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自主招生

大學自主招生

高校選拔錄取的方式
自主招生又稱自主選拔,是高校選拔錄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環節。包括國家重點大學自主招生與高職自主招生兩大類。[1]2003年,中國教育部開始推行自主招生,結束了此前高校隻能在每年同一時間招考的曆史。簡而言之,大學自主招生是指高校通過自主考試選拔具有超常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或在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或綜合素質名列前茅的應屆高中畢業生,通過考試并簽訂協議的考生高考後可低于學校錄取分數線若幹分錄取。
    中文名:大學自主招生 外文名: 别名:大學自主選拔 英文名:independent recruitment 對象:高中畢業生

曆史

2014年11月,根據國務院考試招生改革整體精神。

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試應将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後進行,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或将仍允許安排筆試環節。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布前進行。筆試考試不得超過兩門,考核過程全程錄像,以防作弊。

2020年1月,《教育部關于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并在部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内容簡介

開展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是擴大高校自主權、深化高校招生錄取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對選拔優秀創新人才的新探索。根據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數不能超過試點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試點高校确定的入選考生名單,要報生源所在省級招辦備案,并向社會公布。

入選考生均須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達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确定的與試點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省級招辦應向考生選報的試點學校投檔;試點學校對先期考核通過并且符合統考成績要求的考生進行綜合評價、自主選拔錄取;生源所在省級招辦和試點學校,須及時将自主選拔錄取的已錄考生名單向社會公布。

具體内容

學校類型

各個高校實行自主招生的情況不完全相同,大緻可以把它們分為三類:

第一類:高水平大學自主招生,如“四大聯盟”等。

自主招生的院校有“四大聯盟”之分,它們分别是“北約”、“華約”、“卓越”和“京都”名校聯盟,清華、北大、浙大等名校都是聯盟成員。

“四大聯盟”高校會拿出招生計劃總數的5%進行自主招生。高校通過測試來确定自主招生入選考生名單,考生入選後還要參加高考,在錄取時可享受一定條件的優惠。此類招生中高考成績在最終錄取中占主導作用。

第二類:單獨試點的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院校。

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針對上海等地考生單獨試點的自主招生。這些大學錄取改革最大的突破在于,高校專門組織的水平測試和面試即能決定錄取與否。已經被自主選拔錄取的考生,也要參加高考,但高考成績隻作為錄取的參考。一般而言,隻要高考達到當地一本線即可錄取,考取幾率大大增加。

第三類:本省高職自主招生試點院校。

考生參加這些院校自主招生測試合格并且公示後,可直接被錄取。

高職自主招生的考試,由試點高校根據本校培養目标和學科專業的要求,自主決定考試具體方案,組織對考生進行文化課和綜合素質測評,其中文化課筆試科目一般不得少于3門,綜合素質測試原則上不采用單純筆試的形式。

高職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試報名時間安排在3-4月,考試時間安排在3-4月,5月底前就能完成錄取并将名單報省考試院審核備案。已由高職自主招生錄取的考生,不得再參加當年6月份舉行的高考和高職單考單招;未錄取的考生可繼續參加當年高考及高職單考單招。

招生程序

第一關是申請材料審核。高校都會對自主招生材料進行審核,在衆多的申請者中選取部分考生進行測試。對于考生來說,要按照高校要求,将申請材料準備齊全。除了申請表之外,申請材料還可以包括獲獎證書複印件、個人陳述、其他申請資料等。獲獎證書可以是考生在高中階段獲得的各種獎勵證書。另外,考生還可以準備1至2封推薦信,内容包括推薦人的姓名、與學生的關系、推薦人聯系方式以及對申請者的評價等。

第二關是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各高校一般會單獨或聯合組織自主招生測試。自主招生測試一般分為筆試和面試。無論是筆試還是面試,都不同于高考,試題靈活,涉及面廣,主要看考生平時的積累。

第三關是統一高考。考生通過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後,高校會同考生簽訂協議,考生要參加統一高考,符合相應條件即可被錄取。特别優秀的考生經批準後,還可享受更優惠的政策。

招生對象

2012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深化高校自主招生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中對自主招生招收對象有具體規定:“招收的主要對象是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試點高校的自主選拔錄取計劃不超過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納入本校年度招生計劃中”。

具體來說,高校自主招生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備突出的能力和特長。例如,超常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在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以及學科競賽獲獎等。一般來說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可細劃分為以下3類:

1、高中階段學習成績優秀、品學兼優、綜合實力強或取得優秀榮譽稱号的的高三畢業生;

2、在一定領域具有學科特長,在各類比賽及競賽中獲得獎勵的考生;

3、高中階段在科技創新、發明方面有突出表現并獲得獎勵的考生。

申請步驟

考生們可以通過學校的官網,在上面填寫注冊信息進行注冊,這些信息不用過多的準備,越真實越好。除了個人的基本信息外,還必須填寫教務部門的其他信息,以及畢業院校聯系方式,以便于核實相關信息。在網上申請時,部分院校還要求上傳照片,以便用于資質初審以及使用成績的高校檢查。如果照片不符合要求,那麼你在自招的初審就無法通過。所以建議大家可在當地附近的專業照相館臨時拍攝一張符合規定的照片,另保存為JPG電子版格式的。

資料投遞首先要在相關該學校官網上注冊後,才可進行網上投遞。注冊時要注意填寫個人信息,姓名、手機号碼、座機号碼、身份證号、電子郵件地址等等一系列的相關信息。其中,電子郵件和個人手機号碼是作為該院校與你溝通的聯絡渠道,所以請大家要準确無誤的填寫。前面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後,這時大家請關注自招的開始投檔日期。認真準确無誤的填入網上申請表格裡,然後打印出一份A4紙版本的,同時含有所在中學蓋章和簽字。完成之後,請即時投遞,并經常在網上查詢是否簽收,以及第一時間知道你的初審是否已通過。

考核辦法

高校對報名考生進行初審,初審通過的考生名單将在高校招生網站上公布。接下來就是高校組織筆試和面試,各個高校筆試的科目不同,筆試和面試成績的比重也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自主招生多側重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是考生平時的積累,不是短時間内的針對性突擊準備。

志願填報

入選考生須參加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并根據所在省級招辦及有關高校的要求填報志願。省級招辦應單設自主選拔錄取考生的志願表或志願欄,并将入選考生填報高校志願時間安排在高考之前。

一般參加自主招生的高校多要求入選考生必須第一志願填報該校,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須填報該校為平行志願第一順序。如果考生在志願表上沒填報該校,或者沒将該校放在第一志願填報,那麼考生将不享有該校的自主招生優惠政策。

錄取政策

自主招生入選考生在高考錄取時是可以享受優惠政策的,但考生的高考成績須高于其所在省(區市)試點高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一般來說,降分優惠在20—30分左右,最高不超過60分。部分優秀學生,可能獲得降至一本線的優惠政策。

考生可通過浏覽高校招生網站或者咨詢所在中學的教務部門,及時獲取信息,避免因信息不暢而錯過考試。

教育部等五部委明确規定:在2014年取消奧賽生保送資格。但是全國奧賽獲獎者通過自主招生有機會降至一本線上清華、省級奧賽獲獎憑一本分數進入西安交大等。

2013年12月,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加強考務和錄取過程管理,強化信息公開和監督檢查。教育部将對試點高校嚴格執行動态管理和準入退出機制,凡是政策執行不嚴格、管理不規範、問題突出的,一律停止試點資格,并追究學校及有關人員責任。

2014年11月,根據國務院考試招生改革整體精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試應将安排在全國統一高考後進行,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或将仍允許安排筆試環節。

2014年11月13日,北京市教委也表示,現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正在進行調研與起草,制定後将及時向社會正式發布。

2015年起,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布前進行。試點高校不得向中學分配推薦名額,考核内容傾向與考查考生的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筆試考試不得超過兩門,考核過程全程錄像,以防作弊。招生考核實行四級信息公開制度,嚴查各類違規行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影響意義

中學教學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原本是改變“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但卻演變成争搶優秀生源的大戰。高校出台這樣變味的自主招生政策,不但會造成高校間的惡性競争,而且會給高中教學、學生家長增添繁重的學業和經濟負擔。不少考生為報名參加高校的自主招生常常缺課,四處報輔導班,以應對招生高校的筆試和面試。這些學生為了迎考,花費了過多的精力,占用了過多的時間,影響了正常的學習。人們常說,高考是中學教學的指揮棒,而自主招生制度對中學教學的影響也不小。

高考志願

高考“志願”是指一個人參加高等教育考試的“志向和願望”,每個高考考生都有根據自己的理想志向、興趣愛好、個性特長來選擇适合于自己的大學就讀的權力。每年的自主招生和高考之後填報志願的時節,那種由學校或家長代填志願的現象并非罕見。其實,這都是受某種利益的驅動的,高考志願已不單單是考生選擇大學、挑選專業的方式,早已成為各中學、高校和家長獲取最大利益的途徑。

高校招生日益激烈,各院校奇招叠出,而此次“明鬥”所揭示的“暗戰”一角,更令人深思。無序的高校競争背後是分數至上的“掐尖兒”大戰,高校自主招生和學生自主選擇依然長路漫漫。

高招公平性的影響

這項政策從出台、實施,一直備受争議,因為自主招生制度正變得不公平。從過往被自主招生錄取的案例來看,他們很多是因為“特殊才能”被錄取的。為了培養孩子的“特殊才能”,許多家長把他們送進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如面試能力的訓練班、奧林匹克數學輔導班。很多家長為了高校的自主招生,花巨資送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刻意培養自身的特殊才能。不難看出,貧富差距已經對高考招生制度公平性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自主招生制度“歧視”農村考生也成為争議的一個焦點。通過自主招生進入大學的農村考生人數遠低于城市考生。2010年北京大學頒布的自主招生新政“校長推薦制”學校名單中,沒有一所高中在農村地區。農村考生在自主招生制度下,常常是處于劣勢的一方。對于教育公平的永久課題,國家和公民都應加強思考和探索。

上一篇:新黨章

下一篇:民族預科班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