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龍

土龍

志怪小說集《異苑》中描述的妖物
土龍(Tsuchinoko)是南朝宋劉敬叔撰的志怪小說集《異苑》中描述的妖物,後傳入日本。江陵趙姥,以酤酒為業。義熙中,屋内土忽自隆起。察為異,朝夕以酒酹土。嘗見一物出,頭似驢,而地初無孔穴。及姥死,鄰人聞土下朝夕有聲,如哭。後人掘宅,見一異物,蠢而動,不測大小,須臾失之,謂土龍,有人認為這種生物純粹是根據蛇幻想出來的。但是自7世紀以來,土龍被多次報道,這無疑給它存在的真實性增加了無限的神秘感。其實“土龍”既不是“蛇”,也不是“龍”。它的學名叫“波露豆齒蛇鳗 ",鳗魚科,動物界。鳗魚科“土龍”非比尋常,十分少見,土龍身份奇特,而且可遇不可求的,是難得一見的海中珍品,同時它也是很好的滋養補品。按照沿海一帶的民間說法,“土龍”能強筋壯骨。凡遇摔傷、骨折、筋骨酸痛必定想到要吃一帖“藥膳土龍”或喝“土龍藥酒”。有錢人家總會為媳婦或女兒,浸一壇“土龍藥酒”以備坐月子時得到最好的滋養和補賞。[1]
  • 中文名:
  • 外文名:
  • 别名:
  • 中文學名:波露豆齒蛇鳗
  • 中文别名:土龍
  • 界:動物界
  • 門:環節動物門
  • 綱:環帶綱
  • 亞綱:寡毛亞綱
  • 目:單向蚓目
  • 科:鳗魚科
  • 分布區域:江南沿海一帶
  • 别稱:刺鳗、骨鳗

民間說法

按照沿海一帶的民間說法,“土龍”能強筋壯骨。凡遇摔傷、骨折、筋骨酸痛必定想到要吃一帖“藥膳土龍”或喝“土龍藥酒”。有錢人家總會為媳婦或女兒,浸一壇“土龍藥酒”以備坐月子時得到最好的滋養和補賞。“土龍”不是“龍”也不是蛇,它的學名叫波露豆齒蛇鳗,既然鳗魚科,和一般的鳗魚應該扯得上關系吧!沒錯。本文要介紹的這種鳗魚科“土龍”卻非比尋常,土龍身份奇特,身價百倍,且又是可遇不可求的海中珍品,且先瞧瞧幾則“土龍傳奇”吧!

民間傳說

跟土龍有關的傳說有很多,下面我們舉例了三個傳說。

傳說之--補腎佳品:

據《稗官野史》雲:隋炀帝開鑿運河,奴役人民沿着運河兩側拉船,極盡奢華享樂之能事,一日至錢塘江出海口,欣賞聞名之錢塘夕照時,一地方父母官與一方士上船求見隋炀帝,告之在出海口,淡水與海水交會之處,出現一形似蛇體的爬蟲,行動快速,出沒無常,不易捕捉,然據方士所言,該物為男性之聖品,究其以形補形,幾經吃後,床笫之間妙用不可言喻,炀帝一聽大喜,遂令人捕捉煮食之後,果如方士所言,夜禦數女,仍覺未殆,且聽信讒言,打造禦女車殘害處子,一時天下人民怨聲載道。炀帝龍顔大喜,遂将其命名為之土龍,令太醫搜羅天下奇藥浸酒泡制,并且将土龍配藥研制粉末,做為皇朝滋陰補腎食補之最佳聖品。

傳說之二——延年益壽:

有一名士曰:鄭相國,在他七十五歲高齡時,竟被委任為南海節度使。千辛萬苦來到了南方,過了不久,感覺身體不适,胸口氣悶,筋骨無力,腰酸背痛。起初以為水土不服,食藥無效;後又以為罹患風濕病症,因此又服食祛風濕的藥物,但依然毫無反應。當時詞陵國王得知鄭相國情況後,立即派人獻上南海特有魚産蛇鳗土龍和中藥,并且教導鄭相國每日用蛇鳗土龍和中藥材煲湯飲之。鄭相國依詞陵國王的方法,連續飲用這一類湯水,七、八日後,精神爽利,筋骨硬朗,疾病痊愈了。此事一經傳開,南國人民一時傳為佳話,富有之人家亦争相仿效,大肆搜購土龍,以泡酒、浸酒、研末等方法作為補身、治病、延年、益壽之妙方。

傳說之三——土龍之名來源:

傳說古代,在珠江流域的出海口裡面,有一隻烏龜精,這隻烏龜精也忘了它到底修練多少歲月,反正說得上修練成精之地步。它白天化成人形,經常在漁村的小路上傷害來往的行人。後來,他更變本加厲,每隔十天、八天,就變成人形,入夜就摸進村莊,看見漂亮小姑娘,就強拉入海口裡面。由于烏龜精孔武有力,漁村的村民拿它沒辦法,那些被它掠奪的小姑娘,一去全無蹤迹。話說在此漁村裡頭,有一對恩愛已訂婚的青年男女。有一天烏龜精竟相中這位小姑娘,在拉扯中,小姑娘驚慌叫喊聲驚動她的未婚夫,于是小夥子與烏龜精展開一場拼命決鬥,最後,烏龜精被砍死,小姑娘得救,但小夥子卻受了重傷,不能行人道。在傷心之餘,小夥子走到河邊,準備了此殘生,忽然,他看見有一群野狗在争食一些魚鳗後,就拼命與母狗交配,而且交配百多次,依然生龍活虎。小夥子靈機一動,下河圍捕鳗魚,帶回家煮湯療補。由于這些魚鳗都在河流中鑽遊,形似蛇形,吃了之後又能讓人生龍活虎,故謂之土龍。揚子鳄在安徽宣城繁殖基地或野生放養區俗稱“土龍”。

上一篇:清源

下一篇:周周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