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

山東大學下設二級學院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山東大學外文系,1930年始建于青島,1994年更名為外國語學院,2000年與原山東工業大學外語系、山東醫科大學外語教研室合并組建成新的外語學院。目前,外國語學院下設九個系,一個教學部和八個研究所。承擔英、俄、日、朝、法、德、世界語、西班牙語等語種的教學、科研和交流工作。
    中文名: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學校類别:綜合類 學校特色:985工程 主管部門:山東大學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前身:山東大學外文系

學院簡介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山東大學外文系,1930年始建于風光秀麗的青島,1994年更名為外國語學院,2000年與原山東工業大學外語系、山東醫科大學外

語教研室合并組建成新的外語學院。目前,外國語學院下設九個系,一個教學部和八個研究所(中心),即英語系、應用英語系、俄語系、日語系、朝語系、法語系、德語系、翻譯系、西班牙語系;大學外語教學部(設有辦公室、研究生教研室、3個本科生教研室和大學英語教育研訓中心,承擔着全校研究生、本、專科生、網絡生和成教生的全部公共英語教學任務);美國現代文學研究所、外國語言文化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應用外語與翻譯研究所、東亞文化研究所、俄羅斯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承擔英、俄、日、朝、法、德、世界語、西班牙、意大利等語種的教學、科研和交流工作。

師資隊伍

外國語學院擁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英語、俄語、日語、亞非語言文學與應用語言學等碩士學位授權點。外語學院共有在職教職工28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19人,博士與在讀博士59人。專業外語方向有96名專業教師,包括教授、副教授61人,博士與在讀博士52人,90%的教師有海外訪問、進修的經曆,是一支學曆和職稱層次較高、年齡結構合理、具有創新精神和發展潛力的學術隊伍。

學院多年來堅持外教聘用制度,主要擔任口語和寫作等課程的教學任務,兼學生課外活動的輔導工作,外語學院與國内外多家學術機構和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多名教授在全國和省級學會中擔任會長、副會長等職務,并擔任了兼職教授和特聘教授等職,并有多名國内外知名學者、專家被聘請為外語學院的兼職或客座教授。

辦學條件

外語學院位于環境優雅的山東大學東區老校,圖書資料齊全,教學設施完善。目前,學院共有5個語音實驗室,10個多媒體教室和1個自主學習室,并設有大學生外語自主學習平台,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練習外語視聽的場所和機會。學院建有自己的資料室,有各語種圖書7萬餘冊及大量的有聲資料,各類中外學術期刊近百種,能夠很好的滿足教學與科研需要。

學院規模

學院既重視對學生的外語基本功和專業理論知識的嚴格訓練,也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穩步地探索外語+專業、外語+專業知識等複合型人才的培養模式,英語專業除了傳統的語言學和文學方向,以及英語+法學、英語+國際政治等雙學位班;其它語種也全面啟動了小語種+輔修專業的新培養模式。同時,每年都選派各個語種的同學到國内外大學進行交流和訪學。學院目前有在校本科生1228名,碩士生421名,博士生42名。

曆史沿革

山東大學前身是山東大學堂,1901(光緒15)年設立于齊魯大地首府濟南,教授工業、工藝、醫學等“格緻之學”,作為公共講授課程,開設了英、德、法、日的外語課程。

1926年時任南京政府教育部長的的蔡元培先生指定山大的另一前身—私立青島大學為國立大學,設文理兩院,外文系雖隸屬文學院,但已作為一專業學科進行授課,學制四年。1932年青島大學改名為山東大學後,外文系先後有梁實秋、洪深、淩達楊等幾位著名學者任主任,在此期間,著名教授還有潭瑩慎、趙少候等。當時的專業課程是英語,法、德、日作為第二外語列為公共課程。

抗戰全面爆發後山大停辦,大部分人員遷往四川萬縣的大後方,1946年複校。此時的山東大學不僅規模擴大,分科更細,設文、理、工、農、醫五個學院,外文系作為十四個系别之一,隸屬文學院,由山大校長趙太侔先生任系主任。

1949年青島解放,山東大學由新的人民政府接收并于1951年與抗戰後期創建的華東大學合并,合校後組建的外文系有英俄兩個四年制專業。1952年國家院系調整,山東大學的部分院系分散到其它省份或地區,英語專業于次年遷至上海外國語學院,隻留下了由方未艾先生任系主任的俄語組。1955年,成仿吾先生任山大校長,1958年山大由青島遷至濟南,取得了一定的發展。1994年外文系擴建為學院。2000年7月按照國家教委的部署,由原山東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合并組建成新的山東大學。目前的外國語學院是由原山大外國語學院、山工大外語系、山醫大基礎醫學部外語教研室合并而成。在此期間曾任系主任或院長的先後有張健、胡德麟、李乃坤、李延福、王守元、郭繼德等教授。   

外國語學院在半個多世紀的辦學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辦學模式和優秀的治學傳統,在國内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國外亦有一定影響。解放後,本學科的著名教授有吳富恒、黃嘉德、張健、金詩伯、陸凡、金中等。

教學部門

英語系

山東大學于1930年建立外國文學系。梁實秋、洪深等知名學者先後任外文系主任,多位有較高學術造詣的教授在此執教。1949年以後,吳富恒、黃嘉德、張健、陸凡、金詩伯等著名教授長期在此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為英語專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78年,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獲得碩士學科授予權;1996年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1998年定為山東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獲得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确定為山東省強化建設重點學科;2002年評為山東大學名牌專業。     

本專業以培養适應社會需求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為核心,全面強化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獲取知識能力、運用知識能力、獨立分析能力和創新知識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掌握語言學、文學及相關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較熟練的聽、說、讀、寫、譯能力,了解我國國情和英語國家的社會和文化,具有較好的外語表達能力和基本調研能力,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第二外語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能适應外事、經貿、旅遊、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等部門的工作需要。      

英語系主幹課程包括綜合英語、高級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視聽、英語寫作、英語閱讀、翻譯、高級口譯、英語語言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英語文體學等。      

英語專業素以文學見長,同時實現了各專業方向全面平衡發展的目标。20世紀60年代初,吳富恒教授創建的美國現代文學研究所是國内高校第一個專門從事美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機構。現任外國語學院院長、英語學科帶頭人郭繼德教授兼任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等多個學會副會長。現有七位博士生導師,研究專業方向覆蓋英語文學、英語語言學與英語教學以及翻譯研究。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梯隊完善。目前有13人已獲得博士學位,17人在讀。近年來,英語專業教授承擔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學術成果逐年增多,多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獎。      

重視基礎教學工作是英語專業一貫傳統,英語專業教師在教書育人的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壯志偉教授曾獲得“全國優秀教師”稱号;有三名教師獲得“山東大學青年教學能手”稱号。英語專業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不少人任職于政府機關、高校和科研機構。    

 英語專業的今天凝聚了幾代山大人的心血。我們正在不懈努力,為申報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博士點創造條件,為進一步提高學科層次,在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工作中不斷取得進步。

應用英語系

應用英語系目前設有商務英語、科技英語兩個專業方向和英法、英政五年制雙學位班,同時承擔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等專業的研究生教學工作與論文指導工作。  

 商務英語、科技英語兩個專業方向始于七十年代的前山東工業大學外語系,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教學與管理經驗,設有科技報刊閱讀、科技英語閱讀、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科技應用文寫作、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電子商務、外貿函電、外經貿英語應用文等專業課程,率先實現了“外語+專業方向”的培養模式,順應了國家改革開放後對複合型應用人才的需求。本專業方向重視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在商務、科技方面的知識和興趣,使學生在知識結構方面更為全面,在實際工作中更具競争力。  

 為了發揮綜合性大學學科複合、交融和相互滲透的優勢,實踐跨專業、跨學科的複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2000年,英語專業與法學院聯合招收“英語+法學”雙學位班,2001年,英語專業與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聯合招收“英語+國際政治”雙學位班。英法、英政雙學位班修業年限均為五年。第一至第三年以英語專業課程的學習為主,第四和第五學年以法學或國際政治專業課程的學習為主,完成規定學業者分别授予法學和文學或政治學與文學兩個學士學位。這種新的模式旨在培養既具有法學或國際政治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具有較高的專業外語水平的适應21世紀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複合型、多元化人才。事實證明,這是一條特色鮮明、充滿希望的人才培養之路,這标志着外國語學院在培養複合型人才上邁出的堅實步伐。      

應用英語系現有專職教師17人,年齡大多在30-45歲之間,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講師3人。全部教師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其中博士5人,在讀博士6人,是一隻職稱和學曆較為合理的年輕化師資隊伍。

翻譯系

外國語學院于2007年3月在原英語系和應用英語系的基礎上,整合翻譯師資力量組建翻譯系,以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與專業素質,開拓視野,增強社會競争力,滿足社會各界對外語複合型、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2008年經教育部批準,山東大學獲準設置翻譯專業。同年,翻譯專業開始招生。    

翻譯系旨在培養複合型、應用型外語專業人才,全面強化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獲取知識能力、運用知識能力、獨立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即具有外語基本功、較強的漢外雙語翻譯技能,同時又具備其他一門應用學科知識的複合型和應用性專門人才。  

本系将采用外語+口、筆譯技能+專業知識的培養模式。學生除了學習外語語言、文化、曆史、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外語聽、說、讀、寫的技巧訓練外,還較系統地學習和掌握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進行大量的翻譯實踐,獲得較強漢外互譯的口、筆譯能力,同時具備系統的學科知識,從而能夠熟練地從事某種專業的口、筆譯,能勝任外事、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經貿、旅遊、傳媒、法律等部門和行業的翻譯、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     

本系翻譯專業開設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公共素質課等課程模塊。主要核心課程包括:綜合英語、高級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視聽、英語寫作、英語閱讀、翻譯;高級口譯、同聲傳譯、法律翻譯、科技翻譯等。      

目前,翻譯系擁有一支較高水平的翻譯研究和教學師資隊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講師2人,博士和在讀博士12人。他們既熟知翻譯理論,也有豐富的翻譯教學和翻譯實踐經驗,近年來發表了不少專著和譯著,在翻譯方面頗有建樹。 

日語系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的前身是山東大學東語系日語專業,該專業于1971年開始招生,1994年起與山東大學文學院聯合招收碩士生,200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日語系分為日本語言、日本文學、日本文化三個研究方向。     

日語專業組建以來,堅持教學和科研并重的方針,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現在,日語系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學曆學位層次較高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包括山東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成員在内共有教師22名,其中教授8名(含博導2名),副教授7名,講師7名;教師中已獲得博士學位者5人,在讀博士7人。年輕、整齊的教師隊伍是山東大學日語學科長足發展的有力保證。 

日語系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目标是在保持傳統學科優勢的前提下不斷創新,培養适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除了培養日語語言、文學、文化三個方向的專業人才外,還開設了日韓雙學位專業,法日雙學位班等,以适應社會各層次的人才需求。日語專業現有本科生250餘名,研究生30餘名。     

日語系一貫堅持學術研究與教學并重的方針,目前我系教師主持、參與了“東亞漢文學關系研究”等國家級科研項目六項,“日本現存中國佚書——唐宋時期佛教靈驗小說集的研究”、“日本近現代文學中的浪漫主義與基督教研究”等省部級項目十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項六項,獲得日本學術振興會、日本各财團資助項目四項。出版專著、教材、譯著等3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與本院的日本研究中心、東亞文化研究所等聯合主辦過“信息網絡時代與日本研究”、“全國日語教育研讨會”等多項大型國際學術研讨會,在國内外産生了廣泛的影響。     

日語系十分重視學術交流,已與日本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神戶大學、山口大學、和歌山大學、大東文化大學等建立了交流關系。我系教師多次獲國家留學基金、日本文部省獎學金、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等項目的資助,赴日本的高校及科研單位留學、訪學或任客座教授。優秀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也可以赴日學習一年,同時還可參加“神戶大學夏令營”、“愛知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項目”等日本各大學的短期項目。這既豐富了學生的海外經曆,拓寬了學生視野,也對學生的專業學習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日語系的畢業生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部分優秀畢業生已在外交部、駐日使領館、國家部委、省市各級政府的外事部門擔任了重要的職務;有不少畢業生成為日語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為培養學生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海外也有一批日語系畢業的校友,他們已經升任日本知名大學的教授、副教授,在教學和科研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今後,日語系還将進一步發揮學科優勢,整合各種資源,本着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精神,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日語人才。

俄語系

山東大學俄語系是國内最先招收本科學生的俄語專業,其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初,何奉、方未艾先生先後擔任系主任,奠定了外文系的基礎。1993年,在我國高校俄語專業中它較早地獲得了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山東大學俄語系現為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俄語組成員,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現任系主任為叢亞平教授,副系主任為張素副教授和李建剛副教授。      

俄語系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隊伍整齊。現有專職教師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講師2人。教師中碩士生導師6人,有博士學位者5人,在讀博士1人,在讀博士後2人。40歲以下教師博士率達100%,絕大部分教師有海外經曆,出國進修率達92.3%。目前俄語專業包括本科和碩士兩個層次的教學與科研活動。現有本科生100人,碩士生15人。    

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俄語專業堅持“立足山東、面向全國、面向世界、主動适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需要”的發展思路,逐步形成了“博專貫通、教研兼修、内外結合、東西交彙”的辦學特色,以“學術地位高,師資力量強,教改力度大,教研成果多,辦學理念新,教學質量好”的整體辦學優勢,在國内高校俄語專業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俄語系的專業課程設置齊全而合理,具有鮮明的結構性特色。本科階段的課程主要包括:俄語口語、視聽說、語法、泛讀、寫作、綜合俄語、俄蘇文學、俄羅斯概況與文化、翻譯理論及實踐、報刊閱讀、電視新聞、經貿俄語、二外英語等課程;碩士階段的課程主要包括:文化語言學、俄羅斯文學、現代俄語概論、俄語語用學、俄語與俄羅斯文化、俄語文學修辭、口譯技巧與訓練、漢譯俄綜合技巧、寫作技巧與訓練、功能修辭學、影視評析、語義學、俄羅斯社會問題等課程。    

俄語專業的培養目标:要求學生具有熟練運用外語進行交際、翻譯、教學與研究的能力,成為能夠在教育科研、外事外貿、社會服務等部門進行工作和研究的複合型高級外語人才。    

“以教學推科研,以科研促教學”是俄語專業學科建設的宗旨。近五年來,俄語專業先後編寫、出版了8部教材,創出了自己的品牌。随着學術水平的提高,俄語專業積極參與和承辦國内各種學術會議,不斷提升其學術聲譽和學術地位。為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俄語專業開辟出一條“海内外、校内外、課内外”三個内外相結合的育人新路,把學生的海外實踐、社會實踐與課堂内外教學融為一體。俄語系還定期組織俄語演講比賽和俄語晚會,舉辦外語角活動,開通俄語電視頻道,放映俄文電影。閱覽室、資料室有大量的俄文原版期刊、書籍可供學生閱讀和借閱,自主學習室也為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朝鮮語系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韓國語專業是1992年中韓建交之時成立,經過十餘年的建設和成長,有了長足的發展。韓國語系2004年建立了碩士點。該系在校生共180名,其中包括碩士生、本科生、專科生。該系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一、師資力量強。該系現有專職教師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3人。教師中碩士生導師4人,獲博士學位者6人,在讀博士1人。同時常年保持2名高水平韓國外教在該系任教。所有的教師均有海外學習經曆,大部分教師都是在韓國攻讀的碩博士學位,掌握了豐富的專業知 ,了解最新的韓國學研究動态,并與韓國學界保持着密切的聯系,在韓國語教學和研究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教學科研成果突出。近幾年共出版專業學術著作5本、譯著9本、韓國語教材4套,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并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5個,在全國及國外韓國學界有一定的影響力。        

 三、教師專業方向多元化。我系教師分别對韓國語語言學、韓國文學、韓國文化、韓國語教育、韓國政治學等領域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在韓國語口譯和筆譯方面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以滿足學生對這些領域的學習和深造的要求。      

 四、完善的交換生制度。山東大學與韓國高麗大學、成均館大學、慶熙大學、中央大學、昌原大學、慶尚大學、暻園大學等多所大學有交流合作關系。該系每年都派遣一個年級(班)的學生到韓國對方大學學習,讓學生在韓國進一步提高語言水平,親身體驗韓國社會和文化。        

 五、專業課程設置全面而新穎。本科階段,除基本韓國語課程以外,開設韓國文學、韓國語詞彙學、韓國半島概況、報刊選讀、經貿韓國語等課程,使學生在韓國語聽、說、讀、寫、譯等實踐能力熟巧訓練的同時,擴大對韓國語語言學、文學以及曆史、社會、文化、政治、經濟等知識的了解。碩士階段,分韓國語言學,韓國文學,韓國文化等三個研究方向,開設全面而深入的專業課程,使學生具有堅實的專業知識和獨立從事深入研究的能力。        

 六、地理位置優越。山東大學所處的山東省和韓國地理位置臨近,交流合作密切,人員、物資交流頻繁。該系積極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學生的實踐以及畢業實習和就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因此,山東大學韓國語系畢業生語言水平高,熟悉韓國社會和文化,工作适應能力強,得到用人單位的一緻好評。每年畢業生都供不應求,就業率達到100%。已畢業的二百餘名學生活躍在外事、政府、科研及教育、企業等不同工作崗位上,為祖國建設和中韓友好交流事業做出了貢獻。

德語系

德語專業成立于1996年,學制4年,培養具有紮實的德語語言基礎,對德語國家社會及文化有較為深入和廣泛的了解,并能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德語,能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科研、旅遊等部門從事翻譯、研究、教學、管理工作的德語高級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外語表達能力和基本調研能力;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第二外語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本專業開設的專業必修課有:綜合德語、德語會話、德語基礎聽力、德語視聽、德語寫作、高級德語、德語高級聽力、德語翻譯理論與實踐等。專業選修課有:德國文學史、德國簡史、德語文學作品選、經濟德語、旅遊德語、科技德語、德語外貿應用文、德國概況、德語語言學、德語語體學等。     

本專業擁有一支富于敬業精神和責任感的優秀師資隊伍,現有教師8人,其中3名副教授,3名講師,2名助教,另常年聘請1名德籍教師。   

本專業要求學生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熱愛祖國,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祖國富強而奮鬥的責任感;遵紀守法,助人為樂,熱愛生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修養,以及美好的個人情操。  

本專業主要方向及特色:本專業主要以傳授德語語言文學知識為主,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不僅具備較紮實的語言基本功,還能夠對德國的文學藝術、曆史文化、政治經濟有較深入的了解,從而具備較寬廣的視野和較深厚的人文素養,具備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适應時代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并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本專業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利用山東大學綜合大學的優勢,為學生提供跨專業、跨學科的雙學位的培養模式。     

為使學生具有較寬廣的國際視野并對對象國有更為深入的了解,本專業積極為學生創造海外學習的條件。目前,德語系已與德國奧格斯堡大學和慕尼黑語言與翻譯學院建立了長期的校際合作與交流關系,每年選派優秀學生赴德國進行交流學習。同時也注重學生的第二校園經曆,本專業學生可赴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蘭州大學等國内知名高校做校際交流生。

法語系

法語專業始建于1994年,本專業以培養适應社會需求的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為核心,注重對學生獲取知識能力、運用知識能力、獨立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培養出來的外語人才具有紮實的法語語言基礎和比較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好掌握和運用法語。學生不但具有本專業的紮實基礎和功底,而且同時具有良好的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并能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法語,并以法語專業為優勢拓展自己的專業領域,做到優勢互補,适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畢業後能夠勝任外事、貿易、文化、科研、旅遊、翻譯、教學、研究等部門的工作。      

全系現有教師七人,研究方向涵蓋文學、語言學、教學法、翻譯等主幹學科方向,每年聘請一名長期法語外籍專家。本系擔負着法語系本科和研究生法語教學、外語學院英語專業的二外法語教學以及全校的本科和碩士研究生二外法語的教學任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法語語言文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采取基礎階段和高級階段分段教學模式。基礎一二年級階段以加強法語語言基礎教學和強化聽說讀為基礎的語言實踐能力為主,打好紮實的法語基本功;高級三四年級階段在總體上繼續提高語言實踐能力,拓寬法國語言文化知識,并針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增加語言、文學、科技、經貿、旅遊等專業性、實用性知識的教授,為培養新世紀複合型法語人才奠定基礎。      

主要專業課程:法語精讀、高級法語、法語會話、視聽、口語、法語泛讀、商務法語、旅遊法語、科技法語、法國概況、法國文學選讀、法漢翻譯、漢法翻譯、法國電影、法語語法、法語寫作、文體學、詞彙學、歐洲文化入門等課程。      

本系與法國西部學校素有良好的合作與交流關系,在與法國昂熱大學合作多年後,陸續于2004年開始與法國布列塔尼大區的雷恩公立第二大學以及盧瓦爾河大區的昂熱西天主教大學建立良好合作關系,與對方大學的語言學校和對外法語專業互派交流學生。2007年法國布列塔尼大區捐贈我系原版書籍,在我院成立了山東大學法語資料中心。每年本系學生還可以到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等法語系交流學習一學年。     

法語系學生素有強烈的求治欲和活躍的班級氣氛,學生活動豐富多彩。長期堅持開展“法語電影周末俱樂部”、“法語角”以及“走進外教家”等固定活動,并踴躍組織法語舞台劇、法語辯論、歌曲比賽等活動。    

2007年本系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法語系以培養最優秀的法語專業本科生為己任,将跟随着山東大學和外國語學院的前進腳步大踏步邁進! 

西班牙語系

山東大學的西班牙語專業始建于2006年,是山東大學的新興專業,也是山東省第一批開設西班牙語本科專業的院校之一。本專業以培養具有國際合作意識、國際交流與競争能力的外向型、複合型人才為宗旨,全面強化素質教育,注重對學生獲取知識能力、運用知識能力、獨立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培養出來的西班牙語人才具有紮實的外語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較強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能适應外事、經貿、法律、科技、軍事、教學等部門的工作需要。因此,本專業要求學生對西班牙語國家社會及文化有較深入和廣泛的了解,能夠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西班牙語,為适應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與世界各國貿易、文化交流迅速擴大的趨勢,滿足我國與西班牙和拉丁美洲西語國家外交、經貿、科技和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的需求。     

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專業與西班牙多所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自2006年至今,山東大學西班牙語專業已經有多名學生享受了西班牙La Rioja大學提供的政府獎學金,赴西班牙留學半年至一年不等;同時,西班牙Valencia大學也派出了留學生,在山東大學開始了他們的漢語言課程的學習。2008年,山東大學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合作,參與了“古巴政府單方面獎學金”項目,成功派出了兩個年級的西班牙語專業的學生。     

大學期間,學生主要學習西班牙語語言、文學、曆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西班牙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良好訓練。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西班牙語語言基礎知識、語言基本技能和外經外貿知識,較熟練的西班牙語語言運用能力,能夠在涉外機構、外資企業從事對外貿易、西班牙語翻譯和文秘以及在高等學校進行西班牙語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西班牙語系的全體教師以培養最優秀的西班牙語專業學生為己任,積極推動學術研究和教學創新,同心協力,以飽滿的熱情、進取的精神、紮實的工作、辛勤耕耘,開拓發展,跟随山東大學和外國語學院的前進腳步大踏步向前!     

主要課程:西班牙語精讀、西班牙語語法、西班牙語視聽、西班牙語泛讀、西班牙語會話、西班牙語文學、西班牙語寫作、西/漢互譯、西語國家概況等。      

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大學外語教學部

 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簡稱大外部),承擔着全校4萬本科生和1萬研究生的公共英語教學任務,教學範圍覆蓋山東大學的6個校區,29個學院。大外部現有教職工163人。其中,專職教師143人,行政人員4人、教輔人員16人。專職教師中,教授 10人,副教授 48人。博士、在讀博士15人,具有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曆的96人。2001年以來先後有33人出國進修,約占總數1/3的教師曾有海外學習的經曆。       

大學外語教學部下設6個教研室和3個教學、培訓中心,其中包括:本科生教研室(3個)、研究生教研室、後續課程教研室、網絡教研室、現代教育技術基礎實驗中心、外語測試中心和外語教育發展中心。      

大學外語教學部的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奮進的集體。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賈衛國教授擔任大外部主任,高豔副教授、李玲副教授、崔校平教授、陳偉副教授任副主任,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曾志英副教授任大外部書記。    

根據學校發展的定位和社會實際的需求,大學外語教學以培養學生較強的跨文化語言交際能力和良好的綜合素質為中心,以增強學生自主性、創新性學習能力,改善教學質量為目标,努力推進教學内容、評估方法、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同時注重優化教學環境,營造語言應用氛圍,鼓勵和提倡教師個性化教學,大力促進教師職業發展,将知識學習體系與人格培育體系有機地融為一體,建立起具有山大特色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鑒于教學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006年5月,山東大學被教育部批準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示範點學校。      

大學外語教學部重視教學科研相長。近四年來,共承擔國家級教研項目4項,省級教研項目3項,校級教研項目8項,發表各類論文10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5部,教材10餘部,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外部整體教學能力和理論水平的提升。      

大外部“大學英語網絡教研室”,建立了全國先進的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平台,融網絡課程錄播 、課件制作、資源庫建設、網絡教學管理為一體,充分發揮多媒體和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開拓了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了教學手段,加強了師生的溝通和交流,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網絡環境。   

大學外語教學部的“外語測試中心”由标準化題庫、數據處理系統構成,負責各類外語考試命題、閱卷、成績分析和數據儲存等工作,為教學過程監控、教學質量跟蹤和教學管理者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服務。       

大外部“後續課程教研室”負責全校的英語通選類課程、提高類和應用類課程的教學。為了滿足學生日益廣泛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後續課程教研室”制定了詳細的教學發展規劃、采用了科學的管理措施、設置了門類齊全的課程。現已開設提高類課程12門,通選課30餘門,内容涵蓋語言技能、社會文化和專業英語等諸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文化素養。       

大學外語教學部除完成日常的教學科研任務外,現代教育技術基礎實驗中心、外語測試中心和外語教育發展中心還承擔人員培訓、技術研發、項目咨詢等社會服務。

科研部門

翻譯研究中心

翻譯研究中心是外國語學院根據翻譯教學與翻譯人才培養的需要而成立的一個專門研究機構,其宗旨是為全院教師提供開展翻譯研究的組織保障和交流場所,探索并分享對各語種翻譯活動的理論認識或心得,進一步提高翻譯實踐能力與理論水平,為教學和科研服務。

翻譯是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繼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之後的高級語言能力,是外語教學水平的綜合體現,翻譯研究以提高翻譯教學效果為最終目的。同時,翻譯理論又是一種高端研究,它可以利用和借鑒各種既有理論,一方面從中汲取營養,同時又為各種基礎理論開辟了應用空間,可以從更高更廣的視角觀照各工具理論的長短得失。因此,翻譯研究為各種跨學科研究提供了彙合點,為多學科融合與交流提供了契機。

翻譯研究中心的研究規劃包括翻譯理論、翻譯教學和翻譯實踐三大領域。翻譯理論主要以各種基礎理論為工具,如語言理論、文學理論、文化研究、符号學、交際學、心理學等等,對翻譯現象進行描寫、界定和評價。翻譯實踐主要以各種實用翻譯工作為主,包括獨立、合作及委托的形式承擔多語種、多形式的翻譯任務,交流經驗,解決翻譯難題,宣傳普及對翻譯重要性的認識,引起社會對翻譯工作的關注和重視,同時也為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翻譯教學研究則以理論研究和實踐成果為原材料和工具,探讨通過課堂培養翻譯人才的方法與模式,強化各語種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高級翻譯技能,促進本科及研究生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中心将陸續配備必要的研究設施和工具資料,彙集研究常用的資料信息,為師生從事翻譯及研究提供方便條件。中心将開辟對外交流的渠道,不定期舉辦翻譯論題講座,邀請知名譯家學者作報告,傳授經驗,指導研究。中心将開設電子交流平台(類似博客或社區論壇),為大家提供一處展示自己翻譯研究成果的場所,也可以通過它的互動交流心得,交換意見,完善提高翻譯研究能力。

翻譯研究中心除目前由主任和副主任負責日常工作外,研究活動向全體教師及博士、碩士研究生開放,也歡迎外校及兄弟院系對翻譯感興趣的師生積極參與、大力支持。

翻譯研究中心的工作剛剛起步,許多條件尚在創建過程中,工作思路也在探索和檢驗之中,望師生們多提建議,共同把中心工作做好。

英語文學研究中心

英語文學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3月,其宗旨是整合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文學研究力量,緻力于開展英語國家文學的研究工作,提高我院對英語國家文學的研究質量,培養英語文學研究的新生力量,壯大我院英語文學的研究力量,促進我院在英語文學研究方面與國内、國外同行的交流。

研究中心所研究的範圍包括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愛爾蘭等英語國家的文學、文論以及與文學緊密相關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哲學等現象,其中特色鮮明的研究項目包括:美國戲劇研究、英美現代主義文學研究、加拿大文學研究、英國女性主義文學研究、英美少數族裔文學研究、英語國家生态文學研究、愛爾蘭文學研究、英美現當代小說研究、美國實用主義哲學研究等。

研究中心研究人員中3位博導、5位教授、6位副教授、13位博士(在讀博士)。他們中既有國家社科項目主持人,也有國家社科成功獎獲得者;他們中既有經驗豐富著述頗豐的國内知名專家學者,也有年富力強的後起之秀。他們學曆高、職稱高、科研能力強,年齡結構分布合理的特點将有力地保證研究中心能夠在相關研究領域中大有作為。

俄羅斯學研究中心

俄羅斯學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以外國語學院俄語專業為依托,充分發揮山東大學的學科優勢,搭建一個跨學科、多層次、立體交叉研究平台,把俄語學科同國際政治、社會學、哲學、曆史學、民俗學、法學等學科融為一體,開拓研究新領域,實現俄語專業教學與科研的大跨越。俄羅斯學研究中心的任務是首先是充分利用俄語專業的現有資源,重新配置現有力量,進一步加強俄羅斯語言學研究、俄羅斯文學研究以及俄羅斯文化研究,鞏固其基礎研究地位;其二是利用山東大學學科齊備的優勢,與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文學院、曆史文化學院等相關學科合作,逐步拓展本研究室的研究範圍,同時實行人員和資源的共享;其三是與國内外有關研究機構開展學術合作和交流,不斷提高其學術研究水平。

東亞文化研究所

東亞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95年。現任所長高文漢教授。現有研究人員21名,其中教授4名(含博士生導師兩名),副教授9名,講師8名。下設三個研究方向:東亞文學與比較文學;東亞社會文化研究;語言學與比較語言學。自成立以來,研究所以外國語學院日語系、韓語系為依托,采取自由選題、自主研究與集體申報科研課題等方式,紮實有序地推進了各項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目前,已出版專著《中日古代文學比較研究》、《日本佛教故事集的源流》、《日本語與日本人》、《前近代日本人的對外認識》、《金聖歎與韓國古典文學》、《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研究》等20餘部;出版教材《日本古典文學史》、《基礎韓國語》、《韓國經貿會話》、《日本古典文學作品選讀》等10餘部;發表高水平論文200餘篇。其中,《日本佛教故事集的源流》獲孫平化日本學術獎勵基金著作一等獎;《中日古代文學比較研究》、《日僧中岩圓月的世界》(論文)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近年來,已完成 “東亞漢文學關系研究”(國家社科基金)、“中國古典文學對日本文學的影響”(教育部規劃項目)等研究課題。現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日本說話文學對中國古典文獻的引用和翻譯研究;日本女性道德觀的衍變——以中國女訓作品在日本的傳播為中心;華北鄉村社會姻親關系研究。教育部規劃項目5項:日本現存佚書——唐宋時期佛教靈驗小說集的研究;中國傷痕反思文學與韓國戰後文學的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對韓國的影響研究。另有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日本近世漢文學研究”、“儒家經典文獻東傳與日本儒學”等多項。

國際合作交流

學院為了滿足社會需求、服務國家人才發展戰略,發揮小語種語言教學優勢與韓國知名大學合作,開設了中國學生赴韓國的學位銜接課程,建立起一條幫助優秀畢業生進入韓國一流大學的安全、可靠的海外升學途徑。

本課程采用“0.5 0.5(1)2”的培養模式,即在國内學習半年語言、國外學習半年語言加兩年專業課(根據韓國政府規定入學須通過TOPIK3級或校内語言考試,畢業須通過TOPIK4級)。國内學習階段,我們還針對中國學生的學習特點,由我院韓國語系(國家級特色專業)教授組對課程進行了本地化調整,使通過本課程學習的學生能很快的适應韓國留學生活。

國内學習期間與在校本科生共享一流師資,同時接受科學嚴謹的教學管理,感受山東大學的濃厚學習氛圍,結業考試合格者由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頒發結業證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