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建築大學

哈爾濱建築大學

原建工部重點大學
哈爾濱建築大學是一所曆史悠久的大學。地處祖國北疆哈爾濱,前身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建築系,始建于1920年。基于其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設備基礎,1959年,獨立建校,擴建成為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1960年6月與同濟大學、沈陽建築材料工業學院、武漢城市建設學院一起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工程部重點高校。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哈爾濱建築大學,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目前,學校占地面積712畝,建築面積299813平方米,教職工總數1620名。2000年,哈爾濱建築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并,學校名稱為哈爾濱工業大學。
    中文名:哈爾濱建築大學 外文名:Harbin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簡稱:哈建大 創辦人: 辦學性質: 學校類别: 學校特色: 主管部門:原建設部 所屬企業: 現任領導: 專職院士數: 高職專業: 本科專業: 碩士點:22個(2000年數據) 博士點:12個(2000年數據) 博士後: 國家重點學科: 院系設置: 校訓:忠誠、進取、求實、創新 校歌: 院訓: 院歌: 地址:黑龍江哈爾濱 院校代碼: 主要獎項: 知名校友:齊骥、歐進萍、王光遠 知名教師: 學校類型:建築類 屬性:原建工部重點大學 現任校長:景瑞 主要院系: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與電氣學院等

辦學規模

哈爾濱建築大學是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哈爾濱建築大學是建設部所屬高校規格、層次最高的大學。學校設有14個院、系級教學單位,9個科學研究所,4個大型實驗中心,2個甲級設計研究院;有27個專業招收本專科生,22個學科點招收碩士研究生,12個學科點招收博士研究生;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和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目前,全校各類學生已達9300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700名,本專科生6300名,函授、業大學生2300名。

師資力量

哈爾濱建築大學是以治學嚴謹,重視人才培養質量而着稱的大學。堅持高标準,嚴要求,是學校一貫提倡和發揚的曆史傳統,迄今為止,學校已向國家輸送畢業生3萬多人,他們基礎紮實,實際工作能力強,且有勤奮、刻苦、樸實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哈爾濱建築大學是擁有一支業務素質好、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的大學。學校現有教師782名,其中教授近110名(含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4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副教授246名。這支隊伍中的骨幹有許多曾于50年代赴前蘇聯學習過,改革開放以來,又有200餘名教師先後在日、美及歐洲等國進修或取得學位歸來,目前,一大批中青年教師已經成長起來,他們是學校教師隊伍中大有希望的新生力量。

所授榮譽

哈爾濱建築大學是一貫堅持教學和科研兩個中心的辦學方針,重視國際間的科技合作與學術交流的大學。學校擁有一批在國内國際享有聲望的專家和學科帶頭人。他們所領導的研究室,有不少已成為國内同類研究領域的主要研究中心,與國内外同行有着廣泛的學術交流。自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完成科研任務2千餘項,取得重大科研成果144項;獲得省、部及國家級獎勵141項。

發展前景

經過近80年的風風雨雨,哈爾濱建築大學如今已是滿園春色。其傳統和風格可以用“忠誠、進取、求實、創新”八字校訓來代表。這八個字被廣大師生員工和校友譽之為“哈建大精神”。這種精神是學校幾代師生員工經過幾十年的共同努力和艱苦磨煉鍛造而成的,是學校在漫長坎坷的曆史中能夠不斷向前發展并且越來越繁榮的力量源泉。

合并信息

輝煌的過去,錦繡的前程----寫在哈爾濱建築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校之際(景瑞)

遵照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哈爾濱建築大學即将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我作為哈爾濱建築大學的校長,對國務院的決定表示堅決的擁護,并以十分積極的态度,努力促成哈爾濱建築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順利合并和合并後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哈爾濱建築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合并,是強強聯合。就哈爾濱建築大學而言,自1920年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鐵路建築科開始,至今已有80年的曆史。8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鬥,哈爾濱建築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有基礎、有實力、有特色、有優勢、有質量、有效益、有影響、有發展的在國内外同類院校或學科中有一定聲譽并正在向一流大學邁進的高等學校。

第一,哈爾濱建築大學有較大的規模和很高的層次。無論是在建設部,還是在黑龍江省,特别是在建築領域,可以這樣說,南有同濟,北有哈建。例如,在中國工程院土木學部,浙江大學、東南大學、華南大學各有1位院士,同濟大學有2位,清華大學有5位,哈爾濱建築大學有4位;在黑龍江省高校,兩院院士共有15位。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7位,哈爾濱建築大學4位,其餘幾所高校各有1位。

第二,有很好的效益和質量。哈爾濱建築大學的師生比目前已接近1:13;哈爾濱建築大學的畢業生以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紮實的業務功底、踏實肯幹的樸實作風,受到社會的一緻好評,在畢業生就業推向市場後,在激烈的人才競争中,哈爾濱建築大學本科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多年在90%以上,2000年達到了95%以上;建設部、黑龍江省多次在哈爾濱建築大學召開課題建設、學風建設等現場會和全國或全省教學、學術研讨會。

第三,有很好的學科專業建設成果和隊伍建設基礎。在學科專業建設方面,哈爾濱建築大學已經形成了土木工程、市政與環境工程、建築學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等5個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的優勢學科。土木工程學科是一級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這樣的學科在全國高校中隻有同濟、清華、浙大和哈爾濱建築大學有市政環境工程學科是該學科在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重點學科。哈爾濱建築大學之所以有這些學科優勢,主要原因是因為哈爾濱建築大學有一支較強的、得到公認的、不斷檔的教師隊伍。

第四,有一個好的校風,有一種曆經水火磨煉、始終颠複不破的拼搏精神。借此,形成了哈爾濱建築大學優良的教風和學風,構築了哈爾濱建築大學這一無形的資産,使哈爾濱建築大學不斷獲得豐碩的成果。舉兩個實例,一個事實是日校生翻了一番,而教職工在精兵簡政的方針指導下,始終保持在1600人左右;另一個事實是哈爾濱建築大學什麼也靠不上,就靠卧薪嘗膽、勵精圖治,靠改革發展自己,近三年來,到哈爾濱建築大學參觀改革成果、學習改革經驗的學校超過50所。其中包括在哈爾濱的全部院校。

在20世紀80年的曆史進程中,哈爾濱建築大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哈爾濱建築大學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舊中國時期自不必說,20世紀50年代末以後,哈爾濱建築大學進入了獨立發展時期,全校教職工歡欣鼓舞、精神振奮、幹勁倍增。但由于國家經濟建設重心的南移、基本建設大規模的下馬和随之而來的3年災害以及後來的文革運動,使哈爾濱建築大學接連喪失了發展的機會。

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和社會為哈爾濱建築大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哈爾濱建築大學不失時機地抓住這一機遇,克服重重困難,努力發展自己,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迅速把學校推向了一個新的空間和高度,使哈爾濱建築大學在短短的時間内脫穎而出,以本身的特色、優勢、實力和對社會的貢獻而跻身于優秀大學之林。

在新世紀來臨之時,學校按照建設一流大學的指導思想和工作基點,加大改革力度,加速學校建設,提出了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提高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和實力的辦學方針,确立了學校在21世紀大發展的目标和任務。

哈爾濱建築大學發展到今天的程度是相當不容易的。盡管已經具備了向一流大學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但在前進的道路上仍然有挫折、有困難、有矛盾、有問題。

第一,由于不是哈爾濱建築大學的某些因素,使哈爾濱建築大學的“211工程”建設沒有落到實處,因而所需兩個多億的經費沒有到位。

第二,近十五年來,學校基建投入共3.12億,而國家僅投入1.01億。為補充基建投資,全校教職工節衣縮食,自籌資金1.47億,但仍有基建欠款。基于這兩方面的事實,哈爾濱建築大學自下而上,一緻認為學校的發展為大,個人的利益為小;學科建設為大,其他一切為小;争取條件為大,何種建制為小。

在這次合校中,哈爾濱建築大學有充分的選擇餘地,哈爾濱建築大學首選了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并。其原因是,一方面兩校是強強聯合,可實質上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另一方面兩校有相同的血脈,一樣的學風,可以比較順利地合并,避免合校中許多低層次的問題。這種選擇符合全校廣大師生員工的意願,體現了哈爾濱建築大學人為了事業、為了大局,不惜犧牲個人和局部利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哈爾濱建築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合并是有原則的,這個原則就是既有利于哈爾濱建築大學、又有利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即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否則,就有違合校的初衷,兩校的合并也就沒有必要。

目前,哈爾濱建築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合并已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建設一個什麼樣的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怎樣努力建設一個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問題即将提到日程上。

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組建後,通過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計算機控制等學科專業帶動哈爾濱建築大學的土木、市政環境、建築城規、道路運輸等學科,以适應21世紀國民經濟支柱産業發展的需要。

反之,以哈爾濱建築大學優勢學科專業來壯大哈爾濱工業大學學科專業的建設發展,以與國内第一世界0抗衡,保持和提高哈爾濱工業大學在一流和高水平大學中的位次,使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為國防工業更為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及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哈爾濱建築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都源于1920年的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本是一脈相承。哈爾濱建築大學在1959年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分校後,獨立發展了41年,已經成為國家建設事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特别是高層次人才培養、高技術研究的主要基地,對國家建築業的發展進步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面對新的世紀、新的管理體制,哈爾濱建築大學人充滿了信心。全校師生員工決心在新的形勢下,在新的環境中,在新的前進道路上,繼續發揚光大哈爾濱建築大學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新的事業,為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辦學水平、辦學效益,把哈爾濱建築大學各塊的工作和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更多更好、高層次的人才,提供更多更好、高水平的成果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貢獻。

輝煌的過去隻能證明過去,更加輝煌的未來依賴全校師生員工更加艱辛的努力。哈爾濱建築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并後,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發展目标将更加宏偉。展望未來,前程錦繡。在新的征程上,哈爾濱建築大學人一定會創造出更大的輝煌。

作者簡介:景瑞(1948-),男(滿族),黑龍江哈爾濱市人,哈爾濱建築大學畢業,現任哈爾濱建築大學校長、教授。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