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

太一

神話人物
太一,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àiyī。又稱天一、太乙、北辰,為北極星,靠近北天極,在天穹上幾乎不動,衆星〔包括北鬥七星〕均繞其旋轉。“太一”為天之中心,有群星拱衛的天文現象,故古人尊其為天帝。又指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即道家所稱的“道”,“道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也指神名、星名。
  • 中文名:太一
  • 所屬教派:先秦神話國祀神話
  • 别名:天一、太乙、北辰,北極
  • 身份至高神天帝神話體系:中國神話體系
  • 象征元氣、帝星、雨水、北極星外文名:the one
  • 拼音:tài yī

詞語解釋

詞語信息

【詞目】太一

【釋義】

1.即道家所稱的“”,古指宇宙萬物的本原、本體。2.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3.天神名。4.星名。即帝星。又名北極二。5.山名。6.萬有單一論

老子想爾注》道者,一也。一散為氣,“聚”為太上老君老君乃大道之主宰,無生之至精,造化自然者也。

“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

據《荊州占》:其妃黃龍

詳細解釋

1、帝星,星名,又名北極二。如《河圖括地象》:“天地初立,有天皇氏,澹泊自然,與(北)極同道”;《帝王世紀》:“天皇大帝(為)耀魄寶地皇為天一,人皇為太一。”

2、天神名。漢代朝廷崇拜的主神、天帝“太一”。起初由漢武帝開始祭祀。王莽有将“太一”、“昊天上帝”兩個神合并的打算。但除開王莽外,所有皇帝都是将這兩個神分開的。據《荊州占》:其妃黃龍。在漢初,方士謬忌認為古帝王祭祀過太一神。由此有些考證認為,太一也可能是燕齊方士崇拜的神,一開始流傳于先秦齊國

古楚神系(主要見于楚墓竹簡的記載)的主神“太”等,當與“太一”有關,而所謂“蝕太”即可能指“太一所居之星隐而不見”。漢代後,太一不再是國家至高神,但他體現的哲學意義經常被道教化用。

另外“東皇太一”此名僅見于《九歌》文學。注意這個文學原創神與漢代主神太一的區别。

《史記·封禅書》:“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正義》:“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劉伯莊雲:泰一,天神之最尊貴者也。”《淮南子·天文訓》:“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宮者,太一之居。”《易緯·乾鑿度》鄭玄注雲:“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楚辭·九歌》的注釋(漢人王逸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詞在楚東,以配東帝,故曰東皇。

2.神煞名。在神煞裡也指“太乙”、“天一” “貴人”等神煞,英文First Great One,屬紫微垣,在天龍座,為十二神之主。降祥賜福,解險扶危。順布者吉,逆布者兇。《步天歌》:“左右四星是四輔,天一太一當門戶。”《星經》雲:“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六神。”

3.神煞名。在神煞裡也指“直符”。《奇門遁甲大全》雲:“直符禀中央之土,為貴人之位,能育萬物,大将利居其下,為人性清高而厚重,為仙佛、為尊貴,失令則為牙保媒醫,于物為印緩、文章、金銀首飾、絲麻布帛、珍寶、谷、鼈之類,變異則為水木之精,鱗魚之怪。于事旺相則為吉慶、诏書、宴會、酒食,休囚則為哭泣、愁悶。為黃白,其形端方,其數八。”

4.哲學概念。指元氣:《禮記·禮運》:“必本于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其注:“太,音泰。”疏:“太一者,謂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氣也。”《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混沌為樸,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

5.哲學概念。指道:《莊子·天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呂氏春秋·大樂》:“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又雲:“萬物所出,造于太一。”注:“太一,道也。

6.山名。即今天的終南。

7.星辰名。即帝星,可能跟北極星有關,又名北極二。《荊州占》:“勾陳者,黃龍之位也,太一之所妃也”。

8.萬有單一論。蘇菲神秘主義主張“萬有單一論”(即太一)。認為,安拉是獨一的、絕對的真實存在,宇宙萬物源自他的統一。宇宙(大世界)和人(小世界)是安拉萬能創造的外顯,它們是幻象的、暫短的存在,終将歸向獨一的安拉,即蘇菲派太一論。

天地元氣

無極:道

太一:炁

兩儀:陰、陽

三寶:精、氣、神

四象:太陰、太陽、少陰、少陽

五行:金、水、木、火、土

六合:上、下、東、南、西、北

七星天樞天璇天玑天權玉衡開陽、瑤光

八卦:乾、坤、艮、兌、震、、坎、離

九宮: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驚、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太一源起

古代表示世界本原的其中一個環節的哲學概念,是形容炁的性質。中國古代“太”又寫作“大”或“泰”,“一”或作“乙”。“太”為最先最高,“一”是唯一無對和混一未分。《莊子·天下》稱老子關尹子的學說“主之以太一”,按近代學者張岱年的理解,“太一”裡的“太”是指“之前”“超越”的意思,所以“太一”即老子所謂“道”(見上面的《道的核心概念表》)。他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又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三”都是“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反過來對應的是:三寶歸兩儀,兩儀歸太極,太極歸無極。

道的核心概念為“無極”,“無極”原指“無邊際,無窮盡”,出自《莊子·逍遙遊》。無極也指為一種古代哲學思想,指稱道的終極性的概念,也就是無狀之終極。道家認為“有”生于“無”,同時也認為“有”生于“道”,但不可由此認為“道”即是“無”,道德經從沒有提到過“道”即是“無”,若有除非是後人擅加之注本。道和“有”“無”的關系是且隻能是,道從“無”中生“有”。而且道的性質也不是“無”,而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無狀之狀,自己本來的樣子。“有”即正反物質世界或陰陽萬物。例如創世宗教認為是“終極”從“無”中創造“有”,所以可以說“有”生于“無”,亦可說“有”生于“終極”。終極即絕對自由意志,可見于宗教比較學。這就如同人用鍋炒菜,說菜出于鍋對,說菜出于人也對,但不能就此認為人即是鍋。人有自由意志。因此,将創世宗教的“終極”等同于“無”,這顯然是謬誤。

悟真篇》“道自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産陰陽,陰陽再合生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萬物。”很明确的将道和虛無列為兩個事物,虛無隻是道用來生産萬物的受權者。朱元育關于道的形态也有描述:大道本來無方無體,渾然太虛,不可道、不可名者也,強名之曰虛無,曰自然,曰未見炁然。然才謂之虛,即實矣;才謂之無,即有矣;才謂之自然,即該具因緣矣;才謂之未見炁,而元炁已生,道生一矣。故曰“道自虛無生一炁。”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來,虛無、自然等修飾詞,都是“強”名之,實在無法名而名之。道事實上就和一切創世宗教的創造神的内涵等同,而外延和發展方向則有所不同。

“有”和“無”的關系,就是“有”=“無”。從宇稱守恒角度看,即(+1-1)=0的關系,+1是正物質,-1是反物質,正反物質各構成“有”,正反物質除非相遇,相遇則湮滅,正如空生萬物,萬物歸空,循環往複。有和無,是一個硬币的兩面,而硬币的一面不會比另一面高級,如果“有”在道之下,那麼“無”也在道之下,不可能道在“有”之上,道又和“無”同義,這是避免謬誤觀念的另一個角度。

無形之物并非就是“無”,比如思想是無形的,卻不是無。自由意志也無形,卻能指揮人對對象世界行權,當然也不是無。無狀隻是它們的形狀,并不代表沒存在過。接下來就要談到太一的真正概念。道首先化生的是先天之氣,此氣非氣,是靈體之能量,即為炁。

太一概念

于《道的核心概念表》可知,炁的性質是太一。炁者水上之無相物也,即非物質肉體所需要的能量,是人的第一個靈體所需要的能量,比物質能量更為細膩,不同于氣。中醫中,“炁”指的是先天之氣,而“氣”指的是後天之氣。

太一的意思是:最先最高、唯一無對和混一未分的。那麼“炁的性質是太一”這句話就是:無相物的性質就是最先最高、唯一無對和混一未分的。

由《道的核心概念表》亦可知,太一和道并非同等,道生萬物,道是創造者,而太一是萬物受創的第一環“炁”的性質。然古人時有作“道”用,也不為怪。

在《呂氏春秋》中,“太一”指世界的物質本原。《大樂》中說:“音樂……本于太一。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萬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陰陽。”又說:“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這個“至精”的“道”或“太一”,也就是“精氣”,即精細的原始物質。在《禮記》中“太一”也指元氣。《禮記·禮運》說:“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

孔穎達認為“大一”即“太一”,“必本于大一者,謂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氣也”。“太一”範疇的提出,反映了中國古代哲學家對世界的統一性和事物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發展過程的認識。漢武帝時,“太一”被封建統治階級塑造成“天神之尊貴者”。此後,“太一”一般不再作哲學範疇使用。戰國時期神靈之天的形象為無形,帝的形象文獻中沒有記載,可能仍為人形或無形。五帝的說法在《呂氏春秋·十二紀》(《禮記·月令》同)、《史記·五帝本紀》中雖有不同,其形均為人形。五行神逐漸和青、赤、黃、白、黑相配。楚地太一神的形象可能尚未形成,由于道家認為太一無形,楚人難以賦予其形象。神仙既然可稱仙人,當為人形。

崇拜和祭祠

五帝崇拜缺乏全國的一個統一至上神的觀念,這不利于統一的中央政權的鞏固,于是在五帝之上出現了新的天神,便是太一神。所謂太一,秦朝時,即稱為太皇,它與天皇、地皇并稱三皇。這是秦漢時流行的三個天神,但是把太一神提高到至尊的地位,成為漢統治者尊奉的天帝神,應該是漢武帝的功勞。

漢武帝時,西漢社會已得到恢複發展,由于削弱諸侯王勢力,中央集權日益加強,在政治上已出現大一統的政治局面。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方士謬忌首先奏請祭祀太一神,說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用大牢①。謬忌提出建設至尊的太一神的方案,打破了秦至漢初的天帝神的觀念,明确指出五帝隻是太一神之佐,突出了太一是至上神的地位。漢武帝采納這個建議,命令太祝在長安東南郊立了太一壇,按謬忌的方案祭祀。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汾陽(今山西河津南)出土一個古鼎,公卿大臣視為寶鼎,都認為是一種祥瑞。漢武帝下令将它迎至甘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正式在甘泉建立太一祭壇(泰),壇分三層,五帝是太一的輔佐,所以他們的壇環繞在下面,青、赤、白、黑四帝,各按東西南北方排定。隻有黃帝壇,置于西南方。祭的時候,殺一白鹿,把豬和酒裝在它的肚裡;又殺一白牦牛,把白鹿裝在它的肚裡。掌祭太一的祝宰别具一格,身穿紫色繡衣,掌祭五帝的分穿青赤諸色衣。

同年十一月,漢武帝舉行隆重的郊祀,親自祭拜太一神,正式欽命太一為漢家至尊的上帝神。第二年,漢武帝以祭天禮儀親自到太一壇祭祠。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開始,武帝還帶人幾次到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禅儀式,所采用的也是如郊祠太一之禮。武帝的贊飨辭說: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策,周而複始,皇帝敬拜太一①。至此,太一作為漢王朝至高至尊的國神,終于被塑造成功。

東皇太一

東皇太一是屈原的文學《九歌》裡原創的至高神。此神名隻見于《九歌》文學作品。

究其源頭,也許跟古楚神話裡的主神“太”,漢代至高神太一,祖先神東皇等有關。

西方古代哲學

在西方古代哲學中,太一(the one)意謂單一、獨一、沒有界限、沒有區分、自身渾然為一。古羅馬帝國時期新柏拉圖學派哲學家普羅提諾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太一産生出來的。太一是絕對超然的神,是一切存在物的源泉和最終原則。它絕對超出一切思想和存在之上,不能用任何物質的或思想的屬性來說明它。太一是絕對的一,它排除雜多和區别、運動和靜止;太一也不是思想、意志或活動;太一是超時空的、無限的、永恒的、不變動的,沒有過去或未來,永遠是自我同一的。嚴格地說,不能用存在物的規定性說太一是“這樣”或“不是這樣”,這樣述說就會限制了它。太一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名狀的。

太一創造萬物不是一種有意志有意識的活動,而是一個流溢(Emanation)的過程,流溢這個詞彙來源于新柏拉圖主義。新柏拉圖主義認為,神是不可言說的“太一”,它是無限完滿的。但是正如水滿自溢,太一自身向外不斷的流出。而這些流出的神性也就是“流溢”。世界上的一切存在,也都是來源太一的流溢。可分為幾個階段:首先流出的是“奴斯”即純粹的思想或心智,然後由“奴斯”流出靈魂,最後由最低等的生命流出物質世界。

太一沒有任何認識活動,甚至不能認識它自己。但人的靈魂自然地對太一有一種愛,渴望回到太一。為此,靈魂必須超脫肉體,清修靜觀,苦思默想,沉浸于精神生活,達到出神忘我的境界,通過直觀與太一融為一體。

太一說是在柏拉圖理念論基礎上糅合新畢達哥拉派、亞裡士多德和斯多阿學派哲學以及東方宗教而形成的一種神秘的唯心主義理論,後來為教父哲學所利用。

其他

以太一概念命名者,除了漢代主神太一外。還有如太一教、太上老君。

杜天師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中輯佚一句:“《尹氏玄中記》曰: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官,或号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或号金阙聖君。故知太上随方設化,應号無窮。”

清微派祖師李少微《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注》中輯佚一句:“尹氏 《玄中記》 曰: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宮,一号天皇大帝,一号太乙天尊,一号金阙聖君。”

上一篇:柳夢梅

下一篇:青龍白虎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