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泛函理論

密度泛函理論

量子力學方法
電子結構理論的經典方法,特别是Hartree-Fock方法和後Hartree-Fock方法,是基于複雜的多電子波函數的。密度泛函理論的主要目标就是用電子密度取代波函數做為研究的基本量。因為多電子波函數有3N個變量(N為電子數,每個電子包含三個空間變量),而電子密度僅是三個變量的函數,無論在概念上還是實際上都更方便處理。
    中文名:密度泛函理論 外文名: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适用領域:量子力學 所屬學科:物理學

基本簡介

密度泛函理論(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是量子化學、計算化學中最流行的第一性原理。由于其計算量低于其他量子化學方法,因此在計算模拟領域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應用廣泛且曆史悠久。

雖然密度泛函理論的概念起源于Thomas-Fermi模型,但直到Hohenberg-Kohn定理提出之後才有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Hohenberg-Kohn第一定理指出體系的基态能量僅僅是電子密度的泛函。

Hohenberg-Kohn第二定理證明了以基态密度為變量,将體系能量最小化之後就得到了基态能量。

最初的HK理論隻适用于沒有磁場存在的基态,雖然現在已經被推廣了。最初的Hohenberg-Kohn定理僅僅指出了一一對應關系的存在,但是沒有提供任何這種精确的對應關系。正是在這些精确的對應關系中存在着近似(這個理論可以被推廣到時間相關領域,從而用來計算激發态的性質)。

相關途徑

密度泛函理論最普遍的應用是通過Kohn-Sham方法實現的。在Kohn-ShamDFT的框架中,最難處理的多體問題(由于處在一個外部靜電勢中的電子相互作用而産生的)被簡化成了一個沒有相互作用的電子在有效勢場中運動的問題。這個有效勢場包括了外部勢場以及電子間庫侖相互作用的影響,例如,交換和相關作用。

處理交換相關作用是KSDFT中的難點。目前并沒有精确求解交換相關能EXC的方法。最簡單的近似求解方法為局域密度近似(LDA近似)。LDA近似使用均勻電子氣來計算體系的交換能(均勻電子氣的交換能是可以精确求解的),而相關能部分則采用對自由電子氣進行拟合的方法來處理。

應用

自1970年以來,密度泛函理論在固體物理學的計算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多數情況下,與其他解決量子力學多體問題的方法相比,采用局域密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論給出了非常令人滿意的結果,同時固态計算相比實驗的費用要少。盡管如此,人們普遍認為量子化學計算不能給出足夠精确的結果,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理論中所采用的近似被重新提煉成更好的交換相關作用模型。密度泛函理論是目前多種領域中電子結構計算的領先方法。

盡管密度泛函理論得到了改進,但是用它來恰當的描述分子間相互作用,特别是範德瓦爾斯力,或者計算半導體的能隙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對于範德瓦爾斯力(又譯範德華力),可以采用半經驗的色散矯正方法(DFT-D)實現,也可以通過近來新開發的一些非局域混合交換關聯泛函(Hybrid exchange-correlation functional)來近似實現(vdW-DF)。而對于半導體體能隙,則一般采用考慮了多體作用(Many-body)的GW方法進行計算。其中G表示格林方程(Green Function),而W表示屏蔽參數。下圖是使用不同方法計算金剛石結構的單質半導體矽的禁帶寬度(Band Gap),可以看到,對比實驗結果,GW方法提供了非常好的近似。

上一篇:費米子凝聚态

下一篇:先行指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