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約關系

契約關系

法律關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1]合同是發生在當事人之間的一種法律關系。合同關系和一般民事法律關系一樣,也是由主體、内容、客體三個要素組成。
  • 中文名:契約關系
  • 外文名:contractual relation
  • 發布單位:
  • 别名:合同關系
  • 又稱為:合同的當事人

介紹

合同關系的主體又稱為合同的當事人,包括債權人和債務人。債權人有權請求債務人依據法律和合同的規定履行義務;而債務人則應依據法律和合同負有實施一定行為的義務。當然債權人與債務人的地位是相對的。在某些合同關系中,當事人雙方互為權利義務,即一方所享有的權利,乃是另一方所負有的義務,反之亦然。因此,雙方互為債權人和債務人。

由于債權人和債務人都是相對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合同債權又稱為相對權。主體的特定化是合同關系與物權關系、人身關系、知識産權關系的重要區别。不過,合同關系的主體雖然都是特定的,但不是固定不變的。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規定,債可以發生變更和轉移,從而使債的主體也會發生變化。

合同關系的内容是指債權人的權利和債務人的義務,主要是指合同債權和合同債務。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關系,乃是債權債務的統一體。有關合同債權和合同債務的問題,詳見“合同的内容”部分。

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關系,其不同于其他民事法律關系(如物權法律關系)的重要特點,在于合同關系的相對性。所謂合同關系的相對性,在大陸法中通常被稱為債的相對性,它主要是指合同關系隻能發生在特定的合同當事人之間,隻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與合同當事人沒有發生合同上權利義務關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據合同向合同當事人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也不應承擔合同的義務和責任;非依法律或合同規定,第三人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

規則

規定權利

原則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規定由當事人承擔的義務,一般也不能對第三人産生約束力。當然,随着現代産品責任制度的發展,許多國家立法擴大了産品制造商、銷售商對許多與其無合同關系的消費者的擔保義務和責任。但承擔此種責任,也必須有法律的特别規定。

無權設定義務

合同當事人約定的為他人設定合同上的條款是無效的。在實踐中,即使當事人一方與第三人之間存在着經濟上的利害關系(如長期供貨關系等),也必須在征得第三人的同意後才能為其設定義務。

産生拘束力

一般合同之債主要是一種對内效力,即對當事人之間的效力,但是,法律為防止因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财産的不當減少而給債權人的債權帶來損害,允許債權人對債務人和第三人的某些行為行使撤銷及代位權,以保護其債權,這兩種權利的行使,都涉及到合同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并對第三人産生法律上的拘束力。因此,合同的保全也可以看做合同相對性的例外現象。

相對性規則

主體的相對性

是指合同關系中能發生在特定的主體之間,隻有合同當事人一方能夠向另一方當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請求或提起訴訟。

具體說,首先,隻有合同關系當事人彼此之間才能相互提出請求;其次,合同一方當事人隻能向另一方當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或訴訟,而不能向與其沒有合同關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請求及訴訟。

但随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法律為保護某些合同關系中的債權人,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也賦予了某些債權以物權的效力。例如《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這種規定在理論上稱為"買賣不能擊破租賃",實際上是賦予租賃具有對抗第三人的物權效力。當然這種債權物權化的情形隻是例外的情況。

内容的相對性

是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規定外,隻有合同當事人才能享有某個合同所規定的權利,并承擔合同所規定的義務。合同當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張合同上的權利。在雙務合同中,合同内容的相對性還表現為一方的權利就是另一方的義務,另一方承擔義務才使一方享有權利,權利義務是相對應的,因此權利人的權利必須依賴于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行為才能實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