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羅樹

娑羅樹

龍腦香科娑羅雙屬植物
娑羅樹(suō luó shù )别名是娑羅雙樹、摩诃娑羅樹、缽羅叉樹、波羅叉樹、沙羅樹、鶴林、鹄樹、無憂樹,拉丁文名是Shorea robusta。産于印度及馬來半島等南亞熱帶雨林之中,屬多年生喬木。樹身高大,葉為長卵形而尖,表面光滑,花淡黃色,萼及花瓣外有灰色剛毛。因其氣味芳香,木材堅固,故可用來制作家具或建材,又可供作藥用或香料。被佛教視之為聖樹之一。2016年5月,世界上現存唯一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羅樹子樹,經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西安大慈恩寺。
    拉丁學名:Shorea robusta 界:植物界 Plantae 目:錦葵目 科:龍腦香科 屬:娑羅屬 種:娑羅樹 演化支:維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薔薇類植物 Rosids

簡介

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圓柱形,黃褐色或灰褐色,無毛或嫩時有微柔毛,有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的皮孔。冬芽大形,有樹脂。

形态特征

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圓柱形,黃褐色或灰褐色,無毛或嫩時有微柔毛,有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的皮孔。冬芽大形,有樹脂。

掌狀複葉,由5-8小組成,葉柄長10-12厘米,有灰色微柔毛;小葉紙質,長圓披針形至長圓倒披針形,稀長橢圓形鉀先端短銳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有鈍尖形的細鋸齒,長8-16厘米,寬3-5厘米,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除中肋及側脈的基部嫩時有疏柔毛外,其餘部分無毛;中肋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凸起,側脈13-17對,在上面微顯著,在下面顯著;中央小葉的小葉柄長1-1.8厘米,兩側的小葉柄長5-10毫米。

花序圓筒形,連同長5-10厘米的總花梗在内共長21-25厘米,花序總軸有微柔毛,小花序常由5-10朵花.組成,平斜向伸展,有微柔毛,長2-2.5厘米,花梗長2-4毫米。花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花萼管狀鐘形,長3-5毫米,外面有微柔毛,不等地5裂,裂片鈍形,邊緣有短纖毛;花瓣為白色,長圓倒卵形至長圓倒披針形,長約8-12毫米,寬5-1.5毫米,邊緣有纖毛,基部爪狀;雄蕊長1.8-3厘米,花絲線狀,無毛,花藥長圓形,淡黃色,長約1-1.5毫米;子房在雄花中不發育,在兩性花中發育良好,卵圓形,花柱無毛。

果實球形或倒卵圓形,頂部短尖或鈍圓而中部略凹下,直徑3-4厘米,黃褐色,無刺,具很密的斑點,果殼幹後厚5-6毫來,種子常l-2粒發育,近于球形,直徑2-3.5厘米,栗褐色;種臍白色,約占種子體積的1/2。花期4-5月,果期10月。

娑羅樹生長比較緩慢。在潮濕的地方它是常綠植物,在幹躁的地方則是落葉灌木,在每年的二月到四月之間它的葉子幾乎掉光,可是到了五月葉子又重新長出來。生存能力強。

分布

娑羅樹是印度次大陸的原生種植物,主要分布在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地帶,從緬甸一直延伸到印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在印度境内從阿薩姆邦、孟加拉邦、賈坎德邦延伸到哈裡亞納邦。娑羅樹通常是那裡森林中主導的樹木。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植物學名】

(1)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 Bge。(又名:娑羅樹)

(2)天師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又名:猴闆栗、刺五加)

【藥用部位】果實或種子

【成份】七葉樹種子中含脂肪油,澱粉,纖維,粗蛋白。脂肪油主要為油酸和硬脂酸的甘油酯。

同屬植物日本七葉樹Aesculus turbinata Bl的種子中分出玉蕊醇C(Barringtogenol C),七葉樹甙元(Aescigenin),原七葉樹甙元(Protoaescigenin)和16-去氧玉蕊醇C。

【炮制】揀去雜質,除去外殼,洗淨,曬幹,用時搗碎。

【性味】甘,溫,無毒。

【歸經】入脾肺二經。

【用法用量】内服,煎湯,1~3錢。

香料價值

娑羅樹是印度最主要的硬木木材之一。木材中含有豐富的樹脂,并且具有持久性,可采集為龍腦香油。在印度教儀式中常燃燒娑羅樹脂,或是娑羅樹的木材,作為薰香之用。其種子和果實是燈油和植物脂肪的來源,也可作為香料及藥用。

觀賞價值

七葉樹樹形優美,枝葉扶疏、冠如華蓋,花大秀麗,果形奇特,

是觀葉、觀花、觀果不可多得的樹種,為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之一。開花時碩大的花序似華麗的大燭台,頗為壯觀,因而一直被譽為世界四大行道樹種(懸鈴木、椴樹、榆、七葉樹)之一。該樹宜種植在傍山近水處,可在庭園或風景區中作行道樹,也可孤植于大草坪邊緣作景觀樹。

七葉樹樹幹聳直,冠大蔭濃,初夏時繁花滿樹,碩大的白色花序立于葉簇中,似一盞盞華麗的燭台,蔚為壯觀。是優良的形道樹和園林觀賞植物,可作人行步道、公園、廣場綠化樹種,可孤植或栽于建築物前及疏林之間,或與常綠樹和闊葉樹混種。在歐美、日本等地,常将七葉樹作為行道樹、庭陰樹廣泛栽植,北美洲将紅花或粉花及重瓣七葉樹園藝變種種在道路兩旁,花開之時風景十分美麗。

在中國,七葉樹與佛教有着很深的淵源,因此很多古刹名寺如杭州靈隐寺、北京卧佛寺、大覺寺中都有千年以上的七葉樹。因此,七葉樹在園林綠化中有着廣泛的應途。

區分

七葉樹、娑羅樹和菩提樹都是佛樹,都是活文物,但是多數人總将這三種樹混同,這是非常不對的。

七葉樹

在北京,凡是有七葉樹的寺廟,幾乎都在七葉樹下的說明牌上寫着“娑羅樹”或者寫着“七葉樹又名娑羅樹”。有的報刊和網上也常發表文章,将七葉樹和娑羅樹混為一談。這是錯誤的,七葉樹和娑羅樹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樹。

對兩種樹講解不同的辭典和書籍可分三類:(一)、生物科學類,如《簡明生物學詞典》《中國百科大辭典》《不列颠百科全書》《中國森林》等。(二)、佛教辭典類,如《佛學大辭典》《佛光大辭典》《佛教大辭典》《佛教的植物》等。(三)、一般工具書,如《辭源》《辭海》《現代漢語詞典》等。

從“種”“屬”和拉丁文名的不同證明七葉樹不是娑羅樹。生物學中有界、門、綱、目、科、屬、種七個級别。七葉樹是七葉科、七葉屬。落葉喬木。掌狀複葉,一般七片。而娑羅樹是龍腦香科,娑羅雙屬。常綠大喬木。單葉較大,矩橢圓形,長15-25厘米,寬10-15厘米。不難看出七葉樹和娑羅樹不僅葉子和性狀不同,更重要的是其“科”和“屬”都不同,“種”就更不同了。

《辭源》說:“娑羅樹為龍腦香科常綠大喬木。佛教傳說釋伽牟尼在拘屍那城河邊涅盤其樹四方各生二株,故稱娑羅林或娑羅雙樹。”

而七葉樹呢,《辭海》講了它的特性後指出它是庭院樹、行道樹。在佛教的辭典和植物書中介紹說:印度王舍城有一岩窟,周圍長滿印度七葉樹,所以這兒又叫七葉岩,七葉窟,七葉園。這兒是佛祖釋伽牟尼的精舍。所謂精舍就是佛祖居住和講經說法的地方。而且這兒還是佛祖涅盤後其弟子們第一次結集,統一經法的地方,其意義重大。所以七葉樹是佛樹、庭院樹。

中國的七葉樹很多,尤其在北京的寺廟内最多。如大覺寺、卧佛寺、潭柘寺、靈光寺、香界寺等寺廟中都有,其中潭柘寺有一棵,最古老、最高大,它身高25米,胸圍5.2米,樹齡約800多年。中國北方沒有娑羅樹,在雲南省盈江縣有雲南娑羅樹林。

菩提樹

通常所說的佛門聖樹有四種,一是佛祖誕生處的樹,名無憂樹,二是佛祖成佛處的樹,名菩提樹,三是七葉樹,四是娑羅樹。

在北京一座著名的大寺廟裡,在七葉樹下的說明牌上卻寫着:“娑羅樹又叫七葉樹,釋伽牟尼降生、出家成佛、弘揚佛法和涅盤均與此樹有關,被稱為佛門寶樹。”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寫。更有一座寺廟,在七葉樹的說明牌上寫着:“七葉樹是菩提樹的一種”。還有一個說明牌上寫着:“與千年菩提結緣”!号召衆信徒多買紅布條,拴在七葉樹上。

關于菩提樹,《辭海》雲:“菩提樹Ficusreligiosa,桑科。常綠喬木。葉互生,三角狀卵形,11月開花。原産印度,相傳釋伽牟尼曾坐此樹下,頓悟佛道,故印度稱為聖樹。”菩提樹又叫覺樹,音譯為畢缽羅樹,是印度和斯裡蘭卡的國樹。中國南方也有栽培,北京南北植物園的溫室中都有。

南植物園的那棵菩提樹,還是五十年代印度總理尼赫魯送給毛主席和周總理的呢。它象征着中印友誼永遠長青。對佛門而言,更有價值的是,此樹是從印度釋伽牟尼成佛處那棵樹的枝條繁殖而來的,有“直系血緣”關系。在六十年代,國内外高僧在西山八大處靈光寺朝拜佛牙舍利時,曾恭請這棵菩提樹來該寺接受頂禮膜拜,可見它的作用不一般。八大處原有的古七葉樹還不能代替它。對比科、屬和葉子,對比與佛教的關系,七葉樹不是菩提樹,娑羅樹也不是菩提樹。至于說,大葉椴是菩提樹,更是錯誤的。

桫椤

娑羅樹、梭羅樹、桫椤是三種不同科屬而音同字不同的植物,極易混同。桫椤也稱“樹蕨”“刺挱椤”,蕨類植物,桫椤科,木本,莖柱狀,直立,高3-8米,葉頂生。它曾是恐龍的主要食物。恐龍已去,桫椤卻成為活化石,分布于中國南方各地,四川最近有大片桫椤被發現。桫椤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它與佛教無關。有人說在北京植物園溫室中見過娑羅樹,其實那正是桫椤。因為北京植物園現在還沒有娑羅樹,這是“音”同的誤會。

另有一種梭羅樹,梧桐科,常綠喬木,高16米,分布于中國南方,也與佛教無關。然而有一座寺廟,七葉樹下的說明牌卻說是:“七葉樹又名梭椤樹,是菩提樹的一種”,這是多種錯誤的綜合。

總之,七葉樹既不是娑羅樹,也不是菩提樹,更不是梭羅樹和桫椤。

娑羅,梵語s/a^la,有堅固、高遠之義。又作沙羅樹、薩羅樹、蘇連樹。學名Shorea robusta。屬龍腦香科之喬木,産于印度等熱帶地方,其高約三十二公尺,葉長橢圓形而尖,長約十六至二十五公分,寬約十至十六公分,花小呈淡黃色,材質甚堅,供建築用,其樹脂可代替瀝青,種子能榨油。

傳為過去七佛中第三毗舍婆佛之道場樹,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大一·二中):‘毗舍婆佛坐娑羅樹下,成最正覺。’中印度拘屍那羅城外娑羅樹林亦以釋尊般涅槃之聖地而聞名。

後來釋迦牟尼在拘屍那羅城外,跋提河邊的娑羅雙樹下入滅。相傳釋迦牟尼入涅盤時,娑羅樹同時開花,林中一時變白,如同白鶴降落,因此又稱為鶴林、鹄林。玄奘也曾造訪過此處。

龍樹在《十住毗婆沙論》中說,毗首婆伏佛在娑羅樹下成道。

因此,此樹在佛教中受到很大的尊敬,被認為是一種神聖的樹木。

也有傳說稱,古時候印度有一條名叫希拉尼耶底的河,岸邊長着一片十分高大茂盛的娑羅雙樹(也有稱娑羅樹的)。釋迦牟尼80歲時(在當時的印度,80歲已經是很高的年齡了)的一天,他走進希拉尼耶底河裡洗了個澡,然後上岸走到娑羅雙樹林中。他在兩株較大的娑羅雙樹中間鋪了草和樹葉,并将僧伽鋪在上面,然後頭向北,面向西,頭枕右手,右側卧在僧伽上,最後就涅盤升天了。所以,卧佛寺的卧佛就是釋迦牟尼圓寂的式像。

相傳釋迦牟尼涅盤于娑羅雙樹間。此樹夏初開花,花如塔狀,又似燭台,每到花開之時,如手掌般的葉子托起寶塔,又象供奉着燭台。四片淡白色的小花瓣盡情綻放,花芯内七個橘紅色的花蕊向外吐露着芬芳,花瓣上泛起的黃色,使得小花更顯俏麗,而遠遠望去,整個花串又白中泛紫,象是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真是絕妙至極。

一般認為,娑羅樹原産于印度,後傳入中國,常見于古老的寺廟當中,是著名的觀賞樹,花開可供觀賞,結果可以食用,也可入藥,木材還可供建築,真是絕好的樹種。大覺寺内共有七棵,其中一棵是一級古樹,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曆史了。

七葉樹、娑羅樹和菩提樹都是佛樹,都是活文物,但是多數人總将這三種樹混同,這是非常不對的。

《翻譯名義集》:“娑羅,此雲堅固。北遠雲:冬夏不改,故名堅固。西域記雲:其樹類斛,而皮青白,葉甚光潤,四樹特高。華嚴音義,翻為高遠。其林森聳,出于餘林也。”《一切經音義》:“娑羅者,此雲高遠,以其林木森端,出于餘林之上也。舊翻雲堅固者,誤由娑羅之與婆羅聲勢相近,若呼堅固,即轉舌言之。若呼高遠,直爾稱之耳也。”

印順《印度之佛教》:“摩耶夫人四十四歲時,夢白象入胎而有妊。翌年,分娩期近,乃從俗歸甯。途經岚毗尼園,少憩,遂誕生太子于無憂樹(或作娑羅樹、缽羅叉樹)下。園去迦毗羅衛東四十裡,為拘利城主善覺妃岚毗尼之别墅,在今尼泊爾之蘭冥帝,時距今二幹四百零九年前之四月八日日出時也。”

《大唐西域記》:“箭泉東北行八九十裡至臘伐尼林。有釋種浴池。澄清皎鏡雜華彌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無憂華樹。今已枯悴。菩薩誕靈之處。”

《長阿含經》卷四:“爾時。世尊在拘屍那竭城,本所生處,娑羅園中雙樹間,臨将滅度。告阿難曰:汝入拘屍那竭城,告諸末羅。諸賢,當知如來,夜半于娑羅園雙樹間,當般涅槃。汝等可往咨問所疑,面受教誡,宜及是時,無從後悔。”《大般涅盤經》卷中:“汝今當知。我于今者。後夜分盡。

在鸠屍那城力士生地熙連河側娑羅雙樹間。入般涅槃。說此語已。諸比丘衆虛空諸天。悲号啼泣不能自勝。”因為此處林中的娑羅樹兩兩成雙,一枯一榮,故此地名為“雙樹林”。《翻譯名義集》:“大經雲:東方雙者,喻常無常。南方雙者,喻樂無樂。西方雙者,喻我無我。北方雙者,喻淨不淨。四方各雙,故名雙樹。方面皆悉一枯一榮。”

南傳《大般涅槃經》卷1:“爾時拘屍那城娑羅樹林,其林變白,猶如白鶴。”

《大唐西域記》:“城西北三四裡渡阿恃多伐底河,唐言無勝。此世共稱耳,舊雲阿利羅跋提河,訛也。典言謂之屍賴拏伐底河,譯曰:有金河。西岸不遠至娑羅林。

其樹類槲而皮青白。葉甚光潤,四樹特高。如來寂滅之所也。”

《十住毗婆沙論》:“毗首婆世尊,坐娑羅樹下,自然得通達,一切妙智慧。于諸人天中,第一無有比,是故我歸命,一切最勝尊。”

上一篇:桐木

下一篇:彩臂金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