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如華

宋如華

托普集團創始人
宋如華,1962年4月出生于浙江紹興。宋如華原來隻是想把高校的一些項目外包到企業,騰出點時間精力自己搞科研,誰知他和托普剛巧趕上了90年代我國本土IT基礎産業發展的契機,托普的事業開始騰飛。宋如華倡導“以人為本,以技為魂,以市場為源,以管理為紐帶”的管理理念,順應市場的發展,企業不斷實施“超越式發展”。2002年6月28日,由托普集團、四川托普科技發展公司、四川金融租賃股份、三通高科等股東共同投資1000萬元,非常低調地成立了普盛保險代理公司,這是四川省首家獲得保監會同意開業的專業保險代理公司。宋如華和托普不缺土地也不缺錢,唯獨缺的是企業自己培養的子弟兵,大舉招兵買馬亦是勢在必行。
    中文名:宋如華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貫: 畢業院校:電子科技大學 職務: 就職企業: 主要成就:創立托普集團 家鄉:浙江紹興 政黨:中國緻公黨

個人簡曆

1979年畢業于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系,碩士。

1979——1983,本科畢業于成都電訊工程學院(今電子科技大學)應用物理系并留校任教。

1985年攻讀光學專業研究生,學習并掌握英、法、日三種語言。

1990年被機電部授予“青年教師教書育人特等獎”,同年11月被電子科技大學破格提拔為副教授。

1992年創立托普集團,任托普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2000年被福布斯雜志評選的中國大陸前50名首富中列45位。

2002年福布斯中國内地富豪排行榜77位。

成功之道

所謂“身正為師,學高為範”,宋如華在本職的教師崗位上發揮得相當出色。他在任教期間于《中國激光》、《光學學報》、《通信學報》、《Proc.SPIE》等中外學術雜志、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部分論文被國外權威刊物索引摘錄,部分論文先後獲國家、省光電學會、科協優秀論文獎。

1992年7月,宋如華率領兩名青年教師以5000元資金創辦托普公司。按照宋如華自己的話說,自己本來是“一輩子吃粉筆灰”的命,沒想到“一不留神”,便“溜下了海”。宋如華原來隻是想把高校的一些項目外包到企業,騰出點時間精力自己搞科研,誰知他和托普剛巧趕上了90年代我國本土IT基礎産業發展的契機,托普的事業開始騰飛。

從原來的應用電子項目起家,從一家隻賣電子顯示屏的小公司開始,宋如華經過九年的苦心經營,托普集團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以計算機軟件服務為核心,集合硬件、通信、網絡、精密數控機械等技術與産品的開發、生産、銷售,融合系統集成、技術咨詢與IT服務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集團。

90年代初中國本土企業自我掌握知識産權的專業軟件前景并不明朗。1994年,宋如華借鑒了海外的一些軟件發展的經驗,領導托普率先将目光轉向軟件開發,并研發出自主版權的稅務軟件,一炮打響。不久,企業的營銷渠道就從成都推廣到了全國市場。

從“四五個人七八條槍”偏于成都一域的民營企業,發展今日擁有近30個軟件産業基地、50多家核心企業的大型應用軟件供應商之一,宋如華帶領托普集團在十年内累計銷售收入逾百億元,累計上繳利稅近4億元。僅2001年一年,托普就完成産值55億元,實現利稅6.86億元。

随後,宋如華進入最令人驚心動魄的資本運作。1995年,托普實行股份制運作,企業發展的步伐明顯加快,業務領域也急劇擴大。宋如華作為一個技術人才是個老手,作為資本運作卻是個新手,但是黃莺初啼,托普前進的歌聲卻也是可圈可點

1998年4月,托普閃電入主上市公司“川長征”,借殼上市,出現了“托普軟件”。企業業務重組後股價一路攀升,令行家和分析師大跌眼鏡;2000年,托普旗下“炎黃在線”再次在深市買殼上市;2001年4月,“托普科技”又在香港創業闆上市。

目前的托普形成了三家上市公司和另外七家核心企業為中心,總資産59億,淨資産35億的大型企業集團,在美國、澳大利亞、愛爾蘭、印度、新加坡以及我國香港特區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公司和辦事機構。

十年艱苦創業路,宋如華本人一路行來,吃盡苦頭,也收益滿滿。憑借企業的軟件概念和中國龐大的市場容量,宋如華的身價扶搖直上。例如托普集團在深圳上市的子公司中,宋如華擁有26%的股份。這些股份在高峰時期,就曾經為這位普通的大學教師創造了價值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币近6億的“紙上富貴”,宋如華也因此受到了《福布斯》中國富人排名的注意。

與很多人名利雙收後甚嚣塵上不同,宋如華面對财富保持着一份平靜的心态。《福布斯》排名公布後不久,他即向媒體指出,《福布斯》中國富人排名存在估算上的缺陷——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他并沒有那麼高的身價。“《福布斯》實在太高擡我了。”他說。

在中國現代民營企業的探索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個字眼:儒商。結束體腦倒挂的創業時代,高素質、高學曆的人才和技術産權、無形品牌入股出現在了中國的高科技産業。宋如華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為托普集團重大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宋如華主持了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其中包括不少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長年的企業經營實踐中中,宋如華還實現了從一名技術專家向企業家、管理專家的成功轉變。

宋如華倡導“以人為本,以技為魂,以市場為源,以管理為紐帶”的管理理念,順應市場的發展,企業不斷實施“超越式發展”。同時針對中國國有企業改造,他提出“一體化管理”的模式。他提出的建設中國軟件産業帶的思路及其逐步實施方略,對推動中國軟件産業的發展發揮了獨特作用。

從圈錢到圈地,從圈地再到圈錢,“資本新人”宋如華晉身運作高手的速度快得驚人。從1994年6月開始,托普一口氣在北京、杭州、天津、武漢等城市設立了8家辦事機構;1995年底,托普的銷售收入達到4000萬元,5年之後,集團的銷售收入達到20個億;2001年,托普通過了SW-CMM3級國際認證,企業跻身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

無聲無息之中,宋如華和托普将産業做大,企業開始了多元化。除了軟件産品被廣泛運用在稅務、醫保等公用事業部門及房地産行業。近年來,托普也涉足廣告業和房地産。幾乎是遵循所有多元化企業成長的慣例,托普也進入了金融服務業。

2002年6月28日,由托普集團、四川托普科技發展公司、四川金融租賃股份、三通高科等股東共同投資1000萬元,非常低調地成立了普盛保險代理公司,這是四川省首家獲得保監會同意開業的專業保險代理公司。

金融産業鍊到位之後,宋如華一償夙願,構想中的五大托普集團核心業務成型。托普集團公司,主營業務為計算機應用軟件;邁托普公司,主要發展“TOP”品牌産品;柯爾公司,主要向國内外IT産品制造商提供信息技術增值服務;托普教育公司,擁有托普大學、四所信息技術學院和一所培訓學院;托普金融公司則是以金融機構或内部金融機構為載體,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實現投資收益和資本增值,構建托普集團的資本平台。

世上有三種“稀缺”資産:錢、土地和人。宋如華和托普不缺土地也不缺錢,唯獨缺的是企業自己培養的子弟兵,大舉招兵買馬亦是勢在必行。盡管步子是稍微快了一點,顯得不太穩健,但是無論如何,繞了一圈,宋如華又當上了“教師”——孔子有“弟子千人”,其中“賢者七十二”,宋如華則收了“門徒”五千,其中也必有不少精英,堪與孔聖人媲美了。

上一篇:吳孟達

下一篇:于志淩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