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圓

山香圓

省沽油科植物
山香圓(學名:Turpinia montana (Bl.) Kurz. var. montana)屬小喬木,枝和小枝圓柱形,葉對生,羽狀複葉,葉軸纖細,綠色,兩面無毛,上面綠色,背面較淡,圓錐花序頂生,花較多,疏松,花小,花萼無毛,寬橢圓形,花瓣橢圓形至圓形,果球形,紫紅色,外果皮薄。
    中文名: 拉丁學名:Turpiniaarguta(Lindl.)Seem.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超目: 目:無患子目 亞目: 科:省沽油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山香圓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山香圓屬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山香圓

概述

采收和儲藏

冬季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曬幹。夏秋采葉,曬幹。

藥理作用

體外抑菌試驗結果表明,山香圓水煎濃縮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與每1ml1u青黴素等效,對乙型溶血性鍊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不強。

炮制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梗,洗淨,稍潤,切絲,幹燥。

飲片性狀:呈絲片狀,長25-50mm,寬10mm,表面灰綠色域黃綠色,革質而脆。氣微,味微苦。貯幹燥容器内,置通風幹燥處。

性味

苦;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15-30g。外用:适量,鮮品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原形态

小喬木,枝和小枝圓柱形,灰白綠色。葉對生,羽狀複葉,葉軸長約15厘米,纖細,綠色,葉5枚,對生,紙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5-6厘米,寬2-4厘米,先端尾狀漸尖,尖尾長5-7毫米,基部寬楔形,邊緣具疏圓齒或鋸齒,兩面無毛,上面綠色,背面較淡,側脈多,在上面微可見,在背面明顯,網脈在兩面幾不可見,側生小葉柄長2-3毫米,中間小葉柄長可達15毫米,纖細,綠色。圓錐花序頂生,軸長達17厘米,花較多,疏松,花小,徑約3毫米,花萼5,無毛,寬橢圓形,長約1.3毫米;花瓣5,橢圓形至圓形,具絨毛或無毛,長約2毫米,花絲無毛。果球形,紫紅色,徑4-7毫米,外果皮薄,厚約0.2毫米,2-3室,每室1種子。

生長習性

千錘打多野生于生于田邊、園地、曠野、路旁、渠溝、河邊等潮濕處,喜溫暖潮濕環境,需要充足的陽光,不耐幹旱和積水,以疏松、肥沃的腐殖質壤土為佳。

千錘打種子極小,每一個果實中就包含有數百粒種子,種子千粒重僅有0.006克左右。種子在恒溫條件下發芽率極低,但在自然變溫(20-35℃)的條件下發芽率可達70%以上。在一般貯藏條件下,種子壽命為1年,低溫貯藏可延長種子壽命。

附方

①治洩瀉、痢疾:山香圓一至二兩,水煎服。

②治婦女血崩:山香圓四兩,桂圓一兩,水煎服。

③治外傷腫痛:鮮山香圓和酒搗爛,烘熱敷患處。

④治産褥熱:山香圓、白英各三錢,梵天花五錢,羊耳菊、蛇莓各二錢。用酒、水各半煎,加紅糖一兩沖服。

⑤治風濕腰痛,産後傷風:山香圓一至三兩。水煎調酒服。

⑥治偏頭痛:山香圓、雞兒腸、金銀花根、單葉鐵線蓮各五錢,黃酒煎服。

⑦治關節或肌肉風痛:山香圓三兩,煎服。

⑧治跌打損傷、筋骨痛:山香圓五錢,水煎服。

制藥工藝

山香圓片:山香圓葉3000g。

取山香圓葉100g,粉碎成細粉;剩餘的山香圓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煎液濾過,濾液合并,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0~1.25(55~60℃),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達50%,攪勻,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并濃縮成稠膏狀,加入上述細粉及适量的糊精,混勻,制成顆粒,幹燥,加硬脂酸鎂适量,壓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鑒别

性狀鑒别:果實為蓇葖果,常2-3個着生于同一果柄的頂端,單個呈倒卵形、類圓形,稍扁,微彎曲,頂端較寬大,下端較窄小,長7-20mm,寬5-8mm。果皮外表面呈紅棕色,有凸起的分叉脈紋,内表面淡棕紅色或棕黃色,具光澤,内有種子1-2粒,扁球形,直徑約5mm,厚約3mm,黑色,具光澤,一端邊緣可見凹下的種臍,種皮外層質脆,内層堅硬,種仁白色,油質。氣微,果皮味微澀,種子味淡而油膩。

顯微鑒别:外果皮為1列表皮細胞,類方形或長方形,外被角質層。下皮細胞1列,排列較整齊。中果皮約10餘層細胞,細胞多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少數呈類圓形,胞壁薄。維管束外韌型。單個,大小不等,位于果皮中央,斷續成球。韌皮部外側間有纖維束,木化。木質部由導管、木纖維、木薄壁細胞組成,胞壁均木化。内果皮為1層石細胞組成,多呈長方形,孔溝明顯,壁厚,木化,外被角質層。

粉末特征:粉末暗棕色,顯纖維性。①石細胞呈長方形、多邊形或不規則紡錘形,均木化,長36-320μm,寬16-50μm,其内果皮石細胞壁較厚,具斜紋孔,或壁薄,具單紋孔,内種皮石細胞較細小,壁厚,紋孔不明顯。②纖維狹長,有的有分叉,具斜紋孔,木化,長300-800μm,直徑16-25μm。③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呈多邊形,壁薄。④種皮表皮細胞表面觀亦呈多邊形,顯棕黑色。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涼爽濕潤的小氣候,苗期稍能耐陰,成年樹喜陽光,稍耐寒,在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培。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秋末果實成熟,種子呈黑色時采收,晾幹,置通風處貯藏。翌年3月播種,選擇半蔭半陽處作苗床,開溝點播,溝距30cm,種子粒距5cm,覆蓋細土3cm,澆水保濕。當苗高40cm左右時定植。按行株距300cm×300cm挖坑,每坑栽1株。栽後壓緊,澆足定根水。

田間管理:定植後至成林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第1、2年可間種豆類農作物,3年以後,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施追肥。

病蟲害防治:紅蠟介殼蟲,為害嫩芽幼莖。技術用種子繁殖。秋後采收成熟果實,去掉果皮,取出種子晾幹,貯藏通風幹燥處。翌年3-4月播種育苗。在整好的苗床上橫開淺溝條播,行距30cm,溝深3cm,将種子均勻地播入溝内,蓋細土3cm,稍加鎮壓、澆水。育苗1年後定植,按行株距300cm×250cm開穴,每穴栽種1株。

上一篇:女相傾國

下一篇:卡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