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荊

問荊

木賊科木賊屬植物
問荊(學名:Equisetum arvense L.)是木賊科、問荊屬中小型蕨類植物。根莖黑棕色,地上枝當年枯萎。枝二型。高可達35厘米,黃棕色,鞘筒栗棕色或淡黃色,栗棕色,狹三角形,孢子散後能育枝枯萎。不育枝後萌發,鞘齒三角形,宿存。側枝柔軟纖細,扁平狀,孢子囊穗圓柱形,頂端鈍,成熟時柄伸長。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陝西、甯夏、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四川、重慶、湖南、貴州、雲南、西藏等地。日本、朝鮮半島、喜馬拉雅、俄羅斯、歐洲、北美洲有分布。生于海拔0-3700米的潮濕的草地、溝渠旁、沙土地、耕地、山坡及草甸等處。問荊營養莖枝碧綠,形态奇特,是一種獨具特殊的觀賞蕨類植物。宜盆栽觀賞或園林中溝邊水旁成片種植。問荊的早春幼嫩春枝的尖端可作蔬菜炒食,含胡蘿蔔素及丙種維生素。問荊有清熱、涼血、解毒、利尿。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倒經,咳嗽氣喘,淋病。兼有止痛消腫的功能。問荊侵入農田不易清除,可成為危害作物生長的草害。
  • 中文名:問荊
  • 拉丁學名:Equisetum arvense L.
  • 别名:
  • 界:植物界
  • 亞界:
  • 總門:
  • 門:蕨類植物門
  • 亞門:楔葉蕨
  • 綱:木賊綱
  • 亞綱:
  • 超目:
  • 目:木賊目
  • 亞目:
  • 科:木賊科
  • 亞科:
  • 族:
  • 亞族:
  • 屬:木賊屬
  • 亞屬:
  • 組:
  • 亞組:
  • 種:
  • 亞種:
  • 變種:
  • 品種:
  • 分布區域:
  • 命名者及年代:
  • 保護級别:
  • 别稱:接續草、公母草、摟接草、空心草、馬蜂草、節節草、接骨草
  • 歸經:肺;胃;肝經
  • 高:30~60厘米
  • 性味:甘、苦,涼。
  • 功能:止血,止咳,利尿,明目,便血

形态特征

小型或中型蕨類。根莖斜升,直立和橫走,黑棕色,節和根密生黃棕色長毛或光滑無毛。地上枝當年枯萎。枝二型。能育枝春季先萌發,高5-35厘米,中部直徑3-5毫米,節間長2-6厘米,黃棕色,無輪莖分枝,脊不明顯,要密縱溝;鞘筒栗棕色或淡黃色,長約0.8厘米,鞘齒9-12枚,栗棕色,長4-7毫米,狹三角形,鞘背僅上部有一淺縱溝,孢子散後能育枝枯萎。

不育枝後萌發,高達40厘米,主枝中部直徑1.5-3.0毫米,節間長2-3厘米,綠色,輪生分枝多,主枝中部以下有分枝。脊的背部弧形,無棱,有橫紋,無小瘤;鞘筒狹長,綠色,鞘齒三角形,5-6枚,中間黑棕色,邊緣膜質,淡棕色,宿存。側枝柔軟纖細,扁平狀,有3-4條狹而高的脊,脊的背部有橫紋;鞘齒3-5個,披針形,綠色,邊緣膜質,宿存。孢子囊穗圓柱形,長1.8-4.0厘米,直徑0.9-1.0厘米,頂端鈍,成熟時柄伸長,柄長3-6厘米。

産地生境

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甯、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陝西、甯夏、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四川、重慶、湖南、貴州、雲南、西藏等地。日本、朝鮮半島、喜馬拉雅、俄羅斯、歐洲、北美洲有分布。生于海拔0-3700米的潮濕的草地、溝渠旁、沙土地、耕地、山坡及草甸等處。

繁殖方法

分株分枝及塊莖繁殖,于春季進行,易成活。還可孢子繁殖,孢子綠色,應随菜随播。

栽培技術

問荊生性強健,栽培容易,地栽時宜選潮濕環境、土壤以砂壤土為宜。盆栽用途可适當增加腐葉土,宜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幹旱季節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盡管問荊喜光,但适當遮陰才會使得枝條鮮綠,增加觀賞價值。需肥量不大,可于生長旺季追施2次腐熟液肥。

主要價值

觀賞

問荊營養莖枝碧綠,小枝輪生而下垂,孢子莖肉質而紫褐色,孢子囊形似筆頭,形态奇特,惹人喜愛,是一種獨具特殊的觀賞蕨類植物。宜盆栽觀賞或園林中溝邊水旁成片種植。

食用

問荊的春枝通常高約10-25厘米,較短于夏枝,其漏鬥狀葉鞘比較大,在其頂端省油孢子葉球。早春幼嫩春枝的尖端可作蔬菜炒食,含胡蘿蔔素及丙種維生素。

藥用

【藥用部位】以全草入藥。

【藥理作用】保肝,降血脂,利尿,降壓。 

【性味功能】甘、苦,平。止血,利尿,明目。 

【主要成分】全草含紫雲英苷(astragalin),楊屬苷(populnin),問荊苷(eqnisetrin),咖啡酸(caffeicacid),烏頭酸(aconiticacid)末食子酸(gallicacid),菊苣酸(chicoricacid),茉莉酮酸(jasmonicacid)等成分。

【主治用法】鼻衄,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淋證,目赤翳膜。内服:煎湯,3-15克。外用:适量,鮮品搗敷;或幹品研末撒。

物種危害

問荊莖直立,表面蠟質層厚,地下根莖長達數米。是多年生危害農作物的雜草。

防治方法

麥田苗後,大豆、玉米等中耕作物播後苗前噴灑内吸性除草劑,如2,4-滴丁酯、異辛酯,2甲4氯、唑嘧磺草胺、異惡草松等,在溫度13℃以下吸收傳導性差,對地上僅有觸殺作用,對地下無效。大豆苗後噴灑異惡草松、氟磺胺草醚對問荊具有觸殺作用,沒有吸收傳導作用。特别是少耕耙茬地,多年不深翻的地塊,問荊地下根莖長,單純依賴除草劑難以控制危害。根據多年實踐,防治問荊必須采取綜合措施,每個環節都不可忽視。

堅持有效的傳統農業防治措施:合理耕作輪作:通過合理輪作可輪換使用除草劑,重點在麥田用好2,4-滴丁酯、異辛酯,根據天氣預報,選氣溫較高的天氣施藥。堅持深淺交替的耕作制度,通過深翻,特别是麥田收後及時進行伏翻,通過機械翻耙,問荊地下根狀莖被機械切斷,風吹日曬,可消滅問荊70%左右,殘留的用除草劑容易殺死。

機械滅草措施:根據問荊出土早的特點,通過播前整地,苗前施藥後壟上蓋土2厘米,随後鎮壓。苗後施藥後及時中耕培土有利于抑制問荊生長。

化學藥劑防治:

選擇除草劑:小麥、大麥田選用2,4-滴異辛酯、氯氟吡氧乙酸(抑制作用)。大豆苗前選用2,4-滴異辛酯、異惡草松;苗後選用氟磺胺草醚、異惡草松等。玉米苗前選用2,4-滴異辛酯等。非耕地選用敵草腈、草铵膦、甲嘧磺隆、綠磺隆等。

用藥量:小麥、大麥田:20%氯氟吡氧乙酸750-1000毫升/公頃,72%2,4-滴異辛酯750毫升/公頃。大豆苗前:72%2,4-滴異辛酯750毫升/公頃,48%異惡草松1000毫升/公頃;大豆苗後:25%氟磺胺草醚750-900毫升/公頃,48%異惡草松750-1000毫升/公頃。玉米苗前:2,4-滴異辛酯750毫升/公頃。

選擇合适的噴灑霧滴、噴液量、噴嘴、過濾器、壓力、車速:務必做到噴灑均勻噴灑苗前除草劑适宜的噴灑霧滴直徑300-400微米,每平方厘米要有30-40個霧滴;噴灑苗後除草劑适宜的噴灑霧滴直徑250-400微米,内吸性除草劑每平方厘米要有30-40個霧滴,觸殺性除草劑每平方厘米要有50-70個霧滴。采用低容量噴霧,噴灑苗前除草劑噴杆噴霧機噴液量180-200升/公頃,人工噴霧噴液量225-300升/公頃;噴灑苗後除草劑噴杆噴霧機噴液量100升/公頃以下,人工噴霧噴液量100-150升/公頃。噴杆噴霧機苗前選用196-294千帕,苗後選用294-490千帕。人工噴霧選用196-294千帕。噴杆噴霧機車速一般6-8千米/小時,大功率自走噴霧機苗前車速12-16千米/小時,苗後車速10-12千米/小時。要按照噴杆噴霧機使技術規範認真調整噴霧機,準确測試噴嘴流量,計算噴液量,務必做到噴灑均勻。

選适宜的氣象條件施藥:适宜氣象條件:溫度13-27℃,空氣相對濕度65以上,風速4米/秒,晴天上午8點前和下午6點後,最好夜間無露水時施藥。

選擇好除草劑噴霧助劑:加植物油型噴霧助劑多年實踐表明,防治問荊施藥時加液體肥料、礦物油、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助劑不如植物型噴霧助劑增效明顯,特别是在高溫幹旱不适宜施藥的氣象條件下,隻有植物油型噴霧助劑有增效作用,且藥效穩定。施藥時藥箱加入噴液量1的植物油型噴霧助劑,如藥笑寶等,減少20-30的用藥量。

上一篇:我的世界觀

下一篇:李莊白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