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學院

宜賓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宜賓學院位于“萬裡長江第一城”、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賓市。1978年開始高等教育辦學曆史,2001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宜賓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與四川教育學院宜賓分院合并升格為四川省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餘年來,學校榮膺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語言文字工作示範校”、“全國群衆體育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四川省“黨建示範高校”、四川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四川省園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四川省文明校園”等稱号。
  • 中文名:宜賓學院
  • 外文名:Yibin University
  • 簡稱:宜院
  • 主管部門:四川省
  • 本科專業:九大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60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院系設置: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校訓:厚德、博學、笃行、精進
  • 校歌:《渴望飛翔》
  • 院校代碼:10641
  • 主要獎項: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單位、全國群衆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統戰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 知名校友:卓志、馮濤、劉光遠、王萍、歐秀川、王瑞平、潘雪松
  • 類别: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郵編:644000
  • 占地面積:1300畝
  • 現任院長:王玲
  • 所屬地區:中國四川宜賓
  • 校址:四川省宜賓市五糧液大道東段酒聖路8号
  • 屬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四川省卓越教師教育培養計劃
  • 校舍面積:38萬平方米
  • 黨委書記:蔡樂才
  • 全國綜合排名:494名(2019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辦學曆史

前身溯源

宜賓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宜賓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前身為1975年創建的“社來社去”試點班和宜賓地區共産主義勞動大學。校址在原南溪縣李莊鎮白廟村。n

1978年12月28日,經國務院批準為宜賓師範專科學校。n

1987年,學校遷往宜賓市江北橋溪灣。n

1993年,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準,更名為宜賓師範高等專科學校。n

四川省宜賓師範學校

四川省宜賓師範學校前身為1939年興辦的“四川省立宜賓師範學校”。n

1949年12月,宜賓解放,學校更名為“川南宜賓師範學校”。n

1952年12月,學校再次更名為“四川省宜賓師範學校”。n

宜賓教育學院

四川教育學院宜賓分院(宜賓教育學院)是國家教育委員會1994年3月28日批準建立。n

2000年7月14日,宜賓市人民政府向四川省教育廳報送宜賓市人民政府關于撤銷宜賓師範學校建制,将宜賓師範學校并入宜賓教育學院的請示,不久即得到省教育廳批複同意。n

合并發展

2001年5月11日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由原宜賓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和四川教育學院宜賓分院(含四川省宜賓師範學校)合并組建的一所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宜賓學院。n

2012年,宜賓學院當選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單位。n

2013年12月,宜賓學院與西華大學簽訂“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協議”。n

2019年7月12日,成為川南高校聯盟理事單位。

2020年7月2日,加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藝術聯盟。

2021年1月,成為宜賓高校聯盟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4月,學校現有19個二級學院,開辦有覆蓋文、理、工、管、經、法、教、藝、農九大學科門類的本科專業65個,面向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招生。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學校現有教職工1101人,其中高級職稱368人,博士、碩士722人;有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突出貢獻專家、四川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等9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4人,宜賓市學術技術帶頭人、拔尖人才、優秀教師、師德标兵等40餘人。另聘有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校外專家教授220餘人。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人):蔡樂才、高曾輝n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4人):李尚衛、郭五林、郭鵬、王藩侯n

四川省高校教學名師(2人):高曾輝、彭貴川n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6人):譚超、伏飛雄、劉敏、尚書勇、鄧中文、李尚衛、邵菊香、魏琴、闵軍、高曾輝、郭鵬、蔣德均、肖乾利、白玉林、王藩侯、孟林n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6年4月,宜賓學院有國家級綜合改革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省級綜合改革專業8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3個;建有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建設有省級精品課程17門,校級精品課程34門。n

國家級綜合改革專業(1個):社會工作n

省級特色專業(5個):社會工作、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行政管理、生物工程n

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應用型示範專業(3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生物工程n

省級綜合改革專業(8個):數學與應用數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漢語言文學、生物工程、物理學、法學、音樂表演n

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3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生物工程n

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教師教育實踐教學基地n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綜合人文素質實驗教學中心n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需求導向工程應用型電子信息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n

省級精品課程(17門):演講學、寫作學、生物技術概論、數學物理方法、企業戰略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動物學、教育原理、數學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市場營銷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數字電子技術、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田徑、高等代數。n

學生成績

2011年至2016年,宜賓學院學生共獲得國家級競賽獎項141個、省級競賽獎項309個,其中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VEX機器人大賽、全國師範院校師範生教學技能大賽等競賽的全國一等獎32項。n

學院獲獎

截至2016年4月,宜賓學院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語言文字工作示範校”、“全國群衆體育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400佳單位”、“四川省園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稱号。n

學科建設

截至2011年10月,宜賓學院與西華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取得招收馬克思主義理論、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信号與信息處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7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資格;并培養了相關校級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7個,二級學科11個。n

校級一級學科(7個):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物理學、生物學、生物工程、工商管理、化學(培育學科)n

校級二級學科(11個):社會學、刑法學、信号與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化學、數字媒體技術、音樂與舞蹈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國際貿易學(培育學科)、新聞學(培育學科)、行政管理(培育學科)n對外交流n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校地、校校、校企合作,與同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多所國内知名大學建立了聯合辦學機制,每年選派優秀學生到合作學校交流學習;舉辦成建制的“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培訓項目”,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

學校與德國、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有合作辦學關系,形成了健全的師生交換往來的機制;與德國BSK國際教育機構簽訂協議,在校生可赴德國攻讀碩士德制工程師;學校正式組建了中美應用技術學院、中德工程學院,正在加緊籌建中俄藝術學院等國際化學院。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瀾湄六國建立合作關系,成立有瀾湄漢語學院。(數據截止2019年4月)

對外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校地、校校、校企合作,與同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多所國内知名大學建立了聯合辦學機制,每年選派優秀學生到合作學校交流學習;舉辦成建制的“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培訓項目”,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學校與德國、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馬來西亞、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有合作辦學關系,形成了健全的師生交換往來的機制;與德國BSK國際教育機構簽訂協議,在校生可赴德國攻讀碩士德制工程師;學校正式組建了中美應用技術學院、中德工程學院,正在加緊籌建中俄藝術學院等國際化學院。 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與瀾湄六國建立合作關系,成立有瀾湄漢語學院。(數據截止2019年4月)n

文化傳統

形象标識

校徽

宜賓學院校徽校徽以宜賓的“宜”字為主要創意思路,“宜”既表現了宜賓學院的區位,也蘊含宜賓學院于宜賓紮根,與宜賓同成長共發展的含義。n

”宜“字通”儀“即法度、标準;通”誼“即合理的道理、行為;具有豐收、恰當、正好。得其所也等積極向上的寓意。n

校徽造型及寓意解釋n

校徽整體取鐘的外形,合“洪鐘大呂”之寓意,表明宜賓學院作為高等學府肩負傳播文明、培養人才的使命,樹“正大、莊嚴、和諧、博雅”之風,也必将有振聾發聩,聲名遠揚之效。n

“鐘”之引申含義:彰顯宜賓學院人為宜賓學院的影響力提升而弘揚正能量的氣概。n

校徽内部似“多”字,既蘊含宜賓學院是一個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莘莘弟子彙聚學院,多字又具有“人才聚焦、成果聚焦、服務聚焦”的含義;同時“多”字造型如雙手互握,傳遞了宜賓學院師生員工相互成就、幫助與呵護的真誠與熱情。意指學院人齊心協力,奮力譜寫轉型發展新篇章。n

校徽内部以“宜”之篆字為主體,并一線貫通,與外圓相連,寓意我院接天地浩然之氣、融通海内外優勢資源,必将積健為雄,蓬勃發展。該校徽整體設計創意與風格傳承了中華民族悠久的“和”“合”文化。圓通的外型寓意和諧環境,也表達了學院構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校園氛圍。校徽形似“大”與“家”,蘊含宜賓學院辦學目标為建成特色鮮明的綜合性本科“大學”的願景,也寓意宜賓學院人愛校如家、愛生如子、愛崗敬業的家國情懷和齊心協力,共同為實現我校的願景和辦學目标而努力奮鬥的精神内涵

校訓

厚德、博學、笃行、精進n

校園文化

文化活動

學院存有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的學生文化活動中心。學院以大學生素質拓展為統攬,以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為主線,開展科技、文化、體育、學術、文藝等校園文化活動,主要包含綠茵杯足球賽、籃球比賽、大型文藝演出、校園歌手大賽、大學生青春風采大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各類學術講座、學習經驗交流會、考研經驗交流會大學生英語競賽、大學生電子設計制作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等。n

該校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新航道杯”全國校園歌手大賽、全國推新人大賽、全國大學生藝術節(四川賽區)、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比賽,多人獲得全國和省級一、二、三等獎。n2011年恰逢建黨90周年,宜賓學院有組織了建黨90周年系列文化活動。n

學生社團

根據2018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以下社團:n

鄧小平理論研究會、弘聲藝術團、教職工廣場健身舞協會、象棋、圍棋協會、教職工羽毛球協會、教職工橋牌協會、教職工釣魚協會、教職工遊泳協會、女教職工民間舞蹈協會、教師健美協會

學生影視文化傳播中心(校園電視台)、廣播通訊社(“校園之聲”VOC廣播電台)、校報記者團(《宜賓學院報》)、政府管理學院通訊社、教師教育學院通訊社

江岚文學社、鳳凰文藝聯合會、大學生演講愛好者協會、影視研究協會、大學生曲藝協會、漢服與漢文化愛好者協會、茶道學社、三源市場研發社、投資創業協會、會計愛好者協會、旅遊愛好者協會、萬學職業精英社

讀行者社團、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學生工作導刊》)、考研俱樂部、社會科學讀書協會、管理學社、數學建模協會、早期教育協會、英語俱樂部、流暢日語協會、對外漢語交流協會(雙語協會)、學生法律協會、社會工作協會、愛心協會n動漫社(布拉斯托邦動漫社)、書畫愛好者協會、網頁設計協會、尚品設計精英社、器樂協會、舞者俱樂部、聲樂愛好者協會、街舞愛好者協會、化妝協會、手工協會

足球協會、籃球協會、乒乓球協會、武術協會、跆拳道協會、健美操協會、裁判愛好者協會、定向運動協會(冬季定向運動協會)、雙節棍協會、自由之風輪滑愛好者協會、若巴士特Robust跆拳道雙節棍俱樂部

軍事愛好者協會、飛Young社、食藥用菌社團、環境保護協會(環保志願者協會)、化工設計協會、電子愛好者協會、攝影愛好者協會、科技創新協會、大學生創新學會、百度宜賓學院吧俱樂部。n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7月,宜賓學院教師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立項11項;省部級項目69項、市廳級項目314項。獲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9項,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優秀獎4項;獲四川省教廳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2項;獲宜賓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84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28項、三等獎52項。全校教師共發表科研論文30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1260餘篇;被SCI、EI、ISTP、CSCD和CSSCI等收錄500餘篇。n

科研機構

截至2018年7月,宜賓學院建有省級科研平台4個,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市廳級科研平台9個;成立了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關的4個四個校級研究中心等32個科研機構。n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固态發酵資源與利用實驗室n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4個):發酵資源與利用實驗室、計算物理實驗室、香料植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實驗室、過程分析與n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國酒史研究中心、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n

四川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區矯正研究中心、農村社區治理研究中心、農村幼兒教育研究中心、新建院校改

革與發展研究中心、水運經濟研究中心n

四川省博士創新實踐基地(1個):中國酒文化博士創新實踐基地n

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長江上遊航運物流協同創新中心n

校級研究中心(4個):“宜賓酒産業與酒文化研究中心”、“宜賓能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中心”、“宜賓輕紡與化工研究中心”、“宜賓電子與機械制造工程研究中心”n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8年7月,宜賓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661多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61萬冊,電子圖書500多萬冊。

學術期刊

《宜賓學院學報》于1979年創刊,2001年正式更名為《宜賓學院學報》,為月刊,是一綜合性學術期刊。該刊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華藝線上圖書館》等多家文獻檢索機構收錄。該刊2002年被評為全國“質量進步社科學報”;2003年被評為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期刊;2005年獲“全國優秀學報”稱号;2006年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四川省高校社科優秀學報”。

獲得榮譽

2009年1月,獲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的“第二批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号。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名譽院長

李小琳

黨委書記

蔡樂才

黨委副書記、院長

王玲

黨委副書記

魯飛

黨委常委、副院長

王藩侯、周廣均、王如淵、羅娅君、白玉林、

黨委常委、組織部長

華曦

黨委常委、宣傳統戰部部長

李成文

傑出校友

卓志:西南财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屈中權:現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n

秦志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院長n

劉光遠:中共雅安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常務),市行政學院院長(兼)n

王萍:宜賓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筠連縣委書記n

歐秀川:廣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n

王瑞平:武侯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區人南商務區推進辦黨組書記、區樓宇辦黨組書記

潘雪松:金牛區委常委、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黨組副書記n

翁慶平:納溪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

孫順斌:什邡市委常委、什邡市委副書記、市總工會主席n

蔡曉鵬:宜賓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n

朱昌建:遂甯市安居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n

何學其:宜賓縣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n

馮濤:宜賓絲麗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

校園環境

學校操場

n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