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興縣

寶興縣

四川雅安市轄縣
寶興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雅安市北部,地理坐标介于東經102°28′~103°02′、北緯30°09′~30°56′之間。東鄰蘆山縣,南毗天全縣,北與汶川、小金縣接壤,西與康定市相連。縣境東西寬約61千米,南北長約81千米。海拔750~5338米。全縣面積3114平方千米,耕地面積4238.81公頃。[1]寶興位于雅安市北部,全縣幅員面積3114平方公裡,轄3鎮4鄉35個村3個社區,總人口5.9萬人。寶興是主體生态功能區。是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科學發現地,全縣86%的幅員面積拟劃為大熊貓國家公園,現有野生大熊貓181隻,是熊貓老家。是動植物基因庫,森林覆蓋率71.24%,在寶興發現并命名的植物有394種,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5%以上,出境斷面水質達國家二類。[2]2020年,寶興縣實現GDP34.5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1259萬元,較上年同比增加36849萬元,增加43.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07元,同比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74元,同比增長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2億元,同比增長44.5%。稅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8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13億元。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币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别為43.42億元和26.55億元,分别增長11.6%和13.2%。[3]
    中文名:寶興縣 外文名:Baoxing County 别名: 行政區劃代碼:511827 行政區類别:縣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地理位置:四川雅安 面積:3114平方公裡 下轄地區:3鎮,5鄉,1民族鄉 政府駐地:穆坪鎮 電話區号:0835 郵政區碼:625000 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著名景點:神木壘,夾金山,東拉山大峽谷 機場: 火車站: 車牌代碼:川T 地區生産總值: 人口:48040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面積:3114km² 地區生産總值:34.53億元(2020年)

建制沿革

寶興縣距今四千多年春秋戰國時為青衣羌國所在地,居住着青衣羌人。

秦漢時漢人移入,設青衣縣,屬蜀郡。

晉,屬漢嘉郡。

唐武德初年曾設靈關縣,靈關以北為羁縻州。隸屬雅州都督府。

元末始稱董蔔,開始引入喇嘛教,青衣羌人轉公為蕃民,隸屬吐蕃宣慰司,土酋統治并歸附朝廷。

明代,沿襲元朝土司制度,設置董蔔韓胡宣慰使司,世襲土司職,清續明制。

清朝乾隆年間更名為穆坪。

民國18年(公元1929年),“改土歸流”廢除穆坪土司。

民國十九年(1930年)建縣。因當地礦産豐富,取《禮記·中庸》“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雲,禽獸居之,寶藏興焉”之意而命名為寶興。

民國24年6月至25年2月(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寶興,建立寶興蘇維埃政權。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西康建省,轄“康、甯、雅”三屬,寶興隸屬西康省第2行政督察區直至解放。

1950年5月15日,寶興解放。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撤銷川東、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區,恢複四川省建制。

1951年,第2行政督察區改稱雅安專署,寶興屬雅安專署。

1955年,撤銷西康省,金沙江以東劃歸四川省,寶興屬四川省雅安專署。

1981年,雅安專署改稱雅安地區,寶興屬雅安地區。

2000年,雅安撤地設市,寶興隸屬雅安市。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底,寶興縣轄3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穆坪鎮、靈關鎮、隴東鎮、蜂桶寨鄉、硗碛藏族鄉、永富鄉、明禮鄉、五龍鄉、大溪鄉。寶興縣人民政府駐穆坪鎮。

名稱

駐地

面積(平方公裡)

人口(萬人)

穆坪鎮

穆坪

211.0

1.1789

靈關鎮

靈關

135.9

0.9

隴東鎮

隴東

529.0

0.5

蜂桶寨鄉

蜂桶寨

286.9

0.3

硗碛藏族鄉

硗碛

880.0

0.5

永富鄉

永富

676.9

0.2

明禮鄉

明禮

117.4

0.2

五龍鄉

五龍

74.9

0.6

大溪鄉

大溪

51.4

0.3

下轄鄉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寶興縣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邊緣,東鄰蘆山,南毗天全,西連康定,北接小金,東北與汶川交界,距成都200公裡,是成都平原與川西高原的過渡帶。縣境東西寬約61公裡,南北長約81公裡,幅員面積3114平方公裡。

氣候特征

寶興縣屬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呈現典型立體氣候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尤其是夾金山一帶更是全年無夏。常年平均氣溫15度,無霜期319天,年降雨量993.7毫米,年日照789小時。總體上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遲秋早,四季分明的特點。

地形地貌

寶興縣全境褶皺密集,斷裂發育,形成以高山為主的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表崎岖。最高峰獅子山海拔5328米,最低大溪鄉寶興河谷750米,全境相對高差4578米。境内按海拔高度分為高山、中山、低山及河谷平壩三個地貌類型區。

高山區:海拔3500以上,主要分布在永富、硗碛兩鄉,本區天然植被保存完好。

中山區:海拔3500米以下,1000米以上,占總面積67%,是全縣耕地主要分布區。

低山及河谷平壩區:海拔1000米以下,750米以上,主要分布在靈關地區。

寶興地貌屬垂直地貌,地形以山地為主,大多為高中山,分屬夾金山和九龍頂山脈,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境内群山屹立,溝壑縱橫,分高山區、中山區和平壩區,最高山峰石喇嘛山,海拔5328米,最低地勢靈關峽口海拔750米,縣城海拔1011米。境内谷深坡峭,疊嶂重巒,景色秀美。山脈以南北走向為主,有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1311座,其中夾金山橫坦西北,其中垭口王母寨海拔為4114米,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水文

全縣河流屬岷江水系二級支流青衣江上遊寶興河,屬幹支流交彙呈90°的格狀水系。以東流為幹流,流向基本由北向南,河水多在“∨”形谷中流動,天然落差3330米,由于植被茂密,經流量豐富穩定。河水流速大,洪水易漲易退。徑流主要由降水補給,融雪和地下水數量極少,總集雨面積近3200平方公裡。具有比降大,流速大,徑流穩的特點。

自然資源

礦産資源

寶興的大理石名品有“寶興白”、“青花白”、“青花灰”、“東方白”等,花崗石上品有“中國綠”、“寶興墨晶”、“菜花黃”、“翡翠綠”等。名貴石材品種達30餘種,總儲量逾30億立方米,其中尤以“寶興白”大理石最為著名,世人贊為:“天下第一白”。具有儲量大,純度高,品質優,白度好,易開采的特點。寶興石材可雕塑,可加工闆材,可生産碳酸鈣系列産品,能綜合開發,靈活變向,快速适應市場。

寶興還有石膏、鉀礦、煤炭、鉛鋅礦、銅鎳礦、銻礦、金礦、錳礦、玉石礦等礦産資源,且都有較大的儲量和開發價值。其中鉀礦、錳礦屬中型以上礦藏,石膏礦屬大型礦藏。

生物資源

寶興縣生物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明顯。僅維管植物就有164科、566屬、1054種,分别占全省的70%、34%、11%;野生脊椎動物有29目、77科、377個種和亞種,分别占全省的69%、59%、29%以上。其中,寶興分布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二級保護植物5種;一級保護動物9種,二級保護動物33種;以寶興産地命名模式種及亞種植物有30種,動物有51種。世界第一隻大熊貓模式标本即産于寶興,同時,寶興也是向國外提供科研與展出活體大熊貓最多的地方,被譽為“大熊貓的故鄉”。寶興還是類和畫眉的樂園,科僅全國僅有20種,而寶興有12種科,畫眉業科寶興多達42種。寶興縣生态良好,全縣森林面積194萬畝,其中95%為原始森林,還有中國西部分布面積最大的野生桂花群落——趕羊溝十裡桂花林,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8%,植被覆蓋率達72%,寶興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坡、草場104.6萬畝,有正在建設的以“寶興鴨茅”為主的國家級草種基地。寶興還被稱為“神藥之鄉”,全縣有藥用植物達600餘種,其中川貝、天麻、杜仲、厚樸、雪蓮花、黃柏等名貴藥材。

水電資源

寶興河流主要是青衣江上遊的寶興河,穆坪鎮的兩河口以上稱東河,發源于夾金山南坡的三道坪,在兩河口與西河相彙,全長79.48公裡,流域面積1396平方公裡。西河是寶興河最大的支流,發源于永富鄉西北的燈籠溝,全長56.5公裡,流域面積1350平方公裡,東西兩河于穆坪鎮兩河口相彙後稱寶興河,經靈關銅頭峽出境與蘆山河相彙,縣境内全長104.38公裡。沿途納入大小支流24條,水系多呈樹枝狀。寶興河有兩大特點:一是徑流穩定,二是天然落差大。

寶興河系青衣江主源,發源于夾金山南麓,上遊分東西兩河,東河為主流。東西兩河在縣城以上約兩公裡的兩河口彙合後稱寶興河。寶興河貫穿全境,大小溪流縱橫交錯,水能蘊藏量140多萬千瓦。水電勘探設計專家認為,寶興水電資源有三大優勢。

一是徑流穩定:寶興森林覆蓋率高,植被保護好,蓄水能力強,兩大河流平均流量50立方米/秒,且含沙量低;二是天然落差大:寶興河主河道全長104.4公裡,天然落差3330米,平均比降25.5%,特别适宜引水式開發,工程造價較低;三是開發點子多:2011年上半年,相繼建成大溪垴、旺泉、天宇3家電站,總裝機容量1.12萬千瓦的三叉河一、二級電站和小漁溪電站已開工建設。寶興縣是首批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是一個新興的水電基地。

人口民族

人口

據統計,2016年末,全縣總戶數21495戶(公安年報數),下降0.5%;總人口58732人,增長0.4%。其中:農業人口41951人,增長0.2%,占總人口的71.4%,;非農業人口16781人,增長1.0%,占總人口的28.6%。全縣出生人口679人,人口出生率11.6‰,死亡人口347人,人口死亡率5.9‰,人口自然增長率5.70‰。年末常住人口5.81萬人,城鎮人口2.45萬,鄉村人口3.36萬人。城鎮化率42.2%,比上年提高1.35個百分點。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寶興縣常住人口為48040人。

民族

寶興縣以漢族為主,占81.83%。少數民族人口占18.17%,有彜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侗族、瑤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其中藏族人口占17.56%。

政治

馮俊:縣委書記

羅顯澤: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王磊: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何雨珂: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經濟

綜述

2016年,寶興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gdp)286988萬元,增長10.3%。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35211萬元,增長3.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拉動gdp0.5個百分點;第二産業增加值191331萬元,增長12.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0.5%,拉動gdp8.3個百分點;第三産業增加值60446萬元,增長8.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5%,拉動gdp1.5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國内生産總值49396元,增長10.3%。  

全年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89930萬元,增長10.8%,占gdp比重66.2%。其中:第一産業增加值12037萬元,增長1.3%;第二産業增加值151118萬元,增長12.7%;第三産業(服務業)增加值26775萬元,增長5.0%。

全縣服務業增加值60446萬元,增長8.4%。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0149萬元,增長5.7%;批發和零售業5299萬元,增長6.5%;住宿和餐飲業5947萬元,增長6.3%;其他非營利性服務業19024萬元,增長8.0%。  

2020年,寶興縣實現GDP34.53億元,同比增長4.1%。  

第一産業

2016年,寶興縣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63931萬元,同比增長3.7%。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5793萬元,同比增長3.7%。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976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小春糧食播種面積2488公頃,大春糧食播種面積4488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8075公頃,增長0.9%。其中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27公頃,增長6.8%;中藥材種植面積5478公頃,增長0.7%;蔬菜播種面積1830公頃,與上年持平。

全年糧食總産量18534噸,增長1.5%。其中小春糧食産量4038噸,增長1.2%;大春糧食14496噸,增長1.6%。玉米産量9846噸,增長2.3%;經濟作物中,油料産量572噸,增長7.1%;蔬菜産量20651噸,增長1.8%;茶葉産量620噸,增長3.3%;水果産量962噸,增長4.3%;藥材産量10266噸,增長4.8%。  

全年持續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工程,管護公益林322.9萬畝,人工造林3.2萬畝,封山育林35.8萬畝,鞏固退耕還林4.7萬畝。森林覆蓋率72.04%。

全年生豬出欄48032頭,下降3.5%;牛出欄10974頭,增長2.3%;羊出欄14232隻,增長2.6%;家禽出欄90741頭,增長2.6%。年末生豬存欄42481頭,下降8.7%;牛存欄34303頭,下降1.9%。

全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2平方公裡,完成生态修複15平方公裡。解決改善農村安全供水人口0.3萬人。全縣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申報34個,審批34個,審批率100%。  

第二産業

2016年,寶興縣全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64106萬元,增長12.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69.9%,拉動gdp7.2個百分點,工業化率達57.2%。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年末規上工業企業戶數達41戶。規上工業産銷率94.8%。

從主要産品産量來看,大理石荒料116900立方米,增長31.3%;大理石闆材365萬平方米,增長17.7%;碳酸鈣120萬噸,增長27.7%;發電量174760萬千瓦時,下降1.7%;鐵合金41027噸,增長42.4%。

全縣工業總産值514750萬元,增長13.1%;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411769萬元,增長20.4%。全縣工業營業收入414080萬元,增長12.9%;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04909萬元,增長17.91%。全縣工業利稅56660萬元,下降7.5%;規上工業利稅45377萬元,增長6.7%。  

第三産業

2016年,寶興縣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532230萬元,增長0.9%。按表種分:基本建設完成投資402672萬元,下降0.5%;更新改造完成投資71058萬元,增長18.1%;其他投資58500萬元,下降6.8%。按行業來分:第一産業完成投資20475萬元,下降6.8%;第二産業完成投資163502萬元,增長12.4%;第三産業完成投資348253萬元,下降3.3%。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4832萬元,增長12.1%。其中,限額以上商貿單位13家,消費品零售額8531萬元,增長14.3%。

按行業分,批發業零售額2042萬元,增長13.5%;零售業零售額68750萬元,增長9.9%;住宿業零售額6700萬元,增長25.9%;餐飲業零售額7340萬元,增長23.3%。

按銷售所在地分,城鎮零售總額60684萬元,增長11.6%,其中城區零售總額36005萬元,增長2.1%;鄉村零售總額24148萬元,增長13.5%。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0100萬元,增長28.0%;各項稅收收入13805萬元,下降0.9%。地方公共财政支出87687萬元,下降64.0%。其中,農林水事務支出15588萬元,科學技術支出315萬元,醫療衛生支出8175萬元,教育支出8395萬元。

年末全社會各項存款餘額44.99億元,同比下降13.5%;各項貸款餘額23.52億元,增長5.5%;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9.69億元,下降0.6%。

全年共接待旅遊人數154.76萬人次,同比增長29.0%;旅遊收入13.04億元,同比增長67.0%。蜂桶寨鄧池溝景區、靈關石城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神木壘成功創建國家生态旅遊示範區,咎落村入選全國首批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寶興被列入全國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錄。  

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4.68億元,同比增長8.0%。新簽約5個項目,其中山東高速四川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漢白玉資源綜合利用項目15億元,澤根電力有限公司螞蝗溝電站建設項目5億元。

全年進出口總額71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出口額607萬美元,進口額107萬美元,當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0萬美元。  

交通運輸

寶興縣交通以公路為主,有351國道,省道210線貫穿全境。縣城穆坪距成都210公裡,距雅安80公裡,距四姑娘山風景區155公裡,距碧峰峽風景區76公裡。

全縣公路總裡程612.7公裡,其中等級公路503.3公裡。全年完成公路客運周轉量5210萬人公裡;公路貨運周轉量16843萬噸公裡。民用汽車擁有量5867輛。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6年,寶興縣共有幼兒園6所,小學12所,小學教學點21個,普通中等學校5所。在園兒童數1429人,小學在校2993人,普通中學在校初中生1267人,高中生554人。小學專任教師388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25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督導認定。全面實行“三免一補”和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發放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56.8萬元,惠及970人。

高考本科上線147人,上線率27.0%。其中重本上線33人,較上年增加12人,增長57.1%。  

科學技術

2016年,寶興縣縣累計共有24個有機生産主體(企業、專合組織)的35個産品獲得有機(轉換)産品認證證書,已通過認證有機(轉換)種植、采集面積達3萬畝,認證天然放牧草場面積達25萬畝,認證有機(轉換)牦牛1.3萬頭。

申請專利30件,其中發明專利8件,實現專利資助獎勵6萬元。  

文化事業

2016年,寶興縣擁有博物館1個,紀念館1個,影劇院1個,文化站9個,擁有公共圖書館1個及55個農家書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340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省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3項。

廣播電視覆蓋率98.5%。光纖覆蓋3鎮5鄉,地面衛星接收機發放4343套。村村響廣播覆蓋55個行政村。  

體育事業

2016年,寶興縣業餘體校運動員訓練中心和靈關體育場全面投入使用,38個大小體育場所全部免費對外開放。全縣單項體育協會共10個,九個鄉(鎮)都成立了體育分會,青少年俱樂部1個(國家級)。  

衛生事業

2016年,寶興縣擁有醫療衛生機構75個,床位206張;醫療衛生技術人員427人,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15人。婦幼保健機構1個,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人,注冊護士4人。

全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6771人,參合率達99.7%。産婦住院分娩比例99.8%,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7.14‰。  

人民生活

2016年,寶興縣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1元,同比增長8.7%;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3︰1。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56元,增長8.3%,其中工資性收入21291元,增長8.6%;家庭經營淨收入2883元,增長6.9%;财産性收入1226元,增長8.2%;轉移性收入956元,增長5.1%。人均消費性支出17932元,增長9.1%。其中,食品支出6778元,增長9.1%;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2532元,增長8.9%;交通和通訊支出1992元,增長6.4%。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55元,增長9.4%,其中工資性收入5183元,增長10.2%;家庭經營淨收入4832元,增長7.9%;财産性收入173元,增長28.5%;轉移性收入1167元,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9471元,增長8.6%。  

社會保障

2016年,寶興縣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020人,比上年末增加489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7698人,比上年末增加1147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487人,比上年末增加94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004人,比上年末增加196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393人。全縣城鎮新增就業1025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78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93%。

全年納入城市低保人數147人,農村低保人數1233人。符合條件的五保供養對象全部納入供養範圍,共計214人,其中集中供養五保人數57人,分散供養157人,累計發放供養金122萬元。全縣擁有4個社會福利性收養單位,總床位數150張。  

郵電

2016年,寶興縣全年郵電業務收入4416萬元,增長6.7%。其中:郵政業務收入450萬元,增長11.5%;電信業務收入1445萬元,增長7.4%;移動業務收入1937萬元,增長4.3%;聯通業務收入586萬元,增長9.9%。

固定電話用戶0.9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5.72萬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31萬戶。  

環境保護

2016年,寶興縣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95%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保持國家Ⅰ類水質标準,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标率100%。

年末全縣自然保護區1個,面積39039公頃,占全縣土地面積的12.5%。  

曆史文化

民族文化

寶興硗碛(yaoji)嘉絨藏族民風民俗為特色民俗,其中“硗碛原生态多聲部”列入省級和國家級非物資文化遺産,“硗碛鍋莊”、“硗碛上九節”列入省級非物資文化遺産。

地方特産

寶興川牛膝是地理标志保護産品,呈近圓柱形,微扭曲,向下略細或有少數分枝,長30至60cm,直徑0.5至3cm。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具縱皺紋、支根痕和多數橫長的皮孔樣突起。質韌,不易折斷,斷面淺黃色或棕黃色,維管束點狀,排列成數輪同心環。氣微,味甜。

除此之外,寶興還有外郎硯和“寶興白”大理石。

風景名勝

神木壘

神木壘位于四川寶興縣,距縣城約50公裡,海拔3000米左右。

神木壘原生态風景區位于寶興硗碛藏族鄉西部,隸屬夾金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及省級風景名勝區夾金山風景名勝區的一部分,景區面積約40平方公裡,海拔2300至4300米,以森林、雪山、溪流、高山草甸、高山鈣化流池為主體景觀。

夾金山風景名勝區

夾金山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夾金山在寶興縣境内。夾金山以雪景著稱。

夾金山又名“甲金山”海拔4114米,藏語稱為“甲幾”,夾金為譯音,意為很高很陡的意思。這裡還是當年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萬裡長征與紅四方面勝利會師的地方。夾金山從此載入中國革命曆史的光榮史。

東拉山大峽谷

東拉山大峽谷位于龍門山脈邛崃山脈南部的寶興段,地處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隴東鎮境内,距離成都235公裡,雅安市98公裡,寶興縣28公裡。景區總面積348平方公裡,海拔1800—5338米,觀賞核心區海拔1800—2200米,包括東拉山溝、趕羊正溝、鹿井溝、桂嫱灣、貓子灣等5大景片,集典型的峽谷地貌和雪山草原等自然生态景觀于一體,為川西峽谷地貌自然生态景觀的代表性景區。

趕羊溝風景區

趕羊溝位于寶興縣縣西部19公裡,隴東鎮西部,面積348平方公裡。由趕羊溝、青龍峽、貓子灣、貴強灣、鹿井溝、東拉山溝等部分組成,有青龍峽、石窯頭、龍揭蓋、青草塘、半蓬山、中梁子、穿山梁子、雙全窩、銀山口、關門山、兩河口及萬畝桂花等衆多景點組成。

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四川省寶興縣東北部,地處邛崃山西坡。1975年建立,主要保護對象珍稀瀕危動物大熊貓、金絲猴及山地混合森林生态系統。面積4萬公頃,其中核心區27581.5公頃,緩沖區2897.5公頃,實驗區8560.0公頃。

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大熊貓的發現地。1869年,法國傳教士兼生物學家戴維在鄧池溝首次發現大熊貓,使動物活化石大熊貓享譽世界。

雪山村

雪山村地處寶興縣,具有世界唯一性優勢旅遊資源,這裡生态優美、溪流遍布,原始森林、雪山、冰川、高山草甸、溪流等自然景觀豐富多樣。

順着盤山路而上,沿路山花爛漫,空氣清新,60多棟農舍依山而立,牆體由竹子包裹而成,茅草頂,極具當地民居特色。房屋建築布局采取自由聚落式和微組團的結合形式,依山勢而建,形成獨特的山地鄉村風貌。房屋采用傳統川西建築風格,建築層數2-3層,采取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體,以木材、竹片、瓦片和小鵝卵石塑造風貌,建築形式為坡屋頂獨棟式。深灰的瓦頂、橘黃色的竹牆,配上熊貓老家、山地鄉村、動植物資源等元素,整個村落在仲夏時節顯得格外的靓麗與精緻。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隻在他的心中有,而雪山村的“世外桃源”卻真真切切的存在。

城市榮譽

2017年12月14日,寶興縣獲評第四屆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9年11月14日,被生态環境部正式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全生态百優榜。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7月29日,入選2019年重新确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  

2021年8月,入選四川省深化政務公開促進基層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縣名單。  

2021年8月,被命名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