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

哲學

關于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哲學(英文: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世界基本和普遍的問題研究的學科,是關于世界觀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于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系等普遍基本問題的總體認識,方法論是關于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論。一般具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中文名:哲學 外文名:Philosophy 别名:愛智之學 希臘名:Φιλοσοφία 注 音:ㄓㄜˊ ㄒㄩㄝˊ 代表人物:孔丘、李耳、朱熹、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等

基本定義

一般定義

哲學即秩序美

哲學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的學科,一般具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北宋中葉以後,道學家的聲勢愈來愈浩大;南宋前期雖然政府幾次三番下令禁止,并不能阻擋道學的流行和減削它的聲望。南宋以後,隻有朱陸二系傳續不絕。元明之際,朱學進居正統之位,為中國君主社會後期的官方思想。惠棟在評《毛詩注疏》時說:“宋儒之禍,甚于秦灰。”人類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總是:從感知具體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體。“理知抽象性的具體”就是通常所說的“智慧”或“哲知”。進一步地各種哲知形成了理論系統就産生了“哲學”或稱“智慧之學”。用範疇式表達這一過程就是:哲知{感知/理知},體系{個體/關系};哲學{哲知/體系}。

其按其詞源有“追尋智慧”的意思。“哲”起源很早,其曆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于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學家”,“思想家”之謂。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讨論哲學問題。

哲學家們對哲學的定義

哲學的定義一直存有争議,這争議随着曆史而不斷地擴張,且根據不同的時代對不同的問題興趣而改變着。一般認同哲學是一種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張、命題或理論。哲學的研究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尋求能做出經過審視的假設且不跳脫信念或者隻是純粹的類推。不同的哲學家對推理的本質有不同的想法。

外國哲學家對哲學的理解與定義

1、羅素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着人類對于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于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于權威的,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确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于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于神學。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2、柏拉圖

柏拉圖指出:“thauma”(驚奇)是哲學家的标志,它是哲學的開端。柏拉圖滿蘊深意地說:“iris”(彩虹,虹之女神,宙斯的信使)是“thauma”(驚奇)之女,并無誤溯其血統。“iris”(彩虹)向人傳達神的旨意與福音,哲學是由驚奇而發生。在其注目之下,萬物脫去了種種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現出來。由此,它把自己展現為一種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3、亞裡士多德

亞裡士多德在《形而上學》中說: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驚奇而開始哲學思維的,一開始是對身邊不解的東西感到驚奇,繼而逐步前進,而對更重大的事情發生疑問,例如關于月相的變化,關于太陽和星辰的變化,以及關于萬物的生成。一個感到困惑和驚奇的人,便自覺其無知。

4、黑格爾

黑格爾認為:哲學是一種特殊的思維運動,哲學是對絕對的追求。“哲學以絕對為對象,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方式”——黑格爾《小邏輯》。

5、諾瓦利斯

十八世紀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諾瓦利斯(1771—1801)關于哲學的定義: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凡是懷着鄉愁的沖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

6、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這樣談論哲學:如果把科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

中國哲學家對哲學的理解與定義

1、馮友蘭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出自己的哲學定義:“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思想”。中外哲學的産生皆起源于疑問。

西學東漸哲學進入中國後,學界發生了中國本土文化中有無哲學的論争。其認為中國有哲學的人把哲學定義為關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想。

2、胡适

胡适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指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着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實質上存在着哲學必須去回答的哲學命題。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

哲學所涉及的研究範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接受者的世界觀。

哲學是研究範疇及其相互關系的一門學問。範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研究對象、概念和内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哲學和其他承述問題方法的差異是有批判性的、有條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辯論。

哲學是廣義的科學,不涉及具體,其研究範圍是具體科學的廣義概念。

哲學的分支

哲學分支有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等。

産生發展

原因

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學發展的本質。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還不了解,打雷閃電、山洪暴發等自然現象激起了人們對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認識,這便是宗教的早期雛形,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哲學解釋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學産生于社會生産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

在古代,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龐雜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問題,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時期的哲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具體科學的對象,哲學和科學渾然一體。

到了奴隸社會中期,數學、天文學和醫學等具體科學成為一門門獨立的科學,從哲學中分化出去了。哲學的研究對象縮小了,并具體化了,在哲學内形成了各種具體的哲學學科:本體論、認識論和邏輯學。

随着資本主義的确立,産生了近代實證科學,各門具體科學紛紛從哲學中獨立出去,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哲學研究對象又縮小了。恩格斯指出:“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存在的,隻有關于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它一切都歸到關于自然和曆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

認識論和發展觀的問題成為這一時期哲學的重點問題。

在當代,由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意識科學的獨立和迅速發展,哲學的研究對象又發生了變化。哲學不再研究世界某一範圍、領域的問題了,而是研究整個世界一切事物、現象的共同本質和普遍的規律,如世界的本源,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世界的基本狀态等問題,從而形成了唯物唯心兩大派系。哲學本身隻是展現思維的不同維度,并無對錯可言,可若以實踐探尋客觀世界本來面目即存在科學與不科學之分了。

條件

哲學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态,它是人類研究世界的基本學科和手段。從曆史的角度看,哲學的産生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探究其産生的條件,主要由以下兩個方面:

饑餓哲學

在物質匮乏的年代,戰火不斷,民不聊生,哲學會轉向政治探索型方面發展。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尋求在亂世中的立國之本、生存之道。這就是哲學的深入發展,我們可以稱之為"饑餓哲學",或者理解為絕路逢生的哲學。

所謂“饑餓哲學”,指的是在人們的基本生活利益和國家進步利益得不到滿足,或階級沖突尖銳的情況下,哲學被迫進行改革思索,以政治和經濟探索的方式思考世界,從而産生的價值型哲學。

我們深知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特定曆史階段誕生的哲學,其本質是為政治服務的。由于資本主義對工人剝削加劇和内部矛盾深化,馬克思恩格斯提出唯物論和辯證法,進一步創立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借以揭露資本主義的本質,反對壓迫,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産生創造了條件。

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工人階級處于不利地位中發展出來的,特定的社會環境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誕生提供了合理的溫床,這便是典型的“饑餓哲學”。

富足哲學

在生活富足的年代,人們解決了基本的衣食住行問題後,思想世界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空間,這時人們思考的哲學範圍比較大,包括了諸多方面,形式也比較多樣。亞裡士多德的哲學思想滲入到各個領域,這正是哲學的多樣化發展,我們稱之為"富足哲學"。

所謂“富足哲學”,指的是人們在生活利益得到滿足後,思維意識世界得到了極大豐富,細緻入微地觀察世界與自身的關系,進入意識、精神、自然等多種哲學領域,從而産生的多元形态哲學。

阿奎那是中世紀傑出的神學家和哲學家,由他所著的《神學大全》享譽古今,是這一時期哲學特征的重要體現。

由此看出,哲學在不同的曆史階段有着不同的形态,正因為如此,曆史為哲學指明了兩條可行的路,促使了哲學的多層次發展。

哲學根本問題

哲學基本問題又稱哲學根本問題、哲學最高問題,是指存在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恩格斯在1886年寫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中第一次對此作出了明确表述。它的提出,為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種對立的哲學體系、哲學派别以及對它們的客觀評價提供了正确的标準。

内涵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存在和意識、物質和思維何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曆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别、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于物質哲學派别屬于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于意識哲學派别屬于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一元論)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于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于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産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谟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為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派别

根據以上的第一方面可以将本體論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個基本派别:

唯物主義:将世界的本源歸結為物質,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認為意識是物質的産物,具體又分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該流派哲學一直強調感官認知與理性推理及客觀證據,由于自然科學發展的局限,該流派在關于世界起源仍不完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

唯心主義:将世界的本源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理念(法則)等第一性,物質第二性,物質是意識的産物。唯心主義十分複雜,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主張個體意識第一性,客觀唯心主義主張客體意識第一性。

可知論: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知的,認為人可以憑借感覺器官及其延伸(科學儀器)完全認知世界,而尚未被認知的部分隻是由于技術的不發達,人完全認識世界是必然。

不可知論:認為世界是不能被認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認知,此處的不能完全被認知并非“尚未被認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層面,人類是永遠無法知道其真相的。“概念世界”是研究不可知論時不可不提的概念。

二元論:認為世界的本源是意識和物質兩個實體,試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哲學觀點。二元論主張世界有精神和物質兩個獨立本源的哲學學說,它和一元論相對立。

認識論:除了包含唯物、唯心、二元等思想的本體論外還有認識論,認識論分為經驗主義和理性主義兩個對立學說。

哲學命題

自由意志

決定論

因果律

随機性

白馬非馬

百姓日用即道

悖論

變化日新

辯者二十一事

仁為萬物之源

體用一源

天不變,道亦不變

天道自然

萬物皆備于我

物極必反

心統性情

心無本體

新故相除

形質神用

性即理

性日生日成

一分為二

一物兩體

EPR悖論

堅白相盈

矛盾論

學科分類

古希臘哲學家通過問問題來進行哲學實踐,他們所提的問題大緻可分為如下幾類,這些問題分别形成了哲學的幾門主要學科:形而上學(Metaphysics),邏輯學(Logic),認識論(Epistemology),倫理學(Ethics)以及美學(Aesthetics)。

形而上學在不同的語境下意義不同,主要包括兩個。一個是指哲學中探究宇宙萬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而另一個則是黑格爾開始使用,馬克思也沿用的術語,它指的是與辯證法對立的,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觀察世界的思維方式。形而上學的主要問題包括,世界的本原是什麼,宇宙萬物的生成和演化,時間和空間的本質,自然界的規律法則,靈魂是否存在,人與宇宙自然的關系,自由意志等。總之,存在,虛無,宇宙,靈魂,自由意志……所有玄之又玄的問題,都屬于古老的形而上學話題。

邏輯學的發明者是古希臘哲學家亞裡士多德,狹義的邏輯學指:研究推理的科學,即研究如何從當前已知條件推理出未知必然結果的科學。廣義的邏輯學指:研究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的邏輯方法的科學。廣義邏輯學研究的範圍比較大,是一種傳統的認識,與哲學研究有很大關系。整個邏輯學科的體系非常龐大複雜,如:傳統的、現代的和辯證的、演繹的、歸納的和類比的、經典的和非經典的,等等。但是,它再龐雜也有相通的地方,例如:構建判斷的方法;進行必然性推理;認同邏輯真理或邏輯規律等。

認識論來源于希臘語知識和演講,它是探讨知識的本質、起源和範圍的一個哲學方法。知識論和認識論之間的關系存在争議,有人認為它們是同一個概念,而也有人認為它們其實是存在一些密切聯系的兩個不同概念。在哲學史上大部分時間,知識意味着被證實有絕對真實性的相信。任何缺乏絕對真實的都叫做可能的觀點。

這種觀點至少在伯特蘭·羅素在20世紀早期的作品哲學的問題中還很流行。在随後的幾十年中,這種觀點開始失去了人們的關注。在20世紀60年代,埃德蒙德·蓋蒂爾批評《泰阿泰德篇》的知識定義。他指出,在某些情況下一個人所相信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證實,但沒有到達絕對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可以認為這個人并沒有得到知識。

倫理學是關于道德問題的理論,是研究道德的産生、發展、本質、評價、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養規律的學說。而道德則是社會與自然一切生存與發展的利益關系中,善與惡的行為規範,及其相應的心理意識與行為活動的總和。倫理學所研究的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态之一,它是通過一定社會經濟關系為基礎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來反映的;倫理學則是通過善與惡、權利與義務、理想與使命,即人們的行為準則等一切範疇和體系來反映的。

美學的研究對象是藝術,美學就是藝術的哲學。西方美學的曆史是從柏拉圖開始的。盡管在柏拉圖之前,畢達哥拉斯等人已經開始讨論美學問題,但柏拉圖是第一個從哲學思辨的高度讨論美學問題的哲學家。在中國,先秦是中國古典美學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老子、孔子、《易傳》、莊子的美學奠定了中國古典美學的發展方向。但中國美學的真正起點是老子。

由于研究領域的不同,哲學有很多分類。

*哲學史

o東方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

+印度哲學

+伊斯蘭哲學

+日本哲學

o西方哲學史

+古希臘哲學

+中世紀哲學

+文藝複興時期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

+俄國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

o辯證唯物主義

o曆史唯物主義

o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科學哲學

*政治哲學

*曆史哲學

*現代哲學

o生存哲學

o分析哲學

o人文哲學

o解釋學

o符号學

o實用主義哲學

*倫理學

o醫學倫理學

o教育倫理學

o政治倫理學

o家庭倫理學

o生命倫理學

o生态倫理學

*美學

o美學史

o藝術美學

o技術美學

*形而上學

*現象學

*過程哲學

*知識論

*死亡哲學

*人生哲學

*法律哲學

*心靈哲學

*墨家哲學

*當代英美哲學

*比較哲學

*當代法國哲學

*哲學哲學

哲學與科學關系

區别

哲學研究整個世界,揭示整個世界發展的一般規律,并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的指導

而具體科學針對某一個特定領域,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的指導

聯系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着哲學的發展;

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分為古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鳴”“漢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學的發展”“近代中西融合”四個階段。現代哲學主要指“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和“對西方哲學的研究”可以說:“道家的審美理論代表了中國藝術的真精神。”

古代

中國古代哲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獨特的思想價值觀遠遠走在曆史的前沿。

古代中國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為主要的哲學流派,其中尤其以儒、道、墨三家影響深遠。近代引入并發展了西方哲學,也造成了很大影響,其中在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官方意識形态;以新儒家為代表的學者,則力圖讓中國傳統哲學得以創新和發展。

中國人的宇宙觀方面以易經與老莊為代表﹐倫理社會觀是以孔孟之說為代表,儒道相輔相成。

中國哲學分為古代哲學和現代哲學。古代哲學主要指“春秋百家争鳴”“漢唐儒道三玄”“宋代儒學的發展”“近代中西融合”四個階段。現代哲學主要指“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和“對西方哲學的研究”

春秋百家争鳴

儒家思想是以“孔孟之道”為源頭,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源遠流長,對中國人的普遍倫理道德,對中國文化的價值和價值優先觀念都有着深刻的影響。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集體潛意識。儒家的價值觀影響古代中國大多數公開場合是以儒家的價值觀作為優先的标準。因此可以說儒家的價值取向在總體上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優先觀。

儒家注重自身修養并講求倫理道德,其中心思想乃“仁義”,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應注重和諧的關系。人際關系以五倫為依歸,有一定的規範。對待長輩要尊敬尊重對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内事,“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統治者要仁政愛民;對于其他人博愛。

對待上司要忠誠;對待父母親屬要孝順;人要有抱負而有毅力。重視追求知識,善于吸取别人的長處推己及人的思想。關于生活工作的人生,小孩子的時候,就傾愛父母;年輕的時候有了女友(戀人),就傾愛戀人;婚後有了妻兒(配偶愛人和兒女),就傾愛愛人和兒女;當官員、公務員(廣義地說是職員),就傾愛君主(及或上司)。

儒家政治思想是“仁政”、“王道”以及“禮制”,其理想是“大同”、“大一統”,其政治學主要闡述君臣關系、官民關系。孔子“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是儒家政治學的代表性主張。在現實政治的問題上,儒家要求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雙方都要承擔義務,從理論上說,被統治者有權利反抗不正常承擔義務的統治者。“仁政易行”則提倡分清“不能”與“不為”之間的區别,即“做不到”與“不去做”之間的差異。而其“無恒産,因無恒心”也體現了民本思想。

儒家的教育目的,在于以發揚人性、完成人格為起點,直至達到建立仁治之國和大同世界的理想。因此,儒家的理想,是成為通才,或者多才多藝而不僅僅是一才一藝,或者在一才一藝基礎上能觸類旁通,也即專才和通才的結合。大同社會是儒家思想大道之行的描述,也就是說,儒家思想的經濟學,是為了人類理想社會而服務。儒家重義輕利,以義為本,以義導利。尊重利用自然市場經濟規律,反對違背破壞市場規律,同時反對操縱市場,但認可“待價而沽”。

儒家重理,又提出格物緻知。儒家重視科技及在物質上的實用,提出了“用力少,見功多”的原則,并發展出了實學,但同時注重全面的人格發展,反對把人變成物質的工具。儒家形而上學在以後的理學、心學中進行了展開。儒家相當重視編修曆史的悠久傳統。

宋代儒學的發展

北宋諸儒以周敦頤、張橫渠、程颢、程頤為大宗,上承儒家經典,講仁與心性,又講格物窮理。熙甯三年以後,王安石變法引發黨争,二程分别退居洛陽,理學在此後七年或十年達到成熟。

宋朝南渡以後,儒學分為三派——程颢開胡五峰之“湖湘之學”,程頤開朱子之學,也就是程朱理學,代表者乃朱熹;陸九淵則直承孟子而開出心學一派。全祖望評價:“宋幹、淳以後,學派分而為三:朱學也,呂學也,陸學也。三家同時,皆不甚合。朱學以格物緻知,陸學以明心,呂學則兼取其長,而複以中原文獻之統潤色之。門庭徑路雖别,要其歸宿于聖人則一也。”

明朝心學

明代心學大師陳白沙提出了以“自然為宗”“學貴自得”的哲學主張,打破程朱理學沉悶和僵化的模式,開啟明代心學先河,創立了“江門學派”,在宋明理學史上是一個承前啟後、轉變風氣的關鍵人物。陳白沙學以“宇宙在我”的主體自我價值,突出個人在天地萬物中的存在意義。他所說的“自然”,即萬事萬物樸素的、本然的、無任何負累的、絕對自由自在的存在狀态。他要求人們善于在這種“自然”狀态中無拘無束地去體認“本心”。他極力倡導“天地我立,萬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的心學世界觀。

宋明心學始于陸九淵,中經陳白沙,到王陽明集大成。明朝中葉,王陽明創立緻良知之“陽明學”,集心學之大成。明末劉蕺山呼應胡五峰而盛言以心着性之義。明末王學亦走入末流,黃宗羲說:“明人講學,襲《語錄》糟粕,不以六經為根坻,束書而從事于遊談。”王是真說:“今之學者,偶有所偷窺,則欲盡廢先儒之說而駕其上。不學,則借一貫之言,以文甚陋;無行,則逃之性命之鄉,以使人不可诘問。”

明代另一位心學大師湛若水所創立的“甘泉學派”與王陽明的“陽明學”被時人并稱為“王湛之學”,湛若水在繼承陳白沙的學說時有所創新,終至自成理學的一大門派。湛若水提出“體認于心,即心學也”、“随處體認天理”等主張;糾正其師學說過于傾向内省等缺失,倡導“合内外”之學等。所謂“随處”是指“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國、随天下”。在他看來,人無論處于何種境遇,都應體會、實踐心中的天理。

清朝

理學在清初以後走入空談,嚴重脫離實際,變成以學術為工具博取政治利益的手段。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讀了崔蔚林的文章,說“岸然自負為儒者”實在“可鄙”。又說:“伊以道學自居,然所謂道學未必是實。聞其居鄉亦不甚好”。康熙說“今視漢宮内,務道學之名者甚多,考其究竟,言行皆背”、“在人主前作一等語,退後又别作一等語”。他曾說:“李光地、湯斌、熊賜履,皆講道學之人,然而各不相合。”即便如此,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朝頒布诏令,規定朱熹成為孔廟十哲之一,标志着程朱理學成為了官方學術。

近現代

現代哲學主要指“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和“對西方哲學的研究”

"對中國古代哲學的研究"是反複研習傳統哲學的一脈,以傳統哲學為本,賦予新的現實意義。

“對西方哲學的研究”主要指馬克思哲學。希望用外來文化,重新定義中國的一切,把舊的傳統葬送在一個時代。

西方哲學

西方哲學是擁有相同曆史傳統和統一概念體系的統一的哲學體系,西方哲學的定義是模糊的。在美國哲學家梯利的《西方哲學史》中雖然提到了馬克思以前的社會主義哲學家像歐文,對馬克思卻隻字未提(梯利的《西方哲學史》寫的是從古希臘哲學到美國實證主義哲學其時間跨度包括馬克思)。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中雖提到馬克思,他說他講馬克思是因為馬克思是對西方哲學産生重大影響的哲學家。西方哲學中“西方”廣被認為不僅僅指地域上的“西方(西歐)”而且指文化上的“西方(資本主義世界)”。

西方哲學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成之前,大約經曆了古希臘羅馬哲學、中世紀哲學和近代哲學三個時期。

古希臘羅馬哲學

古希臘羅馬哲學它大體上又可分為三個階段:

①公元前7至前6世紀,哲學家們重視宇宙本原的研究,這個階段的哲學被稱為自然哲學。由于對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哲學家居住的地區不同,形成了米利都學派、愛非斯學派、畢達哥拉學派、愛利亞學派等。米利都學派以'水'、'無限定'、'氣'為世界本原;愛非斯學派的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符合規律地燃燒和熄滅着的火;畢達哥拉學派把'數'視為事物的原型,認為數構成宇宙的'秩序','凡物皆數';愛利亞學派把千變萬化的世界歸之為虛幻的假相,認為唯一真實的東西是'存在','存在'是單一的、有限的、不變的、不可分割的。

後期的自然哲學家們又提出了'四元素'(水、火、土、氣)、'種子'、'原子'等概念,以探求世界的本原;有的則進一步探求世界運動變化的原動力,認為有一種最精細的、能動的、物質性的東西'奴斯',促使熱和冷、幹和濕等相對應以及'種子'從原始混合體中分離出來,開始運動,并構成無數的宇宙和具體事物。

研究轉變

②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的重點由研究自然轉移到了研究人。這時的智者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觀真理,普羅泰戈拉認為,一切都同樣真,是非善惡是相對人的感覺而言的(“人是萬物尺度”);高爾吉亞又認為一切都同樣假。自稱為'愛智者'的蘇格拉底認為存在着客觀真理,認識真理也是可能的;真正的知識是從具體的道德行為中尋求各種道德的普遍定義;尋求定義的方法就是論辯诘難。

③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進入系統化階段,代表人物有柏拉圖和亞裡士多德。柏拉圖提出了理念論(“理型論”),認為現實的、可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實的,在它之外存在着一個永恒不變的、真實的理念世界。理念是個别事物的'範型';個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以個别事物為對象的感覺不可能是真正知識的源泉,而真知是不朽靈魂對理念的'回憶'。亞裡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圖的理念論,他把理念稱之為'形式',認為'形式'不能脫離個别事物而獨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質,存在于事物之内。

具體事物是由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構成的。質料與形式結合的過程,它是潛能轉化為現實的運動。他又提出了一個事物最後的目的、運動最終的原因'第一推動者',認為它是一個沒有質料的形式。亞裡士多德去世後,希臘文化逐漸與羅馬文化相結合,在800多年的時間裡,出現了很多哲學流派,主要有伊壁鸠魯學派、斯多阿學派和以皮浪為代表的懷疑論等。它們在前人思維發展的基礎上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讨,并涉及了倫理問題及宗教問題。在古希臘羅馬哲學系統化階段,亞裡士多德創立的形式邏輯,為傳統邏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世紀哲學

歐洲中世紀,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據了統治地位,哲學成了神學的婢女,它的作用是為信仰作理性的解釋。5~10世紀是中世紀哲學的早期,這段時期哲學研究的重點是關于普遍與個别的關系問題。

後期羅馬哲學家A.M.T.S.波愛修非常重視具有多樣性的個别事物的真實性,認為共相存在于個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質性的。愛爾蘭的哲學家J.S.愛留根納認為普遍的整體是最真實的,神就是總體,它創造一切,包羅一切,又超越一切。神與萬物不同,萬物是神的部分,神又在萬物之中。11世紀初至14世紀初,在中世紀早期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唯名論與實在論兩個派别。以法蘭西經院哲學家羅瑟林為代表的唯名論認為,隻有個别的東西有實在性,個别先于普遍,普遍隻不過是名稱,'共相'不過是人所'發出的聲音',實際上并不存在。

這種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認了三位一體的最高的神,隻承認分别存在的聖父、聖子及聖靈。以基督教哲學家安瑟爾谟為代表的實在論認為,真實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體的個别的事物,有一個'無始無終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這種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認普遍的教會實在,認為個别的教會是從屬的;承認基督教的普遍教義實在,認為個别人的信仰是從屬的;承認原罪實在,認為個别人的罪惡是從屬的;承認三位一體的最高的神實在,認為三位分離的神是從屬的,等等。

14世紀初至15世紀中,由于教會的衰微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正統的經院哲學日趨沒落,哲學愈益脫離神學,個人自由的思想開始萌發,中世紀哲學逐漸向近代哲學過渡。

近代哲學

西方近代哲學是随着人類的自我覺醒而形成的。這個時期,文藝複興頌揚積極生活,崇尚理性,人們不再迷信神學和權威,思想從宗教的彼岸世界返回到塵世,從而發現自然,也發現人自身,開始追求知識,渴望個人自由。

15~17世紀初是西方近代哲學的第一階段。這一階段的研究中心是人和自然,形成了人文主義和自然哲學兩股互相聯系又有一定區别的思潮。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的利益,反對靈魂不朽之說和禁欲主義。自然哲學的代表人物一般都主張用經驗觀察的科學方法代替經院哲學的推演方法。意大利的B.特萊西奧認為,物質是永恒的,熱和冷的對立作用是物質運動的原因;G.布魯諾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自然界即是神,它由單子構成。

單子是物質和精神、質料和形式的統一體。自然哲學的代表人物中不少人是自然科學家,他們的科學研究往往與魔術、煉金術、占星術混在一起,使他們的哲學思想帶上了不少想象和虛構的成分。

17世紀初至18世紀末是西方近代哲學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哲學的注意力集中在認識主體與認識客體的關系方面,形成了經驗論和唯理論兩個派别。以F.培根和洛克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經驗論認為,後天獲得的對外部世界的感覺是認識的來源,感覺是可靠的。培根承認自然界是物質的,物質是能動的、多樣的,認為掌握知識的目的是認識自然和征服自然,知識就是力量;洛克認為心靈是一塊'白闆',觀念是外界事物在白闆上留下痕迹的産物。

以B.斯賓諾莎為代表的唯物主義的唯理論認為,認識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界,隻有理性才能把握它,感覺經驗不可靠。斯賓諾莎把自然界視為唯一的'實體',認為思維及廣延是統一的唯一實體的兩種屬性,個别事物是實體的變形,隻有通過理性把握了唯一的實體,才能認識個别事物。

以笛卡爾和G.W.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心主義唯理論認為,隻有在一個完全清楚明白無可懷疑的公理的基礎上,經過理性認識能力進行清楚明白、準确無誤的推理,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識。笛卡爾提出了'天賦觀念'說,認為人的理性認識能力是天賦的,不證自明的第一公理也是人生固有的、天賦的。不過,他除了承認精神實體獨立存在外,還承認獨立存在的物質實體,并把這兩個相對的獨立的實體統一于一個絕對的實體'上帝';萊布尼茨進一步發展了笛卡爾的思想,認為一切觀念都是天賦的,但起初是作為傾向、禀賦、習性或自然的潛能存在于人們心中,須經加工才真正顯現出來。

以貝克萊和休谟為代表的唯心主義經驗論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貝克萊斷定世界上除了感知的精神實體和被感知的知覺之外,什麼也沒有;休谟則進一步認為真實存在的隻有知覺,經驗由知覺構成,知覺以外的東西都是不可知的。18世紀,除了存在唯理論和經驗論的争論外,對西方哲學的發展有較大影響的還有一批法國啟蒙思想家和百科全書派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從西方近代哲學第二階段的總體來看,帶有機械的形而上學的特色。

從18世紀末的康德哲學起,西方近代哲學進入第三階段,哲學史上稱之為'德國古典哲學',主要代表有康德、J.G.費希特、F.W.J.謝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

在世界哲學發展的曆史中具有一定影響的哲學系統,還有朝鮮哲學、日本哲學、巴基斯坦哲學、斯裡蘭卡哲學、越南哲學、伊朗哲學、阿拉伯哲學、俄羅斯及其他地區的一些哲學。

它們或多或少都受了三大哲學傳統的影響,又具有各自哲學思維方式的特點。其中,阿拉伯哲學在中世紀起到了向西歐傳播亞裡士多德哲學的媒介作用,它對亞裡士多德哲學亦有重大發展,成為世界哲學發展史中的重要環節。

現代西方哲學流派

“現代西方哲學流派”是指馬克思主義哲學産生以後西方流行的各種哲學派别,它是近代西方哲學的繼續。

印度哲學

印度哲學的發展大緻可分為古代哲學(約公元前3000年~公元750年)、中世紀哲學(公元750年~18世紀)、近代哲學(約18世紀~1947年)、現代哲學(1947年後)四個時期。

古代印度

印度在原始公社末期的《梨俱吠陀》時代中就已出現世界觀的萌芽,進入奴隸制社會後開始形成系統的哲學。最早的哲學著作《奧義書》中已經有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鬥争。公元前10~前6世紀,印度奴隸制國家形成之後,婆羅門教的宗教唯心主義思潮和唯物主義或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沙門思潮進行了激烈的鬥争,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把唯物論的著作加以銷毀或者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

中古

在中世紀,宗教占統治地位,統治階級的哲學囊括在印度教神學體系之内,印度傳統地把這個時期中承認吠陀權威的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正理派、吠檀多派、彌曼差派等六派哲學稱為正統派,把否定吠陀權威的順世論、佛教、耆那教等稱為非正統派。這些學派大緻可以劃分為兩個陣營:屬于唯心主義的有吠檀多派、瑜伽派、大乘佛教中的中觀派和瑜伽行派;屬于唯物主義或者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有順世派、數論派、勝論派、正理派、彌曼差派、耆那教和佛教中的毗婆娑部和經量部等。12~13世紀,伊斯蘭教成為占統治的思想體系之後,伊斯蘭教内部也展開了正統的經院派與蘇菲派或清淨派之間的鬥争。

殖民時代

進入近代社會以後,印度教中很多啟蒙思想家在西方哲學和科學思想的影響下,對印度教的正統派哲學進行了批判,力圖對世界作出唯物主義和合乎科學的說明;在伊斯蘭教中也有不少思想家以理性主義或自然主義的精神對《古蘭經》及伊斯蘭教的教義進行新的解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入印度後,印度的進步哲學家和思想家同封建地主階級和資産階級的種種意識形态進行了不斷的鬥争。

現代印度哲學

巫白慧在《印度哲學》中指出,現代印度意識形态領域中最主要的哲學思潮是“新吠檀多主義”。它是吠檀多哲學在現代的條件下,沿着近代特别是由辨喜所開辟的路線而構成的新形态。它的主要特點為:它把理論(智彌曼差)和實踐(業彌曼差)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強調在内心直覺上下工夫,求得對絕對之梵的親證。“新吠檀多主義”在繼承傳統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先進的科學思想和西方各國的哲學思想,結合印度現代社會的特點,賦予吠檀多新解釋,使其在印度思想界繼續保持主導地位。新吠檀多主義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奧羅賓多高士(1872—1950)和拉達克裡希南(1888—1975)。

著名哲學家

著名人物

美國

本傑明·富蘭克林、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麥迪遜、托馬斯·潘恩

德國

伊曼努爾·康德·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約翰·戈特弗裡德·馮·赫爾德·弗裡德裡希·席勒·摩西·門德爾松·黑格爾·尼采·叔本華.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卡爾·海因裡希·馬克思

英格蘭

愛德華·吉本·塞缪爾·約翰遜·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約翰·洛克·艾薩克·牛頓·托馬斯·霍布斯·維特根施坦(出生地:奧地利)·伯特蘭·羅素路德維希·安德列斯·費爾巴哈

蘇格蘭

約瑟夫·布拉克·詹姆士·包斯威爾·亞當·福格森·大衛·休谟·托馬斯·裡德·亞當·斯密

法國

孟德斯鸠·弗朗索瓦·魁奈·伏爾泰·布封·讓-雅克·盧梭·德尼·狄德羅·愛爾維修·讓·勒朗·達朗貝爾·霍爾巴赫·薩德侯爵·孔多塞·笛卡爾·孔狄亞克

意大利

凱撒·貝卡利亞·安東尼奧·傑諾韋西

西班牙

加斯帕·梅爾喬·德·霍維利亞諾斯·安東尼·烏略亞

葡萄牙

塞巴斯蒂安·何塞·德·卡瓦略·德梅洛,龐巴爾侯爵

波蘭

伊格内修·克拉西茨基

俄國

米哈伊爾·瓦西裡耶維奇·羅蒙諾索夫

著名哲學家

上一篇:中國網站排名

下一篇:無罪推定原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