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城二中

寬城二中

寬城滿族自治縣第二滿族中學
寬城滿族自治縣第二滿族中學,簡稱寬城二中。目前是寬城滿族自治縣九年義務階段的四所初中之一。位于寬城縣寬城鎮。在縣行政中心西側300米處,左為财政局,右為工商局,前傍瀑河,背依金山街。學校始建于1979年,1995年遷至濱河街,學校轄中、西、北和上河西、下河西5個村和4個居委會,服務半徑1.5公裡,人口5萬人,校園占地面積5334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2469平方米,擁有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宿舍樓、圖書閱覽綜合樓、食堂樓各一座,有标準足球場1個,籃球場5個,排球場1個,羽毛球場4個,乒乓球場1個,400米标準運動場1個,固定資産1740萬元,現有教學班42個,在校學生2198人,教職工207名。
    中文名: 外文名: 簡稱: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付景華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 博士點: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 知名教師:

簡介

寬城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位于寬城滿族自治縣濱河街,縣行政中心西側300米處,左為财政局,右為工商局,前傍瀑河,背依金山街。學校始建于1979年8月,為使寬城公社小學畢業生全部升入初中而興辦的。因為當時縣城内已經有了縣一中,所以,學校取名為“寬城縣第二中學”。2002年5月,經承德市教育局、民族宗教事務局批準學校更名為“寬城滿族自治縣第二中學”,并定為“開展民族特色教育試點校”,主要業務宗旨是實施初中義務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發展和初中學曆教育(相關社會服務)。學校時屬寬城縣境内六所國辦中學之一,現為市級初級中學辦學示範校,屬于全額事業單位,經費由縣财政局統一撥款,1999年4月升格為副科級單位,隸屬于縣教育體育局。學校初時有教職員工3人,1個教學班,學生49人,至2014年5月,發展到有教職員工200人,42個教學班,學生2520餘人。

學校發展迅猛。特别是1995年後,在“普九”、“普實”的推動下,縣政府加大了學校投資力度,先後建起了教學樓、辦公樓和實驗樓,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師地位不斷提高,教師隊伍不斷擴大,學校緻力于“教書育人、科研興校”,堅持以德育為首位,以教學為中心,以科研為動力,以“創名校、出名師、育名生”為辦學思想,以“創一流辦學條件、創一流育人環境、創一流師資隊伍、創一流教學質量”為辦學目标,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為辦學宗旨,在人性化辦學新理念的指導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管理工作中,實現了民主管理學校特色。學校三次制定出了“五年工作規劃”實施方案,使得學校發展大幅提升;三次完善修訂了學校《管理規程》,有利的推動了學校民主化、法制化管理進程;領導管理實行了“三層管理、逐級負責”與“民主議事、團隊協作”制度,推出了領導幹部轉崗制;教工隊伍管理推出了“全面評估、優化組合”制,實現了科研隊伍轉型特色。考勤形式推出了“上崗監督台”。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召開,推動了民主管理學校進程;教育工作本着德育為首,育人為先的原則,圍繞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培養開展工作,學生常規管理實行了“四級階梯”制,出台了“一、二、三、四、五、六”德育工作實施方案;學校以教書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常規教學管理實行了“備、講、批、輔、考、研、訓”一體化模式,逐步實施了“新課程改革”方案,搭建出了“一、二、三、四、五、六”常規教學管理工作平台。

目前,學校辦學條件一流、育人環境一流、師資隊伍一流、教學質量一流,擁有實驗室、圖書館、閱覽室、語音室、微機室、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和校園網等;音、體、美、勞、衛等器材、設備達到了市辦學示範校标準;現代信息技術教育中心有集錄、編、播、刻、攝于一體融多媒體、校園網、課件制作、教學評估于一身的現代化教學平台。200名在崗教師中,中學高級教師53人,本科學曆教師173人,省級骨幹教師3人,特級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3人,市縣學科帶頭人37人,市縣教學能手37人,市縣教學标兵19人,每年在國家、省、市專業刊物上發表論文82餘篇,還承擔着國家級科技課題2個,中考連續15年全縣第一,連續11年出中考狀元。

校園文化。校歌、校訓、校刊、誓詞1、校歌《未來靠我們開創》作詞:金猛作曲:蘇榮、馬小芳2、校訓。校風:文明、勤奮、健體、争優;教風:尚德、博學、律己、塑人;學風:勤學、善思、創新、奮進。3、校刊。《新世紀》校刊創建于2002年,由德教處主辦,每月一期,主要刊載教師科研經驗論文、國内外最新教育動态。學生優秀作文典型範例轉載等,成為了師生展示才華的平台。4、誓詞。我是二中人,我是二中形象代表。校園廣播站、電視台1、校園廣播站。①德教廣播站成立于2000年,每天上、下學半小時範圍内為廣播時間,廣播内容豐富多彩,有國内外新聞、發生在身邊的人和事、學生優秀作文等,稿件由各班學生提供,一流采納,學校作為班級期中考核重要依據之一。②教導廣播站成立于2002年,廣播内容主要有學校通知、室内主題校會、英語考試聽力等,極大地方便了教育教學工作。2、電視台。電視台創建于2004年初,40個教學班全部安裝了21英寸彩電和有線閉路系統

,方便師生觀看新聞等節目。

學校領導

付景華,男,滿族,研究生。2000年1月,任寬城滿族自治縣第二滿族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

付景華校長認為,學校發展是要務,改革是動力,舉措是能源。舉措一:調整班子結構。為抓好班子建設,他把學校工作分成五大塊,成立五大職能處室,再根據幹部自身素質,補充調整處室主要領導,并配齊管理者。同時,出台了“領導幹部任用辦法”、“領導幹部考核條例”、“領導幹部獎懲條例”、“民主評議幹部條例”等。實行領導幹部競争上崗制、領導幹部年末工作述職制。在管理上實現了自我管理為主,制度約束為輔,形成了階梯框架式管理,即:校長→副校長→主任→副主任→教研組長→教學組長→教師。管理權限的界定,避免了工作上人為因素不到位的現象發生。學校班子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更強。舉措二:管理上求精細。為做好常規管理工作,他從各處室抓起。

首先,要求各處室,健全管理檔案,完善管理制度。同時,學校出台了“管理規章”,實現了“依法治校”、“以法執教”的目的。他經常說:精細化管理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可以說,越是平時小事他越精細、越規範。哪怕是校園内的一張廢紙,他都要親自拾撿起來并送到垃圾點。在他的精細化管理下,學校各項工作都非常規範。先後取得“省綠色校園”、“省教代會工作先進單位”、“市政府花園式單位”、“市政府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舉措三:用人上講創新。為加快學校人事改革步伐,1999年暑假,他親自起草了“全面評估,優化組合,分層管理”實施辦法。

首次對教學組的組合實行了“背向選擇”,這一組合使本組教師關系十分融洽,責任心更強。2000年暑假,對全體教師又實行了“亮明身份,挂牌标識”。這一亮身份,教師的進取意識、拼搏精神被激發了,無論是職稱、學曆、教學質量都想給師生留下最好的印象。接着,在2001年内,他大膽的對任課教師進行了兩次“業務考試”。借此,既檢測了教師的業務素質,又能督促成績差的教師努力學習。也為2002年實行的“末位淘汰”制奠定了基礎。這一淘汰,确實打動了教師。他們認為:業務素質低不行,教學成績低不行,管理能力低不行,要想做一名合格教師,就必須從嚴自己。

在此基礎上,于2003年暑假,對所有崗位實行了競聘,打破了崗位終身制。對競聘到崗位的教師,學校簽定崗位協議書。對競争不到崗位的教師,推行有崗便竟,無崗便學。教師隊伍得以穩定,學校改革工作也穩步向前發展。2004年暑假,對初一招生又實行了“雙向選擇”,即學生選教師,教師選學生。一旦雙方相互選擇,師生便緊緊地捆在了一起,學生不好好學對不起選擇的老師,老師的教學成績低對不住選擇的家長、學生。師生的集體榮譽感高了,責任意識高了,學習積極性高了。此舉,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市縣電視台、《承德日報》、《承德晚報》紛紛進行了報道。舉措四:抓軟肋,強健筋骨。寬城二中的德育工作正處于提高階段。付景華非常重視德育工作,他提出了“四階梯制”的學生管理法,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此經驗被省教育廳、省政法委、省司法廳合着的《河北省中小學法制經驗彙編》一書中收錄。2001年,開始倡行以人為本,以出台了“班主任工作管理條例”、“班主任競争上崗制”、“評先評模辦法”、“一日常規”、“獎懲條例”等制度為約束形式,以開展系列養成教育活動為突破口,搭建出了寬城二中“四三二”德育管理平台。

經過3年的實踐,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行為養成教育得到了提高,行為規範合格率達到了98%,違法犯罪率始終控制在零,德育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舉措五:抓住中心不放松。以教學為中心,啥時也不能變。這是付景華的觀點。上任後,他提出了“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含金量”的口号,常規教學管理實行“備、講、批、輔、考、研、訓一體化”。以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為突破口,教學方法實行“引導自學法”。變學生被動學為主動學,變教師主動教為引導教,一舉提高了教學質量,學校連續十年占據縣域中考第一位置,是名副其實的縣域龍頭校。

付景華校長的改革讓寬城二中變了樣,改革讓寬城二中的教育教學工作被社會認可,他也先後被評為“省級園丁”、市“廉政先進個人”、“先進黨務工作者”、“縣優秀知識分子”,多次受到縣政府記功、嘉獎。

教學管理

1、突出“一個重點”。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抓畢業班成績為重點。幾年來,實行了月考排名、考核評估、獎勵激勵等全面評估辦法,并出台了相關制度,使中考年年創新高。

2、搞好“兩個活動”。“兩個活動”為體育活動和藝教活動。學校每年度均要組織召開春、秋季田徑運動會和藝術教育工作成績展,十分注重平時活動的實效性。每年參加的市縣田徑運動會、“六一”節文藝彙演和國家、省、市、縣藝術作品大賽均獲得較好成績。

3、加強“三項指導”。①、加強對薄弱學科的教學指導。從生物、地理、曆史三學科入手,以勤聽課、多指導、抓教研為手段開展工作,全面提高教師整體教學水平。②、加強對畢業班教師的教學指導。學校整體把握教學進度,注重知識點的深度挖掘,提高複習效率,适時召開師生學習情況研讨會等,為中考打好基礎。③、加強對各級各類參評教師的教學指導。學校積極推薦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評優活動,對每一位參評教師細心指導,不惜花費人力、物力、财力,以此提高學校、教師知名度。

4、深化“四項研究”。①、深化課程研究。以教研組為單位,學習新課标,研究新教材,構建新課堂标準。②、深化課題研究。成立了課題研究組,人人有課題,人人有任務,注重了研究科研成果的階段性總結。③、深化課例研究。以學科為單位選出部分教學内容,集體研究,個人拿出教學見解,再進行課堂實踐,直至公認為止。④、深化課堂研究。開展好新課程教學評優課活動,每人精選一節拿手課,公講、公評,以此促進教學工作。

5、規範“5項管理”。①、規範常規教學管理。從“備、講、批、輔、考、研、訓”入手,實行量化打分、綜合考評制,加大課中檢查力度,分層負責、共同管理。②、規範整體工作管理。對具體工作具體分工,責任到人,讓分管領導創造性的工作,力求效果,使各項工作得以順暢落實。③、規範培養對象管理。對那些業務水平較低、敬業精神較差、教學管理一般的教師作為重點管理對象,從平時抓起,注重教學指導、查找問題原因、矯正心理素質,從而達到規範工作、創新工作的目的。④、規範差班、差生管理。對差班、差生教導處深入班級了解情況,實行跟蹤教育管理,以扭轉班風,提高教師管理水平為切入點,達到了治差目的。⑤、規範教研教改管理。整理規範教師“業務檔案”,出台了教研教改實施方案,人人上了教改評優課,人人撰寫了教改經驗論文,已基本形成了制度化。1997年以來,每年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或獲獎論文均在60篇以上。

6、加大“6項投入”。①、不斷加大信息教育中心裝備投資。②、不斷擴充教學設備。購買音、體、美、勞、實驗、衛生等器材。③、鼓勵教師外出做評優課。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④、加強圖書館建設。加大藏書數量,規範圖書建設标準。⑤、增加教師考核獎。出台相關考核、獎勵制度,提高獎勵幅度,擴大獎勵面。⑥、規範檔案管理,購買櫃廚、案盒,建立起教師業務、教學常規管理檔案。

教育成果

1、“普九”。學校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學生。1998年以來,學生“三率”達标,先後三次通過了“普九”國檢和複檢。1999年“普實”國檢達标。

2、榮譽。先後被評為縣委“文明單位”;“普法活動先進集體”;“優秀職工之家”;“知識分子工作先進單位;省公安廳“安全防範先進單位”;省“安全文明校園”;市“普九先進單位”、“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市“綠色校園”;省“安全保衛組織”、“校園文明建設先進學校”、“綠色校園”、市政府“花園式單位”;省“教代會工作先進單位”、市“衛生先進單位”、“校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校園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縣總工會“優秀職工之家”;市“德育工作示範校”、“文明單位”;市首批初中辦學示範校之一、縣總工會“優秀職工之家”;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市家長學校先進校、衛生先進單位、縣先進黨支部、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優秀職工之家、“五四”紅旗團委。

3、運動會。1986年、1989年、1996—2011年縣中小學田徑運動會第一名。

4、藝術節。1996—2011年縣藝術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5、教改科研成果顯着,2011年完成省級課題6個

教學業績

1、中考。1982年首屆畢業學生王寶林被承德财校錄取,楊樹懷被河北工學院錄取,此後,每年至少有3名應屆畢業生被中專錄取。1991—1993年和1998—2012年連續中考全縣第一,全縣中考狀元均出自二中。

2、競賽。師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碩果累累。

3、論文。每年教師均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經驗論文、優秀教案。特别是1998年以後,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教學經驗論文、優秀教案520餘篇。

4、經驗。每年教師都有教育教學經驗材料在省、市、縣内交流。特别是1998—2010年,有170餘篇教育教學經驗材料在省、市、縣内交流。

5、獎勵。師生積極參加國家、省、市、縣各類競賽,獲獎師生達1000餘人次,先後取得省、市、縣、局各類獎勵達120餘項。2010年一位物理老師獲得了國家級優質課二等獎。

上一篇:口岸中學

下一篇:傣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