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葬師

天葬師

專門剖解剖解屍體供天物食用
天葬是大藏區部分藏族同胞的葬俗禮儀,就是人去世後屍體讓天物吃,人去世後就被送到指定的天葬台,請求天葬師施天葬的禮儀流程。天葬師就是專門剖解剖解屍體供天物食用的一類人。[1]天葬師,拉薩和日喀則一帶稱為“多不丹”(stobs-ldan),昌都等地則稱“若夏娃”(ro-bshags-ba)。天葬師是西藏社會中奇特的人群,當他們施行天葬度人升天時,他們頭上罩有神聖的光環,深得人們的尊重。天葬師均為男性,有僧人亦有俗人。17世紀末,藏醫兼畫家洛紮·丹增羅布在繪制《四部醫典系列挂圖》時,根據他對屍體解剖的實地觀察,準确的繪制了心髒在胸腔正中偏左的位置,心尖朝下,糾正了以往受宗教觀念影響認為心髒在胸腔正中而心尖朝上的繪圖上的錯誤,同時對人體的食道、肝髒、六腑各部都畫得更符合人體的世紀。
    中文名:天葬師 外文名: 别名:多不丹、若夏娃 事務:剁碎屍體給天物 葬俗:在指定地方剖解屍體供天物食用 地區:川滇甘青藏局部或全部

職業介紹

西藏天葬師

天葬師,拉薩和日喀則一帶稱為“多不丹”(stobs-ldan),昌都等地則稱“若夏娃”(ro-bshags-ba)。

人們對天葬師這個職業的評價是十分複雜的。一方面,他們直接把人從人間度入天堂或轉生之途,具有常人所沒有的力量。“多不丹”藏語意為“具力者”,他們所從事工作的神聖性和具有的特殊法力令人稱奇和敬畏。另一方面,天葬師職業的特殊性又常使人對他們抱有偏見,人們平時對他們敬而遠之,視若幽靈。過去天葬師的社會地位較低,其子女在戀愛婚姻時多受影響,人們不願同其聯姻。天葬師是西藏社會中奇特的人群,當他們施行天葬度人升天時,他們頭上罩有神聖的光環,深得人們的尊重。而當他們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勞作時,人們又嫌棄他們整天同死屍打交道。在人們的心目中,天葬師兼有天使與幽靈的雙重身份。

天葬師均為男性,有僧人亦有俗人。寺院附近天葬台的天葬師以僧人居多,一般村寨附近的天葬師以俗人為主,但許多天葬師是還俗的僧人。在一些不了解情況的人的想象中,天葬師長着恐怖的形象,有的人甚至認為天葬師是從屍體中站立起來的人,是鬼魂和幽靈的化身。其實這都是誤解和毫無根據的道聽途說天葬師工作的特殊環境和職業的特殊性使人們感到神秘,沒有深入了解藏族信仰和喪葬文化的外族人對天葬師又感到不解和恐懼,由此出現了對天葬師的種種臆測和誤解。其實,天葬師的形象同常人無異,我所見過的天葬師(包過水葬師)的長相不僅不比普通人差,而且絕大多數都長的端莊英俊。長得年輕英俊。據介紹,他們在當天葬師期間,除一些法會暫不參加外,其他待遇一如寺院僧人,一樣受到人們的尊重,我們在同這些年輕僧人兼天葬師的交談中,絲毫沒有感覺到他們的不安和自卑,他們每天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據說他們的收入頗豐。死者家屬在天葬時除要給寺院獻布施外,一般都單獨給天葬師“意思”一下,希望天葬師處理得幹淨利落。而他們牢記作為天葬師職業世代傳下來的不能貪财的古訓:“人家給了不能不要;不給不能向人家要;有錢無錢給多給少都一樣。”按理,這些送給他們的錢可以留給自己用,寺院不予幹涉,但他們除留下一點補貼生活外,會将其餘的錢如實上交寺院。

藏醫是獨具特色的高原醫學,傳統藏醫的生理和解剖學比較發達,與天葬師們的貢獻不無關系。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天葬師們都是人體解剖學方面的專家,而天葬活動給曆代藏醫學家提供了解解剖學實地觀察的場所,一些著名的藏醫學家便是在天葬台用過觀察實踐,向天葬師們學習請教而精通人體解剖知識的。密宗大師兼藏醫名醫洛桑·倫巴醫術高明,精于外科手術,與他年輕時向天葬師“多不丹”學習人體解剖密切相關。17世紀末,藏醫兼畫家洛紮·丹增羅布在繪制《四部醫典系列挂圖》時,根據他對屍體解剖的實地觀察,準确的繪制了心髒在胸腔正中偏左的位置,心尖朝下,糾正了以往受宗教觀念影響認為心髒在胸腔正中而心尖朝上的繪圖上的錯誤,同時對人體的食道、肝髒、六腑各部都畫得更符合人體的世紀。在17世紀便繪制彩色醫學上都是罕見的,為醫學科學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天葬師的職責是處理亡者屍體,這是天葬的中心環節。各地在施行天葬時具體做法有所不同,但程序和過程一般為:念經;煨桑;屍體處理;清理葬地。

天葬時一般都要處理幹淨,不留死者的東西,但有的人家需要死者的天靈蓋骨,以便以後燒成灰做成“擦擦”之用。西藏還有個别地方有天葬後保留骷髅頭的習俗,如藏北的達木天葬台便用天葬台的骷髅砌牆。當生者看到猙獰恐怖的骷髅牆時,無不感到人生的短暫與世事無常,警示人們需積德行善。

其他習俗

水葬,在雅砻江等大河附近的藏族區縣有水葬習俗。在家念經,剖解,白布包裹,天亮前送到河邊,僧侶念經後由其親人将其抛到河水之中。

土葬,和内地漢人習俗區别不大。

上一篇:齊雲山鎮

下一篇:麗華快餐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