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家

哀家

漢語詞語
哀家,是古時候的戲曲裡,死了丈夫的皇後自稱。隻有在丈夫去世以後,皇後或太後才可以“哀家”自稱。其含義是自稱可憐之人,無夫之哀。古人婦女以夫為綱。古時候,喪夫的女子自稱“未亡人”,不稱哀家,哀家隻有喪夫的帝後可稱,哀家不是泛用的謙稱“哀家”是明、清通俗小說和現代戲曲中皇室女子(太後、太妃、後、妃、公主等)的自稱,與婚姻狀況特别是“孀居”與否并無關系。“哀家”中的“哀”字,其實并非隻表示“悲哀”,它也有“愛憐、眷顧”的義項 李雨堂,号西湖居士,清代人,編著了狄青演義三部曲:《萬花樓》、《五虎平西》、《五虎平南》。在後面兩部中,各有多處單單國八寶公主自稱“哀家”的例證,如《五虎平西》第十四回:“且說公主回到宮中,坐下想道:‘想哀家二九之年,姻緣注就,猶恐配着本國之人,不稱哀家之意。常常想起,煩悶不過,情願終身孤獨,再不想到與天南地北的狄青夙有良緣之份!哀家一見這英雄,是心中所願,奈非父母媒灼作合,哀家實是打算不來,難以明言,喜得師父前來說合。”[1]
    中文名:哀家 外文名:queen who lived in widow 拼音:āi jiā 部首:口 五筆86:yeun

基本解釋

解釋:哀:舊時稱死去母親。戲曲中孀居的太後的自稱?例:評劇《秦香蓮》第十場“忽聽皇兒禀一聲,不由哀家怒滿胸。”

詞語簡介

哀家

皇帝在世之時,皇後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稱“哀家”的。另外,隻有太後才能自稱“哀家”。很多時間自稱是指無夫之哀。

皇太後自稱“哀家”而哀家則是因為死了丈夫,自己隻不過是“先帝”留下來的人而已,所以悲哀“先帝”的意思.而皇後決不會這樣自稱,對皇帝多稱妾,妾某氏,對臣子則直接稱我。

哀家一詞

僅用于

喪夫的皇後,而且

僅在

文學作品、影視作品裡出現,曆史真實中的皇後,無論何時都不自稱哀家。

書證一

“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婦,有妻,有妾。夫人自稱于天子,曰“老婦”;自稱于諸侯,曰“寡小君”;自稱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子于父母則自名也。”

?書證二

《論語·季氏》:“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在古時候,民間婦女也自稱哀家,是一種自謙的說法,表示自己身份卑微。

【古時候,喪夫的女子自稱“未亡人”,不稱哀家,哀家隻有喪夫的帝後可稱,哀家

不是

泛用的謙稱】

《論語·季氏》:國君的妻子,國君稱她為夫人,夫人自稱為小童,國人稱她為君夫人;對他國人則稱她為寡小君,他國人也稱她為君夫人。

哀家的用例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

宋真宗的兩個妃子俱有身孕,真宗許諾,先生子者立為皇後,李妃先生子,劉妃嫉妒,定了狸貓換太子之計陷害李妃,緻使李妃流落民間,後來真宗駕崩,仁宗即位,李娘娘聽說包公來巡回斷案,特來喊冤,内中多次用哀家一詞,可從上下文中看出哀家一詞的含義。?

第十五回

“誰知此位婆婆,範宗華他卻認得,可不知底裡,隻知道是秦總管的親戚,别的不知。這是什麼緣故呢?隻因當初餘忠替了娘娘殉難,秦鳳将娘娘頂了餘忠之名擡出宮來,派親信之人送到家中,吩咐與秦母一樣侍奉。誰知娘娘終日思想儲君,哭的二目失明。那時範宗華之父名喚範勝,當時衆人俱叫他“剩飯”,正在秦府打雜,為人忠厚老實好善。娘娘因他愛行好事,時常周濟賞賜他,故此範勝受恩極多。後來秦鳳自焚身死,秦母亦相繼而亡,所有子孫不知娘娘是何等人。所謂“人在人情在、人亡兩無交”。娘娘在秦宅存身不住,故此離了秦宅,無處栖身。範勝欲留他在家,娘娘決意不肯。幸喜有一破窯,範勝收拾了收拾,攙扶娘娘居住。多虧他時常照拂:每遇陰天下雨,他便送了飯來。又恐别人欺負她,叫兒子範宗華在窯外搭了個窩鋪,坐冷子看守。雖是他答報受德受恩之心,哪裡知道此位就是落難的娘娘。後來範勝臨危,還告訴範宗華道:“破窯内老婆婆,你要好好侍奉他,當初是秦總管派人送到家中。此人是個有來曆的,不可怠慢。”這也是他一生行好,竟得了一個孝順的兒子。範宗華自父亡之後,真是遵依父訓,侍奉不衰。平時即以老太太呼之,又叫媽媽。

現今娘娘要告狀,故問:“你老人家有什麼事情,也要告狀呢?”娘娘道:“為我兒子不孝,故要告狀。”範宗華道:“你老人家可是悖晦了。這些年也沒見你老人家說有兒子,今兒忽然又告起兒子來了。”娘娘道:“我這兒子,非好官不能判斷。我常聽見人說,這包公老爺善于判斷陰陽,是個清正官兒,偏偏他總不從此經過,故此耽延了這些年。如今他既來了,我若不趁此時申訴,還要等待何時呢?”範宗華聽罷,說:“既是如此,我領了你老人家去。到了那裡,我将竹杖兒一拉,你可就跪下,好歹别叫我受罪。”說着話,拉着竹杖,領到廟前。先進内回禀,然後将娘娘領進廟内。

到了公座之下,範宗華将竹杖一拉,娘娘連理也不理。他又連拉了幾拉,娘娘反将竹杖往回裡一抽。範宗華好生地着急。隻聽娘娘說道:“大人吩咐左右回避,我有話說。”包公聞聽,便叫左右暫且退出。座上方說道:“左右無人,有什麼冤枉,訴将上來。”娘娘不覺失聲道

:“嗳喲!包卿!苦煞哀家了!”

隻這一句,包公座上不勝驚訝。包興在旁,急冷冷打了個冷戰。登時包公黑臉也黃了。包興暗說:

“我……我的媽呀!鬧呵,審出哀家來了!

我看這事怎麼好呢?”

未識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六回

且說包公見貧婆口呼包聊,自稱哀家,平人如何有這樣口氣

。隻見娘娘眼中流淚,便将已往之事,滔滔不斷,述說一番。包公聞聽,吓得驚疑不止,連忙立起身來,問道:“言雖如此,不知有何證據?”娘娘從裡衣内,掏出一個油漬漬的包兒。包興上前,不敢用手來接,僚起衣襟,向前兜住,說道:“松下罷。”娘娘放手,包兒落在衣襟。包興連忙呈上。千層萬裹,裡面露出黃緞袱了來。打開袱子一看,裡面卻是金丸一粒,上刻着“玉宸宮”字樣并娘娘名号,包公看罷,急忙包好,叫包興遞過,自己離了座位。包興會意,雙手捧過包兒,來至娘娘面前,雙膝跪倒,将包兒頂在頭上,遞将過去;然後一拉竹杖,領至上座。入了座位,包公秉正參拜。娘娘吩咐:“卿家平身。哀家的冤枉,全仗卿家了。”包公奏道:“娘娘但請放心。臣敢不盡心竭力以報君乎?隻是目下耳目衆多,恐有洩漏,實屬不便;望祈娘娘赦臣冒昧之罪,權且認為母子,庶免衆口紛紛,不知鳳意如何?”娘娘道:“既如此,但憑吾兒便了。”包公又往上叩頭謝恩,連忙立起,暗暗吩咐包興,如此如此。”

資料

《漢語大辭典》1989年漢語大辭典出版社關于哀家的詞條解釋:?

哀家:戲曲中孀居的太後的自稱例:評劇《秦香蓮》第十場“忽聽皇兒禀一聲,不由哀家怒滿胸。”?

相關詞條

相關搜索

其它詞條