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吻蝮

尖吻蝮

蝰蛇科蛇類
尖吻蝮屬(學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亞目蝰蛇科蝮亞科下的一個有毒單型蛇屬,屬下尖吻蝮的幼蛇隻有尖吻蝮(D.acutus)一個品種。尖吻蝮又稱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華蝮等,是亞洲地區及東南亞地區内相當著名的蛇種,尤其在台灣及華南一帶更是自古已備受重視的蛇類。尖吻蝮是屬省級保護動物,分布于安徽、重慶、江西、浙江等地區。
    中文名:尖吻蝮 拉丁學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 别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雙孔亞綱,鱗龍次亞綱 目:有鱗目 亞目: 科:蝰蛇科 亞科: 族: 屬:尖吻蝮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安徽、重慶、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廣西、貴州、台灣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屬省級保護動物 外文名:Sharp—snouted fu 英文名:Hundred-paceviper 别稱:七步蛇、百步蛇、五步蛇 國家保護等級:二級 中國特有:是

物種學史

在第三紀早期的始新世屬幹燥、亞熱帶的中國東南部為尖吻蝮的起源地。古地理的研究表明,從早第三紀到晚第三紀,中國東南、南部、西南部,地勢平坦,起伏不大,為幹燥的亞熱帶氣候,适宜于尖吻蝮的生活,尖吻蝮在始新世起源後,由于受高緯度氣候的限制,它隻能在低緯度地區擴散。到漸新世,由于印度闆塊與中國大陸的碰撞,引起了青藏高原的隆升,随後的某一時期,當尖吻蝮擴散至此時,隆升的高原阻止了它進一步向西擴散,形成了尖吻蝮在大陸現今的分布格局。

至于該種在台灣的分布可作如下解釋,地質資料顯示,台灣在晚第三紀時才聳立成島嶼,在島嶼與大陸第一次分離時尖吻蝮可能還未進入該島。第四紀,自然界經曆了多次海退和海侵、冰期和間冰期、地殼上升和下降等的交替變化的影響,台灣島嶼與大陸亦出現了數次的分離和聯接,尚未徹底隔離,而尖吻蝮在其中的某一時期進入該島直到晚更新世(約39000年前),世界上發生了最大的一次海侵——裡斯一武木間冰期的海侵和随後台灣海峽的斷裂,台灣遂與大陸徹底隔離,但生活于該島上的尖吻蝮亦開始與大陸種類隔離,但在如此短的時間裡是不可能形成獨立的種的。

尖吻蝮最早的名稱為“巴”,夏商時期,“巴”從動物名逐漸演變為地名(有尖吻蝮的地域)、族名(在巴域生活的族群)、國名(巴人創建的國家)。古文字學證明,巴之本義與“蟲、蝮”相通。

形态特征

尖吻蝮全長120—150厘米,大者可達200厘米以上。頭大呈三角形,與頸部可明顯區分,有長管牙。吻端由鼻間鱗與吻鱗尖出形成一上翹的突起;鼻孔與眼之聞有一橢圓形頰窩,它是熱測位器。背鱗具強棱21(23)—21(23)17(19)行。腹

鱗157—171。尾下鱗52—60,前段約20枚定為單行或雜以個别成對的,尾後段為雙行,末端鱗片角質化程度較高,形成一尖出硬物,稱“佛指甲”。

生活時背面棕黑色,頭側土黃色,二色截然分明,體背棕褐色或稍帶綠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形斑塊17—19個,尾部3—5個,此斑由左右兩側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攏形成,偶爾也有交錯擺列的,斑塊邊緣色深,腹面乳白色,咽喉部有排列不規則的小黑點,腹部中央和兩側有大黑斑。

生活習性

尖吻蝮栖息地:尖吻蝮主要栖息在海拔400-700米的常綠和落葉混交林中,夏季喜歡在山塢的水溝一帶活動,對生境條件的要求是陰涼通風有樹有水,也在茶園、農田、柴堆内活動,能上樹,也能進入人房。冬季多在樹根形成的天然洞或舊鼠洞中越冬。

尖吻蝮活動:尖吻蝮年活動周期自驚蜇至大雪約為9個月,影響活動的主要因子是溫度、濕度及食物。氣溫20-30℃時,活動最頻繁,氣溫高達35-38℃時,多向水邊集中。在夜間用松把照明較為敏感并對火把有攻擊反應,用手電筒照時幾乎無明顯趨溫傾向。

尖吻蝮食物:剖胃發現有社鼠、犬足鼠、黃鼬及棘胸蛙。尖吻蝮在山塢的分布,和棘胸蛙的分布、數量有關系。剖胃亦見有黃胸鼠,說明尖吻蝮進入人房。另見有吞食後排出的鳥羽,經鑒定為綠啄木鳥。在蛇池中投飼青蛙及小白鼠,并曾見幼蛇捕捉直翅目昆蟲竈馬為食。

尖吻蝮繁殖:雌蛇尾基部的臭腺分泌物有特殊臭味,能引誘雄蛇。交配前有追偶現象,交配時相互纏繞。卵多産在天然洞穴中,洞道淺短幹燥。在一梯田所見之洞口為10公分,洞道僅有25公分。

産卵數目多少不等,年輕母蛇産卵早但數量少,年老母蛇産卵遲但數量多,一般為12-18枚,1982年8月28日曾見一蛇産出42枚卵。卵白色,長圓形,卵殼軟,觸之如紙。卵重16-18克,大小為42-45×25-30毫米。卵産出時多豎成圓圈狀,粘在一起,通常1-3天産完。約24天孵出幼蛇,出殼時體長19公分。10天後開始第一次脫皮,49天後第二次脫皮。

尖吻蝮冬眠:冬眠期自大雪至翌年驚蟄約為3個月,越冬洞穴較深,蛇多時大小蛇在一起,有時也和蝮蛇混居在同一洞中。當氣溫為8℃時與蛇體表溫度相等,當氣溫高于8℃時蛇體表溫度始終比氣溫略低1℃,當氣溫低于8℃時蛇體表溫度則較氣溫略高于1℃,蛇體表溫度為11℃以上時能咬人。人工飼養的幼蛇,當氣溫低于17℃時。盤瞳不動,在12℃時用鑷子觸動出現張口咬人狀态。

繁殖技術

選擇

在成蛇中選擇體重在1-2千克,蛇體健壯無病、生長發育良好、體色鮮豔、性腺發育正常的蛇作為種蛇。放養殖園中精心飼養。

交配與産卵

尖吻蝮在野生狀态下,能選擇适宜的場所産卵,但難以抵禦天敵的侵害和惡劣氣候的影響,自然孵化率不高。在蛇園飼養時采用人工監護下由雌蛇護卵孵化,其孵化率達80%以上,但管理難度大,易受幹擾,不便于大量孵化。目前一般采用人工孵化技術。尖吻蝮2-3齡性器官開始發育成熟,通常在每年4-5月份和10-11月份有兩次交配期,其發情交配溫度一般在13-31℃下進行。

交配時間短的15分鐘左右,長的達2小時,交配場地為草地或蛇房内,也有在灌木叢中。在蛇場水池四周适當位置設置多個蛇窩。雌蛇于8-9月份産卵,母蛇産卵時,伏卧在草地上,尾基部向上翹起。卵重一般16克左右,卵呈橢圓形。剛産出時,卵殼淡乳酪色或具白色花斑,每隔30-50分鐘從洩殖孔産出1枚卵,每窩産卵11-29枚,多的達40枚。

雌蛇産卵後,有護卵的習性,終日盤伏在卵旁或卵上,此時雌蛇比較兇猛,取卵要隔離雌蛇防止咬傷。雌蛇産卵後要投喂豐富的食物以利早日恢複健康。

(1)孵化:設在木箱或水缸内放清潔細沙20厘米厚,細沙用水拌勻,其含水量以手捏成團,手松散開為宜。孵化設備置于室内。

(2)蛇卵的挑選:蛇卵人工孵化的成敗,與蛇卵質量及孵化條件密切相關。蛇卵人工孵化應收集新鮮無損的蛇卵,并盡量以較大的蛇卵供孵化用。蛇卵過小,孵出的蛇也小,先天不足,.難以養活。收集蛇卵時要輕取輕放,運輸過程嚴防擠壓與劇烈振動。若卵破損、畸形、殼過軟等不易孵出仔蛇。

(3)溫度濕度的控制:将采集的蛇卵平鋪于孵化器的濕沙上,卵上複蓋苔藓保濕。粘連的卵不要拆開,保持原狀入孵。整個孵化過程溫度控制在19℃-30℃,相對濕度早期控制在90%-95%,中晚期以83%-90%為宜。

(4)氧氣供應:孵化過程要保持空氣流通,經常打開門窗。蛇卵上複蓋的苔藓,具有不腐爛、不黴變的特征,始終保持松散狀态,有利于氧氣的供應。

(5)定期照卵:人工孵化蛇卵,要定期檢查胚胎發育情況。特别是7-10天時的頭照,将未受精卵或死胚卵及時揀出,以免發黴而影響其他蛇卵的孵化。孵化期間要翻幾次卵,使其受熱均勻。

(6)防止天敵入侵:孵化時要防止老鼠、螞蟻、蚊蟲等天敵對蛇卵的侵害。孵化器上要複蓋蓋子,孵化器的腳座要撒殺蟲劑等,但殺蟲劑不能帶人孵化器内。

(7)仔蛇:尖吻蝮蛇卵孵化期為26-29天,一般27天左右仔蛇吻端具卵齒,出殼時用其将卵殼劃一細口,吻端由此突破卵殼,然後逸出卵外,仔蛇多在夜間出殼,當以器物觸擊剛出殼的仔蛇時,仔蛇會本能地沖擊撲咬。出殼後仔蛇盤于卵殼周圍,個别的還拖有臍帶。剛出殼的仔蛇,第3天即可由孵化器轉移到幼蛇飼養池促進卵黃的吸收,并按大小不同分開飼養,防止自相殘食。應盡早投喂食物,不能主動捕食新生小白鼠或青蛙的,可以填飼小白鼠的肉塊和内髒等,平均每10天每條蛇填喂0.5克。仔蛇在孵出10天後開始第1次蛻皮,以後每年蛻皮2-3次。

飼養管理

(一)飼料與飼喂

尖吻蝮屬廣食性蛇種,飼料種類較多,如蛙類、鼠類、昆蟲類等。但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投喂的飼料種類不同,不同季節投喂量也不一緻。幼蛇捕食能力差,食物以澤蛙、棘胸蛙、蟾蜍的幼體及大白鼠、小白鼠的乳鼠為主。一般地,出殼後10天到第1次冬眠前的1齡幼蛇,食物以平均體重1.6克左右的澤蛙幼體為主,輔以2克左右重的乳鼠。

第1次冬眠蘇醒後到第2次冬眠前的2齡幼蛇,食物以成體澤蛙為主,小鼠(體重2-8克)為輔;第2次冬眠蘇醒到第3次冬眠前的3齡幼蛇,食物以小白鼠為主,澤蛙、青蛙為輔。成蛇的飼料主要是人工飼養的小白鼠、大白鼠、青蛙、蟾蜍等。

人工飼養條件下,出殼1周内的仔蛇一般不會主動捕食小型活動物,可用小白鼠肉及内髒填喂,平均每10天每條仔蛇填喂0.3克,入冬前2個月内要填飼8次。對于可捕食的仔蛇,每周投喂活餌1次,每次每條0.5-0.8克。2齡、3齡幼蛇以主動捕食為主,每月投放活餌2-3次或每周1次,每月投飼量200-300克。

1條體重0.5千克以上的成蛇每月投喂飼料250-750克,不同季節投喂飼料量略有增減。由于尖吻蝮晝伏夜出,每次投喂飼料應在傍晚,陰雨天的白天可少量投飼。飼料種類要多樣化,以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發育。

(二)冬眠期的管理

每年11月下旬到翌年3月上旬,是尖吻蝮的冬眠期。野生尖吻蝮主要在向陽的動物廢棄洞、樹根洞或石縫中冬眠,死亡率較高。人工飼養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越冬管理技術,使其越冬成活率達到80%-90%。

1.健康體況是尖吻蝮安全越冬的先決條件。

飼養試驗表明,尖吻蝮肥滿度(體重克/體長厘米)在5以上的能安全越冬,而肥滿度4以下的不易越冬。因此,在冬眠前的1個多月,要使蛇吃飽吃好,增加肥滿度,以提高抗寒抗病的能力。對于體弱、患病或有外傷的尖吻蝮,應于冬眠前調整好體況,治愈疾病,或上市出售,以減少越冬死亡。

2.建築拟态越冬蛇窩是尖吻蝮安全越冬的保證。

尖吻蝮越冬最适溫度是5℃-11℃,相對濕度50%-90%。人工養殖時一般在利水、向陽處建拟态越冬蛇窩,以保證其安全越冬。越冬蛇窩主要有兩種形式,即地窖式蛇窩和土堆式蛇窩。前者主要供成蛇越冬使用,後者主要供幼蛇越冬使用。

3.良好的管理技術是尖吻蝮安全越冬的必要條件。

(1)尖吻蝮越冬環境的溫度影響其冬眠狀态。環境溫度在4℃以下時,易被凍僵而死。5℃-8℃時尖吻蝮頭部搭在盤伏的軀體上,處于深眠狀态,以器物觸之,在原地稍有轉動。8℃-11℃時尖吻蝮也盤在洞中不動,以器物觸之,可見其在洞中緩緩轉動。11℃-14℃時尖吻蝮處在半眠半醒狀态,以器物觸之,可見其在洞中緩緩爬動,亦有在無觸碰情況下緩慢行動的。

14℃以上時常在洞中自行爬動,投入小白鼠能主動攻擊,但一般不捕食。可見,尖吻蝮最佳冬眠溫度是5℃-8℃,5℃-11℃是其冬眠的适宜溫度範圍。在尖吻蝮冬眠期間,應保持環境溫度的相對穩定,波動幅度太大對蛇體不利。

(2)尖吻蝮越冬期間,越冬蛇窩内應放1盆水用于調節環境濕度。在人工飼養還曾見到尖吻蝮在越冬地窖中飲水的現象。

(3)進入冬眠期的尖吻蝮,防侵能力差,易受天敵的襲擊和病菌的感染。冬眠前蛇窩要打掃,活動室換土并以少量石灰消毒。冬眠前還應進行驅蟲,使蛇能深眠。冬眠期的尖吻蝮易被老鼠、螞蟻等咬死、咬傷,應做好防鼠、除蟻工作。

(4)冬眠期的尖吻蝮有群聚冬眠的習性,這樣可提高蛇體自身體溫1℃左右。但在人工養殖場内,由于尖吻蝮密度大,群集時蛇體相互擠壓易造成死亡。因此,應減小冬眠空間,并經常進行檢查。

(三)繁殖期的管理

尖吻蝮的繁殖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生理過程,為提高其繁殖率,應加強繁殖期的管理。

1.加強種蛇的飼養管理。

種蛇在每年的活動期内完成交尾、産卵、孵化等繁殖行為。不同季節,飼養管理工作重點不同。每年4-5月,尖吻蝮剛出蟄活動不久,經過3個月的越冬休眠,體能消耗很大。同時該季節也正是尖吻蝮的交尾繁殖期,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償。應保證食物的供給。7-10天投食1次大白鼠或小白鼠,投飼量以3日内全部捕食完為宜,并應保證長年放養的魚類、蛙類等的數量和存活。

此期還應保證維生素、礦物質的供應,可在飲水中添加,也可喂小白鼠後再投飼。

6-7月是雌蛇卵泡發育、成熟的關鍵時期,對雌蛇應重點飼養。一方面保證供給豐富的飼料,使其能産下質量好的蛇卵和産卵時體力充足;另一方面應保證環境安靜,使産卵順利進行。8月母蛇産卵後,終日伏在卵上或卵旁護卵而不進食,體力消耗很大。此時應少投飼餌料,以免幹擾護卵的雌蛇或腐爛變質。在仔蛇出殼母蛇離開後,應大量投餌以補充營養、恢複體力。

10月是尖吻蝮越冬的準備階段,也是其第二個交尾繁殖期,要提供足夠的食物以提高蛇體的肥滿度,使腹腔内脂肪貯量一方面維護冬眠時的正常消耗;另一方面供給卵黃的發育。此期也應保證維生素、礦物質的供應。11月到翌年3月是尖吻蝮的冬眠期,此期間雖然基礎代謝降到最低水平,但卵黃的發育很旺盛。10月卵泡直徑為4.29毫米,12月為6.91毫米,翌年4月已達10.57毫米。因此,冬眠期應保證越冬環境的最适宜溫度、濕度範圍,提供尖吻蝮性腺發育的适宜條件。

日常管理

1.分群飼養

尖吻蝮為肉食動物,有相互殘殺的惡習。在人工飼養時,應将大小不同的蛇分開飼養。非繁殖期雌雄兩性蛇最好分群飼養,特别是懷卵母蛇應單獨飼養,以減少幹擾因素而利于卵泡的良好發育。身體瘦弱及患病的蛇也需隔離飼養。因此,應注意觀察蛇的發育狀況和健康狀況,及時分群。

2.清潔衛生

養蛇場應經常保持清潔衛生,以防疾病流行。蛇園、蛇窩應每星期打掃1-2次,及時清除蛇窩内的糞便,尤其是夏、秋兩季,蛇的吃食量大,咬死、吐出的食物殘渣、小動物屍體和糞便都比較多,更應勤打掃。蛇窩内的土要定期更換與消毒。水池内的水要保持清潔。

3.夏季管理

尖吻蝮不耐高溫,溫度超過35℃時,必須在蛇場内架設蔭棚。蔭棚不宜離圍牆太近,以免蛇爬棚越牆逃走。酷熱天可用自來水噴灑蛇場降溫。蛇場内過高的灌木應及時修剪,防止蛇攀緣外逃。

栖息環境

尖吻蝮生活在海拔100—1400米的山區或丘陵地帶。大多栖息在300—800 米的山谷溪澗附近,偶爾也進入山區村宅,出沒于廚房與卧室之中,與森林息息相關。炎熱天氣,尖吻蝮進入山谷溪流邊的岩石,草叢,樹根下的陰涼處渡夏,冬天在向陽山坡的石縫及土洞中越冬。

分布範圍

尖吻蝮其實是分布的地域并不是很廣,它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但是由于近些年來人類捕捉和藥物的投喂,讓尖吻蝮的數量極具下降,國家為了保護這一古老物種而将它們放在園區中進行飼養,數量逐漸恢複平穩。

生存現狀

尖吻蝮在中國分布較廣,其中以武夷山山區和皖南山區貯量最多。根據各省産區曆年收購尖吻蝮蛇幹的數量及重點産區抽樣調查,中國尚有野生狀态尖吻蝮一千萬條。蛇園人工飼養的約一萬條。

五步蛇又名尖吻蝮、祁蛇。是蕲春著名的特産,它與蕲龜、蕲竹、蕲艾合稱為“蕲春四寶”。

蕲蛇屬蝮蛇科,蝮蛇屬,為劇毒蛇。相傳人被咬傷,不出五步即死,故稱五步蛇。因其全身黑質白花,故又名白花蛇,還因為吻鱗與鼻間鱗均向背方翹起,所以還名褰鼻蛇。頭呈三角形,背黑褐色,頭腹及喉部白色,散布有少數黑褐色斑點,稱“念珠斑”。尾部側扁,尾尖一枚鱗片尖長,稱角質刺,俗稱“佛指甲”。蕲蛇若被逼捕得它無路可走時,它就調轉“尾利鈎”,破腹自殺,“死而眼光不陷。”

物種别名

“尖吻蝮”各地區别名極多,又稱“五步倒”、“岩頭斑”,白花蛇(湖南、江西、浙江)、祁蛇(藥材名,江西、安徽、湖南、浙江)、五步蛇(浙江)、五步龍(安徽、江西)、百步蛇(廣西、湖南、江西、台灣)、五棒蛇、岩蛟(重慶),翻身花(湖南、江西)、棋盤蛇、棋盤格、盤蛇、袈裟蛇(閩北)、翹鼻蛇(湖南、江西、浙江)、犁頭蛇、三天兩天病(湖南、江西)、翹鼻蛇(貴州雷山)、犁頭匠(貴州興義)、放絲蛇(浙江)、等鳥“音:燈吊”撲(浙江)、聾婆蛇(廣西)、瞎子蛇(江西)、懶蛇(江西)。

主要價值

觀賞

觀賞蛇類活動為主的景點。景點内設有蛇園、蛇展廊、蛇味館、蛇藝表演廳等以蛇為對象的各種消閑設施。闖蛇園與蛇共處一園,有驚無險。觀鬥蛇,看人蛇共眠、人蛇共舞、人蛇同遊、人蛇親吻是蛇藝表演的特色項目,會記憶深刻。

藥用

功能主治:全體有祛風、活絡、定驚的功能;主治風濕癱瘓、骨節疼痛、麻風、疥癬、驚風抽搐、破傷風、楊梅瘡、瘰疬惡瘡等。頭有瀉火解毒的功能;主治白癫風、癞瘡。眼睛有疏風定驚的功能。

用法用量:全體内服,煎湯,3-4.5克,浸酒、熬膏或入丸、散。頭:内服,研末人丸、散。眼睛:内服,1隻為末,竹瀝調少許灌之。

選方:

(1)中風傷酒、半身不遂、口目喁斜、肢體麻木、麻風、頑癬、皮膚瘙癢:尖吻蝮1條,羌活60克,當歸60克,天麻60克,秦艽60克,五加皮60克,防風30克,獨活30克,白芷30克,升麻20克,赤芍20克,白酒2000克。浸泡2周,每日服2次,每次服10毫升。

(2)破傷風、小兒急慢驚風:尖吻蝮、烏梢蛇各3克,蜈蚣1條,共研細末,每次服0.9克。

(3)口瘡:尖吻蝮幹研末,每日服1-2次,每次服5-10克,乳汁調服。

(4)小兒麻痹症的恢複期:尖吻蝮幹研末,清酒送服,每日服2次,每次服5克。

尖吻蝮系一種劇毒蛇,相傳被這種蛇咬後不出五步就會昏倒,所以又稱"五步倒",五步蛇的藥用價值盛傳已久,但将五步蛇作為主藥,專門針對風濕類風濕藥用研究尚屬首次。專家認為:五步蛇蛇毒具有祛風除濕、抗凝抗栓、去除纖維蛋白元、降低血液粘度、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降低血脂的作用,幹蛇毒價值出口價每克達1465美元,五步蛇毒的藥用價值主要應用在風濕疾病的治療和研究課目當中。

尖吻蝮的蛇肉、蛇毒、蛇血、蛇粉、蛇幹、蛇鞭等入藥,對幾十類疾病均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其中五步蛇泡酒,對風濕、類風濕效果相當顯着。

食用

尖吻蝮味甘鹹,性溫。蛇肉具有祛風濕,散風寒,舒筋活絡,并有鎮痙、止癢之功能,能治風濕性關節酸痛、四肢麻骨神經痛、風癱疠風、遍身疥癬、黃癬、皮膚瘙癢、惡瘡疥癬、小兒驚風、口瘡等疾。

蕲蛇窖酒,色清澄,味清潤而芳香,具有祛風、活絡、舒筋活血、祛寒濕、強壯滋補和治療跌打損傷等功效,是治療麻風病的特效藥。《雞肋編》:"以輕小者為佳,四兩者可值十千足。"又說:"夏月食蓋盆子者,治疾猶有功。"

上一篇:蛛網陸龜

下一篇:綠籬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