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航母

國産航母

中國自主研發的航空母艦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甯艦艦長302米,寬70.5米,吃水10.5米;飛行甲闆長300米,寬70米,機庫長262米,寬26米,高7米;标準排水量55000噸,滿排67000噸;采用兩套現代級常規動力型發動機,總功率200000馬力。據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介紹第二艘航母完全由我國自主開展設計,正在大連進行建造,排水量約為5萬噸級,采用常規動力裝置;搭載國産殲-15飛機和其它型号艦載機,固定翼飛機采用滑躍起飛方式;艦上将配有滿足任務需要的各型設備。第二艘航母的設計和建造吸收了“遼甯艦”科研試驗和訓練的有益經驗,在許多方面将有新的改進和提高。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名稱:國産航母 第一艘航母遼甯艦:艦長302米

百科名片

或許是意識到此前的中國軍力報告過于“籠統”,五角大樓6日公布的2013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中罕見地詳細列舉了中國新武器的研制和裝備進展。盡管和以往一樣,這些内容大都沒有得到中國方面的證實,但從中也可以看出美國對于中國軍事現代化最為關注的若幹環節。

新聞資料

這份全文92頁的報告由6個章節、4個專題和3個附錄組成。在關于解放軍現有能力的描述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解放軍二炮部隊,其中首次證實“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已實戰部署的描述尤其受關注。報告稱,這種由“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發展而來的新武器射程超過1500公裡,裝備有可機動變軌的彈頭,使解放軍具備攻擊西太平洋上的航母等大型艦艇的能力。

二炮部隊的洲際導彈則是另一類讓五角大樓緊張的武器。該報告稱,中國裝備的“東風-31A”洲際導彈射程已達1.12萬公裡,攻擊範圍覆蓋美國大部分地區。此外報告猜測,中國可能正在研制一種裝備“多彈頭獨立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的新型公路機動洲際導彈。據介紹,采用該技術的洲際導彈能攜帶多枚核彈頭打擊不同目标,可大幅增強核導彈的威懾效果。

在海軍領域,2013年的中國軍力報告将注意力首先集中在中國第一艘航母“遼甯艦”上。報告認為,“遼甯艦”在短期内就可具備在東海和南海的活動能力,但要執行其他更複雜的任務還須時日。“航母戰鬥群的成形将使解放軍海軍具備全方位戰力,并提高遠程作戰能力”。

報告稱,“遼甯艦”的母港設置在青島基地,這裡擁有深水港、補給和維修設備,附近機場還能為艦載機提供維護和保養,“海南三亞基地或許是另一個合适的航母基地”。而在艦載機方面,報告預測,“遼甯艦”未來幾年将繼續進行艦載機的測試和訓練,但2015年之前尚無法搭載可運作的艦載機編隊。“殲-15戰機雖然具備1200公裡的陸地起飛作戰半徑,但受航母滑躍起飛方式的影響,該戰機從航母上起飛時航程與武器挂載都将受到很大限制”。報告認為,中國的造船工業水平已跻身世界頂尖之列,首艘國産航母有望在2015-2020年間服役。

除航母外,五角大樓認為中國海軍将水下力量建設放到優先位置。報告稱,3艘已服役的094型“晉”級戰略核潛艇及配套的“巨浪-2”潛射洲際導彈使中國首次獲得可靠的海基核威懾力量。未來中國将共建造5艘094型戰略核潛艇,為其護航的則是2艘093型“商”級攻擊核潛艇,并準備再建造4艘更先進的改進型号。報告還首次确認,中國将在未來十年建造下一代096型戰略核潛艇與095型攻擊核潛艇,後者具備從水下發射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能力。

而中國海軍水面艦艇建設項目中最受關注的還有052d型“旅洋III”級導彈驅逐艦。該報告稱,第一艘“旅洋III”級導彈驅逐艦将于2014年服役,它裝備有中國海軍第一種多功能垂直發射系統,能同時容納反艦巡航導彈、對地攻擊巡航導彈、防空導彈和反潛火箭等。五角大樓猜測,中國将建造超過12艘“旅洋III”級驅逐艦,以取代老式“旅大”級驅逐艦。

五角大樓認為,中國空軍已注意到美國F-22、F-35等先進戰機帶來的技術挑戰,正緻力于發展具有隐形功能、先進航電設備、超音速巡航的第五代戰機,希望借助殲-20、殲-31等先進戰機改善區域内空中投送能力,增強對地面設施的打擊能力。報告預測,由于受到發展先進發動機等各種因素困擾,中國第一種五代戰機不太可能早于2018年服役。“殲-20這種尺寸的隐形戰機将發展為一種多用途戰機,不僅可擔負對地攻擊任務,還能在中國國境之外争奪制空權”。

報告宣稱,為應對國外的隐形戰機威脅,中國除了研制各種被動的反制措施外,還強調用攻擊手段将對手戰機摧毀在地面上。此外,報告認為,除了将隐形技術用于有人駕駛戰機外,中國還将其應用于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無人機上,使後者可以攻擊被嚴密保護的重要目标。

而在防空領域,五角大樓認為中國擁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先進防空力量之一,包括空軍的俄制SA-20防空導彈及其中國仿制型号“紅旗-9”,以及陸軍的CSA-16防空導彈和PGZ-07自行高炮。報告稱,通過C4ISR網絡,解放軍已将空中預警平台、防空導彈、指揮中心連接起來,以提高通訊能力和縮短反應時間。報道稱,中國還将最先進的防空導彈部隊派往西部進行長途拉練,測試在高海拔地區及網絡戰環境下的作戰能力。

建造計劃

遼甯省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正在沈陽召開。遼甯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珉18日上午在參加大連代表團分組讨論時透露,繼“遼甯号”交付後,我國第二艘國産航母在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預計周期6年,未來我國将至少擁有4艘航母。此外,大連造船廠還将負責建造兩艘有新版“中華神盾”之稱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瓦良格”号改裝工程即将完工,航母的塗裝已經換成了中國海軍艦艇标準的灰色,意味着目前停泊在大連港的“瓦良格”号即将可以下水試航。據外媒推測,“瓦良格”号有可能于八一下水為建軍節獻禮。

自從中國第一艘航母服役之後,外界對于中國今後要建多少艘航母、先建造常規動力航母還是直接建核動力航母就有不少猜測。據“俄羅斯之聲”網站近日報道,根據已有的資料,

中國計劃再建一艘常規動力航母。中國擁有兩艘航母後就可逐漸積累使用它們的必要經驗,提高中國海軍近海攻擊潛力。它們的主要武器将是試驗已接近尾聲的殲-15。可以說,它們将構成中國第一代航母,而核航母将屬于第二代。在中國出現第二代航母之前不排除已能批量生産中國去年開始試飛的前景看好的第五代(也即中國的所謂的第四代)戰機殲-31。對于中國來說最樂觀的估計應該是,在美國F-35“閃電Ⅱ”的啟發下制造出的殲-31,再過十年就可以與美國最先進的艦載機在公海上相遇,并具備與其相抗衡的能力。

以上是俄羅斯媒體對中國航母的最新分析,也是基本最靠譜的分析。因為在此之前,很多國内外媒體紛紛猜測中國将直接上馬核動力航母,而前幾天中國剛剛開始立項研制艦用核反應堆,顯然如果現在開建的話,中國将沒有合适的核反應堆可用。因此,中國最穩妥最現實的選擇就是,首先建造一批常規動力航母,在完全掌握航母的實際建造經驗之後,正好艦用航母反應堆技術也已臻成熟,此時上馬核動力航母正好水到渠成。

正常來看,中國的航母建造計劃應該是按照“遼甯”号的結構,首先建1~2艘常規動力航母,以借鑒前蘇聯“瓦良格”号的一些技術和經驗,從而使得中國真正掌握建造一艘現代航母的整個過程以及應該具備的技術。但是,它畢竟已是中國自行建造的國産航母,因此,在噸位和布局上,可能與“遼甯”号十分類似,而且肯定将采用滑躍式起飛方式,因為這與中國自行發展的第一代艦載機有關。

根據已經掌握的消息,在“遼甯”号入役前後,中國自行建造國産航母的工作可能已經全面展開。整個建造周期可能為36個月,然後是試航12個月,大約在2016年前将交付第一艘,随後第二艘也會在12個月内交付。也就是說,大概在2017年前,中國可能會組建三支常規動力航母艦隊。而這個時候,由“遼甯”号和88号艦配合訓練出來的數千名合格艦員以及上百名成熟的艦載機飛行員,将會熟練的操控這三艘航母及其艦載機,從而使得中國海軍具備初步的遠洋制空作戰能力。

遼甯号航空母艦,簡稱"遼甯艦",舷号16,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艘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空母艦。"遼甯艦"前身為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2号艦瓦良格号航空母艦。于2012年9月更名為遼甯号,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為中國第一艘現代航母,并于2012年11月首降成功。

上一篇:溫州萬達廣場

下一篇:不二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