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藿香

山藿香

唇形科香科科屬植物
山藿香别名:血見愁、血芙蓉、野石蠶、野薄荷、仁沙草、苦藥菜、假紫蘇、皺面草、方枝苦草、假午菜、粘毛石蠶、沖天泡、土紅蘇、皺面風、傑草、消炎草、四方草。為唇形科植物血見愁的全草。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主治:涼血止血;解毒消腫。主咳血;吐血;衄血;肺癰;跌打損傷;癰疽腫毒;痔瘡腫痛;漆瘡;腳癬;狂犬咬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山藿香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又稱木蘭綱。 亞綱:菊亞綱(Asteridae) 超目: 目:唇形目(Lamiales) 亞目: 科:唇形科(Labiatae ) 亞科:野芝麻亞科 族: 亞族: 屬:藿香屬(Agastache) 亞屬: 組: 亞組: 種:山藿香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分布廣西、廣東、雲南、福建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概述

出處:出自《峨嵋藥植》

拼音名:ShānHuòXiānɡ

英文名:HerbofViscidGermander

拉丁植物名:TeucriumviscidumBl.

采收和儲藏:7-8月采收,洗淨,鮮用或曬幹。

生态環境:生于山地林下陰濕處。

化學成份:全草含山藿香素(tercvin),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等。

性味:味辛;苦;性涼

歸經:歸肺;大腸經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或搗汁;或研末,外用:适量,搗敷;或水煎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原形态

山藿香,一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莖四棱,下部卧地生根.上部直立,有分枝,秃淨袁嫩枝被疏毛。單葉對生;葉片卵形或矩圓形,長3~6厘米,寬1.5~3厘米,紙質,先端短尖,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鈍齒,基部楔形;上面綠色,秃淨,主脈上具短毛;下面淺綠色,脈上有疏毛,老則漸次脫落,具腺點;葉柄長1.7~3厘米。腋生及頂生的疏散分枝總狀花序,長2.5~5厘米;花柄有短毛;苞片披針形;萼鐘狀,宿存,5裂,上唇2裂較大,下唇3裂,前端均尖,表面有粘質長毛及腺點,結果時較為膨大;花冠談紅色;雄蕊4,突出,花藥2室,卵圓形;雌蕊1,柱頭2裂。小堅果4枚,圓形,徑約1毫米,黃褐色,表面有微細皺紋。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于荒地、田邊、路邊及草叢中。分布廣西、廣東、雲南、福建等地。

科屬介紹

唇形科Labiatae

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的一科。通常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世界性分布,大約有220屬6000餘種,其中有近1/2種産于地中海及近東中亞。中國約99屬,808種,全國均産之。

形态特征:通常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無柄的腺體,或各種單毛、具節毛或星狀毛。莖直立或匍匐狀,常四棱形;枝條對生,稀輪生。葉通常為單葉,全緣或具各種齒、淺裂或深裂,稀為複葉,大多對生,稀輪生或部分互生。花序聚傘,3至多花,通常在節上形成輪傘花序(或假輪)、單岐聚傘花序或每節雙花,并由上述花序組成頂生或腋生的總狀、穗狀或圓錐狀的複合花序,稀為頭狀或偏向一側開放(如黃芩屬Scutellaria和香薷屬Elsholtzia的一些種類);苞葉常在莖上向上逐漸過渡成苞片,與葉同色或異色,稀苞片或小苞片成針刺狀、葉狀或特殊形狀。

花通常兩性,兩側對稱,稀多少輻射對稱;花萼鐘狀、管狀或杯狀,稀壺狀、球形或二片盾形,萼齒通常5,稀3、2或10(其中5長5短),齒間稀具胼胝體(青蘭屬Dracocephalum),具5、10、15脈,稀8、11、13~19脈,外面通常被毛或腺體,内面有或無毛環(或稱果蓋carpostegium);花冠管狀多為二唇形,着色;裂片5,稀4;雄蕊通常4,二強,稀2枚,通常前對長,後對較短,着生于花冠管上,花絲絲狀,有或無毛,花藥2室、縱裂,花盤下位,通常肉質;子房上位,由2個中向心皮形成,有4個心室;花柱通常着生于子房基部,柱頭2裂,稀不裂。果為4枚小堅果或核果狀;種子于果内單生,直立,稀橫生而皺曲,胚乳無或極不發育,胚具微肉質子葉。花粉常具3~4或6溝,扁球形至長球形。外層與内層厚度同或較厚,常具網。溝具有顆粒狀膜。具3溝的花粉粒傳粉是在二核時期,具6溝的花粉粒在三核時期。

本科植物以富含多種芳香油而著稱,其中有不少芳香油成分可供藥用,如薄荷、留蘭香、百裡香、薰衣草、羅勒、迷叠香、香青蘭等。作為藥用植物的有黃芩、荊芥、藿香、丹參、薄荷、紫蘇、香薷、石荠苎、夏枯草、筋骨草、耳挖草、活血丹、牛至、廣霍香等等。白蘇則為有名的油料作物。甘露子和地筍的地下肥大根莖可供食用。由于花、葉形狀特殊,色彩鮮豔常供觀賞的有一串紅、五彩蘇、美國薄荷等若幹種類。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山藿香酮體久對白色含珠菌、新型隐球菌、黑根黴等真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甲型溶血性鍊球菌等細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山藿香葉鮮汁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的生長也有定的抑制作用。其鮮汁滴耳(4滴/次,每日3次)能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所緻的急性實驗性豚鼠外耳道炎。山藿香酮能抑制青黴菌等黴菌的長,可用于口服液的防腐。

2.鈣捐款抗作用山藿香水提物對高鉀引起的離體豚鼠結腸帶收縮有明顯抑制,表明其有鈣拮抗作用,3×10-4g/ml,抑制率為17%,30×10-4g/ml時,抑制率達91%。有效成分為山藿香醇,其鈣拮抗作用的拮抗參數(PA2)值為5.95,IC50為4.7×10-5mol/L。山藿香醇對Ca2+引起的大鼠主動脈條的收縮,也與維拉帕米相心,具有劑量賴性拮抗作用。

3.止血作用山藿香花粉1g或0.5g敷于家兔頸動脈、股動脈切口、肝髒及後肢皮膚、肌肉切割創面,顯著縮短止血時間,作用強于雲南白藥。醇提物5.4g/kg給小鼠灌服,每日1次,連續5d,顯著縮短斷尾出血時間和毛細血管凝血時間,減少出血量[1]。山藿香水浸膏、醇浸膏、粗皂甙可增加家兔、豚鼠離體血管條的收縮;與去甲腎上腺素相比,作用緩慢、溫和而持久。醇浸膏作用最強;對子宮動脈條作用最明顯。這種作用是直接興奮血管平滑肌所緻。醇浸膏、水浸膏各20mg、粗皂甙12mg或醇提物20%水溶液均可使離體兔耳血管灌流量明顯減少。醇提物0.8%水溶液顯著提高大鼠在體腎肘灌流壓。山藿香藥粉對狗股動脈、肝、脾創口也有止血作用。水抽提液、0.2%粗皂甙水溶液顯著減少蟾蜍後肢血管灌流量。10%浸劑滴加于蛙腸系膜,可見動脈收縮,靜脈擴張。山藿香粗皂苷給小鼠皮下注射相當于2mg(生藥)/10g劑量,對鱗酸組胺所緻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顯抑制作用。對磷酸組胺所緻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顯抑制作用。0.5%山藿香總

皂甙10μl顯著增加體外ADP誘導的大鼠血小闆聚集。2%總皂甙以160mg/kg給小鼠灌服4d,顯著增強ADP誘導的血小闆柔集作用,并且比同屬植物風輪菜(C.chinense)總皂甙作用強。4%總皂甙給小鼠灌服280mg/kg,連續4d,可極顯著升産知漿、血小闆内血栓烷a2代謝産物血栓烷B2含量,這可能是其促血小闆聚集的主要機制,總皂甙對血漿Camp含量無明顯影響。

4.抑制免疫功能山藿香總皂甙75mg/kg,給小鼠腹腔注射,連續6d,發現大劑量組對胸腺、脾髒重量有抑制趨勢;顯著抑制碳粒廓清作用;顯著升高小鼠血清IgG含量,同樣劑量,給藥3d,均可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給藥5d,均不能影響小鼠溶血素抗體的形成,總皂甙150mg-kg給豚鼠腹腔注射,連續5d,可降代血清補體總量。

5.抗炎、抑菌作用山藿香總皂甙能抑制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足腫脹,對抗組胺所緻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興奮腎上腺皮質功能[6]。溫浸液在試管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村菌及痢疾村菌有殺菌作用[7]。醇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鍊球菌、大腸杆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分别為1:10、1:20、1:10。

各家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涼血,解熱毒,去瘀生新,理壓傷,敷痔瘡,治蛇咬,消腸風下血,煲肉食;洗白泡爛瘡,消乳癰。

2.《廣東中藥》:散瘀,止血,涼血。治肺痨吐血,跌打損傷,利小便。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疔瘡疖腫。

4.《福建中草藥》:活血行氣,消腫解毒。

附方

①治跌打:山藿香,九層塔、透骨消、黑心姜,煎服。(《廣東中藥》Ⅱ)

②治睾丸腫痛:山藿香葉一至二錢,研末,沖酒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關節風濕痛,流火(絲蟲病引起淋巴管炎):山藿香煎湯,先熏後洗。(《福建中草藥》)

④治肺癰,咳血,吐血,衄血:山藿香(鮮品)一至二兩,冰糖一兩,水煎服。

⑤治感冒發熱咳嗽:山藿香(鮮品)一至一兩五錢,水煎服。

⑥治狂犬哎傷:山藿香(鮮品)一斤,加少許開水搗爛絞汁,一次炖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手冊》)

鑒别

性狀鑒别

全草長30-50cm。根須狀。莖方柱形,具分枝,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被毛,嫩枝毛較密;節處有多數灰白色須狀根。葉對生,灰綠色或灰褐色,葉片皺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卵形或矩圓形,長3-6cm,寬1.5-3cm,先端短漸尖或短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下延,邊緣具粗鋸齒,葉面常皺縮,兩面均有毛,下面毛較密;葉柄長約1.5cm。間見枝頂或葉腑有淡紅色小花,花萼鐘形。小堅果圓形,包于宿萼中。花、葉以手搓之微有香氣,味微辛、苦。

以葉多、色灰綠、氣香者為佳

顯微鑒别

莖縱切面:表皮為1列細胞,排列不整齊,有非腺毛,1-5個細胞;表皮下有木栓化細胞3-5列。皮層外緣為4-10列厚角細胞,内緣為薄壁細胞,有大形細胞間隙,内有間隙腺毛;腺頭單細胞,長圓形或類圓形,長75-195μm,内含黃色至黃綠色揮發油,柄短,1-2個細胞,多與皮層細胞相連接,薄壁細胞尚含草酸鈣針晶,長約15μm。中柱鞘纖維成束。韌皮部狹窄。木質部于四角處較發達,由導管、木薄壁細胞及木纖維組成,均木化。髓部細胞微木化,含草酸鈣針晶及片狀結晶,稀有演粉粒。

粉末特征

淡棕色,①非腺毛1-8個細胞,平直或先端彎曲,長97-590μm,壁具刺狀突起,有的胞腔含黃棕色物,有的基部含小針晶。②腺鱗頭部8個細胞,直徑37-70μm;柄單細胞,極短。③間隙腺毛存在于葉肉或莖薄壁組織的細胞間隙中,頭部單細胞呈不規則囊狀,直徑13-50μ,長23-43μm,含有金黃色狀物;柄短,1-2細胞。④腺毛頭部2細胞或偶單細胞;柄1-3細胞,甚短。⑤草酸鈣針晶細小,散于葉肉、莖薄壁細胞或纖維中,長3-27μm。⑥葉表皮細胞不規則形,氣孔直軸式。⑦柱鞘纖維單個散在或數個成束,淡黃色或黃綠色,呈長梭形,直徑11-37μm,木化,紋孔較稀,有的可見分隔,胞腔大多含黃棕色物,偶有細粒狀結晶。⑧木纖維成束,直徑13-35μm,壁木化,紋孔斜裂縫紋孔、網紋、螺紋及環紋。⑩髓部薄壁細胞形大,有紋孔,有的含細小針晶。

理化鑒别

(1)取本品揮發油1滴,加氯仿0.5ml,再加5%溴的氯仿溶液數滴,山藿香先裉色,繼顯綠色。

(2)取本品揮發油1滴,加苯0.5ml,再加5%醋酸銅溶液少量,充分混合,放置分層,吸取上層苯液,點于栽玻片上,待苯揮發後,于殘留物上加乙醇1-2滴,放置後,于顯微鏡下觀察。山藿香可見衆多藍色針狀結晶。

(3)薄層色譜取揮發油0.5ml,用乙酸乙醋稀釋5ml,作供試液,另以山藿香酮、百秋李醇為對照品。分别點樣于同一矽膠G薄闆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冰醋酸(95:5:0.2)展開,取出,晾幹,噴以5%三氯化鐵乙酸液,再于105℃;加熱顯色。供試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色斑。

繁殖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高溫濕潤氣候,以年平均氣溫24-25℃最适宜生長,氣溫隆至17℃以下,生長緩慢,植株能耐0℃短暫低溫。雨量要充沛,分布均勻,要求年降雨量1600-2400mm。喜陽光,但在苗期和定植初期必須适度蔭蔽,一量長出新根和新葉後即去掉蔭蔽。遇台風時枝葉易折斷。以土質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用扡插繁殖,生産上采用直插法和插枝育苗移栽法。

直插法:宜選取溫暖多雨季節,如海南省,一般在9-10月,選生長旺盛,粗壯、節密,生長期4-5個月的植株,取中部莖的側枝,長20-30cm,具6-7個節,下部3-4節褐色木栓化,用手将枝條自工戲上輕輕折下,使插枝附有部分主莖的韌皮組織。采苗時一般自莖基部逐層分次向上采取,每隔15-20d采1次。采下的苗應置于陰涼處,并要随采随種。

插枝育苗:即将鮮枝條插于苗床上,待長根後再移栽大田。其方法及時間與直插法同。枝條插在苗床後,早上搭棚遮蔭,晚上揭開,冬季應晝夜搭棚防霜害。每日早晚各澆水1次。插後10d左右發根。可施稀人糞水3-4次,20d後除去蔭蔽物,1個月質即可定植。定植應在溫暖濕潤季節,廣州郊區宜4月上旬,湛江地區在3-5月,四川在8-9月,海南可在7-8月及9-11月;一般采用斜插法,将苗的3/5斜插入土中,覆土壓實,按行株距50cm×40cm的三角形種植,植後随即淋水,蓋草遮蔭。

田間管理:功成活後應定期進行除草松土。定植後半個月可進行第1次除草,以後每月除草1次,中耕除草後結合施肥,以施氮肥為主。一般植後1個月有新芽葉長出時即進行第1次追肥,以後每隔20-30d施肥1次,直至收獲前1個月停止。前期多施人糞尿和草木灰等,後期則施硫酸铵為主。幹旱季節多施水肥。應注意灌溉排水,保持田間一定的濕度。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根腐病,可及時疏溝排水,挖除病株,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還有細菌性角斑病等。地老虎,可人工捕殺或用毒餌誘殺(将麥麸炒香,用90%晶體敵百蟲30倍液攔潮)。此外,還有蝼蛄、紅蜘蛛等為害。

備注

(1)用于濕阻中焦、脘悶納呆之症候,在臨床上常與佩蘭等同用。用于濕溫出起,可配薄荷、茵陳、黃芩等同用。用于感受穢濁、嘔吐洩瀉之症,可配蘇葉、半夏、厚樸、陳皮等同用。對于胃寒嘔吐之症,可配半夏同用;如濕熱者,可配黃蓮、竹茹;脾胃虛弱者,可配黨參、甘草;妊娠嘔吐,可配砂仁同用。其治暑濕之症,不論偏寒、偏熱,都可應用,臨床經常與佩蘭配伍同用。用于外感風寒兼有濕阻中焦的症候,常配伍紫蘇、陳皮等同用。此外,可治鼻淵,常配豬膽汁等同用。

上一篇:大壁虎

下一篇:刷把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