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核心艙

天和核心艙

中國空間站天宮的組成部分
天和核心艙是中國空間站天宮的組成部分。[1]2021年1月14日消息,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号貨運飛船等分别通過評審。4月23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器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4月29日11時23分,長征五号B遙二運載火箭搭載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2021年5月9日,長征五号B遙二運載火箭末級殘骸已再入大氣層。5月18日消息: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完成在軌測試驗證。5月29日20時55分,天舟二号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将迎來第一位“訪客”。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15時54分,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入軌狀态設置,按任務實施計劃,3名航天員随後将從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7月4日14時57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号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标志着我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9月16日,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撤離空間站組合體。2021年9月17日13時30分許,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返回艙反推發動機成功點火後,安全降落在東風着陸場預定區域。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天和核心艙滿足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2022年2月,入選2021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中文名:天和核心艙
  • 外文名:
  • 别名:
  • 發射時間: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
  • 發射場地: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 所屬學科:航天

運行曆程

發射過程

科技日報2021年1月14日消息: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号貨運飛船等近日分别通過評審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天舟二号貨運飛船等通過評審。

2021年4月23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與長征五号B遙二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後續将按計劃開展發射前的各項功能檢查、聯合測試等工作。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态良好,工程各參研參試單位正在全力備戰。

2021年4月29日,長征五号B遙二運載火箭已完成推進劑加注,計劃于29日中午11時許發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

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長征五号B遙二運載火箭搭載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2021年5月9日10時24分,長征五号B遙二運載火箭末級殘骸已再入大氣層,落區位于東經72.47°,北緯2.65°周邊海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2021年5月29日20時55分,天舟二号貨運飛船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将迎來第一位“訪客”。

2021年5月30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貨運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入軌狀态設置,于2021年5月30日5時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精準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整個過程曆時約8小時。天舟二号攜帶了航天員生活物資、艙外航天服及空間站平台設備、應用載荷和推進劑等,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後,轉入組合體飛行階段,将按計劃開展推進劑補加和空間應用項目設備測試等工作。

北京時間2022年1月6日淩晨,機械臂成功捕獲天舟二号貨運飛船。6時12分轉位試驗開始,天舟二号貨運飛船與天和核心艙解鎖分離後,在機械臂拖動下以核心艙節點艙球心為圓心進行平面轉位;爾後,反向操作,直至貨運飛船與核心艙重新對接并完成鎖緊。6時59分,經過約47分鐘的跨系統密切協同,空間站機械臂轉位貨運飛船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首次利用空間站機械臂操作大型在軌飛行器進行轉位試驗。

北京時間2022年4月20日5時02分,天舟三号貨運飛船從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分離,繞飛至前向端口,并于9時06分完成自動交會對接。目前,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三号組合體狀态良好,後續将迎接天舟四号貨運飛船、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船和問天實驗艙的到訪。

應用操作

2021年6月,根據規劃,我國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行任務,3名航天員将成為天和核心艙的首批“入住人員”,并在軌駐留3個月,開展艙外維修維護、設備更換、科學應用載荷等一系列操作。

首批航天員進入

2021年6月17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後,先後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标志着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出艙工作

2021年8月20日8時38分,航天員聶海勝成功開啟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出艙艙門,截至10時12分,航天員聶海勝、航天員劉伯明身着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已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并已完成在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台等工作。

撤離空間站

北京時間2021年9月16日8時56分,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實施分離。9月17日13時30分許,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返回艙反推發動機成功點火後,安全降落在東風着陸場預定區域。

神舟十三号

2021年10月16日6時56分,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入軌狀态設置,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貨運飛船一起構成四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曆時約6.5小時。

天和号核心艙詳解

2021年4月29日11時23分許,執行我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任務的長征五号B遙二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按照規劃,2021—2022年,我國将接續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于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的任務目标。

此次任務是11次飛行任務中的第1次,标志着我國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全面展開。這“第一棒”跑出後,天舟二号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将緊跟其後,“接力”發射。

2021年4月23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組合體亮相并穩穩轉運至發射區。在長征五号B遙二運載火箭頂端整流罩裡,所包裹的正是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它的重量是在20噸級,也是中國最大、最複雜的航天器。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曾表示,計劃進行搭建工作的中國航天天宮空間站,基本構型已經确定,将會由一段核心艙及兩段實驗艙以T字形布局組成。兩段實驗艙分别位于核心艙的左右兩側長期停靠對接,而貨運飛船及後續的載人航天飛船則會在核心艙的前後兩端完成對接。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1:1模型曾亮相珠海展覽,核心艙長16.6米,主要用于空間站的控制和管理,具備長期自主飛行能力,能支持航天員長期駐留,還能支持開展航天醫學和空間科學實驗。核心艙包括節點艙、生活控制艙和資源艙三部分,有三個對接口和停泊口,對接口用于載人飛船、貨運飛船及其他飛行器訪問空間站;停泊口用于兩個實驗艙與核心艙組裝形成空間站組合體,另有一個出艙口供航天員出艙活動。

研究規劃

根據飛行任務規劃,空間站工程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建造和運營分3個階段實施,其中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安排了長征五号B運載火箭首飛、天和一号試驗核心艙、神舟飛船、天舟飛船等6次飛行任務;建造階段安排了問天艙、夢天艙、神舟飛船、天舟飛船等6次飛行任務。

中國空間站命名為天宮,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總體方案優化,通過交會對接和轉位組裝構成空間站本體。其基本構型包括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Ⅰ和夢天實驗艙Ⅱ,每個艙段規模20噸級。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由神舟載人飛船提供乘員運輸,由天舟貨運飛船提供補給支持。空間站設計壽命10年,可根據需要,通過維護維修進一步延長壽命。額定乘員3人,乘組輪換期間短期可達6人。

天和艙用于空間站的統一管理和控制以及航天員生活,有3個對接口和2個停泊口。停泊口用于問天艙、夢天艙與天和艙組裝形成空間站組合體;對接口用于神舟飛船、天舟飛船及其他飛行器訪問空間站

進展

在2021年~2022年間,中國将接續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于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的任務目标。

天舟二号對接

5月29日20時55分,搭載天舟二号貨運飛船的長征七号遙三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604秒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精确進入預定軌道,21時17分,太陽能帆闆兩翼順利展開工作。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天舟二号貨運飛船入軌後順利完成入軌狀态設置,于2021年5月30日5時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精準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整個過程曆時約8小時。

天舟二号攜帶了航天員生活物資、艙外航天服及空間站平台設備、應用載荷和推進劑等,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後,轉入組合體飛行階段,将按計劃開展推進劑補加和空間站應用項目設備測試等工作。

北京時間2021年9月18日10時25分,天舟二号貨運飛船從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分離,并繞飛至前向端口完成自動交會對接,整個過程曆時約4小時。

天舟二号撤離

北京時間2022年3月27日15時59分,天舟二号貨運飛船完成空間站組合體階段全部既定任務,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

神舟十二号對接

2021年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主任助理季啟明在發布會上介紹,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号組合體狀态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二号交會對接以及航天員進駐的條件。

2021年6月17日15時54分,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号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曆時約6.5小時。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後,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北京時間2021年7月4日14時57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号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标志着我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天舟三号對接

2022年4月20日5時02分,天舟三号貨運飛船從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後向端口分離,繞飛至前向端口,并于9時06分完成自動交會對接。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三号組合體狀态良好。

軌道參數

2021年7月22日上午8時,核心艙組合體軌道參數為:遠地點高度約394.9千米;近地點高度約384千米;傾角41.581°;高度約389.47千米;速度約7.68千米/秒。

神舟十三号對接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狀态良好,滿足與神舟十三号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

2021年10月16日10時,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後續将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

2021年11月8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從艙外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

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0時44分,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分離,神舟十三号航天員乘組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

夢天實驗艙對接

2022年4月17日下午3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空間站建造進展情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表示,根據任務計劃安排,2022年将實施6次飛行任務,完成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其中:10月發射夢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之後空間站三艙形成“T”字基本構型,完成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