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普通本科院校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教育學、理學、工學、文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為支撐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教師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為“湖北省2011計劃”牽頭高校和教育部“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産教融合促進計劃建設院校。學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地處中國光谷核心區,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校園面積1718畝,建築面積43.7萬平方米。設有15個二級學院,55個普通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6萬多人。學校堅持“舉教師教育旗、走應用發展路、育創新創業才”的發展路向,構建特色鮮明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1]
    中文名: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外文名: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簡稱:湖北二師 主管部門:湖北省 本科專業:52個 院系設置:教育科學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管理學院、藝術學院等 校訓:學高、身正、誠毅、笃行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二路129号 院校代碼:14099 主要獎項:國家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湖北省文明單位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4項 湖北省社會科學獎8項 (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 屬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類型:師範 類别:公立大學 全國綜合排名:234名(2019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現任院長:鄭軍 黨委書記:張國秀

辦學曆史

前身溯源

1931年8月,湖北省立教育學院成立,是當時全國105所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全國3所省立教育學院之一;同年11月2日,學校正式開學上課,這一天被定為學校的“校慶日”。

1936年7月,學校奉命停辦。

1938年夏秋,湖北省政府根據日寇侵華戰争發展形勢,決定将省政府機關西遷恩施;湖北省教育廳所屬47所中等以上學校遷往鄂西、鄂北後方辦學。

1941年7月,湖北省立教育學院在恩施五峰山複辦,設四年制本科鄉村教育系一個班、二年制國文專修科一個班、音樂體育專修科一個班。

1942年春,學校又招收數理專修科、英語專修科各一班,此時全校共有五個班。

1944年春,湖北省立教育學院奉教育部令改為國立湖北師範學院。

1946年6月,國立湖北師範學院奉教育部令複員荊沙;先在荊州龍山書院、賓興館辦公,後确定在沙市童家花園設校本部,在城内玄帝宮及聖公會設新生分部。

1948年5月23日,國立湖北師範學院遷到武昌,借住武漢大學醫學院;9-10月學校遷往租借的漢口唐家墩市一中舊址,又租漢口中山大道漢光中學為教室。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國立湖北師範學院奉中南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接管部令停辦。

變革興建

1949年7-8月,經中共湖北省委同意,湖北省教育學院開始籌建,學院接收了原國立湖北師範學院的圖書儀器,從原國立湖北師範學院、私立武昌藝術專科學校、國立武昌體育專科學校、湖北音樂專科學校接收了一批學有專長的教師;同年9月,湖北省教育學院新生報到入學,10月16日正式上課。

1950年3月,湖北省教育學院遷至武昌張之洞路原私立大公中學校址。

1952年,中央教育部進行全國高等院校調整工作,湖北省教育學院的大部分師生員工并入華中高等師範學校(現華中師範大學),留下少數教職工和師訓部學員與師資訓練所組建成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

1954年,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改為湖北師範專科學校,為後來的武漢師範學院(現湖北大學)的組成部分之一。

1955年8月,湖北省教育廳決定成立湖北師範專科學校進修部,其下設湖北省教育廳行政幹部進修班和中學教師進修班。

1956年春,湖北省教育廳決定成立湖北省函授師範學校,初附在湖北省實驗師範學校内,後遷至武昌西卷棚。

1958年,原湖北師範專科學校進修部所屬的湖北省教育廳行政幹部進修班遷出,獨立為直屬于湖北省教育廳的湖北省教育行政幹部學校。

1962年秋,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以湖北省教育行政幹部學校、湖北省函授師範學校、湖北省教育廳教研室為基礎,成立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教學、教研工作全面停頓,解放軍工人宣傳隊進駐學院領導“鬥、批、改”。

1970年10月,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被迫撤銷。

1972年秋,在武昌昙華林原校址恢複成立湖北省教師進修班。

1979年2月,湖北省教師進修班複名為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

1979年6月,湖北省教師進修學院和湖北省中小學教學教材研究室合并成立湖北省教育學院。

1990年4月9日,湖北省教育學院更名為湖北教育學院。

2003年4月,湖北省工業學校整體并入湖北教育學院;同年9月,學校遷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中國光谷園區内的新校區。n

轉制新顔

2007年,經國家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評審、教育部審批,學校成功改制更名為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2008年起,學校先後與華中師範大學、湖北師範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專業碩士。

2009年1月,湖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整體并入湖北第二師範學院。

2013年1月,學校成為首批“湖北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湖北省2011計劃)立項建設高校。

2019年3月,學校獲批為教育部“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産教融合促進計劃建設院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10月,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科學學院、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經濟學院、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計算機學院、管理學院、藝術學院、體育學院、建築與材料工程學院、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等15個主要院系,專業涵蓋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和藝術性等8大學科門類。n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0月,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有教職工1179人,專任教師763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343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24人,81位教師受聘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高校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津貼、省政府津貼以及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号15人。

外聘高層次人才7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獲批省級教學團隊1個。

全國優秀教師:曹曼、熊忠武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羅五金、梁法馴、邱剛強、楊昌江、姚磊明、熊忠武

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專家:曹曼、陳文生、譚細龍

省級教學團隊:英語專業教學團隊(曹曼)n(注:以上部分專家學者名單未列完全)n

學科建設

根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有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1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校級重點學科2個,校級優勢特色學科群3個。

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教師教育

省級重點學科:教育學、應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校級重點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學

校級優勢特色學科群:文化與藝術創新傳播、新興産業與區域經濟、信息技術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項目

根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有5個國家級、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1個省級高校改革試點學院,1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16門國家級、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改革試點項目:小學教育、漢語國際教育、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視覺傳達設計

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産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生物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項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小學教育、新聞學

湖北省高校改革試點學院:文學院

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素質訓練中心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素質訓練中心、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

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班級管理(小學教師培養課程)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部分):教師專業技能導航、漢語與中國文化、Flash課件制作、新聞攝影、軟件工程、體操、聲樂省級實習實訓基地(部分):湖北廣播電視台實習實訓基地、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院實習實訓基地、光谷軟件産業實習實訓基地、光谷教師專業發展實習實訓基地

教學改革試驗班

根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舉辦有行知實驗班、複合型人才實驗班、創新人才實驗班等教學改革實驗班。

“行知實驗班”是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舉辦的特色試驗班,主要是為了探索和實踐卓越教師培養模式,面向基礎教育培養“卓越教師”。該班的主要特色有“模塊遞進式”的課程設置、“三導師協同”的學業輔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名校體驗式”的實習實踐和針對性的入職考試強化訓練,其中“模塊遞進式”的課程體系由“課堂教學技能→教師口語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書寫技能→課堂教學生動性修煉”五大模塊構成并逐級遞進,教學形式包括專項技能實訓、微格教學、案例研讨、教學觀摩、教學見習、伴崗實習等。

創新創業教育

2016年11月,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公益創業項目《零蒸發微型水庫》獲“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

2017年,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成立創新創業學院,運行創新創業教學、實踐、研發和孵化工作新機制,建立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模塊,年内獲省高校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1項,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省級以上獎項404項,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被湖北省人社廳評為“省優秀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國際合作

根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湖北第二師範學院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哈薩克斯坦等國家20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酒店管理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同時每年選派大學生赴國外參加遊學、社會實踐項目或短期實習。學校是湖北省教育廳指定的漢語教師海外志願者派出高校,是中國國家漢辦的優質生源學校,每年選送優秀學生到海外開展對外漢語教學活動。n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4月,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有湖北省重點實驗室1個,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1個,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湖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植物抗癌活性物質提純與應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教育雲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環境淨化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新型高性能環保牆體材料研發中心

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北省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湖北省方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文化産業經濟研究中心

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基礎教育信息技術服務協同創新中心

湖北省院士專家工作站:湖北省太赫茲與光電子學院士專家工作站

湖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湖北省BIM智慧建造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科研成果

根據2018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近年來,學校獲國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項目39項、教育部和文化部等科研項目22項,獲省政府智力成果采購項目、省科技廳支撐計劃項目、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項目等省廳級項目共500餘項,獲省科技進步獎4項、省社科獎8項、專利授權和軟件著作版權等100餘項。

2016年2月,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學校青年教師範錫龍博士是國際科研團隊核心成員之一,相關論文在《PhysicalReview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

學術研究n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館藏圖書以教師教育學科為特色,以教育學、文學、理學為支撐,截至2018年12月,該館有紙質圖書129萬餘冊,中外文報刊1800餘種,電子圖書100萬冊,擁有10個數據資源庫及2個論文檢測系統,開通了28個試用數據庫,自建有48個免費數據庫。

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張國秀

校長

鄭軍

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

許邦官

黨委副書記

柯美錄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

劉昕

黨委常委、副校長

黃頌、夏力、胡興、陳勇

文化傳統

學校标識

校徽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校徽由字母“h(Hubei)”糅合武漢俗稱“江城”之草書“江”字而成,整體呈藍綠色,寓意生機與活力。“江”字右部蘊含字母“U”,表達學校主題信息及地域屬性。“江”字左部蘊含火炬、人、樹等造型,象征教書育人,傳承文明。校徽含有中文校名全稱、英文名稱、建校年份(1931)。

校訓:學高、身正、誠毅、笃行

學高:“學高為師”,作為教師,應當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合理的知識結構。

身正:“身正為範”,指教師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嚴謹治學,行為世範。

誠毅:“誠”蘊含忠誠祖國,誠以待人之意;“毅”則體現剛毅頑強,毅以處事的内涵。

笃行: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社團文化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大學生社團聯合會(簡稱校社聯)成立于2003年,以“科學、民主、活潑”為理念,以“管理社團,服務社團”為宗旨,緻力于學校社團文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傳播。截至2015年5月,學校共有58個社團,每學年校社聯都會組織各社團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例如一年一屆的社團巡禮節、麥霸王、社團維權月、社團幹部招聘會、社團遊園會、社團評優評先活動等;2015年5月,學校第三屆社團遊園會在西區籃球場舉行,該次活動共分為四個環節:大衆音樂點播、綜合類社團趣味遊戲、表演類社團才藝展示、猜謎遊戲;2016年4月,由校社聯主辦的社彩舞會在該校大學生多功能活動廳如期舉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