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陽病

少陽病

口苦、咽幹、目眩的病症
《傷寒論》少陽病的病位不是半表半裡,其病變中心主要在膽腑,病機為邪熱與正氣相搏;緻邪戀膽腑,膽失清和。因此,臨床上必須圍繞膽火上炎。膽火内郁、膽腑熱結、膽汁外溢、膽氣不甯膽郁飲結等一系列膽腑病證進行辨治。[1]
    中醫病名:少陽病 外文名: 别名: 就診科室:中醫科 多發群體: 常見發病部位: 常見病因:外邪侵犯肝膽,肝膽之氣火上逆而亢 常見症狀:口苦、咽幹、目眩 傳染性: 傳播途徑: 英文名稱:Shaoyang disease

病因

外邪侵犯肝膽,肝膽之氣火上逆而亢,以緻出現口苦、咽幹、目眩。邪在膽而逆(影響)在胃,故有喜嘔不欲食等消化功能失常。氣機不爽即發生胸脅苦滿。邪正相争,正氣虛弱不能抗邪外出則往來寒熱。

臨床表現

《傷寒論》說:“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

“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鞭滿,幹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

概括:凡出現口苦、咽幹、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脈弦細等脈證,就叫少陽病。少陽證是邪在肝膽的病變。

内容提要:《傷寒論》少陽病的病位不是半表半裡,其病變中心主要在膽腑,病機為邪熱與正氣相搏;緻邪戀膽腑,膽失清和。因此,臨床上必須圍繞膽火上炎。膽火内郁、膽腑熱結、膽汁外溢、膽氣不甯膽郁飲結等一系列膽腑病證進行辨治。

辨證施治

    邪犯少陽證候: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口苦、咽幹、目眩、脈弦細。治則:和解少陽,調達樞機。主方:小柴胡湯。方藥:柴胡、黃芩、人參、半夏、甘草、生姜、大棗。少陽兼證治法(1)兼太陽病證候: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痛,心下痞結,微嘔。治則:解表和裡。主方:柴胡桂枝湯。方藥:桂枝(去皮)、黃芩、人參、甘草(炙)、半夏(洗)、芍藥、大棗(擘)、生姜(切)、柴胡。(2)兼陽明裡實證證候:少陽證而複見腹滿痛,郁郁微煩,心以下急,大便不通,舌苔幹黃等。治則:和解少陽,内瀉熱結。主方:大柴胡湯。方藥:柴胡、黃芩、芍藥、半夏洗、生姜、枳實、大棗(擘)、大黃。(3)兼裡氣不足證候:少陽病腹中拘急而痛,脈象浮沉弦。治則:溫中補虛,和裡緩急。主方:小建中湯。方藥:饴糖、桂枝、芍藥、生姜、大棗、炙甘草。服藥後裡虛得複,而少陽病證不減,再用小柴胡湯和解之。

上一篇:舌扁桃體

下一篇:分裂型人格障礙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