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裡木

塔裡木

新疆南部盆地
塔裡木:古突厥語,成書于11世紀的《突厥語詞典》收錄有該詞,其本意為“支流”。詞典中明确記載庫車旁邊的一個地方叫“塔裡木”,那裡的一條河流也叫“塔裡木”,這就是今天中國最大的内陸河——塔裡木河。後世的地理學者又将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之間的盆地命名為塔裡木盆地。
    中文名:塔裡木 外文名: 地理位置:天山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之間 氣候條件: 開放時間: 門票價格: 占地面積: 著名景點: 東西長:1400千米 南北寬:550千米

名片

塔裡木盆地位于中國西北部的新疆,中國面積最大的内陸盆地。盆地處于天山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之間。東西長1500公裡,南北寬約600公裡,面積達53萬平方公裡,海拔高度在800至1300米之間,地勢西高東低,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為山麓、戈壁和綠洲(沖積平原)。

盆地簡介

概況

塔裡木盆地(Tarim Basin)~亦作T'a-li-mu p'en-Ti或Talimu Pendi。塔裡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内陸盆地。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北、西、南為天山、帕米爾和昆侖山、阿爾金山環繞。大體呈菱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部海拔1000米以上,東部羅布泊降到780米。面積530000平方公裡。由于深處大陸内部,周圍又有高山阻礙濕潤空氣進入,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大多在50毫米以下,極為幹旱。盆地中心形成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337600平方公裡,羅布泊、台特馬湖周圍為大片鹽漠。發源于天山、昆侖山的河流到沙漠邊緣就逐漸消失,隻有葉爾羌河、和田河、阿克蘇河等較大河流能維持較長流程。

盆地地貌呈環狀分布,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并有綠洲分布。塔裡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33.7萬平方千米,占新疆面積20%,占中國沙漠和戈壁總面積26%(如單指沙漠則占43%),是中國最大沙漠,也為居世界第2位的流動沙漠。個體沙丘每年約南移50~60米,流動沙丘面積占85%,沙丘形狀複雜,有金字塔形、穹狀、魚鱗狀、複合型沙丘鍊、複合型沙壟等多種形态。

資源

各河均彙入塔裡木河,“塔裡木”,在維吾爾語中即河流彙集之意。舊時喀什噶爾河、渭幹河等也彙入塔裡木河,後因灌溉耗水過多,與塔裡木河間已斷流。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帶已發展為灌溉綠洲,著名的有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葉城、和田、于田等。塔裡木盆地是中國最古老的内陸産棉區,光照條件好,熱量豐富,能滿足中、晚熟陸地棉和長絨棉的需要。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積累養分,又不利害蟲孳生,是中國優質棉種植的高産穩産區。

瓜果資源豐富,著名的有庫爾勒香梨、庫車白杏、阿圖什無花果、葉城石榴、和田紅葡萄等。木本油料的薄殼核桃種植也很普遍。和田的地毯編織和桑蠶都發達。1949年以後沿塔裡木河新建許多大型國營農場。在葉城等地已發現高産油田。鐵路現已通到喀什,為開發塔裡木盆地提供了有利條件。

位置

。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麓,東到羅布泊窪地,北至天山山脈南麓,南至昆侖山脈北麓,大緻在北緯37°----42°的暖溫帶範圍内。

地形

盆地東西長1400千米,南北寬約550千米。面積約53萬平方千米,大體呈菱形。四周高山海拔4000----6000米,盆地中部海拔800---1300米,地勢由南向北緩斜并由西向東稍傾。邊界受東西向和北西向深大斷裂控制,成為不規則的菱形,并在東部以70千米寬的通道與河西走廊相接。居亞洲大陸中心,氣候幹燥,雨量特少,如若羌1957年全年降水量3.9毫米,民豐安迪爾1966年降水量5.0毫米,蒸發量卻很大,若羌達2952毫米,故以風力作用為主,風速常在5米/秒以上,石蘑菇和風城地貌發育。

自然景色

盆地邊緣礫石帶棗山足戈壁灘

是由古代暴流洪積扇群組成,微向盆地中心傾斜,坡度一般6°~8°,寬度10~30千米,厚度千米以上,表面由2~3米厚礫層組成,水均滲入地下,地面草木不生。

盆地邊緣綠洲帶

河流出山之後,坡度突降,水流分散,沙泥沉積,形成扇狀平原,現有疏勒、莎車、阿克蘇、和田和庫車等大小綠洲100多個。綠洲灌溉農業發達,盛産小麥、玉米、水稻和棉花等,河道遷移,綠洲也會遷移。

盆地中部沙漠帶

即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33.76萬平方千米,占中國沙漠面積的47%,為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主要是流動沙丘,占85%,沙丘高大,多50米以上,成沙較老的可達250米,呈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鍊,複合型沙山、長條狀沙丘、金字塔形沙丘等形态。

盆地東部的羅布泊湖盆區

大部由鹽殼組成,範圍曾有多次變動,多風蝕雅丹地形。塔裡木河基本彙集了盆地的全部大河,全長2000千米,為中國最長的内陸河。河流沖積平原土地資源豐富,胡楊林和灰楊林分布面積廣,對防禦風沙、調節氣候、供應木材有重要作用。

盆地形成

隕石墜落過程

流星體以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由于受其它天體的攝動或與其它天體碰撞,而改變其運行軌道,當其軌道變到與地球軌道相交時,就可能墜落到地球上來。

隕石隕落的整個過程大約延續幾十秒至一分多鐘。如果流星體質量相當大,其初始速度又大大超過音速,那麼在穿過大氣層的過程中,直到強大的不均勻的沖擊壓力,使它在30—12公裡的上空分裂成許多碎塊,散落在大面積的面上,成為隕石雨。如果流星體很大,最後仍保持很高的速度,在它撞擊地面前的瞬間,由于流星體前端的空氣受到突然的非常強烈的壓縮而急劇升溫,使流星體本身及其周圍的物質驟然氣化而猛烈爆炸,結果隕石粉碎。

撞擊處形成一個圓形的隕石撞擊爆炸坑,簡稱隕石坑。坑的直徑比隕石大得多。隕石和地球物質的碎片和熔化滴粒散布在坑周圍的廣大區域。巨大的隕石(直徑在數十公裡及以上)在着陸前的猛烈爆炸所形成的碎塊,是不規則形狀,因此,當其墜落地表之際,不一定在地表上形成标準的圓形撞擊坑。

巨隕石墜地的後果:一是在地表上要形成一個巨大的撞擊坑,也即産生斷陷、拗陷盆地。二是于撞擊坑周圍要形成環形山、類環形山,以及同心的環形或弧形褶皺山。三是這類山脈中必然有明顯的、規模宏大的斷裂痕迹、粉碎性塊狀岩石(隕石)痕迹。同時這類山脈中的地表上必然還有與撞擊坑表面遺留的類似的地表物質——土壤。

而且距撞擊坑越近,其類似的土壤則越多,距撞擊坑越遠,類似的土壤則越少。當然,這種類似的土壤是以撞擊坑為同心圓(正撞)或同心弧(斜撞)方式分布。四是撞擊坑下面必然還有巨隕石或者是小行星的殘餘物體,其下方則是撞擊前原來的地表上的古植物層和古地表層。五是周圍山脈的地表中也同樣地擁有撞擊塵土複蓋下的古植物層和古地表層。六是當巨隕石或小行星的撞擊能量将地殼砸裂之際,撞擊坑或周圍必然會有火山爆發或者是火成岩山脈的誕生。

地質地貌

塔裡木盆地是中國西部四大相鄰的盆地之一。它是中國最大的内陸盆地,位于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南北最寬處520公

裡,東西最長處1400公裡,面積約40多萬平方公裡。

地質特點是:塔裡木盆地是大型封閉性山間盆地,地質構造上是周圍被許多深大斷裂所限制的穩定地塊,地塊基底為古老結晶岩,基底上有厚約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積複蓋層,上有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積層,第四紀沉積物的面積很大,構造上的塔裡木盆地地塊和地貌上的塔裡木平原,範圍并不一緻。拗陷内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陸相沉積,最大厚度達萬米,是良好含水層。盆地呈不規則菱形,四周為高山圍繞。

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并有綠洲分布。盆地地勢西高東低,微向北傾。舊羅布泊湖面高程780米,盆地最低點塔裡木河位置偏于盆地北緣,水向東流。

土壤特點是:盆地沿天山南麓和昆侖山北麓,主要是棕色荒漠土、龜裂性土和殘餘鹽土。昆侖山和阿爾金山北麓則以石膏鹽盤棕色荒漠土為主。沿塔裡木河和大河下遊兩岸的沖積平原上主要是草甸土和胡楊林土(土壤學上亦稱吐喀依土)。草甸土分布廣。

撞擊坑之論證

1、盆地的形狀

首先,由于塔裡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内陸盆地,位于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之間,南北最寬處520公裡,東西最長處1400公裡,面積約40多萬平方公裡。盆地地貌呈環狀分布,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并有綠洲分布。”可見,整個盆地形似橢圓形的橄榄球,具備撞擊坑的第一特征——圓形或橢圓形。

其次,塔裡木盆地與周圍環境在地質上的能量平衡有這樣的特點,塔裡木盆地是地質上的巨大斷裂與拗陷,産生大面積拗陷的能量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這種大面積的豎直向下的巨大能量應該來自三種可能:

一是來自地球内部的巨大吸引力(必須遠遠大于周圍的重力)。可是,地表重力場幾乎是均衡分布的,地幔中的熔融高溫物質卻是向外呈擴張性作用,一旦地殼予以的束縛力不足,則随時以火山形式爆發。因此,産生大面積拗陷的能量,來自地球内部的豎直向下作用機理則是不可能的。

二是來自坂塊間的擠壓作用導緻的局部地表塌陷,或者是褶皺塌陷所緻的局部地表塌陷。由于這類局部地表塌陷一般都以線性的塌陷為基本特征,因此根本不可能形成塔裡木這類巨大的呈橢圓形的地表塌陷。

三是來自外太空的隕石、巨隕石、小行星對地球的撞擊導緻地表的塌陷。人類對于隕石的墜落不僅早已有所認識,而且擁有相當的物證——隕石及隕石坑。關于巨隕石對地球的撞擊,一些科學家或者天文雪家和愛好者對其有大量的研究及推測。然而,對于小行星的入侵事件,仍然是處于一個初步的探索與研究階段,而且還不能把這類小行星的體積估計得或者是想象得太大(直徑上百公裡)。然而,自從地球誕生以來,既然衆多的隕石曾經頻繁不斷地墜落于地球,那麼,巨隕石、小行星對地球的入侵也自然是可能的。

隻是每當這種可能事件發生之際,整個地球必将遭受滅頂之災。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人類生存的地球曾經有過繁榮昌盛的恐龍時代和恐龍的最終滅絕曆史。

至到今天,地球上也實實在在地存在着塔裡木盆地這類巨大的拗陷坑。所以,人類應該沒有理由來否定巨隕石或小行星曾經對地球有過的“入侵、破壞、改造”之曆史可能性。

由于塔裡木盆地是整體的、大面積的地質拗陷,是剛性的地質拗陷盆地,其周圍卻正好是高原環抱。根據“能量巨變、形狀巨變”之規律,所以,産生塔裡木盆地的能量之源隻能是來自巨隕石或小行星對地球的入侵并撞擊所緻。

2、環形山、火山、褶皺山、斷裂痕迹

塔裡木盆地北面是天山山脈、西面是帕米爾高原、南面是昆侖山脈以及向南向東拓展的巍巍青藏高原。

環繞塔裡木盆地三大山系的地質理論認為:一是北面的天山,地槽形成于震旦紀晚期,經加裡東運動特别是華立西運動,地槽發生全面性回返,褶皺隆起形成古天山山地。構成山地的主要岩石是古生代變質岩和火山碎屑岩及華立西期的侵入岩等。中生代至早第三紀末,古天山被剝蝕夷平成為準平原。晚第三紀特别是上新世以後準平原發生斷塊擡升。

二是南面的昆侖山脈。昆侖山脈與塔裡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間均以深大斷裂相隔。昆侖山地區以前震旦系為基底;古生代時為強烈下沉的海域并伴有火山活動,古生代末期經華力西運動褶皺上升,構成昆侖中軸和山脈的中脊;中生代産生拗陷,經燕山運動構成主脊兩側4000米以上的山體。昆侖山脈與秦嶺構成分隔中國南部與北部的緯向山脈。

三是西面的帕米爾高原。高山峻嶺交錯,地形結構以近緯向的山地為主,并與經向山地相結合。地形與構造一緻,主要呈線性特點,沒有封閉的内陸盆地。帕米爾現在的高度是新構造運動強烈隆起形成時在新第三紀的3000萬年中升高了3400米,而在近100萬年中又升高了700米,老第三紀沉積在山麓下的岩層現己升高5公裡。

總之,塔裡木盆地被周圍的高山山脈與高原環抱。一是共同具備山體極大斷裂和隆生的特點。二是山中火成岩突出,但出露土壤繁雜,具撞擊抛撒性、破壞性。三是昆侖山系中的褶皺山脈,以盆地為中心,呈波浪形逐級向南擴展性分布,直至喜馬拉雅山脈最南部。塔裡木盆地的拗陷與整個青藏高原的突起構成“能量巨變、形狀巨變”的系統平衡。因此,盆地具備撞擊巨坑的第二大特征——撞擊坑周圍是環形山脈。

3、撞擊拗陷物及時間

(1)撞擊時間分析

A、塔裡木盆地是大型封閉性山間盆地,地質構造上是周圍被許多深大斷裂所限制的穩定地塊,地塊基底為古老結晶岩,基底上有厚約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積複蓋層,上有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積層,第四紀沉積物的面積很大,構造上的塔裡木盆地地塊和地貌上的塔裡木平原,範圍并不一緻。

B、中生代至早第三紀末,古天山被剝蝕夷平成為準平原。晚第三紀特别是上新世以後準平原發生斷塊擡升。

C、昆侖山脈于中生代産生拗陷,經燕山運動構成主脊兩側4000米以上的山體。昆侖山脈與秦嶺構成分隔中國南部與北部的緯向山脈。

D、帕米爾現在的高度是新構造運動強烈隆起形成時,在新第三紀的3000萬年中升高了3400米,而在近100萬年中又升高了700米,老第三紀沉積在山麓下的岩層現己升高5公裡。

E、喜馬拉雅山脈是青藏高原上隆起最晚的年輕山脈。于始新世古地中海撤退時開始升起,後經數次斷塊上升而形成。據希夏邦馬峰北坡海拔5700米處發現高山礫古植物化石推斷,上新世以來喜馬拉雅山脈約升高了2000米。

F、根據闆塊運動理論,認為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印度闆塊向北漂移,同歐亞闆塊碰撞并俯仰于後者之下的結果。同時可能還受北方剛性的塔亞木地塊向南楔入青藏地塊的動力作用的影響。

可見,剛性的塔裡木盆地的拗陷時間,與環邊高原山脈的突然隆起時間可以找到一個共同點:中生代末期,基金距今6500萬年。

(2)撞擊坑中的殘餘物質(沙漠與戈壁)分析

由于“塔裡木盆地是大型封閉性山間盆地,地質構造上是周圍被許多深大斷裂所限制的穩定地塊,地塊基底為古老結晶岩,基底上有厚約千米的古生代和元古代沉積複蓋層,上有較薄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巨厚沉積層。第四紀沉積物的面積很大,構造上的塔裡木盆地地塊和地貌上的塔裡木平原,範圍并不一緻。拗陷内有巨厚的中生代和新生代陸相沉積,最大厚度達萬米,是良好含水層。”

因此,這個巨大的拗陷物體隻能來自太空。因為物體于太空中運行所具備的巨大速度和體質能量,足以在地表上産生巨大的撞擊凹陷坑。同時,巨大的撞擊能量必然在周圍産生地表層劇烈褶皺,進而形成高大的環形山脈群系。進一步地,剛性的塔裡木盆地地質,恰恰充分說明了其剛性的産生,是撞擊的必然結果。

綜上所述,剛性的塔裡木盆地中,最大厚度達萬米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大面積陸相沉積,隻能是來自太空的某個墜落物體本身的物質部分。正是塔裡木盆地的突然拗陷,進而才導緻了其四周連綿起伏的山脈、高原的迅速地強烈隆升,特别是火山群的發生。

塔裡木盆地内是廣泛的沙漠。“盆地地貌呈環狀分布,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并有綠洲分布。塔裡木河以南是塔克拉瑪幹沙漠,面積33.7萬平方公裡,占新疆面積20%,占中國沙漠和戈壁總面積26%(如單指沙漠則占43%),是中國最大沙漠地”。

從盆地如此地質分布情況不難看出,正是石隕石類小行行星的墜落撞擊,才導緻了這樣的呈環狀分布的盆地地貌,并且拗陷盆地的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而且,拗陷盆地的最外部邊緣與周圍的高原與山脈之間的地形具有典型的沖擊擴散效應,特别是塔裡木盆地南面的昆侖山山脈的整個北坡的坡面沖擊擴散效應尤為明顯。

可見,并非是幹旱形成了塔裡木盆地中的廣大的沙漠區域,而是這個巨大的飛來并拗陷的物質體本身,才是産生沙漠與戈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撞擊體的殘餘物質——厚達萬米的陸相沉積體,其表層物質經大自然的綜合侵蝕作用後形成了沙漠與戈壁。

總之,盆地具備撞擊巨坑的第三大特征——擁有不可否認的、規模巨大的撞擊體殘餘物,即盆中巨厚的陸相沙岩。

4、抛撒物

由于“盆地地貌呈環狀分布,邊緣是與山地連接的礫石戈壁,中心是遼闊沙漠,邊緣和沙漠間是沖積扇和沖積平原,并有綠洲分布”,因此,由于巨大的撞擊作用,那麼在盆地與周圍山脈的環境中,就必然能夠找到共同物理化學特征的地表土壤物質。

A、盆地中的土壤:土質情況是“除沖積扇、三角洲上中部及部分老綠洲外,盆地土壤都有強烈的土壤鹽漬化問題,需采取綜合措施予以改良”;地質情況是“盆地沿天山南麓和昆山北麓,主要是棕色荒漠土、龜裂性土和殘餘鹽土。昆龜山和阿爾金山北麓則以石膏鹽盤棕色荒漠土為主”。

B、昆侖山脈中的土壤:西段山地的北坡為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觀。低于2700米的前山及中山帶下部為紅沙與合頭草荒漠。礫---石質的山地棕漠土,上部為昆侖篙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鈣---淡栗鈣土。2700—3000米的下部沙土地帶合頭草荒漠,上部為紫花針茅、銀穗羊茅占優勢的山地草原,陰坡出現小片雪嶺雲杉林,與山地草原構成山地森林草原。在3000米的塔什庫爾幹寬谷中為高位沼澤化草甸。

3100---3900米幹旱冰樍丘陵與冰水沖積扇分布着雌雄麻黃為主的灌木荒漠。谷地兩側4000米以上為以粉花篙和墊狀駝絨藜占優勢的高寒漠。4500—5500米的高山為刺礬松高寒棘豆高寒半灌木荒漠。海拔5500—6500米的高山下部為高寒稀疏植被,上部為寒凍風化帶。6500米以上為高山冰雪帶。

C、在阿爾金山的土壤垂直帶中,缺少山地淡栗鈣土帶。山地棕色荒漠土上升至2800米,山地棕鈣土上限可達3800米,3800米以上分布亞高山草原土和高山荒漠土。谷地中發育有鹽堿化高山荒漠土,溝谷底部則出現沼澤和大小鹽湖,其周圍分布有沼澤土與山原鹽土,局部窪地可見龜裂土。

可見,盆地具備撞擊巨坑的第四大特征:盆地與周圍山脈的環境中,共同擁有物理化學特征相同的地表土壤物質。即,棕色荒漠土、龜裂性土和殘餘鹽土,并且土壤均較沙質。

5、坑底反彈式丘陵。

由于“塔裡木盆地四周有低山、丘陵,如東部的庫魯克塔格和西部的樹坪山,盆中沙漠更是沙丘密布”。這是撞擊坑基底對撞擊體的反彈,以及撞擊後從四周高地傾瀉而下的回填物質的相互激蕩所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盆地具備撞擊巨坑的第五大特征——盆地中有廣泛的丘陵地質地貌。

6、凹陷中的複蓋物質。

由于“塔裡木盆地中蘊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分别約占全國油氣資源蘊藏量的六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特别是白垩紀地層中蘊藏最豐。可見,塔裡木盆地具備撞擊巨坑的第六大特征——古地表上的生物圈龐大遺迹層。

盆地中蘊藏如此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與古地表上的生物圈龐大遺迹層究竟有怎樣的密切關系呢?

由于巨大的墜落物及撞擊作用,因此,撞擊物體及撞擊碎片、粉塵等随之而來則大面積地複蓋了原來的古地表和古地表上厚厚的植物圈(包括其中的一切動物、微生物)。所以,所謂的“構造上的塔裡木盆地地塊和地貌上的塔裡木平原的範圍并不一緻”就是自然而然的現象。

今天,通過塔裡木盆地的真正形成原因的透析,可以清晰地認識到,是那個龐大的墜落物體對塔裡木盆地原來地表的沖擊性複蓋,使之原來地表上大面積的、厚厚的植物層(白垩紀古樹木最高者可達一百米左右)及其内的所有動物、生物,全部在其含鹽堿複蓋物的高溫高壓,以及大量水的長久的共同作用下,最終演化為石油、天然氣資源。所以,這樣一來,沙漠下面必然有石油、有天然氣,而且蘊藏量自然十分豐富。

所以,塔裡木盆地下面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就随着盆地的撞擊凹陷,而深深地儲藏在中生代和新生代陸相沉積層下面的白垩紀地層中,以至被當今的人類所發掘、所利用。

毫無疑問,塔裡木盆地顯然是于中生帶末期,由一石質巨隕石的墜落撞擊所緻。結合與塔裡木盆地同期同因形成的,其周邊的準葛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吐魯番盆地之地形地貌,經系統分析可以得出這四大盆地是由于一顆一小行星的入侵、爆炸、并分散撞擊所緻的結論。

撞擊後果

1、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為一千公裡,進入地球空間的軌迹是自東北向西南方向。最先撞擊的方向應該在阿拉善高原上空,由于巨大的沖擊波激起大量的地表泥土向四周噴發,形成了現在的黃土高原,由于巨大的沖擊慣性和反彈,它并沒有完全落到這裡,而是擦着地球向西飛去同時由于反彈它是以抛物線的形狀被再次彈起,這就形成了從阿拉善高原到塔裡木盆地之間的一條狹長的溝地,它的沖擊能量也減弱了很多,由于在墜入地表之前,碎裂為幾大塊之後,分别墜入幾個不同的地域,産生了不同大小、不同形狀的撞擊盆地(坑),及其盆地周邊起伏跌宕并向外褶皺延續的山脈。

從全球同期形成的十大盆地,均類似于塔裡木盆地是撞擊成坑的六大共同要因分析,可以清晰地得出一個結論:這些盆地都是同時性地由于這顆小行星的侵入、爆炸、墜落、撞擊所緻(另見筆者專着:《宏觀地球物理探索》一書之詳細論證)。這些盆地分别是:塔裡木盆地、準葛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四川盆地、湖南準盆地、江西準盆地、貝加爾湖、紅海、裡海。

2、小行星在進入大氣層中的大量熔蝕物質部分,降落于地表上後,進而沉積為岩漠(石漠)、礫漠(戈壁)、沙漠和黃土高原。從亞洲大沙漠、非洲大沙漠、澳大利亞沙漠在大陸漂移前的一體化分布中,更能體現該小行星在大氣層中的大量熔蝕物質部分,廣泛降落于地表上的宏觀蹤迹。

3、巨大的撞擊力量與地表和地幔的巨大反沖力量的共同作用,導緻中國西部高原的形成,并伴随整體闆塊在較短時期的劇烈擡升和在較長時期的緩慢擡升。

4、從天突然而至的十大盆地及亞非一體化沙漠的巨大的撞擊力量,使得大陸分裂并漂移,進而導緻大洋開啟。同時在漂移的闆塊前沿,因地表皺隆起而形成帶形山脈,并伴随大規模火山爆發。

5、撞擊掀起的粉塵和大面積火山爆發所緻的粉塵的遮天閉日效應,最終導緻全球性冰川,也即核冬天的降臨。

6、巨大的撞擊力量形成的全球性劇烈地震,小行星在大氣層中的大量熔蝕物質以及強烈撞擊掀起的粉塵、大面積火山爆發所緻的粉塵,這種粉塵共同在地表上廣大範圍内的降落與複蓋,最終導緻了恐龍及同期動植物的大滅絕。

從大多數恐龍聚集一處的掩埋狀況分析,實際上已經充分證明了是小行星入侵的必然結果。因為,恐龍是當時地球上的統治者,個體強壯,群體龐大,活動範圍廣泛。如果所遭遇的滅絕性的災難是一個緩慢過程的話,那麼,聚集态同時性掩埋一處的可能性則很小。

7、由于大量熔蝕物質和粉塵對原來地表上厚實的生物圈的大面積複蓋作用,最終導緻了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的生成和蘊藏。

8、富含鹽堿物質的小行星的熔蝕物質,其中一部分飄落于海洋之中,進而使海洋變鹹。因為,全球海洋的總面積是3.6億平方公裡,海洋的總水量是13.38億立方公裡。海洋的平均含鹽度為3.5%,主要為氯化鈉,具弱堿性。因此,海洋中所含鹽份的總重量大約是468.3億噸(是柴達木盆地600億噸已探明食鹽總儲量的78%),遠遠小于小行星的熔蝕物質及碎片主體(中國西部四大盆地及世界十大沙漠、戈壁、黃土高原)中所含鹽類物質的總量。因而,正好與散落于海洋之中的,來自小行星的熔蝕物質所包含的鹽份基本吻合。

9、直徑大約一千公裡的小行星對地球的入侵,在導緻地球天翻地複的同時,必然對地球的運行軌迹和運行姿态産生影響。同時,小行星本身是擁有磁場的。因此,撞擊與外來磁場的突然加入,進而導緻了恐龍滅絕時代地球磁場的巨大變動(或許是導緻了所謂的地球磁極的反向效應)。

當然,人們一定要說,中生代末期的這一系列事件并不一定是同時發生的。可是,據不同資料的時間數據,其誤差可高達幾千萬年。然而,測量曆史年代的最先進方法,是放射性碳素斷代法,也即碳14法。但是其誤差率為32%,也即正确率為68%,且距今越久遠則誤差越大。

同時,巨大的撞擊必然伴随巨大的爆炸和爆炸性掩埋後果。另外,巨大的撞擊在導緻地表天翻地複、闆塊四分五裂之際,必然對地質地貌形成強大的應力集中,以及闆塊的長久漂移和地質地貌的連續性變化。

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認定,中生代末期地球上的,以恐龍滅絕和塔裡木等巨大盆地及周圍環形山的同時産生為代表的,地球上的十大巨變(1、大陸漂移,2、一體化沙漠,3、十大盆地,4、中國的西部高原,5、含鹽的海洋,6、恐龍的滅絕,7、煤炭、8、石油、天然氣,9、大面積火山,10、全球性冰川。)均發生在同一個時間,是同一個原因所緻的不同結果。也即是一顆直徑約千公裡的小行星入侵地球,并爆炸性碎裂後分散撞擊地表的宏觀結果。中生代末期的地球上的十大巨變,也即白垩紀事件,就是這顆小行星入侵後的宏觀物證。

總而言之,小行星撞擊地球有如桃李砸西瓜、或者是豌豆擊雞蛋。撞擊者是自身碎裂并深陷淹沒;被撞擊者則是皮開肉濺、體無完膚,篷頭堪面、遍體磷傷、千孔百窗、血淚滾滾。然而,随着時光的流逝,強大并巍然的地球,其肌體的健康終又慢慢地愈合與康複,并建立起新的平衡體系、煥發出新的生命光彩。

地球誕生已46億年,海侵海退、陸升陸降、滄海桑田、紅塵滾滾,大洲大洋、高原平原、盆地丘陵、沙漠戈壁、潮起潮落。盡管全球地質地貌既複雜又零亂、既運動又靜止,但其實又很簡單、很有序。隻因,一石激起千重浪,天翻地複凱爾慷;幾家歡樂幾家愁,生命又開新篇章。這就是地球的發展片段,這就是地球的成長簡曆。

自然環境演變

現狀

塔裡木盆地在新疆南部,位于天山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之間,東西長1400千米,南北寬約550千米,面積56萬平方千米,為我國最大的内陸盆地。塔克拉瑪幹沙漠位于塔裡木盆地中心,大沙漠東西綿延1000千米,南北寬約400千米,面積相當于9個多台灣省的大小,達33.76萬平千米,占全國沙漠面積的47.3%,是我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七大沙漠之一,是僅次于西亞魯蔔哈裡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沙漠内部沙丘連綿起伏,一般高70米~80米,最高可達250米,沙漠内部植被稀少,多為流動沙丘。

塔裡木盆地是大型封閉性山間盆地。天山、昆侖山阻隔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暖濕氣流的進入,降水量小,氣候變化大。夏季炎熱少雨,光腳不能在沙漠中站立一分鐘,因為沙面溫度高達70℃~80℃。冬季氣候又變得異常的寒冷,氣溫經常在-20~-25℃,最低氣溫可達-50℃。春季多風,平均每月大風4~5次,狂風怒吼,飛沙走石,聲音凄厲可怕。

塔裡木盆地降水量北部一般在50mm~70mm,南部一般在15mm~30mm,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空氣十分幹燥,風沙危害始終威脅着盆地周邊工農業生産和人民生活。塔克拉瑪幹大沙漠的西部盛行西北風,使沙丘向東南方向移動,沙漠東部盛行東北風,使沙丘向西南方向移動,塔克拉瑪幹流動沙丘總的移動方向是自北向南。故塔克拉瑪幹沙漠不不斷向南擴張,向着昆侖山麓推進。2000多年來沙丘平均向南移動了100千米左右,使絲綢之路南道的絕大部分的古城被風沙湮沒。那麼,塔裡木盆地的自然環境原來是這樣的嗎?塔裡木盆地來自什麼地方?

演變

1.塔裡木盆地來自南半球

1987年9月,由中國科學院3個研究所4個學科13個專業的144名科學家組成的綜合考察隊,在對塔裡木盆地進行了大規模深入考察研究後,向世人宣告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塔裡木盆地是一塊從南半球中高緯度漂移到北半球的陸塊。

距今8億年前(元古代),塔裡木盆地還是一段靠近現南極海底的活動性很強的古地槽。當時地殼運動劇烈,地球的南北變化頻繁。自震旦紀後期開始(距今6億年前),由地槽轉變為陸塊的塔裡木從今天澳大利亞以南的海域開始其長達數億年的“北征”。這塊古陸在北移過程中按照地球磁極的變化變換着“行走”的姿勢,其大部分時間是順時針左旋前進,中間曾一度右旋過。在距今4億年前的志留紀,塔裡木陸塊完成了決定性的一站,從南半球高緯度49.2度,漂移到北半球低緯度地區。

到距今約6000萬年前的第三紀時,它已移到北緯25.2度。距今500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在印度闆塊與歐亞闆塊多次沖撞中,夾在其中的塔裡木闆塊,被南北擠壓,壓縮了1700千米,從台地變為盆地。以後,又在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運動中被擡起,并從北緯25度左右的位置以下擠到北緯40度左右,塔裡木陸塊終于結束跌宕起伏的北移活動,并在亞洲腹地“定居”。

塔裡木陸塊的漂移,隻是全球大陸漂移中一個小的組成部分。正因為塔裡木有此漫漫數億年,遙遙數萬千米的漂移、漫遊世界的地質曆史,所以其經曆的古地理、古氣候環境條件是異常豐富多彩的。

2.塔裡木盆地原來不是幹燥的

大約在100多萬年前,塔裡木盆地中并無沙漠,而是河湖衆多,植物繁盛,氣候濕潤的綠洲。在地質時期,形成沙漠化過程的地質背景是第四紀新構造運動。新構造運動使得青藏地塊大幅度隆起,由此大範圍地改變了青藏高原本身的氣候特點和塔裡木盆地的大氣環流格局。一方面阻擋了印度洋濕潤氣流的北上,另一方面迫使幹冷的空氣在西伯利亞大陸上聚集加強,并與太平洋上暖濕氣流進行水熱交換,從而對東亞季風環流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這種大氣環流系統的逐步演變過程中,塔裡木盆地的氣候漸趨幹燥,河湖幹涸,植被變稀,風沙漸多。大約在1萬年前,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就已基本上形成了今天這樣的規模和面貌。

現代沙漠化主因

塔裡木盆地的氣候變化直接影響沙漠化的進退過程。但由于人類活動的頻繁增加,參與到影響現代沙漠化的演變過程中來,并在沙漠化的發展和逆轉中起加速、加劇作用。

在變幹的氣候條件下,加上人為因素的作用,使得塔裡木盆地地區沙漠的發生與發展呈上升趨勢。一些綠洲縮小,即綠洲向沙漠化方向退化,如塔裡木河的幹支流中下遊地區,胡楊林面積由20世紀50年代的540平方千米減小到1995年的73.33平方千米,沙漠化面積1996年比1959年增加了1.23平方千米,長達180千米的綠色走廊瀕臨毀滅。

資料分析表明,20世紀60年代以來,塔裡木河流域氣溫變化不明顯,而降水有增多的趨勢,特别是河源流域地區降水明顯增多,沙塵暴、大風日數顯着減少;塔裡木河下遊流域降水也有增加的趨勢,這對于植被生長是有利的,有利于減緩這些地區沙漠化的進程。然而,事實情況卻是沙漠化面積不斷在擴大,這表明這種生态環境的惡化與人類的不合理活動等因素有關。

沙漠化問題是塔裡木盆地地區面臨的最嚴峻的生态環境問題之一,是長期制約塔裡木盆地生态環境保護與建設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幾十年來,随着人口不斷增加,人為不合理的經營活動不斷增多,大面積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壞,大大降低其防風固沙,蓄水保土,涵養水源,淨化空氣,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态功能。人為地毀草毀林,過度開墾,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破壞了脆弱的生态平衡,誘發了沙化的潛在因素,使沙化耕地大量出現。

随着21世紀中國經濟建設重心向西部轉移,塔裡木盆地的人類活動的規模和頻度都将比20世紀有所擴大,對生态系統的影響将會大大加強。現在如果不及時地采取适當的治理措施和科學的防治方法,沙漠化面積将會繼續擴展,程度将會加重,塔裡木盆地的前途也将不容樂觀。

上一篇:礦務局

下一篇:冀東油田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