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縣

大竹縣

四川省達州市轄縣
大竹縣隸屬四川省達州市,位于四川省東部、達州市南部,地跨東經106°59′—107°32′,北緯30°20′—31°00′之間,東鄰梁平區、墊江縣,南接鄰水縣,西界廣安區、渠縣,北連達川區。被納入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區、成渝經濟區渝廣達發展帶、四川省川東北城市群。大竹縣幅員面積2078.79平方公裡,轄3個街道、23個鎮、5個鄉。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竹縣常住人口為841960人。2020年GDP為387.3億元。大竹縣環境優美,資源富集。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風光秀麗怡人,物産資源富饒,境内有五峰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有啟于先秦、興于三國的古官驿道,有四川曆史文化名鎮清河古鎮;境内有苎麻13.5萬畝、香椿11萬畝、竹40萬畝、糯稻17萬畝、白茶5.5萬畝,苎麻紡織品、“巴山紅”香椿、東漢醪糟等享譽國内外。系全省重點産煤縣之一,擁有亞洲第二大天然氣集輸站,年輸轉天然氣27億立方米,發展保障有力。2020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87.3億元、同比增長3.9%;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254元、增長6.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153元、增長8.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5.23億元,增長3.7%。
    中文名:大竹縣 外文名:DaZhu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511724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四川省達州市 地理位置:四川省東部、達州南部 面積:2076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3個街道、23個鎮、5個鄉 政府駐地:竹陽街道新華路98号 電話區号:0818 郵政區碼:635100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清河鎮,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高觀寨淨土寺,雲霧山風景區 機場:達州金垭機場 火車站:達州南站、大竹站(規劃) 車牌代碼:川s 地區生産總值: 人口:841960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地方特産:東柳醪糟 地方方言:四川話——達州話 地區生産總值:387.3億元

建制沿革

遠古時期,大竹屬賨人國領地,賨族人為大竹最早的居民。

夏時,大竹屬梁州;商時,改屬雍州;

周時,屬巴子國。

秦惠文王十七年(前321年)派張儀、司馬錯滅蜀,二十四年,在原巴國、蜀國領地設置巴、蜀、漢三郡,郡轄若幹縣,大竹屬巴郡下宕渠縣。

漢末,劉璋改巴郡為巴西郡。

蜀漢時,劉備置宕渠郡,宕渠縣屬之。

南晉至西魏時期,建置混亂。

南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分宕渠縣和鄰山縣,鄰山縣治設在金城(今四合鄉)。

西魏廢帝時,改鄰州為鄰山郡,下設鄰山、鄰水二縣,大竹屬鄰山縣,縣治仍在金城。

北周于信州設總管府,鄰山縣屬信州總管府下的鄰山郡。

隋文帝統一全國後,為結束東晉以繼“地無百裡,數縣并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的局面,以九州劃分全國,四川全屬梁州,州轄數縣,《舊唐志》載鄰山縣為梁州所轄。隋末,裁撤鄰山縣,大竹縣地一部份劃入流江縣,一部份劃入鄰水縣。

李淵建唐後改郡為州,武德元年(618年),廢宕渠郡,設渠州,流江縣屬渠州;又分鄰水,墊江增設鄰山、鹽泉二縣,四縣同屬鄰州。鄰山縣城仍設在金城;鹽泉縣城在今童家鎮境内。武周久視元年(700年),分宕渠縣東部設大竹縣,縣城在今渠縣漢碑鄉沈府君阙南一裡處(燕家場),屬蓬州。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大竹縣并入鄰山縣改渠州,縣城移至今渠縣來鳳鄉境内。不久,又分鄰山縣建置大竹縣。敬宗寶曆元年(825年),大竹縣和鄰水縣同時并入鄰山縣,縣城在金城。不久再分鄰山縣和大竹縣。

北宋時,大竹一度被并入鄰山縣,一度被并入流江縣;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複置大竹縣,屬渠州。至此以後,曆代均設大竹縣。寶慶三年(1227),果州升級為順慶府,縣屬順慶府。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鄰山、鄰水并入大竹。縣城遷入原鄰山縣木門鎮(今竹陽街道辦事處)。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屬順慶府下廣安州。成化元年(1465年)分大竹南部複置鄰水縣。萬曆年間,曾在今四合鄉設置順慶分府,輔治大竹、墊江、鄰水、廣安四州縣,不久即廢。

清初,縣屬川北道順慶府。乾隆四十九年(1784),恢複順慶四合分府,仍輔治原轄州縣。嘉慶五年(1800年),再次撤銷四合分府。十九年(1814年),縣改屬川東道綏定府。

民國二年(1913年),直屬川東道。民國三年(1914年),川東道改稱東川道。民國五年(1916年),大竹護國軍一度宣布大竹獨立。民國六年(1917年),隸屬四川省。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省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縣屬“第十區”。專員公署、縣政府均設在城區鎮(今竹陽街道辦事處)。

1949年12月大竹解放後,屬川東行署下的大竹專區。行署設在重慶,專署及縣人民政府同設在城關鎮(竹陽街道辦事處)。專區下轄大竹、渠縣、鄰水、墊江、梁山(梁平)、廣安、長壽7縣。1952年9月,撤銷行署,恢複四川省建制。1953年2月,撤銷大竹專區,縣改屬達縣專區。1968年9月,達縣專區改名達縣地區。1993年9月,達縣專區改名達縣地區。1993年9月,撤銷達縣地區,建達川地區,大竹縣屬達川地區。2000年1月,撤銷達川地區,建達州市,縣屬達州市至今。

曆史時期

建縣

總隸

直隸

備注

-

-

巴國

-

宕渠縣地

-

巴郡

-

宕渠縣地

益州

巴郡、巴西郡

-

蜀漢(三國)

宕渠縣地

益州

巴西郡、宕渠郡

-

西晉

宕渠縣地

梁州

宕渠郡

-

成漢

宕渠縣地

梁州

宕渠郡

僚族占據、郡不成治

東晉

宕渠縣地

梁州

宕渠郡

僚族占據、郡不成治

南朝

宕渠縣地

梁州、益州

南宕渠郡

僑郡

宕渠縣地

梁南、秦二州

南宕渠郡

荒郡

鄰山縣

鄰州

鄰山郡

-

西魏

鄰山縣

鄰州

鄰山郡

-

北周

鄰山縣

信州總管府梁州

鄰山郡

-

鄰山縣分入流江、鄰水

鄰州、梁州

宕渠郡

-

大竹縣、鄰山縣

山南西道

蓬州(鹹安郡)、渠州(鄰山郡)

兩縣并置,武周久視元年(公元700年)始置大竹縣

五代

前蜀

大竹縣、鄰山縣

山南西道

渠州(鄰山郡)

兩縣并置

後唐

大竹縣、鄰山縣

山南西道

渠州

兩縣并置

後蜀

大竹縣、鄰山縣

山南西道

渠州

兩縣并置

大竹縣、鄰山縣

梓州路、潼川府路

渠州

一度并入流江

大竹縣

陝西、四川行中書省

順慶府(渠州安撫司)

鄰水、鄰山并入大竹

大夏

大竹縣

-

渠州

-

大竹縣

四川省

順慶府、廣安州

分大竹複置鄰水縣

大竹縣

四川省

川北道(順慶府)、川東道綏定府

-

中華民國

大竹縣

四川省

川東道、東川道、第十行政督察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大竹縣

四川省

大竹專區、達縣專區(達縣地區、達川地區、達州市)

大竹縣曆代隸屬簡表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大竹縣轄5個鎮、58個鄉。

2000年,大竹縣轄14個鎮、49個鄉。

2003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8号)批複同意大竹縣撤銷城東、田壩、雙橋、餘家、月華、羅城、西河、明灘、高灘場、吉星、石龍、五倉、新橋、高家、民主15個鄉。擴大11個鄉鎮的行政區域:(1)将原城東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竹陽鎮,竹陽鎮政府駐竹陽解放街59号。(2)将原田壩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楊家鎮,楊家鎮政府駐楊家場。(3)将原雙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石河鎮,石河鎮政府駐石河場。(4)将原羅城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觀音鎮,觀音鎮政府駐觀音橋。(5)将原西河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周家鎮,周家鎮政府駐周家場。(6)将原吉星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石子鎮,石子鎮政府駐石子灘。(7)将原五倉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高穴鎮,高穴鎮政府駐高穴場。(8)将原新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廟壩鎮,廟壩鎮政府駐廟壩場。(9)将原高家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歐家鎮,歐家鎮政府駐歐家場。(10)将原民主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清水鎮,清水鎮政府駐清水鋪。(11)将原石龍鄉所屬的行政區域并入童家鄉,童家鄉政府駐童家場。新建2個鄉:(12)新建餘華鄉,鄉政府駐餘家奄。轄原餘家、月華鄉所屬的行政區域。(13)新建高明鄉,鄉政府駐高灘場。轄原明灘、高灘場鄉所屬的行政區域。

2008年,餘華鄉更名為月華鄉。

2015年3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大竹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4〕28号)》:一、将竹北鄉的雲台村、白塔村和雙馬村(不含4、5、6、7、8村民小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竹陽鎮管轄。二、撤銷竹陽鎮和東柳鄉,設立竹陽、白塔、東柳3個街道辦事處。竹陽街道辦事處轄新華、大同、和平、南城、大衆、竹陽6個社區和雙碑、高峰寺、雲台、檀木橋4個村所屬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解放街50号;東柳街道辦事處轄街道社區和東柳、解放、黃家壩、清風寺、群峰、彙河、幸福7個村所屬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柳橋路260号;白塔街道辦事處轄西城、幸福、北城3個社區和白塔、雙馬(不含4、5、6、7、8村民小組)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郎家坳巷86号。三、撤銷月華、高明、童家、天城4個鄉,設立月華、高明、童家、天城4個鎮。月華鎮轄原月華鄉所屬行政區域,高明鎮轄原高明鄉所屬行政區域,童家鎮轄原月童家所屬行政區域,天城鎮轄原天城鄉所屬行政區域。

2016年11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大竹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6〕14号)》,人和鄉、二郎鄉、張家鄉、四合鄉分别撤鄉設鎮。至此,大竹縣設置街道3個、鎮27個、鄉21個。

2019年12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達州市調整通川區等5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21号)》。

(一)整建制保留設置的鄉鎮(街道)

東柳街道,街道辦事處駐東柳街道柳橋路260号;

烏木鎮,鎮人民政府駐烏木鎮花園街東路96号;

團壩鎮,鎮人民政府駐團壩鎮育才街58号;

柏林鎮,鎮人民政府駐柏林鎮柏榮街276号;

月華鎮,鎮人民政府駐月華鎮高峰路33号;

永勝鎮,鎮人民政府駐永勝鎮永興東路45号;

高明鎮,鎮人民政府駐高明鎮高明街49号;

石子鎮,鎮人民政府駐石子鎮禦臨街10号;

天城鎮,鎮人民政府駐天城鎮河沁東街85号;

童家鎮,鎮人民政府駐童家鎮鹽泉街58号;

高穴鎮,鎮人民政府駐高穴鎮躍進街308号;

歐家鎮,鎮人民政府駐歐家鎮大西街88号;

清水鎮,鎮人民政府駐清水鎮清水中路23号;

朝陽鄉,鄉人民政府駐朝陽鄉朝陽西街1号;

安吉鄉,鄉人民政府駐安吉鄉安平路168号;

八渡鄉,鄉人民政府駐八渡鄉萬順街59号;

楊通鄉,鄉人民政府駐楊通鄉春平街35号。

(二)調整設置鄉鎮(街道)

撤銷蓮印鄉,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竹陽街道管轄,竹陽街道辦事處駐解放街50号。

撤銷竹北鄉,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塔街道管轄,白塔街道辦事處駐竹海路西段531号。

撤銷城西鄉、黃家鄉和中華鄉,設立中華鎮,以原城西鄉、原黃家鄉和原中華鄉所屬行政區域為中華鎮的行政區域,中華鎮人民政府駐新拱橋街117号。

撤銷人和鎮,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楊家鎮管轄,楊家鎮人民政府駐文明街1号。

撤銷柏家鄉,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清河鎮管轄,清河鎮人民政府駐将軍街39-1号。

撤銷雙拱鎮、二郎鎮、李家鄉和蒲包鄉,将原雙拱鎮、原二郎鎮、原李家鄉和原蒲包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河鎮管轄,石河鎮人民政府駐正通街458号。

撤銷新生鄉,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橋鋪鎮管轄,石橋鋪鎮人民政府駐鎮江路108号。

撤銷白壩鎮、雙溪鄉,将原白壩鎮和原雙溪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觀音鎮管轄,觀音鎮人民政府駐觀音橋街97号。

撤銷中和鄉,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周家鎮管轄,周家鎮人民政府駐華西街115号。

撤銷張家鎮,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四合鎮管轄,四合鎮人民政府駐白鶴街73号。

撤銷神合鄉,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文星鎮管轄,文星鎮人民政府駐桂林路206号。

撤銷金雞鄉,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媽媽鎮管轄,媽媽鎮人民政府駐祠堂街26号。

撤銷牌坊鄉、姚市鄉,将原牌坊鄉和原姚市鄉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廟壩鎮管轄,廟壩鎮人民政府駐福城北路72号。

撤銷黃灘鄉,将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川主鄉管轄,川主鄉人民政府駐興川街99号。

區劃現狀

大竹縣轄31個,其中:街道3個、鎮23個、鄉5個。382個行政村、60個社區。政府駐大竹縣新華路98号。

街道辦事處

竹陽街道

東柳街道

白塔街道

月華鎮

高明鎮

童家鎮

清河鎮

柏林鎮

楊家鎮

廟壩鎮

清水鎮

歐家鎮

永勝鎮

石河鎮

-

中華鎮

石橋鋪鎮

石子鎮

周家鎮

高穴鎮

媽媽鎮

文星鎮

觀音鎮

四合鎮

天城鎮

烏木鎮

團壩鎮

川主鄉

朝陽鄉

楊通鄉

安吉鄉

八渡鄉

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竹縣地處四川省東部,達州南部,東鄰重慶市梁平區、墊江縣,南接廣安市鄰水縣,西界廣安市廣安區、達州市渠縣,北連達州市達川區,地跨東經106°59′—107°32′,北緯30°20′—31°00′,東西寬45公裡,南北長75公裡,幅員面積2078.79平方公裡。

地質

大竹縣屬于新華夏系川東平行褶皺構造,系華蓥山脈沿北東—南西方向延伸的低山丘陵體系。成土母岩由背斜至向斜按照不同地質岩層多呈帶狀分布。最古老的三叠系飛仙關組出露在銅鑼峽背斜(中山)核部的梅子山和華蓥山(西山),歐家鄉高洞村一帶。面積1.80平方公裡,占全縣幅員面積的0.08%;中山和西山的上部為三叠系嘉陵江組,面積53.15平方公裡,占2.6%;雷口坡組181.23平方公裡,占8.88%:東山中、上部,中山和西山中部為須家河組砂頁岩,面積407.77平方公裡,占19.99%;低山山麓為侏羅紀自流井組砂、頁、泥岩,面積230.43平方公裡,占51.6%;石橋鋪鎮向斜軸部南端(石子、文星等鄉鎮)是遂甯組砂、泥岩,面積56.73平方公裡,占2.78%;在竹陽鎮、石橋鋪鎮附近及現代河流域零星分布有第四紀近代河流沖積層,面積56.49平方公裡,占2.78%。在以上地貌構造和岩性的基礎上,經物理化學風化和重力、流水的作用下,形成了坡積、殘積及沖積母質。

地形地貌

大竹縣屬四川省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區,地跨“三山兩槽”,呈“川”字形,三條山脈平行并列,東北—西南走向,西為華蓥山脈(西山),中為銅鑼山脈(中山),東為明月峽山脈(東山)。山脊一般海拔600—1000米之間,西山萬裡坪為縣境内最高峰,海拔1196.2米。三山之間為寬闊的淺丘地帶,稱謂東西兩槽,俗稱西槽為山前,寬18公裡,東槽為山後,寬12公裡,大都屬于海拔300—500米,相對高差20—100米的丘陵,以渾園低丘,方山中丘,單斜低丘,中丘居多。

氣候特征

大竹縣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特點是:日照适宜,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溫暖濕潤,無霜期長,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因此,農業氣候四季分明,春季氣溫不穩定,回升緩慢,多寒潮;夏季氣溫高,降雨集中,光照充足,暑熱多伏旱;秋季溫暖,多連綿雨;冬季涼,多雲霧,霜雪少,無霜期長。

水文特征

大竹縣有東柳河、銅缽河、黃灘河、西河等4條較大河流。

東柳河,發源于銅鑼山之黃泥扁,主要支流河有竹溪河、柳城溪。東柳河自柏林鎮以下北流出境入州河,全長72.5公裡,縣境内71公裡。(上遊建成烏木水庫,總庫容量4888萬立方米)。流域面積850.30平方公裡(縣境内742.00平方公裡,縣境外108.30平方公裡),年平均流量14.828立方米/秒,天然落差407米,平均比降2.2‰,水域面積435.00公頃。

銅缽河,源出自白壩鄉幺姑岩下,縣境内主要支流有興隆河,銅缽河流經安吉鄉後進入達縣境彙入州河,全長53.8公裡,縣境内40.5公裡。流域面積587.00平方公裡(縣境内284.00平方公裡,縣境外303.00平方公裡),年平均流量9.405立方米/秒,天然落差183米,平均比降1.4‰,水域面積267.47公頃。

東柳河,處于明月山與銅鑼山之間,源出雙溪鄉的三元寨,南流經西河、高灘場、天城、石子、張家,出鄰水縣與禦臨河彙合,縣境内全長58公裡。(上遊建成同心橋水庫,總庫容量2495萬立方米)。流域面積633.00平方公裡(縣境内531.00平方公裡,縣境外102.00平方公裡),年平均流量10.186立方米/秒,天然落差260米,平均比降1.4‰,水域面積206.47公頃。

黃灘河,發源于銅鑼山老涼風垭附近八角廟,主要支流為清水河,離縣經半公裡彙入禦臨河,縣境内全長46.9公裡。流域面積518.00平方公裡(縣境内483.00平方公裡,縣境外35.00平方公裡),年平均流量9.033立方米/秒,天然落差390米,平均比降0.8‰,水域面積140.53公頃。

土壤特征

2015年11月,土壤類型有水稻土、沖積土、紫色土、黃泥土等四大土類,6個亞類,12個土屬,63個土種,99個變種。主要土類為水稻土和紫色土,分别占總耕地的52%和42%。水稻土由水耕而成,分布較為廣泛,從山上到山下,從沖溝到平壩均有分布,但土種各異;沖積土系河流沖積而成,分布于溪河兩岸;紫色土由紫色母岩風化而成,肥力較高,主要分布于兩槽海拔300-500米高程的大片丘陵地區;黃泥土由砂岩和灰岩風化剝蝕而成,分布于500-600米高程砂岩地區的稱冷砂黃泥土,分布于600米高程以上石灰岩地區的稱礦子黃泥土。

由于生物、氣候、母質、地形、時間及人為耕作等成土因素的綜合作用,從而形成不同類型土壤。全縣土壤劃分為黃壤、紫色土、水稻土、新沖積土等四個土類,七個亞類,68個土種。森林土壤主要以黃壤、紫色土為主。

⑴黃壤土類:分布于縣境内三低山的脊部至山腰一帶。由三叠紀須家河組岩、雷口坡組和嘉陵江組岩層發育,質地砂壤—重壤,PH值4.5—6.5。以化學分化為主,母質分化度較深,鹽基物質較缺乏,土壤礦質膠體品質差,有機質含量較高,但光熱條件差,土性涼冷,微生物活性弱,分解慢,有效養分較低。主要植被以馬尾松、杉木、白夾竹、茶、鐵芒箕為主。

⑵紫色土類:廣泛分布于縣境内“山前”、“山後”,即兩槽和山麓深丘一帶。靠低山的為自流井組的紫色砂頁岩,黃色砂岩發育而成,廣大槽谷區則是朱羅紀的紫色岩發育而成。以物理風化為主,化學風化弱,母質風化度低,土壤自然肥力高,礦物質養分豐富,質地中壤至重壤,一般成中性反應,光熱條件較好,宜種作物廣。其分布特征主要表現為:從坡頂到坡腳依次為石骨子(或沙壤)—夾沙土—大土泥。坡頂光秃,呈紅色,植被稀少。中性或鈣質紫色土壤,主要植被為柏木,一部分酸性紫色土壤上長有馬尾松、映山紅等。

自然資源

礦産資源

2015年11月,大竹縣境内有煤、天然氣、石灰礦、灰石岩、鐵礦石等多種礦産資源。原煤總儲量為1.63億噸,天然氣蘊藏量約760億立方米,碳酸锶礦儲量達148萬噸,石灰石儲量豐富。

動物資源

2015年11月,大竹縣有狐狸、青狳、水獺、狸子、刺猬、松鼠、黃鼠狼、麂子、猕猴、野豬等二十種野獸;有野雞、野鴨、斑鸠、貓頭鷹、啄木鳥、麻雀、布谷鳥、老鷹、白鹭、黃鹂、竹雞雉、烏鴉、畫眉、紅腹錦雞等飛禽;還有龜、鼈、蛇、蛙等野生動物。

植物資源

2015年11月,根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規定,大竹縣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野生植物有紅豆杉、銀杏、三尖杉等樹種,紅豆杉、三尖杉主要分布在銅鑼山中段;銀杏在全縣均有分布。森林植被: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基本類型是以馬尾松為主體的松、杉針葉混交林,以絲栗為主的常綠闊葉林和以白夾竹為主的竹、針、闊混交林,亦有松、杉、柏、樟、栎等純林成片(團)狀分布于三山之中。2014年造林面積747公頃,年末森林面積達66207公頃。

全縣森林植物有喬木、灌木等62個科,4個亞科,122個種,其它植物76個種。分布較普遍的科:松科、杉科、柏科、銀杏科、棕榈科、楊柳科、大戟科、山茶科、芸香科、楝科、薔薇科、楊梅科、豆科、禾本科、殼鬥科、胡桃科、樟科、木樨科、桃金娘科、玄參科、杜鵑科、金縷梅科、桑科、夾竹桃科、馬鞭草科、茜草科、馬桑科、八角風科等。竹類以白夾竹、慈竹、黃竹、南竹、斑竹為主。另有猕猴桃、雞血藤、勾藤等藤本植物。還有絲毛草、野棉花、車前草、夏枯草、玉竹、仙矛、扁竹、南星、石昌蒲、毛條、虎耳草、地丁草、闆蘭根、附子草等草本植物700餘種。有各種菌類、苔藓、地衣、卷柏等低等植物。

名木古樹:根據大竹縣1985、1998年兩次開展名木古樹調查,全縣有名木古樹261株。分布于城鎮、農村、學校、林場、寺院等地方,分屬于10個科、11個屬、11種。其中:黃葛樹220株,銀杏11株,桂花6株,皂莢7株,柏木6株,羅漢松3株,酸棗3株,梨樹1株,楓香1株,香樟1株,黃桷蘭2株。

人口民族

2019年,全縣戶籍人口112.2853萬人,其中女性人口520473人,農業人口895316人。常住人口885487人,其中城鎮人口331127人,城鎮化率達37.4%;全年出生人口11355人,死亡人口843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61‰。其中有漢族、回族等少數民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竹縣常住人口為841960人。

政治

大竹縣委書記

李志超

大竹縣委副書記,縣長

何長華

幹部領導

經濟概況

綜述

2019年,全縣地區生産總值(GDP)370.9億元,比上年同比(下同)增長8.0%。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60.37億元,增長3.0%;第二産業增加值143.37億元,增長9.4%;第三産業增加值167.14億元,增長8.8%。三次産業結構比16.3:38.6:45.1。三次産業對GDP增長貢獻率分别是7.2%、51.6%、41.2%,拉動GDP分别增長0.6個、4.1個、3.3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224.22億元,增長7.9%,占GDP比重60.5%,對GDP增長的貢獻率5.3%。

2019年,大竹縣财政總收入24.37億元,增長5.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69億元,增長2.8%,其中稅收收入7.05億元,下降9.2%,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48.0%,比上年回落6.4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财政支出54.08億元,增長11.1%。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9.53億元,科學技術支出0.58億元,教育支出11.77億元,醫療衛生支出4.37億元。

2020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87.3億元、同比增長3.9%;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6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254元、增長6.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0153元、增長8.8%;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5.23億元,增長3.7%。

三次産業對GDP增長貢獻率分别是24.1%、50.8%、25.1%,拉動GDP分别增長0.9個、2.0個、1.0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增加值224.9億元,增長3.2%,占GDP比重58.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54.2%。

第一産業

2019年,全縣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産值96.69億元,比上年同比(下同)增長3.3%。其中,農業産值55.75億元,增長5.7%;林業産值4.0億元,增長3.8%;畜牧業産值31.41億元,下降2.2%;漁業産值2.6億元,增長4.7%;農林牧漁服務業産值2.9億元,增長11.6%。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1409公頃,比上年增加89公頃;油料播種面積17427公頃,比上年增加60公頃;苎麻種植面積8766公頃,比上年增加167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4036公頃,比上年增加410公頃。

全年糧食總産量60.81萬噸,與上年持平。其中:小春産量7.84萬噸,增長0.8%;大春産量52.97萬噸,下降0.1%;油料産量4.63萬噸,增長1.2%;苎麻産量1.8萬噸,同比增長3.3%;蔬菜産量52.9萬噸,增長5.0%;水果産量4.8萬噸,增長5.0%。

全年生豬出欄68.5萬頭,下降11.6%;生豬存欄43.9萬頭,下降14.1%;大牲畜出欄1.1萬頭,增長10.7%;大牲畜存欄7.4萬頭,增長4.0%;家禽出欄676.8萬隻,增長10.1%;禽蛋産量3.68萬噸,增長5.2%;肉類總産量8.69萬噸,下降2.7%。其中:豬肉産量4.97萬噸,下降10.5%;牛肉産量0.47萬噸,增長7.0%;羊肉産量0.43萬噸,增長8.1%;禽肉産量2.73萬噸,增長11.1%。

2020年,全縣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産值109.1億元,比上年同比(下同)增長5.4%。其中,農業産值55.4億元,增長5.9%;林業産值4.1億元,增長1.0%;畜牧業産值42.9億元,增長5.9%;漁業産值3.5億元,增長6.0%;農林牧漁服務業産值3.1億元,增長3.4%。

2020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11600公頃,比上年增加200公頃;油料播種面積19421公頃,比上年增加1994公頃;苎麻種植面積9599公頃,比上年增加833公頃;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14374公頃,比上年增加338公頃。

2020年,全年糧食總産量60.8萬噸,與去年持平。其中:小春産量7.8萬噸,下降0.5%;大春産量53.02萬噸,增長0.1%;油料産量4.8萬噸,增長3.8%;苎麻産量9599噸,下降6.5%;蔬菜及食用菌産量54.3萬噸,增長2.6%;水果産量3.5萬噸,增長2.3%。

2020年,全年生豬出欄65萬頭,增長6.46%;生豬存欄46.5萬頭,增長30.08%;大牲畜出欄4.4萬頭,增長4.58%;大牲畜存欄7.38萬頭,增長0.37%;家禽出欄1827.7萬隻,下降4.04%;禽蛋産量3.99萬噸,增長2.29%;肉類總産量8.32萬噸,增長1.7%。其中:豬肉産量4.63萬噸,增長5.2%;牛肉産量0.55萬噸,增長16.41%;羊肉産量0.41萬噸,下降0.06%;禽肉産量2.74萬噸,下降5.82%。

第二産業

2019年,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98.99億元,增長9.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6.8%,拉動經濟增長2.9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5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305.2億元,增長14.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0%。

規模以上工業中,重工業産值221.7億元,增長13.2%;輕工業産值83.5億元,增長19.4%,重輕工業比為2.7:1。主要支柱産業中,食品及飲料産業産值52.8億元,增長24.1%;紡織及化工産業産值28.7億元,增長11.3%;機電産業産值41.7億元,增長19.3%;煤炭采選業産值104.1億元,增長7.0%;建材業52.0億元,增長16.8%。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品銷售收入296.8億元,增長16.0%,利潤總額19.2億元,增長9.6%。

2019年末,資質以上建築企業30個,全年建築業産值94.8億元,增長32.1%,其中建築工程産值90.7億元,安裝工程産值0.25億元。建築業增加值47.4億元,增長10.5%。房屋施工面積391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87萬平方米。

2020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05.66億元,增長3.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31.0%,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9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315.8億元,增長1.0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

第三産業

2019年,大竹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10億元,增長11.3%。分區域看,城鎮消費市場優勢明顯,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3.51億元,增長10.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5.59億元,增長12.3%。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仍然是消費品市場的主導力量,批發業零售額19.50億元,增長11.6%;零售業零售額122.89億元,增長10.9%;住宿業營業額1.95億元,增長15.3%;餐飲業餐費收入14.76億元,增長13.1%。從規模看,限上企業及個體戶實現消費品零售額66.76億元,增長17.8%。

全年進出口總額2711萬美元,其中,出口總量2159萬美元。全年新簽約招商項目36個,到位資金154.37億元。全年客運量1455萬人,客運周轉量49670萬人公裡;貨運量692.9萬噸,貨運周轉量72876萬噸公裡。

2019年,大竹縣郵電主營業務收入2.12億元,年末全縣移動電話用戶61.72萬戶,固定電話用戶9.27萬戶;互聯網寬帶用戶18.94萬戶;網絡電視用戶18.99萬戶。全年,共接待遊客485萬人次,增長23.0%;實現旅遊收入41.05億元,增長26.0%。

2020年末,大竹縣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11家,其中,人民銀行1家,政策性銀行1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大竹縣支行),國有商業銀行5家(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竹支行、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竹縣支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竹支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竹支行、中國郵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竹縣支行),地方中小股份制銀行4家(達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竹縣支行、四川大竹渝農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竹支行、四川大竹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地方法人銀行機構2家(四川大竹渝農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竹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95.61億元,增長12.0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36.64億元,增長12.6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33.08億元,增長11.93%。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202.19億元,增長11.57%;消費貸款餘額79.19億元,增長9.02%。

2020年末,大竹縣有保險機構23家,實現保費總收入7.46億元,其中農業政策性保險收入0.4億元,保險賠款及給付2.13億元。

交通

大竹縣地處成都、重慶、西安及武漢交彙輻射的腹心地帶,境内包茂高速公路、318國道、210國道及南大梁高速公路呈“井”字型縱橫貫穿,縣城北距達州60公裡,南距重慶江北機場135公裡,東距萬州港176公裡,西距成都350公裡,形成了“半小時達州、1小時重慶、1小時萬州港、3小時成都、5小時西安、5小時武漢”的通達格局。縣域内100%的鄉鎮(街道)、100%的村(社區)通水泥(油)路,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3759公裡。國道外遷、山後快速通道竹石線、包茂高速達渝段大竹南出口等重點交通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南大梁高速公路大竹段全線竣工,達州—大竹—鄰水—重慶城際鐵路已獲國家發改委批複并納入“十三五”建設規劃。

2019年末,全縣公路總裡程(含村道)4274.94公裡,其中等級以上(含高級、一、二、三和四級)公路2562.4公裡,高速公路91.3公裡。營運車2876輛;公交車路線6路,公交車營運車54輛;出租車231輛。

大竹高鐵站(規劃中)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9年,大竹縣各類學校(即小學、普通中學、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特殊學校)211所,在校學生131211人,專任教師8179人。其中,小學153所(含村小),小學在校學生65859人,小學專任教師402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中學52所,在校學生57216人,專任教師3597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5所,在校學生8038人,專任教師540人;特殊學校1所,在校學生98人,專任教師14人。

科學技術

2019年,全縣專利申請43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52件,企業專利申請159件;授權專利245件。立項省級科技計劃項目3項,繼續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導計劃項目1項。申報市、縣級科技計劃項目6項;完成4個市級科技計劃項目和2個縣級科技計劃項目結題驗收。

文體事業

2019年,大竹縣全縣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50個,公共圖書館1個,影劇院6個。體育場館1個,全民健身路徑117條,其中當年新建49條,全年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50個。有線電視用戶27.2萬戶,其中數字電視22.56萬戶,網絡電視用戶18.99萬戶。廣播覆蓋率100%,電視覆蓋率100%,有線電視入戶率69.4%。

醫療衛生

2019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554個(含村衛生室、診所),其中,醫院6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站1個;醫院、衛生院技術人員3289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149人,注冊護士(護師)1492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5769張,其中,醫院和衛生院床位數5629張;衛生防疫人員123人,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5.64‰,嬰兒死亡率3.86‰,孕産婦住院分娩率99.99%。

人民生活

2019年,全縣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38元,增長12.2%。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26元,增長9.5%。其中,工資性收入17842元,增長4.1%;經營淨收入9083元,增長15.8%。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1503元,增長9.9%。其中食品煙酒支出7382元,增長7.5%;衣着消費支出2066元,增長4.6%;醫療保健支出1692元,增長15.7%;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2005元,增長14.6%。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4.3%。

2019年,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29元,增長10.2%。其中,工資性收入7294元,增長10.1%;經營淨收入5750元,增長12.2%。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2046元,增長12.7%。其中食品煙酒支出4624元,增長6.0%;衣着消費支出1003元,增長20.3%;醫療保健支出1069元,增長21.3%;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990元,增長24.1%。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38.4%。

社會保障

2019年末,全縣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37個,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床位2817個;全年,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59861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職工26319人),參加城鄉養老保險518728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07453人(城鎮職工43749人),失業保險15168人,工傷保險39840人、生育保險14790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967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1245人;傳統救濟人數116人。

風景名勝

清河古鎮

清河古鎮位于四川東北部,巴山南麓渠江之濱,兩條河流穿境而過,故得“清河”之名。範紹增将軍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籌劃出資在其故鄉四川省大竹縣清河場修建的故居“哈兒街”。此街全長385米,占地3.3萬平方米。兩旁房屋西高東低,呈主賓之勢,主顯賓躬之态。整個建築群均為磚木結構,瓦頂懸山式,天架椽屋、前後乳伏牽用三柱建築。一律采用外廊式穿榫結構,一樓一底兩層樓房。街道兩旁各有通廊和108根仿希臘式圓形廊柱,柱身均有人物、動物及花鳥等淺浮雕圖案。是西南難尋的仿古建築群,專家鑒定為:“國内少有,國外沒有”獨具特色的大型建築群。街内“哈兒将軍陳列館”,收藏有大量範将軍及其親友各個時期的珍貴照片和其他實物;并有“哈兒茶樓”、“哈兒餐飲”等。

雲霧山景區

雲霧山景區内有雲霧寺、三國古驿道、茶園溫泉等人文景觀。西山古驿道啟于先秦而盛于三國,後一直是成都出川東過三峽到湖北的交通主幹道,是一部中國道路建設的活史書。雲霧峽至雲霧寺之間保存較好的約有7千米,道寬1.5米左右、有石闆道、棧道、橋梁等構成,道旁有功德牌坊、壁畫、石刻(漏米石),道旁山上有古山寨(白雲寨)遺迹,遠古巴人居住的洞穴等等文化遺迹。

五峰山森林公園

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大竹縣東部,又稱“竹海公園”。景區距縣城22公裡,南距重慶市140公裡,北距達州61公裡,西距成都350公裡,均有高速公路連通。景區總面積達876公頃,最高海拔1080米,最低海拔600米,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2.5℃,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涼。2002年,五峰山國家森林公園經國家林業局批準設立,2006年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2014年成為省級旅遊度假區,2015年被認定為四川省生态旅遊示範區。

淨土寺

淨土寺位于大竹縣城東郊,距縣城竹陽鎮5公裡,其前身為唐武則天天授二年(即公元691年)興建的複興寺,後複興寺因年久失修及文革時期的嚴重損毀,已蕩然無存。2002年9月,高僧釋德道雲遊至此,見此處地勢獨特,便在此重建廟宇,取名淨土寺。占地面積100餘畝,山門全長達116米,也是亞洲最長的山門,寺中12.6米高的阿彌陀佛是川東地區最高的站立式佛像。

風景

曆史文化

大竹之名

當年,孫悟空大鬧天空的時候,攪得天庭一片混亂,托塔天王李靖于危難之際,将手中白色寶塔向孫悟空投去,果然将孫悟空框在塔裡,但那猴頭用力一掙,轟地一聲,寶塔竟然爆開了花……。這天,人們突然發覺天上飛來無數白色的碎片,它們最後降落在縣城北邊的紅岩山頭上。這些碎片很快凝聚成一根乳白色的竹筍,誰知它竟發了瘋似的長高長粗。縣太爺趕忙找來一位道士占蔔吉兇禍福。道士說:“那還了得,如果任其瘋長,一旦刺穿了天庭,上蒼會降禍人間的”。看着縣太爺慌了神,道士安撫道:“這樣,我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煉了一口大銅鑼,将其移來蓋在竹筍上面,它就莫法長了”。縣太爺應諾,道士一陣施法,那口大銅鑼忽地從地上飛起,哐的一聲罩在了那支大竹筍頂上。大竹筍果然停止了上長,但它的根卻又使勁地往土裡串溜,第一束根串到了縣裡的中山,根又發叉分出無數的根來,這些根再往上生長,就長成了滿坡滿嶺、漫山遍野的竹筍,最後形成了郁郁蔥蔥、遮天蔽日的竹林,就是川東大竹海。這些發了叉的根得到縣内烏木湖和東柳河的潤澤後,越發突突突地亂串,串向全省、全國,還穿山越嶺、漂洋過海進入了異國他鄉,于是,這些亂串的竹根就生發了全世界的竹林。大家知道竹是靠根系繁植的,該傳說寓示着大竹這塊竹祖聖地衍生出了世界上所有的竹林和竹文化,而且還在不斷衍生出新的竹林和竹文化,表現了大竹人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

民風民俗

大竹玩友

大竹玩友又稱川劇座唱,活躍于茶樓酒肆,街頭巷尾,是較為靈活的川劇演唱形式,以大竹縣城為中心,輻射轄區内各鄉鎮村社,該項目已有一百多年曆史,表演的内容與傳統川劇無異,常演唱的劇目有:《訪友》、《武家坡》、《歸舟》、《長生殿》、《五台會兄》、《南陽關》、《桂英打雁》、《大盤山》、《假設降》等。

月華土紙

月華土法造紙技藝從隋唐初創到明清興盛,月華土紙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康熙年間,月華土紙被禦點為“貢紙”。乾隆年間,月華土紙又被欽定為“文闱卷紙”和“宮廷用紙”。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在紙料中加桦後,才能将濕紙一張一張的撕開,體現了古人的聰明智慧。抗戰時期,月華成為大後方紙張的重要産地産量為全國之冠。在這一時期,國畫大師張大千用該紙作畫後,贊之曰“乾隆帝用的紙也不過如此……中國有了宣夾二紙,堪稱二寶”,将月華紙提升到與安徽宣紙齊名的地位。為紀念大千先生對月華土紙所作的貢獻,大竹縣人民政府把經過他改制後的書畫紙命名為“大千書畫紙”。

大竹竹唢呐

大竹竹唢呐包括竹唢呐制作和竹唢呐吹奏兩部分。竹唢呐是生長于盛産竹子的大竹并深深紮根于民間,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娛樂形式,僅川東大竹獨有。“大竹竹唢呐”用祖宗秘傳的隐性換氣法吹奏。有齊奏、獨奏、重奏、輪奏,表現形式多樣,一人可表演同時口吹四支唢呐、鼻吹兩支唢呐,口鼻同時吹六支唢呐的特技,有倒立表演、兩人重疊表演、嘴裡邊吃糖或吸煙或喝水而由兩個鼻孔吹奏的表演、兩個鼻孔裡各塞一根鋼釘後再由兩個鼻孔吹奏的表演等。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苎麻文化

大竹縣地處亞熱帶,地質、土壤和氣候都非常适宜苎麻的生長。因其苎麻種植曆史悠久,分布廣泛,麻質優良等,被譽為“中國苎麻之鄉”。其手工麻布的織造技藝可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大竹手工麻布織造技藝一般要經過五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采料,第二道工序是績麻,第三道工序是穿線和牽線,第四道工序是刷漿,第五道工序是織布。

大竹手工麻布織造技藝是中華古代民間苎麻手工紡織技藝的生動再現,而其所使用的傳統手工紡織工具,也是中國民間苎麻手工紡織技藝的物态遺存。中國古代《農書》的“農器圖譜”中繪下的“治苎”績麻工具,如今在大竹民間大量遺存,成為大竹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可多得的物态載體。

名優特産

大竹縣境内有二郎竹席、“巴山紅”香椿、“綠香清”香蔥、大竹苎麻等。其中“大竹苎麻”、“大竹香椿”、“東柳醪糟”獲國家地理标志産品保護。有東漢醪糟、黃粑、觀音豆腐幹、大竹黑花生、“馮兵魚頭”、“東柳魚頭”、“笨雞蛋”、“蒲寶山臘肉”、“施鹹菜”、“唐鴨兒”等特色美食。

著名人物

人物

簡介

破山禅師

(1597年—1666年)法名海明,俗名蹇棟宇,雙拱鎮人,明末清初著名禅宗大師

江國霖

(1811年—1859年)字雨農,号曉帆,清代清官,惠州知府

範紹增

(1894年—1977年)号海廷,抗日英雄

李斛

(1919年-1975年)原名李心源,字柏鳳,觀音鎮人,畫家、美術教育家

徐萬壁

(1488年—1555年)又名徐萬福,字完卿,坊鄉人,詩人

孟安明

(1963年7月-)安吉鄉人,發育生物學家,九三學社社員

胡景祥

(1913-2010)曾用名馮裕春等,雙拱鎮人,原鐵道部運輸總局副局長

王明達

(1935年10月-)原名将春龍,城關鎮人,原國家教委副主任

劉昌傑

(1933年-2013年)竹北鄉人,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林孔唐

(1903年—1926年)字子陶,革命烈士

彭友今

(1914年-—2005年)原名桂梁,政協全國委員會原秘書長

沈忠厚

(1928年—)從事石油工程研究的第一位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唐昌虎

(1944年—)書法家,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學會副會長

李安民

(1946年—)四川省政協常委及學術與技術帶頭人,中科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胡昌政

(1947年—)四川省軍區副司令,少将軍銜

羅曉林

(1957年—)澳洲國家聯邦科學院首席科學家

陳爽

(1980年—)中國華語流行樂壇唱作人

胡萬寶

(1990年—)青年作家,“巴蜀三傑”之一

人物

榮譽稱号

2001年12月,大竹縣被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縣”。

2011年-2012年,大竹縣連續兩年被表彰為“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

2011年1月8日,大竹縣被科技部表彰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2011年,大竹縣城被命名為“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2年5月,大竹縣被表彰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達标縣。

2017年12月14日,大竹縣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縣級城市。

2019年3月,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19年10月,入選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2020年3月31日,入選2019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

2020年6月9日,獲評四川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縣(市、區)黨委、政府。

2020年7月29日,大竹縣城入選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命名名單。

2020年9月22日,榮獲2019年度四川省糧食生産“豐收杯”。

2020年9月22日,入選“2020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城市”、四川省首批27個擴權強縣試點縣、四川省16個“金融生态環境示範縣”之一等稱号。

2021年2月,入選2020年度四川省農民增收工作先進縣(市、區)名單。

2021年3月,入選“2020年四川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

2021年3月,入選四川省民政廳、四川省财政廳公布的四川省第二批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單位名單。

2021年3月18日,入選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的第四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名單。

2021年5月7日,被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去冬今春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先進單位”稱号。

2021年9月,入選“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上一篇:千人針

下一篇:新沂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