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雞

壽光雞

雉科原雞屬動物
壽光雞,又叫慈倫雞,屬肉蛋兼用型雞種,原産于山東省壽光縣稻田鄉一帶,益都、昌樂、濰縣、臨胸、諸城等縣飼養數量較多,以慈家村、倫家村飼養的雞最佳。[1]該雞的特點是體型碩大、蛋大。屬肉蛋兼用的優良地方雞種。據1978年山東省家禽。“壽光雞”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在市場上,以高出普通雞2~3倍的價格,成為高檔賓館、酒店、全雞店和婚宴上的搶手貨。
  • 中文名:壽光雞
  • 拉丁學名:
  • 别名:慈倫雞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綱:鳥綱(Aves)
  • 亞綱:
  • 目:今颚總目(Neognathae)、雞形目(Galliformes)
  • 亞目:雞亞目(Galli)
  • 科:雉科(Phasianidae)
  • 亞科:
  • 族:
  • 屬:原雞屬(Gallus)
  • 亞屬:
  • 種:
  • 亞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分布:原産于山東省壽光縣稻田鄉一帶
  • 批準文号:農業部公告第1517号
  • 批準時間:2010年12月24日

品種概況

壽光雞全身黑羽并有光澤,紅色單冠,眼大靈活,虹彩呈黑色或褐色,喙為黑色,皮膚白色。體大腳高,骨骼粗壯,體長胸深,背寬而平,腳粗。壽光雞耐粗飼料,覓食能力強,富體脂。大型成年公雞平均體重3.8千克,母雞3.1千克。初産日齡為240-270天,年産蛋90-100個,蛋重70-75克;小型成年公雞平均體重3.6千克,母雞2.5千克,年産蛋120-150個,蛋重60-65克,蛋殼為紅褐色。

形成簡史

壽光縣位于渤海灣南岸的沖積平原,年平均氣溫為12.4℃,年降水量為630mm,水灌條件較好,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高粱、大豆、谷子、甘薯等。這一帶地靠海濱,魚、蝦、貝殼較多,養雞飼料資源豐富。 

壽光雞形成曆史悠久,據《壽光縣志》記載:“雞比戶皆畜,雞卵甲他縣,皮有紅白之殊,…雄雞大者高尺許,長冠巨爪,為一邑特産”。公元六世紀北魏時期(距今1449-1597年),傑出的農業科學家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一書中,對該地區養禽業亦有記述。

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220年的戰國時期,以齊國鄒衍為首的新興學派所著《周禮》中曾記載;“乃辨九州之國……正東日青州…其畜宜雞狗;其谷宜稻麥。”原青州(現壽光、益都等縣)乃屬當時的九州之一。壽光雞産區各縣均包括在内,可見該地區的養禽業在當時即已占重要地位。壽光雞産區位于渤海灣南岸的沖積平原,該産區特有的自然生态環境以及當地人民的精心選育,從而形成了壽光雞。

生産性能

産肉性能

雛雞早期的增重和長羽速度均較慢,特别是大型壽光雞,是典型的慢羽雞,常有背羽稀疏和秃尾等現象,約40日齡之後生長速度加快。

據測定,公雞半淨膛為82.5%,全淨膛為77.1%,母雞半淨膛為85.4%,全淨膛為80.7%。開産日齡大型雞240天以上,中型雞145天,産蛋量大型雞年産蛋117.5枚、中型雞122.5枚,大型雞蛋重為65~75克,中型雞為60克。蛋形指數大型雞為1.32,中型雞為1.31,蛋殼厚大型雞0.36毫米,中型雞0.358毫米。殼色褐色,蛋殼厚度為0.36毫米,蛋型指數為1.32。

産蛋性能

大型母雞開産日齡一般為240--270d,最早為150d左右;中型母雞則較早。大型的開産體重為2550g,中型為2000g大型母雞平均年産蛋量為117.5個;中型的年産蛋量為122.6個,最高可達213個大型母雞的蛋重範圍為65-75g,中型的平均蛋重為60g。

壽光雞是我國的地方良種之一,遺傳性較為穩定,外貌特征比較一緻,體型碩大,蛋重大,就巢性弱。但還存在着早期生長慢、成熟晚、産蛋量少等缺點。今後應加強本品種選育,保存優良基因,在本品種内培育具有不同特點的品系,進行品系雜交,以進一步發揮其生産性能。

主要特性

壽光雞有大型和中型兩種;還有少數是小型的。

大型壽光雞頭較大,臉粗糙,眼大稍凹險中型壽光雞頭大小适中,臉平滑清秀。喙略短而彎曲、呈灰黑色,喙尖色略淡。冠形為單冠,公雞冠大而直立;母雞冠形有大小之分。冠、肉垂、耳葉、臉部均呈鮮紅色。大型成年雞體重:公3610克,母3310克,中型成年雞公2880克,母2340克。成年雞屠宰率:大型雞半淨膛,公83.7%,母80.3%,中型雞半淨膛,公83.7%,母77.2%;大型雞全淨膛,公72.3%,母65.6%,中型雞全淨膛,公71.8%,母63.2%。開産日齡:大型雞240~270天;中型雞190~210天。年産蛋:大型雞90~100個;中型120~150個。蛋重:大型雞65~75克,中型雞60~65克。蛋殼呈褐色。

種蛋管理

種蛋的選擇

選擇種蛋必需從非疫區、健康而高産的優良雞群中選擇。入選種蛋必需大小适中,蛋形蛋色正常,畸形蛋、沙皮蛋、裂紋蛋鈞不宜做種蛋。種蛋的選擇是細緻的工作,必須認真做好。

種蛋的保存

種蛋貯存時間為7-10天,溫度為15-16℃,濕度為70%-75%,通風良好。種蛋應放在蛋盤上貯存,大頭朝上,以稍斜放為宜,如貯存時間超過7天,應每日翻蛋1次,以防蛋黃與蛋殼粘連。種蛋保存不好對孵化率影響很大。

種蛋的消毒

種蛋貯存前和入孵前應熏蒸消毒。消毒的用具可自制,用小方木條做一個立方體木框,木框上面和周圍4面用塑料薄膜封閉,底面空着。種蛋放在蛋盤上一層層碼好,把封閉塑料薄膜的木框扣在蛋盤上面。消毒時把封閉塑料薄膜的木框掀起10-20厘米,把裝有福爾馬林的陶瓷或玻璃容器先放到木框裡面,然後再向容器裡放進高錳酸鉀,迅速放下木框,熏蒸20分鐘即可。每立方空間用福爾馬林42毫升加21克高錳酸鉀。

孵化要求

(1)種蛋從貯藏室取出後,要在孵化室内自然預熱,待蛋表溫度達到室溫後即進行碼盤入孵,碼盤位置與貯存時一緻。另外,孵化機事先清洗、消毒、調試,并要預熱。

(2)孵化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孵化機内蛋盤外面的空間裡,在入孵後第1-7天孵化機空間溫度為38.5度,第8-18天為38度,第19-21天為37.5度,如果把孵化機傳感器放在蛋盤裡的種蛋上,則從始至終保持蛋溫37.8-38度即可。孵化濕度根據孵化機不同而區别,電熱管直接放在孵化機内加溫的老式孵化機,機内風很大,入孵後第1-20天孵化濕度60%,第21-24天為70%。用暖風加熱,機内風機較小的孵化機,入孵後第1-20天孵化濕度45%,第21-24天為60%。

(3)翻蛋:在入孵後第1-20天,每隔2-3h要翻蛋一次,每日翻蛋8-12次,翻轉角度為90度,以使胚胎各部分受熱均勻,防止胚胎黏殼。如果孵化機内各處溫差±0.5℃,則每日要調盤一次,即上下蛋盤對調,蛋盤四周與中央的蛋對調,以彌補溫差的影響。

(4)照蛋:第1次照蛋在孵化後第7天進行,通過照蛋,撿出無精蛋和死胚蛋。受精蛋胚胎發育正常,血管呈放射狀分布,顔色鮮豔發紅;死胚蛋顔色較淺,内有不規則的血環、血弧,無放射狀血管;無精蛋發亮無血管網,隻能看到蛋黃的影子。第2次照蛋在入孵後第17天進行,以删除死胚蛋,活的正常胚蛋移入出雛盤和出雛器。活胚蛋呈黑紅色、氣室傾斜、邊界彎曲、周圍有粗大的血管;死胚蛋氣室周圍看不到暗紅色的血管,邊緣模糊,有的蛋顔色較淺,小頭發亮。在孵化過程不定期地抽檢胚蛋,以便掌握胚胎發育情況,并據此采取相應措施。

(5)落盤與出雛:雞種蛋孵化至18天,應将活的胚蛋落盤。落盤後要按種蛋孵化的溫度與濕度要求來控制溫度和濕度,即較前一孵化階段,溫度适當降低,而濕度适當增加,以利出雛。為保證有足夠濕度,應适當增加水盤數量,保持水盤内的清潔,以利水分蒸發。雞種蛋孵化至第20天即開始出雛,滿21天出雛完畢,雞雛出殼後,在出雛器内要停留至羽毛幹透,而後取出,放入育雛室或箱中。揀雛過早,幼雛羽毛未幹,對環境适應性差;撿雛過晚,幼雛羽毛幹後,即可活動,則雛可能自行爬出,掉入水盤淹死。出雛期間應盡量少開照明燈,隻在撿雛時開燈,以免幼雛爬行時損傷關節。一般2小時揀雛一次。

(6)孵化管理:雞蛋在孵化期間,每日定時觀察溫度和濕度(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調整),并做記錄,一般每2小時檢查記錄一次。定時往孵化機的水盤内加水,定時翻蛋。注意通風換氣及儀表、指示器的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排除故障。每次孵化工作結束後,應将孵化器、出雛器及用具進行徹底清掃、刷洗和消毒。

檢查分析

每次孵化結束之後應統計孵化成績(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并進行分析,以便總結,積累經驗,提高孵化技術水平。一般來說,人工飼養的種雞,頭照無精蛋不超過5%,死胚蛋不超過3%。如果死胚率過高,多是由于種蛋保管不當、孵化溫度過高或過低。無精蛋過多,則多是種種雞群雌雄配比不當、種雞患病、公雞雄性不強和沒有射精能力等原因。

二照時死胚蛋不超過3%為正常,死蛋過多往往由種雞飼養不良、胚胎營養不足、孵化溫度不适宜及通風不良所緻。孵化末期移盤後死胚蛋為6%-7%,如死胚蛋過高可能是中後期孵化條件不良,主要表現啄殼不出的死胎較多。收集雞種蛋,從收集直至入孵,要盡量減少人為的不利幹擾,以确保有較高的孵化率。

上一篇:毒葛

下一篇:新加坡自助遊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