要頌于兩大區,處于東南地區的,在贛、浙、閩三省,例如武夷山和欄杆山的崖葬,約為山越、瓯越、閩越的遺迹,系屬古之百越,中國西南的崖葬,為彼等所留的遺迹。古代濮越民族的生活習性對其葬式産生了深刻的。縱觀中國崖葬的葬具,雖然樣式不少,但般形棺是早期的典型形制。從發掘情況看,東南地區的崖葬棺具的船形雖不如西南地區的顯着,但都是用圓筒森林半開刳成,整個棺具極似獨木舟,這也是船的一種,是舟的原始型。古濮越人生前善于用舟,死後以船為棺安葬,乃自然之事。

類似情況,在南太平洋的薩摩亞人和越諾人中也有。由于他們為海島人家,非船不能生,而以死者生前使用的船作為葬具。因此船形之棺,應是肇始于獨木舟。

那麼,以舟代棺與古濮越人的靈魂信仰有何關系呢?其實,他們是把船作為其靈魂歸宿的載體。以船為棺是濮越人靈魂信仰的産物。在他們看來,同他們密切相關的船隻,會把他們的靈魂載回故鄉,或駛向另一美滿的世界去。四川船棺有的棺内還有木棺,船棺起着椁的作用。既有函盛屍體,還要外套船棺,這就有力地說明船棺除了具有一般棺的作用外,古濮越人還賦予了其載運靈魂的功能。

送亡魂到一個适當的處所,不讓它與活人糾纏,與活人搗亂,最好的辦法是把亡魂引到祖先那裡去。古濮越人以舟代棺将靈魂送至祖先的出處的看法,可與古代南方民族的“魂舟”習俗互為印證。魂舟和崖葬皆以舟船作為死者返回老祖宗那裡去的工具,所不同處,魂舟運載的為靈魂,由飛鳥為其'導航';崖葬則是直接将屍體送到懸崖峭壁的岩洞裡。可以這樣認為,船棺是魂舟更為古老的一種形式。

崖葬曆史

崖葬習俗早在中國古代濮、越、巴、僚、漢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臨海水土志》對崖葬已有記載。我國目前已發現有殷商、戰國、兩漢、南北朝、唐、宋、元時期的懸棺。以四川地區為多,蜀地人以為死人的靈魂升天可為仙,入地則成鬼,故以崖葬為高尚。

北方人和漢人有少數地區使用崖葬。比如,漢代中山靖王與山東曲阜魯王的墓葬方式就是崖葬,衆多的崖穴是由人工開鑿而成,規模宏大,俨然地下宮殿。

崖葬分布

中國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區,貴州,廣西山區、西江流域,湖南、貴州和四川接壤處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東南的長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雲南的烏蒙山區北麓至金沙江邊,台灣各島嶼。據碳14測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約當于春秋、戰國時期。

及至近代,部分壯族、布依族、苗族、瑤族、仡佬族,以及現在貴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灣蘭嶼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崖葬類型

崖葬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

①将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稱崖洞葬;②将葬具放入山崖層理罅隙的稱崖墩葬;

③将葬具放置在開鑿的山崖窟龛中的稱崖窟葬;

④在懸崖上鑿孔釘木樁擱置葬具的稱懸棺葬。

葬制

崖葬的葬制分一次葬和二次葬兩種。

葬具

葬具有多種:葬屍多用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葬骨或骨灰多用小匣、小函和陶甕。一些崖葬處還伴有崖畫、享堂或木偶。崖葬的葬所,有的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數十葬具。同一處的若幹葬具有的是同族或合寨擇期舉行儀式後同時葬入的,有的則是陸續葬入的,待葬滿一穴後再另擇它處。

越南、泰國、印度和緬甸交界處,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的琉球群島及美拉尼西亞群島和波利尼西亞群島一些地方,也有崖葬習俗。

恩施州崖葬

從戰國後期直到唐宋(有的地方甚至延續到了明代),恩施州流行着一種奇特的葬俗———崖葬。

恩施州的崖葬文化系中國南方古代少數民族的葬式之一,據有關學者考證,其族屬應為濮、僚、越,而這裡的濮、僚、越與巴文化和土家文化又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崖葬大緻可分為三種:一、懸棺,是指在懸崖峭壁上釘樁擱棺匣,其詞源于梁陳間顧野王“地仙之宅,半崖有懸棺數千”一語。恩施州的懸棺除了在懸崖上釘樁橫擱棺以外,也有将棺木置于崖墩的,以巴東的龍船懸棺遺迹最為典型。二、岩罅:又稱崖葬,即利用自然岩罅放置棺木。恩施州的岩罅葬在巴東、建始、恩施、宣恩、來鳳、鹹豐等縣市均有發現,單是鹹豐縣境内就已發現這類俗稱為“箱子崖”、“櫃子崖”、“仙人崖”的岩罅葬遺迹達七處之多,均是以自然崖壁上的洞穴為藏柩之所。三、岩椁墓:即人工“在石岩上穿鑿洞穴作為墓室”。

恩施州的岩椁墓主要分布于建始與利川境内,僅在利川齊嶽山以西地區就發現此類岩椁墓遺迹十餘處,均是在紅砂岩上人工開鑿洞室作為藏柩之所,以利川七孔子岩椁墓群最為典型。懸棺葬的葬具多為整木挖成,有船形棺、槽式棺、盆形棺、屋形棺、鬥形棺、箱式棺等。恩施州崖葬多為二次葬,其中有單人葬,也有群葬,群葬多為先後幾次葬入。

崖葬恩施州境内的崖葬除巴東與長江有聯系以外,主要分布在清江、酉水、唐崖河、建南河等水系裡。崖葬墓的風格特點以及埋葬的時間都與三峽有很大差别,屬晚于三峽地區的崖葬墓。目前恩施州境内已調查的崖葬墓共38處,其中自然洞隙的有21處,人工鑿成的洞隙17處。而在清江水布垭嫣家坪考古工地發掘的岩屋頂崖葬是恩施州境内最早的巴人家族群葬的崖葬遺址,時間大概在西周晚期,從出土的随葬品看,大多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1992年8月30日恩施州博物館在來鳳縣卯洞的仙人洞崖葬搶救性發掘中,考古隊員冒着極大的危險進入洞内,懸棺葬全部集中在洞口。

洞口高約30米,寬約15米,洞深200多米。洞頂落下的巨大石頭在洞口形成了一個高台,人們在台上以大木柱為梁,上面鋪着木闆而建成的“仙人居”,“仙人居”上面放置大小棺木十餘具,棺木分三種類型,即船形棺、槽式棺和箱式棺。在一完整的箱式棺内發現有一人頭骨及股骨,還有西蘭卡普碎片和絲織帶,根據現場觀察人骨是用西蘭卡普包裹起來,在用絲織帶捆緊後放入葬具的。在搶救性發掘中共發現随葬品130多件,時間跨越兩晉、隋、唐、宋、元幾個不同時代。按質地分有銅器、鐵器、瓷器、木器、陶器、皮革和絲織品;按用途分有兵器、漁具、樂器、文具、生活用具、生産工具等。如銅熨鬥、銅盤、鐵刀、鐵砧、鐵馬镫、柳葉形鐵劍、八耳鐵釜、陶瓷多足硯、四系瓷罐、木槳、皮革铠甲、絲織帶和西蘭卡普(土家織錦)等。

恩施州的崖葬是一種奇異的葬俗,它作為一種古文化遺存,崖葬特有的神秘色彩以及人文、曆史、考古學等方面的重大研究價值,将越來越受專家學者所關注。

産生原因

生活在福建周甯、福鼎、柘榮、屏南等地區的畲族同胞,有一個關于懸棺葬由來的傳說:上古時,畲族的始祖盤瓠王與高辛帝的三公主成親,育有三男一女,全家遷居鳳凰山狩獵務農。因盤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後兒孫們就用車輪和繩索把棺木置于鳳凰山懸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後代代沿襲,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懸棺葬習俗。畲族的“畲”字,古時寫成“輋”字,也包含了這個故事的意思:在鳳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後,用車輪把棺木懸挂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傳說,點明了古人施行懸棺葬的用意,是為了“死不落土”。那麼,這種觀念是如何産生的,其他地區和民族的懸棺葬習俗是否也受同樣的觀念支配?就筆者寡見,目前似乎還沒有人從這個角度探讨過。

相反,有人認為懸棺葬正是落土葬習俗的自然發展,具體而言,它與新石器時代的土葬墓有密切關系。當時中國的土葬墓遍及全國,包括文獻記載的懸棺葬地區和考古發現的懸棺葬地區。青海樂都柳灣馬廠類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門和齊家文化墓葬的獨木舟式棺材都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國已經出現洞室墓和獨木舟船棺的萌芽。懸棺岩洞墓的出現,實質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擡升到高岩洞的變化。

還有人認為,懸棺葬與史前原始民族實行岩居有關,是人們洞處穴居生活的反映。人們生時既然住在岩洞裡,死後當葬回原處。亦有人認為懸棺的形成實際上與戰亂和科技水平有關,并無什麼其他複雜的原因。但駁難者指出,迄今為止還沒有資料表明這種葬俗的形成是與戰亂有關。

崖葬也有人認為施行懸棺葬是“孝道”的表現或是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張鷟《朝野佥載》記載古人的崖葬習俗,“彌高者以為至孝”,以至喪家争相挂高;元代李京《雲南志略》則載土僚人死後,懸棺以“先墜為吉”。也有人認為古代越與濮及其後裔民族大多生活于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險峰、崇山峻嶺視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難以接近、難以觸及而産生神秘感,進而把它作為神靈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頂禮膜拜,所以他們便把死者的靈柩置于高山峻嶺的崖穴之間,這樣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國,更重要的是使之易于皈附于神仙天國。

如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就記有西王母宴請武夷山衆鄉親的傳說,并稱葬有懸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條為“虹橋闆”,認為衆鄉親就是從這些“虹橋闆”上跨空赴宴的。有學者便據此推測這些木條的真正用途是在于溝通道路,虹橋跨空,好讓崖洞中的靈魂自由出入,歸返天上。但亦有人否定這些看法,認為西王母是東漢以後道教中的女神,而生活于三千年以前的福建地區的古越人是不可能超越同一時期漢族社會的發展水平去崇拜道教中的“神仙天國”的;至于“圖吉”、“至孝”、“盡孝”這類涵義,當是年代較晚的懸棺葬受到漢文化影響的結果,這反映了懸棺葬包含的宗教信仰的演變,但不是它原來的觀念意識。

又有人從原始生殖崇拜觀念入手探索懸棺葬的起源。如楊軍、鄭從武在論述四川古濮人的懸棺葬時,認為這種習俗的起因,可以在僰人(居住在今宜賓地區的濮人又被稱為僰人)的傳說中得到較為正确的解釋。僰人民間傳說集《懸棺之謎》裡有則傳說雲:僰人受到病疫威脅時,祖先神母告訴他們,要逃脫病疫的死亡威脅,隻有實行岩葬。可見僰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對他們有保護作用,這是石崇拜的一種表現。而僰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面如他們傳說的那樣,是為乞求平安而把靈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面則是希望石頭能賜嗣于己,使自己的群體人丁興旺。如《太平禦覽》卷五十三記載,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于此有驗”。很明顯,僰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對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縱觀懸棺葬遺存的分布,幾乎都在臨江面水的懸崖絕壁上,表現出行懸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處”的特點,而葬具形式則以船形棺和整木挖鑿的獨木舟式棺材為主,如果再結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種情況綜合分析,懸棺葬習俗當屬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祖先崇拜觀念的反映。

這些習于水上生活并以善于造船和用船着稱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後,鬼魂雖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個世界,但并未離開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仍将與自己家人和後代長相厮守,并保佑他們繁榮興旺。所以船形棺或獨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義并不在于如有些人認為的是普渡靈魂回歸故鄉或駛向彼岸世界,而在于滿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于将棺木高置于陡崖絕壁,則是盡量避免人獸或其他因素對屍骸的傷害,這樣才能使祖先的靈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并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賜福和保佑。

崖葬類型

崖葬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

①将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稱崖洞葬;

②将葬具放入山崖層理罅隙的稱崖墩葬;

③将葬具放置在開鑿的山崖窟龛中的稱崖窟葬;

④在懸崖上鑿孔釘木樁擱置葬具的稱懸棺葬。

上一篇:第五姓

下一篇:德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