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緻遠

崔緻遠

新羅文士
崔緻遠(生卒年不詳),字孤雲,号海雲,谥号文昌。朝鮮半島新羅王京(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人。十二歲時,即唐懿宗鹹通九年(公元868年)乘船西渡入唐。初在都城長安就讀,曾遊曆洛陽。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進士及第,出任溧水縣尉,任期屆滿,被淮南節度使高骈聘為幕府,後授職幕府都統巡官。其二十八歲時,即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以“國信使”身份東歸新羅。其留唐十六年間,為人謙和恭謹,且與唐末文人詩客、幕府僚佐等交遊甚廣。[1]著有《桂苑筆耕集》。
  • 本名:崔緻遠
  • 字:孤雲
  • 号:海雲
  • 民族族群:朝鮮族
  • 出生地:京都沙梁部
  • 主要作品:《桂苑筆耕集》
  • 主要成就:韓國漢文學的開山鼻祖
  • 職業:學者,詩人
  • 别稱:崔孤雲,崔海雲
  • 出生時間:857年
  • 去世時間:不詳

人物生平

入唐

公元868年,12歲的崔緻遠辭别親人與故國,隻身西渡,随商船入唐,臨行,其父諄諄重托,嚴苛誡告:“十年不第進士,則勿謂吾兒,吾不謂有兒,往矣勤哉,無惰乃力。”崔家在當時并非顯貴,隻是一般貴族,要想振興家族,光耀門楣,及第進仕是唯一捷徑。12歲的崔緻遠由此承擔了光大整個家族的重大使命。煙波浩淼,滄海澹澹。憑欄遠眺的新羅少年,内心有着怎樣的忐忑、憧憬、孤獨、壯志淩雲,甚至對陌生前景的恐懼不安,如此各色的矛盾糾結,後人已無隻言可作佐證,無片語以供揣想。想必,唯有亘古奔流不息的大海,知道這位少年與其年齡極不相稱的繁複心思吧。

求學

大唐時期

中國大唐是當時世界範圍内最為強盛的國家。疆域廣闊,物質豐饒,文化發達,其開放與包容,澤被四海,廣納百川。貞觀元年,大唐即已對外國學生開放科舉考試,外國留學生亦可考取功名,登科及第,稱作“賓貢進士”。這一開明政策引得四方異域學子紛至沓來,入唐留學蔚為一時風氣。留學生們都在一所叫做“國子監”的大學裡學習,這也是當時頗負盛名的國際性大學。據史料記載,國子監可容納3000多學生,留學生人數衆多,尤以新羅、日本留學生居多。留學生的經費,主要由實力雄厚的大唐出資,即便是自費前來的學子,亦可獲得資助。

進入國子監學習

崔緻遠來唐的年代,已是晚唐,雖無盛唐的氣宇恢宏,然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盛世的餘蔭猶在。少年崔緻遠進入國子監學習,雖有數百名來自同一國度的同學一起學習,可排遣思鄉之苦,但激烈的競争局面,卻難遣靈魂深處的孤獨之感。公元874年,崔緻遠參加科舉考試,一舉及第。金榜題名的崔緻遠終于學有所成,可以稍稍卸下多年的重負,回報故國父老的殷殷厚望。佳訊傳至新羅慶州,崔氏家族舉族同慶。

留在大唐

登科進第的崔緻遠,沒有就此衣錦還鄉,榮歸故裡,而是選擇了繼續留在大唐發展。他的心中有着更為宏遠的人生願景和生命抱負。按大唐律法,及第兩年後通過吏部的遴選,方能獲得進仕資格。在及第與進仕之間憑空閑置出的兩年間隙,崔緻遠因留學身份的結束而失去政府的資助,由此喪失了原本就微薄的經濟來源。他開始走上文學創作道路,自謀生路,“浪迹東都,筆作飯囊”。東都即洛陽,崔緻遠在那裡度過了兩年四處遊曆,飄蕩無着的生涯。尚未在登第的峰頂留連多久,便已被生活的真實殘酷重重摔下。進也進不得,“東飄西轉路歧塵,獨策嬴骖幾苦辛”;退亦退不得,“不是不知歸去好,隻緣歸去又家貧”。進退兩難間,崔緻遠選擇了蟄伏與等待,等待大任降臨兼濟天下,等待施展抱負報效家國。等待期間,崔緻遠廣交文友,結識了一批有識之士。彼此間唱和酬答,詩文互進。

入仕

任官

公元876年冬,弱冠之年的崔緻遠,終被朝廷任命為溧水縣尉。任縣尉三年間,崔緻遠官閑祿厚,以文會友。他秉承孔子“譬如平地,雖覆一篑,進,吾往也”的求知精神,積跬步而成千裡,積小流而成江海,崔緻遠後來把在溧水的詩作結集為《中山覆篑集》,可惜後來散佚失傳,是為憾事。

思鄉

溧水地處僻靜,與繁華熱鬧的長安、洛陽判然有别,作為異邦人士的崔緻遠自然心生失落,倍感孤獨,思鄉之情油然而至。“秋風惟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燈前萬裡心”。故國之情,深沉慷慨,綿遠長流。南京郊縣高淳固城湖畔的花山,因盛産牡丹花而得名。山西麓有座古墓,長眠着唐代兩位才貌雙全的少女,人稱“雙女墳”。雙女墳主人出身富門,自小躬親筆硯,長大負有才情,因不滿父母之命,嫁與顯赫鹽商,終憤恚而死。就任溧水縣尉的崔緻遠巡察花山,下榻在招賢驿,聞得雙女故事,憑吊孤墳,感佩與相惜之情,油然而生,留下七律一首,以示哀悼。

當晚在驿館,忽見有使女飄然而至,送來紅袋兩隻,内裝和詩二首,詩中悲切凄楚,訴說命運不公。崔緻遠唏噓不已,旋即回詩一首托使女帶至。及夜,夢見兩“仙女”駕臨,紫裙自報家門,紅袖訴說不幸。三人秉燭夜談,吟詩唱和。不覺雞鳴,姐妹倆急急辭别。崔緻遠一覺醒來,十分驚異,便作碑文《雙女墳記》103字和七言古風《雙女墳》431字,又寫下《仙女紅袋》一文,詳述招賢驿夢遇仙女、人鬼相戀的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文筆優美生動。

此文後被收在韓國古典名著《新羅殊異記》,該書被視為“聊齋先河”,廣為流傳。崔緻遠的《仙女紅袋》,深受唐人傳奇的影響,色彩絢麗,情節奇幻,以神秘夢境作引,述說心中之想望。身處異域的崔緻遠,比之大唐文人,更需要一份心靈的知遇與相契,為異鄉的清冷罩上理想的光芒。而兩女婚事遇挫而亡,與崔緻遠仕途不濟有惺惺相惜之通。于是乎,夢中的紅袖添香,便成為人生理想最完美的釋解。

回長安

公元880年,崔緻遠任職期滿,欲西回長安。恰遇黃巢起義,起義軍采石渡江,一路勢如破竹,攻破潼關天險,長安淪陷。崔緻遠西行無望,隻好另覓良機。經友人顧芸推薦和書信自薦,崔緻遠入幕揚州高骈門下。大唐雖已風雨飄搖,揚州卻繁盛依舊。商貿活躍,生活富足,絲竹悅耳,才士雲集。崔緻遠由此展開了一段人生最為輝煌的時期。

高骈文才甚高,喜與文人交遊,幕下才士雲集。崔緻遠的出衆才華,深得高骈賞識。在高骈幕下這段時間,崔緻遠實質上充當着貼身秘書、高級參謀的角色,為高骈拟了大量诏、啟、狀之類的公文。雖然離他獨當一面、做番事業的仕途理想尚遠,但已是莫大的機遇了。

晚唐士大夫進入藩鎮幕府,充當文職僚佐,進而曲線進仕,這是文人求取仕途的獨辟蹊徑。崔緻遠算是在這條蹊徑上走的坦蕩的一位。憑籍高骈的緻力舉薦,崔緻遠先後擔任侍禦府内奉、都統巡官、承務郎、館驿巡官等重要職位。這些都是文職,崔緻遠的文學才華于此得到了淋漓盡緻的展示。公元881年5月,高骈起兵讨伐黃巢,崔志遠拟就的《檄黃巢書》,天下傳誦,并憑此獲“賜绯魚袋”勳位。檄書中一句“不惟天下之人皆思顯戮,抑亦地中之鬼已議陰誅”,言辭之峻切淩厲,令一代豪雄黃巢都心生怯意。

文學創作頂峰

揚州五年宦遊淮南幕府時期,是崔緻遠文學創作最為頻繁而質量臻于頂峰的階段。《桂苑筆耕集》便是完成于這一時期的不朽之作,也是崔緻遠流傳後世的唯一著作。這是一部由崔緻遠自編的詩文集,收錄了他宦遊幕府時為淮南節度使高骈代撰的各種表狀書啟及自作詩文,該書文風博雅繁麗,具有豐富而珍貴的文獻價值,對于我們今天研究晚唐政治、軍事、外交,特别是黃巢起義時期的亂世之治,有着重要的史料價值。

以當時人述當時事,《桂苑筆耕集》比《唐書》、《資治通鑒》等後世史書,呈現出更為真實、翔實的曆史原生态情狀。章表書檄等,本不足以成就大手筆、大文章,但因《桂苑筆耕集》成于亂世,風雲波蕩、政局變幻、曆史詭橘,皆蘊其間,故而流播廣泛。《桂苑筆耕集》中的詩作,主要為近體詩,記述了崔緻遠與裴瓒、顧雲、羅隐、張喬等衆多友人交遊之誼,幕主高骈的知遇之恩以及思念故國的衷5歸國腸等等,表情狀物,精妙傳神,造詣極高,多為上乘之作。

晚唐政治進一步腐化,黃巢之亂加劇着大唐的分崩離析。崔緻遠内心也陷入多種矛盾之中,與幕主高骈的關系是主要問題。一方面,他感激高骈的知遇之恩,是高骈的器重保薦,讓他宦遊通暢,名望日隆,他在異域兼濟天下的理想,也唯有高骈能助其實現;另一方面,晚年的高骈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失敗後又迷信方術,崇仙佞道,這必将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有着正直的從政理想的崔緻遠,所深為不齒。風雨飄搖之間,崔緻遠漸萌歸意。

歸國

崔緻遠

公元884年,崔緻遠之弟崔栖遠,由新羅涉海來唐,奉家信迎崔緻遠回國。

崔緻遠少小離鄉的崔緻遠,16年後方返故土,當年的懵懂少年,已是而立之年。對大唐的依戀難舍與對故國的拳拳責任,撕扯着這位遊子的心。“萬裡始成歸去計,一心先算卻來程”。蒼茫大海,從此再也隔不斷崔緻遠對第二故鄉的綿綿思念。

崔緻遠以顯赫官銜與聲望,榮歸故裡,自然風光無限。然而,這風光也許更多的屬于崔氏家族,曆經人生起落的崔緻遠或許早已淡然,他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用在唐學到的滿腹經綸、治政良策,來報效新羅王朝,振興自己的民族。

崔緻遠以大唐三品官銜榮歸,是新羅曆屆留學生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憑此受到了當時君主憲康王的重用,任命為侍讀兼翰林學士守兵部侍郎知瑞書監事。然而,新羅王位的頻繁更叠,政途瞬息萬變,官僚腐化堕落。崔緻遠的仕途注定一波三折,由于遭人排擠,于公元890年被外放至泰山郡任太守,兩年後,繼續外放至更遠的富城郡,從此,再未回到中央政府。

仕途的坎坷,并未阻擋崔緻遠傳播漢學的不竭熱情。回國伊始,崔緻遠即将在唐時所著雜詩賦及表奏集二十八卷、《中山覆篑集》一部五卷、《桂苑筆耕集》一部二十卷,呈現給憲康王,欲以漢文化的先進理念濟世救國,振興朝綱,熏化民衆。這些文集,很快流傳開來,深受民衆推崇,也由此奠定了崔緻遠在韓國文學泰鬥的地位。公元893年,崔緻遠奉真聖女王之命,以賀正使身份再度入唐,緻力于兩國文化交流,回國後,向女王進時務策十餘條。雖未得到最終施行,卻凝結了崔緻遠對國事探索的心血。

隐逸

中國文人命運一直逃脫不了一個怪圈:進而仕,退而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學而優則仕的儒家傳統,督使許多文人自小立下報效國家的遠大抱負,待到皓首窮經,有時機進入到權力階層,卻往往因不善計謀權變,而飽受壓抑,遭受排擠,無法适應官場的爾虞我詐,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老莊的無為思想聊以自慰,隐逸山林,尋求精神的釋放與心靈的自由。如此命數,周而複始。深受漢學熏染的崔緻遠,宦途屢遭失意後,最終也不得不選擇了隐逸。

從最初的被動,到最後的主動,崔緻遠完成了從政治上的積極奮取,到自我人格的沉澱的轉變,他終于從煩嚣中解脫,而重歸心靈的甯靜。公元899年,不惑之年的崔緻遠辭官歸隐。從此擺脫政務,塵嚣盡洗。“狂奔疊石吼重巒,人語難分咫尺間。常恐是非聲到耳,故教流水盡籠山”。歸隐後,崔緻遠倘佯山水,遊曆江海,結交高僧,談佛論道,吟詩作賦,悠哉遊哉,不亦樂乎。以伽耶山海印寺為主要修身之地,足迹遍布各郡山川湖海。

他精通儒學、道學、佛學,擇其所需,三教調和,并以此寫了大量著作,闡述生發,對後世影響極大。《東史篆要》記載崔緻遠的雲遊:“平生足迹所及之處,至今樵人牧豎皆指之曰,崔公所遊之地,至于闾閻細人,鄉曲愚婦,皆知誦公之姓名,慕公之文章。”正所謂,王朝短暫,而文化永恒。

主要作品

崔緻遠詩歌中的一些有社會意義的作品,大多是在他回國之後創作的。新羅末季,社會混亂,到處爆發農民起義。他的詩歌雖然沒有直接反映這些尖銳的社會問題,但是已經和前期不同,有些作品已能反映出亂世的黑暗和污濁的社會面貌。《寓興》一詩,寫冒險家、名利之徒“輕生入海底”的醜态。五言律詩《古意》,以拟人化的手法,寫狐狸變作美女、化為書生以欺騙世人,諷喻某些人的僞善面目。《蜀葵花》對地位卑賤者表示同情,影射新羅嚴格的等級制度。《江南女》可能創作于在中國生活期間,描寫富家女兒嬌縱放蕩的生活,同情“終日弄機杼”的貧家少女。《三國史記·樂志》載有他的《鄉樂雜詠五首》,具體、生動地描寫了“金丸”、“月颠”、“大面”、“狻猊”、“束毒”等五技演出的盛況,成為研究朝鮮古代歌舞的珍貴資料。

崔緻遠的著作有《私試今體賦》1卷、《五言七言今體詩》1卷、《雜詩賦》1卷、《中山複篑集》5卷(任溧水縣尉時作品),都已不存,隻有《桂苑筆耕》20卷和收在《東文選》等書中的少量詩歌傳世。《桂苑筆耕》是朝鮮三國時期流傳下來的唯一的一部個人著作集,其中的全部詩文都是他在中國生活時期所作。

轶事典故

《辭海》“外國文學”崔緻遠條有百餘字的簡介。據韋旭升、陳後翔先生考證:崔緻遠,字孤雲、海雲,自幼聰慧好學,12歲時離家來長安,唐乾符元年(874年)考中進士,轉東都洛陽研讀漢文,不久補授溧水縣尉。公務之餘,專心從事文學創作,寫詩詞文賦5卷,結集成書,名《中山覆篑集》,“中山”是溧水縣的别号。該書是韓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個人文集,對後世影響深遠。

主要影響

他在中國10餘年寫有大量詩文,多數失傳。隻有詩文集《桂苑筆耕集》(20卷)收在《四庫全書》中。漢詩《秋夜雨中》、《江南女》等頗具盛唐、晚唐純熟詩風。歸國後寫有反映亂世黑暗、社會惡濁的詩《寓興》、《古意》、《蜀葵花》等。他被朝鮮曆代公認為漢文文學奠基人,為中朝兩國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中國《新唐書·藝文志》有其傳,《全唐詩》及中國清末刊行的《唐宋百名家集》和《唐人五十家小集》中都收有他的作品。

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不詳。

曆史評價

範文瀾先生對于《桂苑筆耕集》曾給予很高評價,說它是“一部優秀的文集,并且保存了大量史事”。

由于在文學上的極高成就,崔緻遠得到了朝鮮和韓國後世的衆口同贊,死後被追谥文昌侯,入祀先聖廟庭,尊為“百世之師”。

上一篇:孟克·巴特爾

下一篇:林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