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不安席

寝不安席

漢語成語
寝不安席(拼音:qǐn bù ān xí)是一則來源于曆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漢·劉向等《戰國策·齊策五》。 “寝不安席”的原義是睡覺時不安于枕席,形容有心事而睡不安穩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常與“食不甘味”連用。
  • 中文名:寝不安席
  • 拼音:qǐn bù ān xí
  • 用法:謂語

釋義

寝:睡覺 不:不能 安:安于 席:枕席。睡覺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

出處

《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示例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一回:“今敵國侵淩,邊境騷動,吾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以三軍之衆,托吾兩人,冀旦夕立功,以救百姓倒懸之急,何暇與親舊飲酒為樂哉?”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心事重重。

成語寓意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凡事都要想開點,多往好處想,多相信自己,相信機緣,同時也要相信别人,充滿希望;哪怕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希望,都要相信會有奇迹發生,為了未來的奮鬥,必須想辦法暫時抛卻煩惱和憂愁,吃好睡好。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3]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寝不安席”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定語、狀語、補語;常與“食不甘味”連用;形容有心事而睡不安穩。

運用示例

唐·房玄齡等《晉書·張軌傳》:“先王寝不安席,志平天下,故繕甲真,積資實。”

宋·薛居正,盧多遜、扈蒙等《舊五代史·唐書·李嗣昭傳》:“臣忝急難之地,每一念此,寝不安席。”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上一篇:奇麗

下一篇:餘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