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粉梅

宮粉梅

梅花品系中真梅系直枝梅類宮粉型
宮粉梅是梅花品系中真梅系直枝梅類宮粉型,其花複瓣至重瓣,呈或深或淺的紅色。[1]樹姿古樸,花素雅秀麗,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叢植及群植。傳統的用法常以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而配植景色。喜陽光溫暖而略潮濕的氣候,有一定耐寒力,較耐瘠薄。
    中文名:宮粉梅 拉丁學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亞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超目: 目:薔薇目(Rosales) 亞目:薔薇亞目(Rosineae) 科:薔薇科(Rosaceae) 亞科:李亞科(Prunoideae)也稱梅亞科 族: 亞族: 屬:杏屬(Armeniaca)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宮粉梅花複瓣至重瓣,呈或深或淺的紅色。宮粉梅是觀賞型花梅,開花繁密,花色淡紅,尤其難得的是能散出較為濃郁的清香。在古代,人們習慣将宮粉梅與朱砂梅統稱為紅梅,因為不看木質部,單從花色或花型上看,宮粉梅與朱砂梅有些相似。

落葉喬木,高達10m。樹幹褐紫色,有縱駁紋,小枝細而無毛,多為綠色。葉廣卵形至卵形,先端漸長尖或尾尖,基部廣楔形或近圓形,鋸齒細尖,僅葉背脈上有毛。花在冬季或早春葉前開放,果球形,黃綠色,果熟期5-6月。

生長習性

喜陽光溫暖而略潮濕的氣候,有一定耐寒力,較耐瘠薄。

分布範圍

分布于西南山區有野生。

繁殖方法

嫁接、扡插、壓條、播種均可。

通常采用切接劈接、腹接和靠接法,多于春、秋兩季進行。梅多用硬枝扡插,插穗若用5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處理,可提高成活率壓條于春季進行,将根際1~2年生的萌蘖枝,用利刀環剝後埋入土中,深3~5厘米,秋末與母體分離,另行栽植。亦可采用高壓法進行繁殖。為培育新品種和大量繁殖砧木時,可采用播種法繁殖。

栽培技術

以生産切花為目的時,多在露地成片栽培。

一般株行距宜小(3米×3米)。主幹低矮(約30厘米)。并要重剪。多施追肥。促使生長大量較長的枝條,以供切取花枝。

可采用催花的方法使其在特定節日應時開放。花時應将植株置于陽光充足處,使溫度徐徐上升,切忌增溫太猛,并要經常向植株噴,以保持空氣濕度,待花蕾着色後,移至低溫處,這樣蕾期可維持10~12天,若給予15~20℃的條件,則5~7天即可開放若要使其在“五一”開放,冬季可将花芽豐滿的盆栽梅花移至稍高于0℃的冷室中。至翌年4月上旬逐漸移至室外。“五一”即可采收切花。若要“十一”開放,則要在枝梢長到30厘米左右時,扣水,多施追肥,摘除全部葉片,依次給予低溫和增溫處理,即可于“十一”供應切花當花蕾透色時為采收适期,采後按花枝的長短分級包裝出售。

主要價值

樹姿古樸,花素雅秀麗,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叢植及群植。傳統的用法常以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而配植景色。

上一篇:日本石龜

下一篇:毛氈苔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