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

中國上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
堯(谥号),姓伊祁,名放勳,古唐侯國(今河北唐縣)人,五帝之一。堯十三歲輔佐摯,封于陶地,十五歲改封于唐地,所以堯号曰陶唐氏。十八歲,堯代摯為天子,都于蒲阪。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後堯老,舜代替堯執政,堯讓位二十八年後死去。堯從父親帝喾那裡繼承帝位,并開創了帝王禅讓之先河。《史記》說:堯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接近他如太陽一般,遠望他如雲霞一樣燦爛。富有而不驕橫,高貴而不傲慢。黃色的帽子,黑色的衣服,紅色的車駕以白馬。“能明馴德,以親九族”。他命羲氏、和氏測定推求曆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堯設置谏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诽謗之木(華表的雛形),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帝堯德高望重,人民傾心于帝堯。他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如一家,和睦相處。堯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自然得到人民的愛戴。
  • 本名:祁放勳
  • 别名:祁氏
  • 字:
  • 号:放勳
  • 所處時代:上古時代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地:山西省祁縣
  • 主要作品:
  • 主要成就:開創禅讓制、設立诽謗木、治理水患、頒授農耕時令、制定四時成歲
  • 姓名:祁放勳
  • 别稱:放勳、唐堯、帝堯、堯
  • 字号:陶唐氏
  • 前任:摯(堯兄)
  • 繼任:舜

人物事迹

出世

傳說古帝帝喾的第三個妻子名叫慶都,她是伊耆侯(《史記》作“陳鋒氏女”)的閨女。慶都成婚以後仍留住娘家,這年春正月末,伊耆侯帶着慶都,坐上小船遊覽。于三河之上,正午時分,忽然刮起一陣狂風,迎面天上卷來一朵紅雲,在小船上形成扶搖直上的龍卷風,仿佛這旋風裡有一條赤龍在飛舞。老兩口驚恐萬狀,可看女兒慶都卻若無其事的樣兒,還沖着那條赤龍笑呢。

傍晚時,風住雲散,赤龍便不見了。第二天搭船返回途中,又刮起大風,卷來紅雲又出現了那條赤龍,不過形體小了些,長約一丈左右。因為它并未肆虐加害于人,老兩口也就不怎麼害怕了。晚上,老兩口睡了,可慶都卻睡不着。她閉着雙眼還不由得抿上嘴發笑。朦胧中陰風四合,赤龍撲上她身,她迷糊了。醒來時身上還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張沾滿涎水沫的畫兒,上面畫着一個紅色的人像,臉形上銳下豐滿,八采眉,長頭發,上書:亦受天佑。

她将這圖畫藏了起來,從此以後,慶都就懷孕了。她住在丹陵(今順平縣伊祁山),過了十四個月,生下一個兒子。慶都拿出赤龍留下的圖文一看,兒子生得和圖上畫的人一模一樣。帝喾聞報慶都為他生了兒子,本該高興,豈料他的母親恰在這個兒子降生的時候去世了。帝喾是個孝子,為母親的去世哭得成了淚人兒,哪裡還會有高興的心情呢。他為母親一連服孝三年,也顧不下慶都和兒子的事。慶都帶着兒子住在娘家,直把兒子撫養到十歲,才讓他回到父親的身邊。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帝堯。所以帝堯小時先随外祖父家的姓為伊祁(耆)氏,後又稱陶唐氏。n

2008年攸縣堯帝史迹專家論證預備會在株洲市金龍大酒店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3位考古界、先秦史研究界知名教授(研究員),本着把攸縣堯帝史迹放到全國範圍内論證的原則,認為堯帝生于攸縣丹陵(今伊祁山)等論述。

源起唐縣

《後漢書·郡國志》唐縣條引注:“《帝王世紀》曰:堯封唐,堯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輿地廣記》及《太平寰宇記》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書,都持此說。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國古代史的傳說時代》中也說:“陶唐氏舊城應該是今河北唐縣、望都一代。”周長富先生則通過龍山文化的特點,在其《淺談唐堯氏》中指出:“從年代和分布範圍來講,河北龍山文化相當于唐堯氏古族。”

治水

堯的時代,又是傳說中的洪水時期。“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勢浩大,奔騰呼嘯,淹沒山丘,沖向高岡,危害天下,民不安居。堯對此非常關切,征詢四嶽(四方諸侯之長)的意見,問誰可以治理水患,四嶽推薦了鲧。堯覺得鲧這個人靠不住,經常違抗命令,還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适宜承擔這項重要的工作。但是四嶽堅持要讓鲧試一試,于是堯任命鲧去治理水患。鲧治水9年,毫無功績。

并都

唐堯建唐國初都太原,千百年來在太原一直有豐富的口碑傳說,當地的志書、碑石多有記載。《史記》在其《五帝本紀.正義》中的《宗國都城記》雲:“唐國,帝堯之裔子所封,漢曰太原郡,在古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其南有晉水。”《漢書·地理志》載:“晉陽本唐國,堯始都于此。”《都城記》說:“晉陽城北二裡有唐城,堯所築”朱熹的《詩集傳》還在講,唐城是帝堯所築,唐城地處太原晉陽一帶。

早在至今約四千五百年的唐堯時代,太原已經有一個文化相當發達,人口相對密集的原始聚落。這個原始部落在太原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勞動,不僅發展了這裡的經濟,創造了自己的文化,而且還建立起強大的部落聯盟,創建了保護自己不受侵擾的古城———唐城。

唐堯初都太原,在太原築有唐城,所以太原有了“唐”和“唐國”的古名。追溯“唐”的古意,《說文解字》解釋為“唐,大言也。”《白虎通·号》解釋為“唐,蕩蕩也,道德至大之貌也。”可見,唐是一個會意字,基本意是:大話、豪言、命令;引申意是:道德至大之人所講的話、發布的命令,堯就是這樣的人傑。古稱“唐”的地名至少有三處,諸如河北之“唐”,太原之“唐”,山西晉南之“唐”,都是因唐堯多次遷徙,曾經定居那裡而得名。

堯和堯的部族,不知是出于本部族的開拓精神?還是因為當時汾河的受阻于霍山而時有水患?他們在太原居留一個時期之後,留下了自己的裔族,沿着汾河南流的方向繼續遷徙,最終落腳于今日的臨汾盆地———平陽。鄭玄在其《詩譜》中就說:“堯始居晉陽,後遷河東。”閻若琚所著《尚書疏證》也說:“堯為天子實先都晉陽,後遷平陽府。”

于是,又有了“堯都平陽”之說,同時也印證了“堯始都晉陽,後遷晉陽”的古記。關于太原的另一個古名“北唐”,就是在唐堯由初都太原遷都平陽後,因太原地處平陽之北,為區别初都太原之唐和平陽之唐,遂以地理方位為準,在太原之唐前面又加了個“北”字,這就是太原又稱“北唐”的緣由。

制定曆法

《堯典》上說,堯命令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制定曆法,然後頒布天下,使農業生産有所依循,“敬叫授民時”,他派羲仲住在東方海濱叫旸谷的地方,觀察日出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春分,并參考鳥星的位置來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北向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時間最長的那天為夏至,并參考火星的位置來校正。

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觀察日落的情況,以晝夜平分的那天作為秋分,并參考虛星的位置來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觀察太陽由南向北移動的情況,以白晝最短的那天作為冬至,井參考昴星的位置來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後,堯決定以366日為一年,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曆法和四季的關系,使每年的農時正确,不出差誤。由此可知,古人将帝堯的時代視為農耕文化出現飛躍進步的時代。

訪賢

史載堯之功臣九人,或說十一人,可謂人才濟濟。但他唯恐埋沒人才,野有遺賢。所以他還常常深入窮鄉僻壤,到山野之間去尋查細訪,求賢問道,察訪政治得失,選用賢才。

戰國時莊周曾說:堯治理天下萬民,使海内政治清明,曾到汾水北岸的姑射之山,去參拜四位有道之名士,怅然若失,好像丢了天下。這四位有道名士為方回、善卷、披衣、許由。善卷重義輕利,不貪富貴,是有名的賢人;堯自覺德行達智不如善卷,認識到對于賢德的人,不能自驕自傲,必須謙恭好禮,以平民對待長者、學生對待老師的禮節去拜訪他,讓善卷居主位,堯站在下邊,面向北施禮求教。

堯曾想以天下讓善卷,他回答說:“我生于宇宙之中,冬穿皮衣夏穿葛布,春種秋收,有勞有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心滿意足,我要天下幹什麼!可悲啊!你太不了解我了。”善卷因此離開北方,到南方今江蘇宜興縣的一溶洞中隐居,如今善卷洞的說明詞中還指明他是從今天的山西這個地方去的。

莊周曾說:“堯之師曰許由,許由之師日齧缺,齧缺之師曰王倪,王倪之師日披衣。”披衣即蒲衣,亦寫作蒲伊,以其衣蒲故名。他居住于蒲谷山,堯親往拜訪,拜之為老師。今蒲縣太林鄉有蒲伊村,傳為蒲衣隐居之處,蒲伊村即由此而得名。蒲伊村附近有帝堯與蒲伊談論大道的地方,後稱講道台。還有帝堯休息過的地方,後稱稅駕坡。蒲伊,人稱蒲伊子,他所在的方國後稱蒲子國,後來這裡稱蒲子縣,今稱蒲縣。清人留詩中有“蒲谷賢人懷寶去,平陽聖帝策辇來”的詩句,即指帝堯訪蒲衣子的故事。

帝堯曾去拜訪一個名叫子州支父的人,請教過後覺得此人可以托天下,要以天下讓子州支父。子州支父答道:“将天下讓給我倒可以,隻是不巧,我現在正患有幽憂之病,正準備好好治一治,不能夠接受。”帝堯也不好勉強,但十分敬重其為人。

造酒

堯作為上古五帝,傳說為真龍所化,下界指引民生。他帶領民衆同甘共苦,發展農業,妥善處理各類政務,受到百姓的擁戴并得到不少部族首領的贊許。

堯由龍所化,對靈氣特為敏感。受滴水潭靈氣所吸引,将大家帶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靈氣發展農業,使得百姓安居樂業。為感謝上蒼,并祈福未來,堯會精選出最好的糧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雜質,淬取出精華合釀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純淨、清香幽長,以敬上蒼,并分發于百姓,共慶安康。

百姓為感恩于堯,将祈福之水取名曰“華堯”。

造圍棋

相傳,上古時期堯都平陽,平息協和各部落方國以後,農耕生産和人民生活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卻讓帝堯很憂慮,子丹朱雖長大成人,十幾歲了卻不務正業,遊手好閑,聚朋嚣訟鬥狠,經常招惹禍端。帝堯心想:要使丹朱歸善,必先穩其性,娛其心,教他學會幾樣本領才行。起初是教習打獵本領,丹朱不喜,堯歎氣說:“你不願學打獵,就學行兵征戰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學會了,用處也大着哩。”

說着用箭頭在一塊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畫了縱橫十幾道方格子,撿來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給丹朱一半,手把着手地将自己在率領部落征戰過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進後退的作戰謀略傳授講解給丹朱。

丹朱此時倒也聽得進去,顯得有了耐心。此後一段時日,丹朱學棋很專心,也不到外邊遊逛,散宜氏心裡踏實些。帝堯對散宜氏說:“石子棋包含着很深的治理百姓、軍隊、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轉意,明白了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孰料,丹朱棋還沒學深學透,卻聽信先前那幫人的壞話,覺得下棋太束縛人,一點自由也沒有,還得費腦子,犯以前的老毛病,終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詭計奪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異常,大病一場而逝。

帝堯十分傷心,把丹朱遷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還把帝位禅讓給虞舜。虞舜也學帝堯的樣子,用石子棋教子商均。以後的陶器上便産生圍棋方格的圖形,史書便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今龍祠鄉晉掌村西山便有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迹。

創武功

在諸子書中,還有關于帝堯武功的傳說,文治和武功俱臻美備,方見得堯之所以為古昔聖王。《呂氏春秋·召類篇》說:“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曾讨伐過南方的幫族,并親自出征作戰。《淮南子·本經訓》說:“堯之時,十日并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派後羿将那些野獸殺死,并射落九日。據說人們對堯為民除害的舉措十分感激,所以擁戴他為天子。羿射九日已是神話,不過其中稱頌堯“興利除害,伐亂禁暴”的意思,确實是推崇帝堯安邦治國有道,不但文治昌明,而且武功赫奕。

禅位

堯最為人們稱道的是他不傳子而傳賢,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為私有。堯在位70年,感覺到有必要選擇繼任者。他早就認為自己的兒子丹朱兇頑不可用,因此與四嶽商議,請他們推薦人選。四嶽推薦了舜,說這個人很有孝行,家庭關系處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使他們改惡從善。堯決定先考察一番,然後再行決定。

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從兩個女兒那裡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邊,依禮而行事,二女都對舜十分傾心,恪守婦道。堯又派舜負責推行德教,舜便教導臣民以“五典”——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為,臣民都樂意聽從他的教誨,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堯又讓舜總管百官,處理政務,百官都服從舜的指揮,百事振興,無一荒廢,并且顯得特别井井有條,毫不紊亂。堯還讓舜在明堂的四門,負責接待四方前來朝見的諸侯。舜和諸侯們相處很好,也使諸侯們都和睦友好。遠方來的諸侯賓客,都很敬重他。最後,堯讓舜獨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經受大自然的考驗。舜在暴風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顯示出很強的生活能力。

經過三年各種各樣的考察,堯覺得舜這個人無論說話辦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夠建樹業績,于是決定将帝位禅讓于舜。他于正月上日(初一),在太廟舉行禅位典禮,正式讓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堯退居避位,28年後去世,“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人們對他的懷念之情其為深摯。

勤儉聽谏

堯當政後生活非常儉樸,住茅草屋,喝野菜湯,穿用葛藤織就的粗布衣。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在簡陋的宮門前設了一張"欲谏之鼓",誰要是對他或國家提什麼意見或建議,随時可以擊打這面鼓,堯聽到鼓聲,立刻接見,認真聽取來人的意見。為方便民衆找到朝廷,他還讓人在交通要道設立"诽謗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衆有意見,可以向看守人陳述,如來人願去朝廷,看守人會給予指引。由于能及時聽到民衆的意見,堯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完善政治

堯執政初期,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國家隻是部落聯合體,非常松散,不利于國家的統一管理,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為奴隸制國家的産生奠定了基礎。

家族

年譜

唐堯的父親就是史書上所說的帝喾。帝喾生有五子,長曰鸷(摯),次曰棄,三曰契,四曰堯,五曰台玺(其子叔均)。鸷就是帝摯,他即位後重用親信,貪圖享樂,緻使萬民叛離,天怨人恨,災害頻發,動亂四起。當時堯被封在唐邑,其統治區域主要在今唐縣、望都、完縣、曲陽等地。在中原和陝甘地區連年大旱的時候,北方也同樣遭到了旱魔的襲擊。

但是,唐堯領導當地居民攔河築壩,引水灌田,從而戰勝了旱魔,奪得了豐收,使唐國成為當時的富裕之邦。于是,許多外地災民紛紛逃往唐國,向唐堯求助。堯以慈悲為懷,無私的救助各地災民,赢得了萬民的敬仰。帝喾次子,初封于陶,又封于唐,故有天下之号為陶唐氏。其号曰[堯],史稱為唐堯。

父母

相傳堯父為帝喾,母為陳鋒氏女。帝喾乃黃帝曾孫,在位70年,“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帝喾死後由堯的異母長兄摯繼位。摯在位9年,為政不善,而禅讓于堯。

遺迹

堯陵

堯帝建都平陽(山西臨汾),因而臨汾城南有堯廟,城東築有堯帝陵。

陵前築有祠宇,相傳為唐初所建。金泰和二年(1202年)碑文記載:唐太宗征遼曾駐跸于此,因谒堯陵,遂塑其像。元中統年間,道人姜善信奉元世祖命修築堯陵。明成化、嘉靖,清雍正、乾隆間,都曾重修。陵前祠内立有元代以來碑碣十餘座,記述陵宇沿革和帝堯功績。其中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堯陵碑上刻有堯陵全圖,保存完好。[1]

堯廟

堯廟位于臨汾市秦蜀路南端,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堯廟原建于汾河西岸,晉元康中徙汾東,唐顯慶三年(685年)遷至今址,距今已1300餘年。曆代均為國家級祭祀之所,清代以前每年的4月28日在此舉行祭堯儀式并逢廟會,康熙帝巡幸堯廟時,定為皇會,屆時全國各省、各族及海外炎黃子孫紛紛前來谒祭,廟會之盛為華北之冠。

相傳陶堯建都平陽(臨汾),有功于民,後人為祭祀堯王所建。始建于晉,曆經重修,現存為清代遺物。規模雄偉,布局疏朗,前有山門,碑列兩側,内有五鳳樓,堯井亭、廣運殿、寝宮等。

堯王與四大臣宰被喻為五鳳。“一鳳升天,四鳳共鳴”,五鳳樓因此得名。堯井傳為堯王所掘,為記其菌,上築井亭一座。廣運殿面寬九間,進深六間,重檐歇山頂,高達27米,形制宏偉壯麗,殿周有廊環峙,柱礎雕刻精,殿内金柱肥碩,直通上層檐下,雄健的礎石上雕雲龍盤繞,蜿蜒自如。龛内塑有堯王像及侍者。廟内存有碑十餘通,載陶堯功績及廟宇建造經過。廟南3公裡存有“茅茨土階”石刻。

順平

早在漢平帝文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就曾将曲逆改為順平縣。縣境内伊祁山、堯母洞、堯帝太子丹朱城至今猶存,伊祁山太子庵至今香火不斷。

望都

望都古名“慶都”,是堯帝之母慶都的出生地。據史料記載,上古仁君堯帝居住于今順平縣的堯山,堯母陳鋒氏慶都居于都山,堯帝常登堯山南望都山,并以母親之名慶都命名都山一帶為慶都邑,以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至西漢時期,高祖劉邦巡遊至此,以為用聖母慶都命名地名似有不恭之嫌,于是改慶都為望都。

人物影響

儒墨之宗

在先秦時期,以儒家和墨家兩個學派最有勢力,号稱“顯學”,兩家都以堯舜為号召。從那時起,堯就成為古昔聖王,既是倫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又是治國平天下的君主楷模。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孔子對堯的贊美,随着儒家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地位漸趨重要,而亦日益深入人心。後來儒家即以“祖述堯舜,憲章文武”為标幟;到唐代韓愈以至于宋明理學,大倡“道統”之說,堯遂成為儒家精神上的始祖。在整個封建時代,從未有人懷疑過堯在曆史上的存在和他的業績。

龍圖騰

民族大融合到唐堯時基本完成,确定了龍這一形象。根據《竹書紀年》記載堯生在伊祈山(在保定市順平縣境),堯母慶都為陳鋒氏部族,生于鬥維之野。唐縣有慶都山,傳為堯母居住之地,慶都出生時常有黃雲覆其上,及成年常有龍随之……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有孕,十四月生堯于丹陵(伊祈山)。伊祈山堯母洞,即堯出生地。這就說明赤龍族當時就栖身生活于伊祈山附近,更加深了龍與中華民族的血肉關系,也說明了龍的傳人在堯時已為世人所共認。

“冀”由來

河北省簡稱冀,“冀”是由古冀州而來。古代傳說中的帝堯,誕生于河北省順平縣,後建都平陽(山西省臨汾市,亦為古冀州之地)。曾在河北省中、南部活動,順平縣、定州市、唐縣、望都縣、隆堯縣的地方志中,都有關于帝堯活動的記載。東漢時書《釋名》在解釋“冀州”這個地名的由來時寫道“冀州位于北方,這裡居住過帝王,這個地方有險有易,紛亂希望得到治理,貧弱希望變得富強,荒歉希望獲得豐收”冀在漢語裡有多種含義,其中有一義是“希望”的意思。書面語中有“希冀”、“冀望”、“期冀”這些詞。《釋名》解釋冀州的含義,就是在“希冀”這個意義上使用的。冀州就是寄予希望之州。

地名

傳說上古姑射山北仙洞一帶有堯王牧馬坡。山頭綠草如茵,山坡灌木叢生,溝下一片林海。春天草木萌發,生機勃勃,夏天樹木茂盛,山花爛漫,秋天楓葉紅似火,冬天松柏傲霜雪。傳說這裡“樹為堯王栽”,是堯王的放馬山,至今那裡北有生馬莊,南有牧馬灘,生馬、二駒的村名都是堯王時留傳下來的名稱。《臨汾縣志》中以此地為臨汾八景之一。山下汾水西邊的東馬栅、西馬栅傳為堯王的牧馬場,鹿仙女與堯王婚後,還在這一帶管理過馬場。

上一篇:血紅

下一篇:普契尼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