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鱗白甲魚

多鱗白甲魚

鯉科、白甲魚屬的一種魚類
多鱗白甲魚(學名:Scaphesthes macrolepis)是鯉科、白甲魚屬的一種魚類。體較細長,側扁。背部稍隆起,腹部圓。頭稍長。吻鈍;吻皮下包蓋住上颌邊緣,僅露口角處上唇,與前眶骨交界處有一明顯的裂溝。口下位,橫裂,口角稍向後彎,口裂較寬。下颌裸露具銳利的角質前緣。鰓蓋膜在前鰓蓋骨後緣的下方連于峽部。鱗片中等大,胸部鱗片稍小,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基無鱗鞘,腹鳍基外側具一狹長的腋鱗。側線完全,自鰓孔上角入後稍下彎。吻端多有珠星。背鳍外緣微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條柔軟,後半部分節,後緣光滑。胸鳍末端遠不達腹鳍起點。腹鳍起點與背鳍第三根分枝鳍條相對,末端遠不達肛門;臀鳍緊接肛門之後,外緣稍圓,不達尾鳍基。尾柄較粗。尾鳍叉形,最長鳍條略大于中央最短鳍條的2倍。鰓耙短小,排列較密。下咽齒細長,齒面匙狀。鳔2室,前室長橢圓形室細長,為前室的2.5倍左右,腹膜黑色。[1]
    中文名:多鱗白甲魚 拉丁學名:Scaphesthes macrolepis 别名: 界: 門: 亞門: 綱: 亞綱: 目: 亞目: 科: 亞科: 族: 屬: 亞屬: 種: 亞種: 分布區域: 命名者及年代: 保護級别:

形态特征

體較細長,側扁。背部稍隆起,腹部圓。頭稍長。吻鈍;吻皮下包蓋住上颌邊緣,僅露口角處上唇,與前眶骨交界處有一明顯的裂溝。口下位,橫裂,口角稍向後彎,口裂較寬。下颌裸露具銳利的角質前緣。下唇僅限于口角,唇後溝長接近于眼徑的1/2,須2對,極細小。鼻孔在眼的前上角,距眼前緣較吻端稍近。眼中等大,在頭的中上方,其上緣與鰓孔上角成一水平線。鰓蓋膜在前鰓蓋骨後緣的下方連于峽部。

鱗片中等大,胸部鱗片稍小,埋于皮下,背鳍和臀鳍基無鱗鞘,腹鳍基外側具一狹長的腋鱗。側線完全,自鰓孔上角入後稍下彎,至胸鳍上方後平直地伸入尾柄中央。吻端多有珠星。背鳍外緣微内凹,末根不分枝鳍條柔軟,後半部分節,後緣光滑;以第一根分枝鳍條最長,短于頭長;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鳍基為近。胸鳍末端遠不達腹鳍起點。腹鳍起點與背鳍第三根分枝鳍條相對,末端遠不達肛門;臀鳍緊接肛門之後,外緣稍圓,不達尾鳍基。尾柄較粗。尾鳍叉形,最長鳍條略大于中央最短鳍條的2倍。鰓耙短小,排列較密。下咽齒細長,齒面匙狀。鳔2室,前室長橢圓形室細長,為前室的2.5倍左右,腹膜黑色。

生活習性

多鱗白甲魚為暖溫性淡水魚類。生活在海拔270-1500米、水質清澈、砂石底質的高山溪流中。分布範圍窄,如泰山種群,在泰山主峰瀉下的各水流中均有蹤影,但海拔270米以下未見其存在,有“東不過麻塔,西不過麻套”(麻塔和麻套均為當地村莊名)之說。常借山澗熔岩裂縫與溶洞的泉水越冬,10月之後入泉越冬,翌年4月中旬出泉,出泉時間多集中在下半夜,出泉時頭朝下、尾向外,集群而出,一般在8-10天内離開越冬處。生長速度緩慢,尤其是10齡之後。生存水溫4-26℃,低于2℃時會被凍死,高于28℃時會被熱死,生長和生殖的最适水溫為18-24℃。

多鱗白甲魚屬雜食性,主要攝食體壁較薄的水生昆蟲(如搖蚊的幼蟲或成蟲、黑紋石蠶的幼蟲或繭、白川谷蜉蝣的稚蟲、石蠶的幼蟲、黑螞蟻)等無脊椎動物,也攝食藻類(如螺帶水綿、短發狀綠苔)。取食礫石表面的藻類時,先用下颌猛鏟,然後翻轉身體,把食餌嬲人口中。

分布範圍

分布于中國嘉陵江水系和漢水水系的中上遊、淮河上遊、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遊的滹沱和山東泰山的溪澗。

保護級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7年ver3.1)——無危(LC)。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内陸魚類)——易危(VU)。

列入《中國北京市二級保護動物》。

上一篇:螺蛳青魚

下一篇:石金錢龜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