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須鲸

小須鲸

須鲸屬小型須鲸的一種
小鳁鲸(學名: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是須鲸科、須鲸屬小型須鲸的一種。頭極窄而尖,僅一條嵴。體呈細長而尖,上面觀頭部成一銳角等腰三角形。具背鳍小,鐮刀形,位于體後約1/3處。鳍肢細,末端尖尾鳍頗寬,約為體長的1/4,後緣平滑,凹形,具缺刻。鳍肢相當于體長的15~17%。褶溝細,長不達臍,計40~70條,個體差異很大,終止于臍之前鳍肢之後。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和鳍肢的上面白色,體側灰色。鳍肢的基部與末端均為黑色,中問為一白色橫帶。須闆白或黃色。鲸須的前面黃白色,後面則為灰或黑褐色。尾鳍下面的有些部位為藍鐵灰色。[1]
    中文名:小須鲸 拉丁學名: 别名: 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 綱:哺乳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體短粗,呈紡錘形。黃海捕獲最大體長,雌鲸8.60米,雄鲸7.91米;平均體長雌鲸6.93米,雄鲸6.14米;成年雌鲸體長大予雄鲸。大連前海捕獲鲸平均體長,雌鲸7.28米,雄鲸6.92米。海洋島漁場平均體長,雌鲸6.75米,雄鲸6.04米。體長為最大體圍的1.4~2.4倍。頭部較小,身體前部較肥粗,自頭部最粗大的部分向前由顴骨至吻端縮小得特别尖銳,兩側勻稱,正面觀猶如等腰三角形。在吻端至呼吸孔的颌骨中線上形成不高的脊峰。

成年鲸下颌端比上颌端突出15~20厘米,閉攏嘴時,下唇邊緣高于上唇端。由鳍肢向後體形較圓,自臍部向後漸次減細且勻稱。尾部比例大,約為體長的28%。從背鳍和肛門往後至水平的尾鳍這一段上下形成尖銳的脊谷與“龍骨”。呼吸孔2個,并列于頭部正面兩眼橫線的稍前方。眼睛很小,直徑6~8厘米,位于嘴角緊上側,微向外突出。外耳僅為1對極小的圓孔,位于眼的後上方,距眼平均為體長的5.4%。

分布範圍

廣分布于南極水域、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及北冰洋,在熱帶地區較少。西太平洋日本沿岸、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均有分布。在中國分布于廣西北海近海,廣東大亞灣,台灣省南部水域,福建近海,浙江鄞縣、舟山近海,上海崇明島、長江口均有記錄;以北部黃海為主要獵捕區;遼甯黃海側為主要漁場,渤海側可達小龍山水域。

繁殖方式

在中國黃海小鳁鲸分娩和交配期極不一緻,大都拖長3~4個月,個别可延續半年之久。通常6月份以後可遇有雌雄鲸伴遊現象,并配期多在7~9月間。妊娠鲸最小體長6.60米,黃海小鳁鲸體長達7米以上的一般都已性成熟。妊娠期10~11個月。當胎兒體長達240厘米以上時,妊娠鲸全部有乳汁分泌。所得胎兒最大體長為255厘米。4月上旬已有個别分娩,5~7月間為分娩盛期,遲至9月份仍有個别分娩。黃海小鳁鲸隻有1個生殖期。初生仔鲸體長250~270厘米,體重一般都超過150千克。每産1胎。海洋島漁場曾獲雙胎2例。

上一篇:線面

下一篇:巨猿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