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根蒜

小根蒜

百合科蔥屬植物
小根蒜屬多年生草本,鱗莖近球形,外被白色膜質鱗皮,果為蒴果。[1]花期5~8月,果期7~9月。是中藥薤白基原之一。主治:胸痹心痛徹背;胸脘痞悶;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洩痢後重;白帶;瘡疖癰腫。小根蒜生長環境較為冷涼,因此播種可在春、秋兩季進行。一般在三月中旬土壤解凍時,小根蒜就開始生長,它喜涼爽氣候條件,夏季高溫期就開始休眠,冬季土壤潔凍後則以小鱗莖在地下越冬儲根,春秋季節生長最旺,在氣溫8—18℃,土壤潮濕,光照充足,肥沃的沙質壤土生長最适宜,一般4月中、下旬就可采集食用,在秋季10月份也可采收。小根蒜可采用種子或球芽繁殖,也可用小鱗莖移栽。
    中文名: 拉丁學名:Allium macrostemon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百合科蔥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小根蒜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分布黑龍江、吉林、遼甯、河北、山東、湖北、貴州、雲南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中文學名:小根蒜 别稱:菜芝、荞子、小蒜

形态特征

鱗莖圓柱狀,具粗壯的根鱗莖外皮白色,膜質,不裂或很少破裂成纖維狀。

葉條形,扁平,具明顯的中脈,近與花葶等長,寬4-10毫米。花葶棱柱狀,具2-3縱棱或窄翅,高20-50(-60)厘米,中部粗(1.5-)2-3.5毫米,下部被葉鞘總苞2-3裂,早落傘形花序少花,松散,小花梗近等長,比花被片長2-5倍,頂端常俯垂,基部無小苞片。

花鐘狀開展,紅紫色至紫色花被片長8-12毫米,先端平截或凹缺,外輪的寬矩圓形,舟狀,内輪的卵狀矩圓形,比外輪的稍長而狹花絲等長,略長于或等長于花被片,錐形,在最基部合生并與花被片貼生子房倒卵狀球形,頂端有時具6枚角狀突起花柱伸出花被。花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

生于耕地雜草中及山地較幹燥處,喜涼爽氣候條件,在夏季高溫期休眠,冬季土壤凍結後小鱗莖在地下越冬。春秋季節生長旺盛。

簡介

學名:Alliummacrostemon

科屬:百合科蔥屬

别名::菜芝(《别錄》),荞子(《本草圖經》),藠子(《綱目》),祥谷菜(《鐵嶺縣志》),小根菜、薤根、,大頭菜子、野蒜、小獨蒜、宅蒜、薤白頭、大腦瓜

多年生草本,高達70厘米。鱗莖近球形,外被白色膜質鱗皮。葉基生;葉片線形,長20~40厘米,寬3~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花莖由葉叢中抽出,單一,直立,平滑無毛;傘形花序密而多花,近球形,頂生;花梗細,長約2厘米;花被6,長圓狀披針形,淡紫粉紅色或淡紫色;雄蕊6,長于花被,花絲細長;雌蕊1,子房上位,3室,有2棱,花柱線形,細長。果為蒴果。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于耕地雜草中及山地較幹燥處。分布黑龍江、吉林、遼甯、河北、山東、湖北、貴州、雲南、甘肅、江蘇等地。

藥材名;’薤白(小根蒜)

英文名;LongstamenOnionBulb

拉丁名;BulbusAlliiMacrostemi①AlliummacrostemonBge.②AlliumchinenseG.Don

名稱考證;薤根,藠頭,大頭菜子,野蒜,小獨蒜,小根蒜,宅蒜,薤白頭

科目來源;百合科植物

藥用部位;小根蒜或薤的鱗莖。以上植物的葉(薤葉)亦供藥用。

性味;歸經辛苦,溫。

1、《本經》:“味辛,溫。”

2、《别錄》:“苦,溫,無毒。”

3、《千金·食治》:“味苦辛,溫,滑。無毒。”

4、《醫林纂要》:“甘酸辛,溫。”

5、《湯液本草》:“入手陽明經。”

6、《本草綱目》:“入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功效分類理氣藥;功效主治理氣,寬胸,通陽,散結。治胸痹心痛徹背,脘痞不舒,幹嘔,瀉痢後重,瘡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1.5~3錢(鮮者1~2兩);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用藥忌宜;氣虛者慎用。

①《食療本草》:“發熱病人不宜多食。”

②《本草彙言》:“陰虛發熱病不宜食。”

③《本草從新》:“滑利之品,無滞勿用。”④《随新居飲食譜》:“多食發熱,忌與韭同。”

用藥配伍;配瓜蒌:化痰寬胸。配半夏:燥濕化痰;配當歸:活血祛瘀。

栽培技術

栽培時間

一般在三月中旬土壤解凍時,小根蒜就開始生長,它喜涼爽氣候條件,夏季高溫期就開始休眠,冬季土壤潔凍後則以小鱗莖在地下越冬儲根,春秋季節生長最旺,在氣溫8—18℃,土壤潮濕,光照充足,肥沃的沙質壤土生長最适宜,一般4月中、下旬就可采集食用,在秋季10月份也可采收。

種子繁殖

小根蒜生長環境較為冷涼,因此播種可在春、秋兩季進行。春播生長期短,植株生長緩慢,當年收獲量較低。秋播在9月份高溫期過後進行,鱗莖在地下越冬,第二年春季可獲高産,這時也可留種采種。用種子繁殖,在播種前要先整地施肥,每畝施用優質腐熟的粗肥2000千克,普撒後耕翻做成高畦,畦寬1.2米,澆透水後先撒0.5厘米厚的細土,再滿畦撒播。播後複細潮土上0.5厘米厚,随後複蓋塑料膜或稻草保濕。出苗後,将複蓋物撤掉。在幼苗2葉期進行間苗,株距2—3厘米,同時進行除草;在3—4葉期定苗,株距6—8厘米,同時除草澆水。

在4葉期後,葉尖微黃,這是地下鱗莖膨大的标志,這時要加強水肥管理,在澆水同時每畝追肥尿素10千克。在5月中、下旬即可采收上市,否則因夏季高溫,植株進入休眠期,将會出現萎蔫枯黃現象.。秋播一般在8—9月份進行可采取條播或畦播方法,在苗期要防高溫。秋播出苗後要預防濕澇積水,越冬前必須形成壯苗,即葉片黑綠粗壯,并已長出3葉1心。封凍前,要澆封凍水肥,每畝施用人糞尿1000千克。當冬季氣溫低于—10℃以下時,要随着氣溫的下降在畦面上蓋上稻草。在春季化凍時,慢慢清除稻草和枯萎葉片,然後澆返青水。至4月中旬可追施速效化肥,以加快營養生長,促使鱗莖分蘖和膨大。同時,要把抽生出的花莖摘掉,以控制生殖生長。在5月上、中旬,即可進入收獲期。

用鱗莖繁殖

小根蒜可采用種子或球芽繁殖,也可用小鱗莖移栽。

在春、秋兩季,将小根蒜連根挖起,地下鱗莖的小分蘖也可在根盤處小心掰開,使每個小鱗莖帶有适量的須根,然後将其按大小分出等級,在備好的高畦裡,按8厘米行距開溝,按5厘米株距定植,随後,複蓋薄土,稍加鎮壓,爾後再澆水,其他管理方法與種子繁殖法相同。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小根蒜或薤的鱗莖。以上植物的葉(薤葉)亦供藥用。

性味歸經:辛苦,溫。

《杉芝本草》:“善治健康、美之以衡。”

《本草綱目》:“薤(藠頭),生則氣辛,熟則甘美。種之不蠹,食之有益。故學道人資之,老人宜之。”

理氣藥功效主治理氣,寬胸,通陽,散結。治胸痹心痛徹背,脘痞不舒,幹嘔,瀉痢後重,瘡疖。

膳食價值

每100g鮮菜含蛋白質3.4g、脂肪0.4g、碳水化合物26g、粗纖維0.9g、胡蘿蔔素0.09mg、維生素PP1.0mg、維生素B10.08mg、維生素B20.14mg、維生素C36mg。每1g幹菜含鉀31.3mg、鈣31.1mg、鎂2.50mg、磷11.13mg、鈉0.32mg、鐵251μg、錳67μg、鋅26μg、銅6μg。

食用指南

食用方法

1、鮮菜擇洗幹淨、蘸醬、做湯、做餡或炒食。本菜葉近于蔥。

2、腌制成醬菜或鹹菜。

3、調味。

菜譜選編:小根蒜煎雞蛋

原料:小根蒜300g、雞蛋3個、精鹽8g、食油60g、花椒大料粉、料灑适量。

做法:小根蒜洗淨切碎;雞蛋打入碗内攪散、加小根蒜末、精鹽、花椒大料份、料灑攪勻;鍋放油、旺火燒熱後倒入雞蛋菜液、攤成餅狀;底面煎好後翻起、兩面煎至金黃色即可出鍋裝盤。

用藥配伍

配瓜蒌:化痰寬胸。配半夏:燥濕化痰;配當歸:活血祛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湯,7.5~15克(鮮者50~100克);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搗汁塗。

用藥忌宜

氣虛者慎用。

①《食療本草》:“發熱病人不宜多食。”

②《本草彙言》:“陰虛發熱病不宜食。”

③《本草從新》:“滑利之品,無滞勿用。”

④《随新居飲食譜》:“多食發熱,忌與韭同。”

上一篇:

下一篇:刺猬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