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爐

天香爐

野牡丹科金錦香屬植物
天香爐又名金香爐,系野牡丹科野牡丹屬常綠灌木。枝條有伏貼或稍伏貼的鱗片狀毛。主脈5一7條。花大,粉紅色,盛開時有3一5朵,聚生于枝頂,甚似牡丹花,故有野牡丹、假牡丹之稱。果實稍肉質,不開裂,密生伏貼的鱗片狀毛。天香爐生長于我國南方地區農村的山坡、野地,以莖枝人藥。為保存藥用資源,采集時應保留其根,以利翌年生長。[1]
    中文名:天香爐 拉丁學名:HerbaseuRtadixOsbeckiaeChinen-sis 别名: 界:植物界 亞界: 總門: 門:被子植物門 亞門: 綱: 亞綱: 超目: 目:雙子葉植物綱 亞目: 科:野牡丹科 亞科: 族: 亞族: 屬:金錦香屬 亞屬: 組: 亞組: 種: 亞種: 變種: 品種: 分布區域:長江以南各省區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拼音名:Tian Xiang Lu 異名:大香爐、天吊香等

概述

天香爐出自《生草藥性備要》。仙居民間稱為“仰天酒盅”。

天香爐,直立草本或亞灌木,高20-60cm。莖四棱形,具緊貼的糙伏毛。

葉對生;葉柄短或幾無,被糙伏毛;葉片堅紙質,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5cm,寬3-15mm,先端争尖,基部鈍圓或幾圓形,全緣,兩面被糙伏毛,基出脈3-5條。頭狀花序頂生,有花2-8朵,葉狀總苞2-6個,無花梗;萼管長約6mm,通常帶紅色,無毛或具1-5枚刺毛突起,裂片,三角形狀披針形,與萼管等長,具緣毛,各裂片間外緣具緣毛,各裂片間外級具一刺毛突起;花瓣4,淡紫紅色或粉紅色,倒卵形,長約1cm,具緣毛;雄蕊8,常偏向一側,花絲與花藥等長,花藥頂部具長喙,喙長為花藥的1/2,藥隔基部微膨大呈盤狀;子房半下位,4室,近球形,先端有剛毛16條。蒴果紫紅色,卵狀球形,4縱裂,宿存萼壇狀,長約6mm,直徑約4mm,外面無毛或具1-5個刺毛突起。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基本内容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挖全草,或去掉地上部分,留根,洗淨,鮮用或曬幹。

生态環境:生于海拔1100m以下的荒山草坡、路旁、田地邊或疏林向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長江以南各省、有台灣、廣西、貴州、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川等地。

性味:辛、平。

歸經:入肺、大腸、肝經。

功用主治:

①《生草藥性備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經捶汁開酒服。"

②《嶺南采藥錄》:"止痛,去蛇毒,理瘡瘍。"

③《陸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兒頭上熱氣瘡,咳血。"

④《南甯市藥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斂。治内外出血,疳積,牙疳,牙痛,咳嗽。"

⑤《廣西中藥志》:"治紅白痢疾,熱瀉。"

⑥《四川中藥志》:"祛風濕,止咳嗽。治風濕骨痛,小兒百日咳,蜂窩瘡。"

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損傷,婦人經閉,産後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氣痛,白濁。"

⑧《嶺南草藥志》:"化濕消滞,解熱鎮痛。"

⑨《閩東本草》:"治脫肛便血。"

用法與用量:

内服:煎湯,0.3~1兩;搗汁、浸酒或研末。

外用:研末調敷、煎水洗或漱口。

栽培

喜溫暖的環境,稍耐旱。生長适宜的溫度25-30℃,一般土壤均能種植。以排水良好,疏松而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培為好。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秋季果實陸續成熟即可分批采收。曬幹脫粒幹藏備用。于翌年春季3月播種,直播,按行距25cm,開深約1cm的淺溝,将種子與草木灰拌勻,均勻撒入溝内,複土後稍加鎮壓,澆水保濕。

田間管理

苗高3-4cm時,按株距5cm定苗,并結合進行中耕除草。苗高6-8mc時,按株距5cm定苗,并結合進行中耕除草。苗高6-8cm時,追施稀薄腐熟的人糞尿。以後隔月中耕除草和追肥各1次,冬季應追施1次草木灰或堆肥。追肥後進行培土。

化學成分

全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本品含金錦香酸(osbeckic acid),2-呋喃甲酸(2-furo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胡蘿蔔甙(daucosterol),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基-(-6)-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吡喃葡萄糖基-(-6)-β-D-glucopyranoside],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全草還含酚類成分及氨基酸。

鑒别方式

性狀鑒别

天香爐長約60cm。根圓柱形,灰褐色,木質較硬面脆。莖方柱形,老莖略呈圓柱形,粗2-4mm,黃綠色或紫褐色,被緊密的黃色粗伏毛,質脆易斷,髓白色或中空。葉對生,有短柄,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2-5cm,寬2-6mm,先端尖,基部鈍圓,上表面黃綠以,下表面色較淺,兩面均被金黃色毛;基出脈3-5條,側脈不明顯。頭狀花序球狀;萼黃棕色,花冠暗紫紅色,皺縮,易脫攻。蒴果鐘狀,具杯狀宿萼,淺棕色或棕黃色,先端平截。氣微,味澀,微甘。

以葉多、帶果者為佳。

顯微鑒别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橢圓形,角偶處表皮細胞類圓形;表皮毛有2種是腺毛,腺頭橢圓形,同8-10個細胞組成,腺柄為6-10個細胞排列成2列性;另1種為多列性細胞組成的非腺毛,胞壁略增厚,強木化。下皮細胞長形,多數細胞内含草酸鈣簇晶,幾成簇晶層;皮層薄壁細胞橢圓形,切向壁及角部稍加厚;4個角偶處各有一外韌型維修管束;内皮層細胞長方形,1列,韌皮部狹窄。形成層常不明顯。木質部排列成環,導管類圓形,直徑9.6-18-30μm,常單個散在;木射線常為單列細胞,偶見2列細胞寬。賄部寬廣,薄壁細胞圓形,賄心部分有賄内韌皮部束;老莖髓部薄壁細胞落破裂成空洞。

葉表面觀:上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具氣孔,上下表皮角質層均有紋理。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通常3個;偶見直軸式,腺毛2種,1種腺毛呈橢圓形囊狀,長約65m,徑約38μm,由單細胞腺頭和單細胞腺柄成2列性,腺毛内均含棕橫色物質。非腺毛為多列性細胞毛,長80-240-1360μm胞壁較厚,強木化。草酸鈣簇晶衆多,直徑33-60μm。

選方

①治赤白痢,洩瀉:金石榴全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②治吐血:鮮金錦香一兩,當歸二錢。水煎服。(《泉州本草》)

③治便血、下痢:金錦香、木槿花。炖服。一方以金錦香一兩,冰糖五錢,開水适量沖炖服。(《閩東本草》))

④治脫肛:金錦香二至五錢,水煎服。(《閩東本草》)

⑤治月經不調:金錦香幹根一至二兩,益母草三錢,水煎調酒、糖服。(《福建中草藥》)

⑥治跌打損傷:鮮金錦香一兩,搗絞汁泡溫酒服。(《泉州本草》)

⑦治久傷胸悶痛:金錦香全草五錢至一兩,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⑧治風寒咳嗽:金錦香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⑨治小兒疳積:天香爐、山地粘等分。為末,每服五分,蒸瘦豬肉服。(《廣西中藥志》)

⑩治風火牙痛:蜂窩草炖豬肉服。(《四川中藥志》)

臨床應用

①治療阿米巴肝膿腫和阿米巴痢疾:取金錦香1兩,生白術5錢,紅棗5枚,水煎2次分服,每日1劑,以愈為度。治療肝膿腫3例,均于用藥後第4周膿液基本消失,肝壓痛和肝膿腔在第5、6周時2例消失,1例縮小。1例阿米巴痢疾患者,服煎劑7天後加服金錦香粉劑,每次7克,日服3次。17天後大便複查,阿米巴原蟲滋養體或包囊均為陰性。

②治療支氣管哮喘:取金石榴全草(包括花、葉、莖、根)幹品2兩切碎,瘦豬肉4兩,加水煎湯每日2次飯後服。小兒用量減半。治療14例,病程1~2年者8例,3~5年者4例,10年以上者2例。結果控制7例,顯效4例,好轉3例。

上一篇:香槐

下一篇:香葉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